目前分類:生活中的佛法 (7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佛母不是人   

還沒有遇到正法之前,難免到處尋尋覓覓!

 

曾有幾年的時間,來到新竹的峨嵋道場修「準提七」。至今,仍然不清楚這個道場是否曾經弘揚密宗的雙身法,也忘了當初的學習因緣。只記得初次到峨嵋道場,師父一直挽留我們住下來,表明最少要修法三天才能得到「感應」;當時沒有佛法的任何正知正見,不知道所謂的「感應」都是意識境界,也都是生滅無常之法,與真實的佛法無關,所以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就留了下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它  

它是什麼?為什麼我要感謝它呢?

在5、6年前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為了一些因素,將桃園的房子賣掉了,到台北先租個房子,打算對於居住環境較熟悉後,再來選購房子,沒想到經過1、2 年,房價竟然沿路飆到當初的2、3倍……。

向來,不管買、租房子,相當注重室內空氣的流通、採光的良好,…不喜住在成天要空調無法開窗戶的房子內……;好不容易租到現在住的這間「邊間有好多窗戶」的房子。

曾有一位朋友到家裡,邊爬樓梯邊問道:「為什麼要住這麼爛的房子?」因為剛踏進一樓的樓梯,就看到被「塑膠皮」包裹的「水泥樓梯」,已被多年的踩踏磨的殘破不堪,然後樓梯旁的牆壁,不但十分的剝落又在某些地方長滿了壁癌,從一樓門外打開門進入梯間,映人眼簾的就是這般破爛的光景,難怪朋友要對我提出這樣的疑問?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自

http://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189574524

 

上一篇提到我們在網路上或平常時遇到謗法者或盜法者要默擯,也就是不理他們!但有人可能會問說:「菩薩不是要破邪顯正嗎?那為什麼要對那些一闡提的謗法者默擯?」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汗顏  

星期二8 月24日早上,照例和女兒騎著摩托車,拎著一大袋的口袋書,找了個適當的定點準備發放結緣書,女兒和兒子都是我的好搭檔,我們都很喜歡發結緣書,這是個和眾生廣結善緣的好機會哪!而且發書照樣可以憶佛念佛作工夫,真好!

 

今天,來來往往的人潮特別多,我和女兒分別站在騎樓的左右邊,我負責發給往右邊的行人,女兒則專門發給往左的行人,這樣就公平待遇不會漏失每一個人了。今天的成果豐碩,不一會就把七十本的《博愛-愛盡天下女人》的小冊子發完了,有的人本來不拿書,後來看看封面印刷精美,題目新穎有趣就拿走了。接著我們再發《如何契入念佛法門》,不到十一點就快把一百二十本的口袋書發完了,看看袋子裡只剩五本,女兒很開心後悔沒多拿一點書來,我說沒關係,做義工要有常遠心和耐心還要很細心,千萬不可三分鐘熱度,下次再多帶一些些就是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是不是修到只剩下第八識?  

很多人聽聞 佛陀開示說「每個人都有八個識,且第八識才是真心,其餘的七個識是妄心」之後,就有這樣的問題:「那麼,修行是不是要修到只剩下第八識?」

 

「不!如果修到只剩第八識,就無法行菩薩道來濟世度人了。」為什麼呢?因為第八識獨存的境界是「無餘涅槃」~是將自我的身體、及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個識都滅掉,全都消失,也就是經由觀修而斷「我見、我執」之後,將生滅無常的七個識(妄心)滅掉,成為二乘法的「阿羅漢」或「辟支佛」;但前七識滅後,還有一個第八識如來藏獨自存在,這個識,無始劫來不生也不滅,所以,第八識獨存的無餘涅槃是不生不滅的境界。

若是修到只剩第八識,就表示身體、及覺知心已消失了,也就沒有能學習的我存在,那就沒辦法繼續進修般若智,也不能行菩薩道,對自、他生命都無實質利益,所以 佛陀對一心想入「無餘涅槃」的自了漢二乘人,斥為焦芽敗種──「佛菩提的芽敗壞了,不能學佛成佛」,這是因為二乘人畏懼生死輪迴之苦,而將自己的色身與前七識都滅除了,不再能繼續修學佛菩提道而利己利人。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災與延生(下)   

佛法在世間,是不離世間法的,以世間法律而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說在法律上保護公民享有權利和承担義務上處於平等的地位,為了保障所有公民的安全,沒有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權;而在佛法上, 佛陀為了讓佛弟子順利學習佛法,就為眾生制定自利、利他的戒法,佛陀一再的為佛弟子開示,只要受持敬順佛、法、僧三寶 以及 不造作傷害眾生的殺、盜、淫、妄、酒等「五戒」,自然有福報能夠擁有健康自由的人身,天災、人禍也就會與我擦身而過。

 

一個人會多災多難甚至短命天折,是因為不知道、也無緣知道持守法界中 佛陀為我們制定、保護我們的戒法,然後接著遵照 佛陀所親證、開示的教法來依教奉行,導致造作了諸多惡業福報不足所致;福報絕不是無緣無故從空而降、或是運氣好的緣故;凡是在世間所受用的一切福禍窮通,都是緣於自己多生多劫順、逆於戒法的造作,而在緣熟時受報的;現在是五濁惡世,大家的福報多在吃食中消耗掉很多,也就是為了一時的口腹之慾,貪求鮮美甘肥的眾生肉,一張開口就造作了殺業,又有許多人都說「心好就好了,不必一定要吃素」,然而一切眾生最寶愛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有誰願意憑白犧牲掉自己的寶貴生命去給別人食用的?

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災與延生(上)  

福報好比銀行的存款,若只取不存,福報終有用完的一天,甚至會有透支的時候;就是說當福報享盡,若不再培福,不但無福可享,緊接著過去生所造諸惡業就現行為惡報,而受苦受難了!所以古德說: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它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又是一次悲慘的空難,復興航空的飛機在澎湖失事了!在人們聲聲哀號中,再次見證了人生的「愛別離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又看到一則令人心驚膽顫的最新消息:「高雄市昨夜至今天凌晨發生石化氣爆,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中午最新統計,已知死亡25人、受傷267人,其中警義消死亡4人、受傷20多人。」

娑婆世界充滿了種種苦,每個人都是號哭出生,一生之中所領受的苦,可歸納為八種: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求不得~對於瞬間奪走生命的意外事件,如空難、大地震、海嘯、車禍……等等,人們多半是毫無心理準備的;亡者已矣,而「生者」或者靜默忍受無邊的傷痛與哀愁,或呼天搶地、捶胸頓足的哭號…….。正如佛經所說「我們過去無量世中與至親所愛生離死別所流下的眼淚,比四大海水更多。」無始輪迴悲苦的人生,如何止息?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破三歸依的迷思(下)   

「優婆塞戒經.淨三歸品」提到:

「…善男子!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

又說:

「如汝所問:云何三歸依者?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破三歸依的迷思(上)  

回想起婆婆往生前約壹、兩年,在她經常打針的診所,聽到人家傳言,將來若欲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有「通行證」才能過關,而所謂的「通行證」,就是要從歸依的「出家師父」處拿到「歸依證」----前往極樂世界的護照(passport)。這是一生勤苦的婆婆想在此生謝幕後有所歸屬的心情。但,依人不依法的皈依證是往生極樂的必要證書嗎?

 

婆婆一生,住在鄉下,信奉民間諸神,以土地公之類的神袛為心靈依托,並無足夠的知識去分辨「神、佛」的差別;晚年病苦纏身,受許多人的影響,希望臨命終時能往生「極樂世界」,解脫「輪迴生死」而完全「離苦得樂」,終結再生人間的苦報;然而,婆婆就如一般念佛人常被誤導說:「到了極樂世界,一時即得開悟解脫,乃至成佛作祖」,卻不知「極樂世界」只是 阿彌陀佛所施設的學佛「起跑點」或「中途站」而已,所以往生者有「三輩九品」,因材施教。

婆婆常因為病重而不能去寺廟歸依出家師父,而深感遺憾。後來經由同修的建議與安排,懇請某位熟識的出家師父來家裡為母親辦三歸依,成全了母親的善願。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度眾生?   

「甲君」在共修團體中被公認很懂得佛法,而且向來只閱讀「身著僧衣者」的著作。後來有因緣,聽得一位即將往生師父的一句話,讓「甲君」試著閱讀 平實導師的著作,終於明白自己先前所學,只是 佛陀所說的「相似佛法」;所謂的「相似佛法」───諸如看破一切、放下煩惱、不要執著、一念不生、消融自己、做自己、清清楚楚的念頭、明明白白的靈知、平安喜樂、不要計較、不要貪瞋痴、心好就好、說好話、做好事、結善緣……等等,都只是世間的修身養性而已,與 佛陀所教導之解脫三界生死全然無關,更不用說佛道上之「見自本心,明自本性」的「開悟明心」法門。

 

經由一段時間的聞熏修習,甲君選擇安住在 平實導師的道場,依著禪淨班有次第的舖陳、由淺入深開示佛法解脫道、佛菩提道觀行法要,如獲至寶般「建立佛法正知見」。原先誤會「正覺同修會」肆意批評出家人、其他佛教道場,轉而全然認同有真參實證、慈悲為懷為救護佛弟子眾法身慧命的「平實導師」!讓我們看看以下「甲君」與朋友「乙君」的一席對話: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說「其國久安,無能侵損」之教示.jpg  

    佛陀曾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當時,摩竭王阿闍世,認為跋祇國人自以為勇健不順伏於阿闍世王,所以心中不悅,想興兵討伐跋祇國;於是就派遣婆羅門大臣禹舍去請示 佛陀的看法。

 

    佛陀藉由與阿難的一問一答中,讓摩竭王的大臣禹舍了解到: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錢」「話老」「拈花草」.jpg  

說:

錢啊錢!不大不小一張纸,讓人辛苦一輩子。

有人為了這張纸,背叛愛情的宗旨。

有人為了這張纸,六親不認過日子。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苦的學佛.jpg  

舊曆年間,與好友相約到一處古蹟級的寺廟辦事,不經意的聽到一段對話~~

 

男居士說:「我已經出家十幾年了,我對佛法很瞭解了,不要再跟我講佛法了!」 (由於這位男居士身著「在家」衣服,所以與之對話的女居士,就有以下的提問)

女居士問:冒昧的請問,看您現在的穿著,您是後來又還俗了嗎?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佛藏.jpg  

為什麼生活中的佛法,要談到「佛藏」呢?什麼是「佛藏」,簡而言之,「佛藏」是法界最大的秘密,到底是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衪又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生命層次有什麼關聯呢?知道衪,跟不知道衪,對於我們的生命會有什麼樣的不一樣呢?敬請閣下看看以下聽經的部分心得分享。

《佛藏經》開講囉!只要是聽到極其勝妙的法義,末學就急著想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有福報速速前來一起聆聽。因為這真是一部放光動地、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的經典,一切天魔外道聞之莫不恐怖毛豎、無所遁形;一切大乘佛弟子聞之莫不皆大歡喜、額首稱慶!此《佛藏經》即是諸佛之祕要、法藏,亦即「菩薩藏」,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原鄉「第八識如來藏」──人人平等地擁有此「本來常住、不增不減」的成佛之心;所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心」,找到此心並依止祂,才是正確的實踐「菩薩道」;若不知、不信、不證、不依此心而修行,就是「心外求法」─外於第八識心而求佛菩提之法,永無成佛之可能;然因為當今末法時代,諸方大師誤導學人已久,且很嚴重,故 平實導師為救護眾生的法身慧命,而在宣說「滿漢全席」的《法華經》之後,接著就開示「麻辣川菜」的《佛藏經》,但《法華經》與《佛藏經》,都是教令眾生開示悟入「第八識心」的法藏,明說一切法都從第八識心而生、顯;故此時此刻,《佛藏經》對於成佛之道「提綱契領」的宣講,就顯得無比重要、當務之急。

若不是末學的文筆粗淺、智慧有限,真希望每天都能寫一篇詩歌或短文來讚歎 平實導師,然後到處張貼,這樣就有更多的人可來正覺講堂聆聽這千百年難值遇的聞所未聞法,才能瞭解真正的佛法是什麼?且懂得如何受用佛法於現實生活中,才不會學佛一輩子卻與生活無關,不知佛在何處、法是什麽,人生又何去何從?

為了讓學人能迅速融入大乘佛法的真實義,也為了護持 平實導師救護眾生的悲心成就更廣大的佛事,故而末學簡要摘錄這幾堂課聽聞《佛藏經》的點滴心得與大眾分享。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誰?─尋找生命源頭.jpg  

生活是什麼?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每日四處奔忙、努力不懈?

忙與努力是為何?為了長養自我與家親眷屬的色身;為了滿足種種需求與希望,為了圓夢?

追求「執愛」的夢想是為何?源自無止盡的欲求「貪愛」!

貪愛為何?「貪愛」是在生命之流中,依著覺受,持續愛取,執以為樂而成為生死流轉之動力!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樂的學佛(下).jpg  

有了法身德,也觀察到色、受、想、行、識五陰是由如來藏所出生的,是與如來藏和合運作的,就可以現前觀察如來藏與五陰不一不異,如同「心經」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非一非異的道理。然後也可以觀察這個如來藏-自己這個法身-一直都是不生也不滅,因為祂無始本有,沒有一法能生祂,只有祂來生我們,所以祂永遠不會落到生的一邊,也不落到滅的一邊;遠離生滅兩邊,當然就是中道了!如果有人是要離開兩邊才能處於中道,那是意識思惟所得而不是親證中道,那就不是「可以不離開兩邊」「就處於中道」的真正中道了!

當我們證得如來藏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很多很多的面向去觀察這個如來藏的本質,永遠是中道性,永遠是處於中道而兼顧到兩邊。這樣的中道觀行實證所產生的智慧,就是「實相般若智慧」,這就表示明心以後已經有了般若德。

有關解脫德--七住位菩薩之「開悟」,即是以意識覺知心證得真實心「如來藏」自住的境界,是三界外的境界,從來都不是三界中的境界,從來不是「眾生我五陰、十八界」所能想像的境界。因為「意識心」的「開悟」──明白「本來真面目的生命實相」,是知道了「本心如來藏」現量的境界;可以觀察到:我在生死輪迴當中,我的如來藏是涅槃的,是不生不死、是不斷不常、是不生不滅的;我的如來藏自身是不來不去的,祂本身就是涅槃,而我自己就住在如來藏中。說白一點,所有的有情都在自己的如來藏中生活,因此所有的有情都住在涅槃中─ ─都是本來涅槃解脫,只是自己都不知道,都找不到涅槃而不得解脫。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樂的學佛(上).jpg  

快樂與痛苦,您要選擇哪一個?

無庸置疑,答案肯定是「快樂」!

 

眾所週知,世間的快樂是短暫無常的;也曾聽聞到 佛陀是證得「常、樂、我、淨」的無上覺悟者,雖然不知道這四個字代表的真實內涵,為了遠離多年來感覺自己的日子根本是在虛耗生命,便試著進入佛教;學佛後竟然發現不少人進修數十年之後,甚至比不學佛前還要痛苦,為什麼?因為有太多的禁戒約束了學人,不得舒展,讓日子更不自在。同時對於佛法的修習基礎、方向、次第、目標等毫無所知,前途一片茫然,完全不知自己現在處於哪個階段,接著將會進入哪一個階段。造成的事實是:號稱學佛一輩子了,全然無知於佛法的實質內涵、佛法的入門、以及佛法的「真實智慧」!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事經不起誘惑.jpg  

朋友轉來了下面這一篇,他與他的同學們之間的生活對談,覺得蠻有意思的,與各位有緣分享如下:

 

人很多事經不起誘惑,最常見的就是

《麻將詩》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老板娘的淨土  

炎熱的夏天中午,這家素食店,沒有冷氣設備,全屋熱烘烘的像烤箱,只搖擺著幾支電風扇,送出一陣一陣的熱風。在「吃飯皇帝大」的節骨眼,身上掃著悶熱的暖風怎會令人舒服呢?真讓人飲食難以下嚥,可是看到周邊的人,氣定神閒的用餐吃飯,這其中必定另有文章,原來這家素食店的餐料十分入味!

店家煮出來的每道菜就像自家煮的一樣,顏色鮮明自然,口味天成,就像在這兒認識的一位新朋友所說,吃完他們的菜,不會口乾舌燥。

想來店家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處世之道,為了挖寶寫文章,於是走人廚房與老板娘攀談。

我:「老闆娘,廚房裡的溫度好像火熱地獄,可是看您仍然很自在的煮著一道道的佳餚,真是令人讚歎!」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德『無』.jpg  

 

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阿伯在校門口販售「紙摺的天鵝」。

仔細看,天鵝一隻隻整齊的排滿在盆子裡,顯然沒有任何人光顧!,於是乾脆停下腳步,打算買它一隻;阿伯說天鵝是用一張張的紙摺疊,全是用手工再三編折而成的。一整天只能摺出一隻而已!今天到現在為止,沒有半個人來買,若是在中山北路那邊,都會有人跟他買,很快就會賣完了!

老伯很健談,說他已經90多歲了,因為成天無所事事太無聊,才想摺些東西打發時間。閒聊中,問他是否有唸佛的習慣?老伯說:「每天睡覺前唸5聲就睡著了!」

文章標籤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