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三歸依的迷思(上)  

回想起婆婆往生前約壹、兩年,在她經常打針的診所,聽到人家傳言,將來若欲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有「通行證」才能過關,而所謂的「通行證」,就是要從歸依的「出家師父」處拿到「歸依證」----前往極樂世界的護照(passport)。這是一生勤苦的婆婆想在此生謝幕後有所歸屬的心情。但,依人不依法的皈依證是往生極樂的必要證書嗎?

 

婆婆一生,住在鄉下,信奉民間諸神,以土地公之類的神袛為心靈依托,並無足夠的知識去分辨「神、佛」的差別;晚年病苦纏身,受許多人的影響,希望臨命終時能往生「極樂世界」,解脫「輪迴生死」而完全「離苦得樂」,終結再生人間的苦報;然而,婆婆就如一般念佛人常被誤導說:「到了極樂世界,一時即得開悟解脫,乃至成佛作祖」,卻不知「極樂世界」只是 阿彌陀佛所施設的學佛「起跑點」或「中途站」而已,所以往生者有「三輩九品」,因材施教。

婆婆常因為病重而不能去寺廟歸依出家師父,而深感遺憾。後來經由同修的建議與安排,懇請某位熟識的出家師父來家裡為母親辦三歸依,成全了母親的善願。

 

想起末學今生親近佛法的緣起,也是某次重病時,經由朋友介紹而親近出家師父,初訪佛寺,看到佛寺樑柱上雕刻的「法語」,似乎很有內涵,很歡喜的吟詠;但問題是,每個白漆字都看得懂,而串成句子來讀,就不知其意了。所以就動了學習佛法的念頭,有一天在寺內,看到住持師父幫信眾辦三歸依,也就糊里糊塗的跟大家一起「歸依」了。後來發現,師父遠在南部,若有事請教,太不方便;所以,經由介紹,同修帶著病重的我,轉往天母某間寺廟,重新歸依了這位師父。

 

兩次歸依時,跟著念了─「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領大眾,一切無礙」;但完全不懂歸依的真實義,以及歸依之後要如何如理地修學?只約略的記得,第一次歸依師說要多念佛,才能開智慧,可是念了一陣子佛號,不但没有開智慧,還為了看不懂經書而起大煩惱呢!但郤有不少人說他們不停的唸佛讀經,久了自然就懂經書在說什麼?可我認為經書所詮釋的義理是 佛陀的智慧所在,不敢去猜測其內涵,所以內心深處讀不懂經書的痛苦,與日俱增。

 

第二次歸依時,聽師父說是歸依「自性佛」,當時只略知每個人各有一尊「自性佛」,但我的「自性佛」在那裏?衪似乎離我那麼遙遠,到頭來也是一樣不知不解?所以,歸依之後十幾年的歲月,仍存在一般人曾有的困惑─為什麼要歸依?完全不知歸依的實質何在?表相上的歸依,似乎是依於人而不懂如何依於法;且有時聽朋友說,學佛並不一定要歸依,自己在家靜下來看經體會,就好了,不要到處亂跑。但這是明顯的自信己意的想法,且每個人的意識領略不盡相同,對「佛法」就各有說辭了,做不到所謂的「依義不依語」--依於佛法的真實義而歸依。深思之後,發現「佛法」是「道之所珍,世之所賤,世之所珍,道之所賤」,一般人没有真善知識教導,是無法略知一、二的,必須有「真參實修」的師父引進門,才有真知實修的成果。因此有人說,那就不必「三歸依」,只須歸依一位出家師就可以了~~但若歸依的師父並没親証,不能教導正確的佛法,那豈不是錯學了?佛法的修學,是不能有個人的創見,以免偏離 佛陀的正道而誤入歧途;所以,為了慎重,凡有學習,必須根據 佛陀的聖言量,才不走偏。最後,有幸在「優婆塞戒經.淨三歸品」恭讀 佛陀對「三歸依」的開示:

 

佛陀是這麼說的:

「…善男子!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

如汝所問:云何三歸依者?

善男子!謂:佛、法、僧。

佛者:能說壞煩惱因,得正解脫。

法者:即是壞煩惱因,真實解脫。

僧者:稟受破煩惱因,得正解脫。

或有說言:『若如是者即是一歸。』是義不然,何以故?

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分別者;如來出已,則有分別,是故應當別歸依佛。

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有受者;佛弟子眾能稟受故,是故應當別歸依僧。…」

 

誠如婆婆、我以及不少的眾生,都認為人生招集了無量苦惱,在苦、空、無常的生命中,希望有個永恆的依靠,可斷除無始無邊的苦惱,而得以隨緣自在。三歸依正是順應這種需求而産生的,以此為人類心靈的依靠,解決了無所適從的空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