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從「一貫道」邁向「正覺」 (14)
- Dec 25 Tue 2018 08:00
✪生活中的佛法~從一貫道走出來的心路歷程 -楊秀華-
- Sep 04 Tue 2018 10:40
✪生活中的佛法~一貫道28年,邁向正覺
末學在三十六歲時,參加一貫道,浸泡了二十八個歲月;當時加入時,說可以超生了死,天堂掛號、地府抽丁,往生後回歸理天老母娘身邊。當時不知道什麼是大乘正法,什麼是外道法,完全無知於修學佛法的架構(註1),只知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認為這就是修道學法,講師、點傳師說什麼就聽什麼並不會疑,全都接受,而且還設佛堂,當了堂主、講師、辦事人才,可以說是精進的道親;一貫道沒有自己的經典,有什麼就說什麼,說的很雜,五教都可以講,一貫道的一些名相都是人為施設,所謂明明上帝、老母娘、點傳師頭頂天命,肩擔師命,救度苦海眾生為己任等等;末學禪一心得分享,曾在一貫道有上講台說八識心王的道理,當時所說只是八識心王的名相,並不知真正八識心王的法理,因無知而上台說話,若是有罪,末學誠心懺悔,無知(無明)之過!
還沒有進入正覺同修會的前三年,就在學一貫道的一位點傳師所說的法,當時並不知他所說的法義是來自 平實導師的書,每星期從基隆到桃園聽他說法,感覺很相應,在一貫道從來沒有聽過這麼深妙的法,因而感覺很幸運,今生得聞正法,把這位點傳師當成善知識,並不知他是個盜法者。
有一天,在地方法院上班的一貫道講師,拿一本 平實導師著作的《心經密意》給末學,說此書法義深妙,要用心的看,他也去正覺講堂把 導師著作的書全都買回家,可見他對導師的崇拜,但他總是走不出來,誠如 導師說來正覺學法,要有因緣,福德來了,心得決定才能安住的熏習大乘了義正法。
- Jul 17 Tue 2018 08:00
✪從「一貫道」邁向「正覺」~從一貫道出發邁向正覺!
—許坤田—
父親將客廳的大門關了起來,穿著一襲素色的長袍禮服,跪在客廳的拜墊朝著供桌上的母燈,行禮如儀十分虔誠的叩拜,我們幾個沒見過世面的孩子,一時忍俊不住笑出了聲來;等父親起身作揖,從衣角間飄逸出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霎時鎮住了我們的輕佻,我們感受到他的神聖性。父親做完佛事後,告誡我們這幾個蘿蔔頭,家中設佛堂的事千萬不可在外張揚,一副神秘的模樣,原因是父親設的是當時遭政府查禁的一貫道佛堂,這就是早年家中初設佛堂時的印象。
- Apr 23 Sun 2017 08:00
㊣快樂的學佛~一貫道二三十年以上的高手很多,進入「正覺」學法!
- Sep 27 Tue 2016 08:00
✪生活中的佛法~再度從「一貫道」回歸「正覺」
感恩佛菩薩的眷顧不棄、以及慈悲護佑,讓弟子能再度回歸到「正覺」正法道場來。
在一貫道這二三十年不算短的時間裡,由於嚴重的文字障,對於經教只能自圓其說,無法信解 佛陀開示的智慧,所以無法以信、解、行、證來貫通佛法,並將之應用於生活之中,因而自覺十分「內虛」。這種對於佛法的不解而行,自知在一貫道道場中是所謂的「盲修瞎練」,現在想來深感慚愧!
- Apr 17 Sun 2016 08:00
✪從「一貫道」邁向「正覺」~從一貫道到正覺----蔡正承
從懂事以來就喜歡看書,有時到寺廟拜拜都會找一些因果書,因為是故事性質,淺顯易懂,又有警示的意味,每次看了就會提醒自己不可以作惡,是會有果報的。也自以為是如故事中人一樣是好人,自以為自己不會作壞事,善有善報。對家裡的信仰並不是很清楚,應該算是道教吧!逢年過節媽媽都會帶我們到廟裡去拜拜,末學也喜歡,大概覺得拜拜能保平安吧!
依稀記得小的時候身體很差,曾經給過 觀世音菩薩作義子,當時就會有一個紅色的香火,上面印著 觀世音菩薩五個字,給你掛在脖子上,表示你是 觀世音菩薩的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很高興,也覺得很光榮。家裡也曾經短暫供奉過 觀世音菩薩,媽媽說要早晚供茶、供香,末學也很高興的做。
第一次接觸一貫道是在 17 歲外出工作時,公司一位女同事說要帶我去拜拜,那位同事是吃素的,個性很平和,末學就跟她去求道;其實沒有特別的印象,只知道要記得佛堂名字,點傳師、引保師的名字,還有求道日,說是將來會用到,至於三寶完全不記得,之後也沒再接觸。後來回到家裡,發現媽媽也改信一貫道了,家裡也安了佛堂,而媽媽也吃素了。有一位一貫道點傳師常常會到家裡來,要我們兄弟姊妹去一貫道聽課,可是沒人想去;禁不住點傳師多次的遊說,媽媽也希望我們去上課,後來就順從媽媽的意思去上了一段時間,至於上課講些什麼,完全不記得了,之後末學就結婚了。
- Mar 16 Wed 2016 08:00
✪一貫道之頓悟明心見性法~如果一點之下即能當下見到佛性,與佛同等,那世尊當年幹麼辛苦說法49年?
- Jan 31 Sun 2016 08:08
■救護佛子向正道~一貫道的「剽竊」本質(轉貼自 正覺學報第五期)1
- Jan 06 Wed 2016 17:17
✪生活中的佛法~毅然決定離開三、四十年修行的一貫道,轉換修行跑道,決定安住在正覺修行,且對正法百分百信受。
小時候常聽阿嬤說一些閻羅王及地獄之事,對於地獄受苦之情形,在小小心靈中,留下了一層陰影,揮之不去。當時農村很落後,到了晚上整個大地漆黑一片;加上我家後面有一叢竹林,風一吹起,就發出沙沙之聲,影子婆娑搖曳,有如阿飄來人間遊蕩,故到了傍晚太陽下山之後,我就不敢到戶外去。無奈當時農村煮飯燒開水的燃料就是稻草,把稻草結成一小團一小團;等小孩子放學回家,幫忙拿到廚房灶前,堆積起來備用;當時雖然很害怕,但還是需要幫忙,否則就會挨罵。
天生膽小的我,記得在國小二年級時,有一次上課因尿急,跑出去廁所方便;當我要尿尿時,看到糞坑裡面有一個大大黑黑而兩眼又像貓眼睛的眾生直瞪著我,差點嚇破膽!從此以後,就是我的黑暗人生開始,尿急不敢上廁所。幸好當時國小教室不足,一、二年級輪流上課,只要儘量少喝茶水,就能免去尿尿。因有前述之經歷,在孩提時代,很喜歡做白日夢,想一些奇奇怪怪之事,甚至很羨慕鄉間神明能濟世救人;五十年代農村生活艱苦,村莊中若有人生大病,一定會請村中共同信仰的神明到家中治病並祈福;說也神奇,不久病就好了。故我對民間一些信仰並不排斥,只要不迷信,皆可以接受;甚至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跟神明一樣濟世救人,那該多好啊!從小心地就很善良,因家中小康,常常背著父母,把家中的白米拿去濟助一個老婆婆,遇到乞丐也會布施;也許這些緣故,為日後邁向正覺的遠因。
記得曾在初中時代看過觀世音傳、釋迦傳的電影片,受到佛世尊及觀音菩薩能捨棄王子、公主身分及世間榮華富貴,追求出世間法,最後成佛、成菩薩而利益眾生的行誼,留下深刻印象,且經常在腦海中迴盪著:我只是滄海中一個小小人物,云何不能效法!故有時也會興起出家念頭,突破世俗的一些觀念,遁入空門。有時路過夜總會(墳場),也會有無限的感傷!
- Sep 10 Tue 2013 08:00
✪生活中的佛法~明師一點(下)
話說從前,因為舅公一家人都在一貫道求道,道親們總以一句「讀破千經萬典,不如(有天命的)明師一指點!」感到自豪及無上榮耀,因為舅公常說入胎之時「靈性」由玄關一竅先進入色身,因為迷失太久,忘了回家的路,才須由明師一指,打開回鄉的正門,百年之後方由此玄關竅出,直入理天老母故鄉。可是,真的如此嗎?我們且看曾在一貫道擔任講師的正富師兄怎麼說:
一貫道認為人類出胎降生時,靈性從玄關竅入,生命方始生,然以今日科學觀之,「受精卵」時生命既已形成,且受精卵尚不具人形,何來玄關竅?可知此說謬大。一貫道又論,人類捨壽時,得道之人靈性由玄關竅出,未得道之人由泥丸宮出,其他人由眼、耳、鼻出成四生六道;顯然與彌勒菩薩所著之《瑜伽師地論》之捨壽情況大不相同。謂不論善人惡人,其入胎識(如來藏)最後捨的部分是心臟,並無諸種分別,只是先捨部分為由下往上或由上往下之差別而已。
且看根本論原文《瑜伽師地論》卷1:「……又將終時,作惡業者,識於所依從上分捨,即從上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造善業者,識於所依從下分捨,即從下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當知後識唯心處捨』,從此冷觸遍滿所依。」(CBETA, T30, no. 1579, p. 282, a7-12)
- Sep 03 Tue 2013 08:00
✪生活中的佛法~明師一點(上)
那天,舅公家娶孫媳婦,奉阿嬤之命前往喝喜酒,心中還是不怎麼自在。舅公見了我非常高興,直嚷著:「阿婷啊!很久沒來喔!待會兒吃過午飯別走,這次我一定要請『點傳師』為你點一點,就可以得道!」旁邊的叔公、叔婆,一貫道的道親們異口同聲加油添醋的附合道:「千經萬點不如明師一點。」。
吃過午飯,趁著舅公招待客人正忙,大伙兒都不注意時,就把背包裡的《邁向正覺》第三集分給眾親友;因為其中第一篇的「從一貫道出發」,是原來在一貫修學多年後來轉向「正覺」求法的許坤田師兄寫的,對於一貫道許多不如法的知見,於理於法提出精闢深入的解析,提供人們對於生命學習上的理性的思惟,不致於因一時的執迷而誤入修學的歧路,走人「心外求法」的迷路去了,就好像他們的一位點傳師所親口說的:「我們過去修道的方法都是用錯心、錯用心了」;如此的直言不諱,當頭捧喝,直指「人心」,真是精彩!所以我把這本《邁向正覺》的小冊子,廣為分送給一貫道道親們,以供學佛法緣成熟的道親們參考。真慚愧!只怪自己沒有說法無礙的辯才,又怕待會道親們人多勢眾,只好藉助曾經在一貫道修學者的見證來幫助這些沒有擇法眼的一貫道道親們;而且出自本然的,對於點傳師的那頭上一點真的感到很恐懼欸!
小時候,媽媽曾經多次帶我到舅公家叩頭,舅公家的佛堂有一尊坐著的 大肚彌勒佛像笑得很開心、很慈祥,這是我唯一喜歡去的原因。其他如每次跪拜時要說:「老母在上一叩首,明明上帝二叩首,諸天仙佛三叩首……」。雖然叩頭很累也完全不懂為何每一拜還要三叩首,但是媽媽要我跟拜我就照作;而且舅公和舅婆每次都拉著我的手,不斷稱讚我長得乖巧懂事嘴巴又甜,還會拿佛桌上的糖果給我。
- Jan 05 Sat 2013 08:00
✪邁向正覺~從一貫道出發 轉入「正覺同修會」的心得分享
—許坤田—
父親將客廳的大門關了起來,穿著一襲素色的長袍禮服,跪在客廳的拜墊朝著供桌上的母燈,行禮如儀十分虔誠的叩拜,我們幾個沒見過世面的孩子,一時忍俊不住笑出了聲來;等父親起身作揖,從衣角間飄逸出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霎時鎮住了我們的輕佻,我們感受到他的神聖性。父親做完佛事後,告誡我們這幾個蘿蔔頭,家中設佛堂的事千萬不可在外張揚,一副神秘的模樣,原因是父親設的是當時遭政府查禁的一貫道佛堂,這就是早年家中初設佛堂時的印象。
父親是個爲人憨厚的莊稼漢,每天早出晚歸,很盡責的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除了天天拜佛學佛與道親切磋佛理,父親完全沒有其他的嗜好。農閒之餘父親總是喜歡拿出聖賢之書苦讀,父親從小家貧失學,文盲的他按照經文逐字臨摹練就一手好字。也因為父親常常吟誦經典,久而久之變成出口成章,方便了日後他滔滔不絕的爲人講道。不過父親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總會低聲下氣不恥下問求教於我,有時候甚至還求我爲他做整篇文章的解說;那時候才小學三年級的我很貪玩,但是拗不過父親的溫言求教,只好勉爲其難的將經文逐句的爲他詮釋。父親所看的書率皆偏重於孔孟之說,偶而會摻插一些佛經,以我小三程度欲求明白經文內涵,有如綆短汲深困難重重,遇到不懂的文字章句只有請教啞老師「字典」了。我以我所理解的教導父親,結果造就了一個一輩子常將法義講錯的學生;更有趣的是我教父親讀書時,都是直接翻譯成閩南語,這也造成父親終其一生都只能以閩南語講道。這是我最早碰觸經文的過去。
當時心不甘情不願的爲父親讀了一大堆書,但這卻造就我日後閱讀能力大大的提升。國小畢業以前,我已將足本《水滸傳》、《三國演義》、《隨唐演義》、《西遊記》、《包公奇案》、《施公案》、《七俠五義》、《魯賓遜漂流記》等等中外書籍看過好幾遍了。上了初中後,小說故事之類的書看了不少,儒道釋的書反而遠離了。久受小說故事的熏習,我變成一個好打抱不平的孩子;爲此常惹事生非,害得我初中差點沒法順利畢業。初中畢業後家人不讓我繼續升高中,要我乖乖當個種田的農夫,這期間我一仍舊慣常常生事,百般無奈的父親,向一位剛剛來我家佛堂履新的沈姓新科點傳師大吐苦水,從此改變了我的一生。
- Oct 21 Sun 2012 17:29
✪如何邁向正覺~毅然決定離開三、四十年修行的一貫道,轉換修行跑道,決定安住在正覺修行,且對正法百分百信受。
小時候常聽阿嬤說一些閻羅王及地獄之事,對於地獄受苦之情形,在小小心靈中,留下了一層陰影,揮之不去。當時農村很落後,到了晚上整個大地漆黑一片;加上我家後面有一叢竹林,風一吹起,就發出沙沙之聲,影子婆娑搖曳,有如阿飄來人間遊蕩,故到了傍晚太陽下山之後,我就不敢到戶外去。無奈當時農村煮飯燒開水的燃料就是稻草,把稻草結成一小團一小團;等小孩子放學回家,幫忙拿到廚房灶前,堆積起來備用;當時雖然很害怕,但還是需要幫忙,否則就會挨罵。
天生膽小的我,記得在國小二年級時,有一次上課因尿急,跑出去廁所方便;當我要尿尿時,看到糞坑裡面有一個大大黑黑而兩眼又像貓眼睛的眾生直瞪著我,差點嚇破膽!從此以後,就是我的黑暗人生開始,尿急不敢上廁所。幸好當時國小教室不足,一、二年級輪流上課,只要儘量少喝茶水,就能免去尿尿。因有前述之經歷,在孩提時代,很喜歡做白日夢,想一些奇奇怪怪之事,甚至很羨慕鄉間神明能濟世救人;五十年代農村生活艱苦,村莊中若有人生大病,一定會請村中共同信仰的神明到家中治病並祈福;說也神奇,不久病就好了。故我對民間一些信仰並不排斥,只要不迷信,皆可以接受;甚至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跟神明一樣濟世救人,那該多好啊!從小心地就很善良,因家中小康,常常背著父母,把家中的白米拿去濟助一個老婆婆,遇到乞丐也會布施;也許這些緣故,為日後邁向正覺的遠因。
記得曾在初中時代看過觀世音傳、釋迦傳的電影片,受到佛世尊及觀音菩薩能捨棄王子、公主身分及世間榮華富貴,追求出世間法,最後成佛、成菩薩而利益眾生的行誼,留下深刻印象,且經常在腦海中迴盪著:我只是滄海中一個小小人物,云何不能效法!故有時也會興起出家念頭,突破世俗的一些觀念,遁入空門。有時路過夜總會(墳場),也會有無限的感傷!
- Oct 21 Sun 2012 17:11
✪如何邁向正覺~毅然決定離開三、四十年修行的一貫道,轉換修行跑道,決定安住在正覺修行,且對正法百分百信受。
小時候常聽阿嬤說一些閻羅王及地獄之事,對於地獄受苦之情形,在小小心靈中,留下了一層陰影,揮之不去。當時農村很落後,到了晚上整個大地漆黑一片;加上我家後面有一叢竹林,風一吹起,就發出沙沙之聲,影子婆娑搖曳,有如阿飄來人間遊蕩,故到了傍晚太陽下山之後,我就不敢到戶外去。無奈當時農村煮飯燒開水的燃料就是稻草,把稻草結成一小團一小團;等小孩子放學回家,幫忙拿到廚房灶前,堆積起來備用;當時雖然很害怕,但還是需要幫忙,否則就會挨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