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生活中的佛法 (763)
- May 21 Tue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揮別老爸(下) ─ 爸爸的遺産
- May 17 Fri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自殺
有一位朋友的兒子才上小學二年級就到講堂來上課,才來聽聞熏習没多久,有一天在電梯裡,意外的碰到 老師,小男孩竟然像個小老頭的模樣向 老師大聲說道:「很誇張耶!怎麼可能自殺嘛!」 老師回答道:「是很誇張!連大師都做不到!」這位朋友的小孩子與父母親才來講堂上課没有幾次,在課堂上聽到自殺斷我見,才不到十歲的小孩子,竟然聽完「自殺」之名詞後,就會自動去思惟整理自殺的法義,竟然還有膽量在電梯裡與 老師不期而遇時,就毫無顧忌大膽地向 老師提出他對「自殺」的看法,真是令人感到「小後生的可畏」、「小後生的十分不可思議」。
另一位朋友看到這位小小菩薩表現如此出色非凡,就鼓勵這位小菩薩,將來長大後要出來當親教師,好好造福人群,解決芸芸眾生不明真我的百般苦難,小菩薩說:「我現在上小二,禪淨班畢業後,是小四,要求自己最晚小六時破參。」令聽在眼裏的朋友,竟然一時情不自禁的上前去擁抱這位信心十足的小菩薩,因為感到眾生有幸,有發大心的再來小菩薩的住世,將有使佛法末法時推向像法的希望,更期望正法法幢猶如磐石般的屹立不搖拯救無明蒼生,救拔學佛無方向甚感苦惱的莘莘佛弟子們,這是多麼令人欣慰的佛門大事呢!
小菩薩的母親說,小菩薩的姊姊自幼就腸胃不好,而且還在腸子上動過刀,導致不能自在暢快飲食而有營養不良的毛病,所以從小就骨瘦如柴,有位師姊見狀就慈悲的建議姊姊要多做懺悔行門的功課,不料竟被站在一旁的小菩薩聽到,就信受不疑的從此每天禮誦 普賢菩薩的四句懺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日日不停地說服警惕自己身口意的缺失。有一天母親對小菩薩說:「您昨天没有懺悔,今天要補做喔!」
小菩薩回答說:「這好像要我做學校的功課,這會使我對佛法産生叛逆!」
有位師兄聽到小菩薩異於常人的回應,嘖嘖稱奇小菩薩過人的機智,小菩薩的回答,顯示了他絕不掉入「掉悔蓋」,內心裏知道自己犯錯是有掉,但是不再一味的追悔懊惱,就不會悔箭入心障礙自己的道業啊!如果一直追悔前塵往事,深陷悲情中,令悲魔入心,可不是正確的學佛心態喔!
小菩薩看來完全没有小孩的童稚之氣,雖然他的外表所現身驅是一名小男孩,但是思想的成熟與處世的練達,絕非一般凡人可與之比擬;從小菩薩與母親的應對對談中,已了然知悉他過人的出世間智慧,這必然是往世的熏習而如今現行所致。
聽到小菩薩點滴生活中表現異於常人的佛法故事,除了欣羨讚歎小菩薩小小年紀就能親炙正法,而且還能在來講堂極短的時間內,就知道學習佛陀智慧的重點始於「自殺」──不認意識分別覺知我為常住不壞我,才是斷虛妄我的「我見」。令我不禁回想到 老師在高雄小巨蛋425演講時,有人提問道:「找到如來藏後,要如何修行?」 老師回答道:「很簡單!自殺!」
為什麼這麼的殘忍,世人總是勸生不勸死,而身為弘揚如來正法的人,為何教人家自殺呢?就像禪宗祖師責人:「別人是死了活不得,你是從來不曾死。」──「意為別人是已死了虛妄我,但是找不到生命實相的真實我,而活不出法身慧命來;然而您卻是從來不肯死卻虛妄我,始終認定抱著虛妄覺知心為真實我」。在認假為真之下,在人生中永遠是隻迷途的羔羊,因為在沒有得到善知識的正確引領,眾生多是遠離真實我的本來清淨性,諸多煩惱因而由此産生,所以這就是「你是從來不曾死」──不懂得自殺啊!您想知道,自殺的真意是什麼嗎?而如果能夠真正體悟到「自殺的真意」,並做到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那麼命運不改變都難呢!所以您是否想來免費的學習「如何漂亮的自殺成功?」讓自己的人生從此改頭換面,不饒花錢請命算師指點!
我現在所親近的團體,是我夢寐以求改變我及家人人生命運的地方,這裏的老師們免費教導我們佛法正知見,基本上都竭盡所能的教您不造殺業的無痛自殺,此後保您不用吃安眠葯、安非他命等,一旦漂亮自殺成功,隨時無後遺症的快樂似神仙。
茲舉以下經論中的聖教為佐證,敬請仔細深入思量: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卷3: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復語善住意天子言:
「天子!若汝天子欲同梵行,汝斷一切諸眾生命。而不捉鐵、不捉刀塊、不捉杖等,如是我汝同於梵行。」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所言眾生,言眾生者,汝意云何?」
天子答言:「文殊師利!所言眾生,言眾生者,乃至唯有名字想取。」
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殺取我想、殺取命想、取丈夫想。」
天子問言:「仁以何物殺取命想?」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以慧鐵殺。
彼般若鐵如捉如殺如捉不知、如割不知。」
天子!應知彼門若殺我想殺眾生想,如是名殺一切眾生,如是我汝同於梵行。」
(CBETA, T12, no. 341, p. 130, c1-13)
敬請諸君移駕到此一遊,包您入寶山不會空手而回──了解「應知彼門若殺我想殺眾生想,如是名殺一切眾生,如是我汝同於梵行。」,必然讓深陷痛苦的眾生,自殺成功!
- May 14 Tue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 揮別老爸(上) -- 無語問蒼天
- May 09 Thu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 ~ 菩薩如何觀待一切的「苦」,方是「度一切苦厄」!3/3
- May 08 Wed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既然生病了,不應該生起憂惱;應該生起精進心,願為大醫王的佛陀,來治療眾生種種的心病。2/3
- May 07 Tue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 ~ 網傳「点燃生命的奇迹」與 「維摩詰所說經」中對於「生病」的心態處置!?1/3
- Apr 30 Tue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 ~ 佛典中「龍的故事」二則 (下)
二、海龍王與金翅鳥王得度的故事
在過去世,大海中有四個龍王,分別名叫噏氣、大噏氣、熊羆、無量色,一起前去向 世尊稟白:「在此大海中有無數種類的龍,由於造作種種不同的業行,因緣和合而感生於此;或有大龍,或有小龍,或有身力羸弱粗劣的龍,特別容易受到欺侮。而空中有四種金翅鳥,經常叼食這類的龍及牠的妻子、兒女,令海中諸種龍類心生恐怖。祈願 佛陀能救護我們,令海中諸龍常得安隱,不懷恐怖。」
- Apr 27 Sat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人類長壽之因 2/2
佛陀在初轉法輪的經典《長阿含經》中有提到人類長壽的原因,我們先就經文中說到人類壽命五百歲時,因為眾生行於三個不善法:
非法的淫行、非法的貪行及邪見,這三種惡業越來越熾盛的關係,所以人壽因而漸次遞減,那時的人壽就從五百歲漸減至三百、二百歲,這三種惡業有增無減的結果,到現在五濁惡世的人壽,就很少超過百歲的,所見多是少於百歲的歲數;到了後世,人類越來越廣大造作邪淫、貪欲、邪見這三種惡業,不停在這三方面多所造惡的結果,最後導致人壽只有十歲而已。
若您詳閱以下所引述經典,將不難體解到「人壽長短」的真正原因:
- Apr 25 Thu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 ~ 「人到中年後的困境」!「向天再借50年」好嗎? & 【是身如幻,從顛倒起;】1/2
- Apr 23 Tue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 ~ 佛典中「龍的故事」二則 (上)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是吉祥和威權的象徵,所以古代當政權更迭時,掌權者都要「黃袍加身」,託言自己是真龍轉世、天命所歸,藉以彰顯自己所得的政權。而在傳統習俗中,一般市井小民皆對龍年賦予很大的期待,家庭中指望能在龍年得龍子,在在反映龍在人們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若在文學的領域裡,想像更可以恣意揮灑,所以那部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也就應運而生了。其實,「天龍八部」源自於佛教的經典,指天、龍等八種部類鬼神,各有福德、威勢與煩惱,但由於 佛的方便善巧度化,早已歸依於佛而成為護持正法的護法神。以龍來說,有卵、胎、濕、化四種,牠能興雲佈雨、神變莫測,但也有貪、瞋、痴等煩惱習氣,同樣必須透過種種修行,才能去除貪欲與熾盛的瞋恚之毒,使心意調柔成為羅漢或迴小向大成為菩薩。 今年適逢龍年,本文特別選譯自《大智度論》及《佛說海龍王經》中有關「龍」之記載,藉以略窺毒龍精進修學持戒、忍辱之殊勝心行,及龍與金翅鳥(即八部鬼神中之迦樓羅)間之鬥法而蒙 佛度化之轉變過程。
一、大力毒龍持戒的故事
- Apr 19 Fri 2024 08:00
✪心靈點滴 ~ 醫不叩門!
【醫不叩門】
這句話是指醫生不能在別人未開口的情況下,主動上門診斷治病,這又是為什麽呢?
➡️一是一般人們很忌諱醫生主動跑到家里來指出自己身上的疾病,就像《扁鵲見蔡桓公》里記載的那樣,扁鵲主動對蔡桓公說他有病,蔡桓公根本就不信。其實大部分都跟蔡桓公是一類人,如果有人闖進你家說你有病,你不把他打出去才怪。即便古代的遊方郎中,行走鄉野山村之中,也不會主動去某某家,看人家有沒有病,而是路過時等著病人主動邀請他去家里看病問診。
- Apr 18 Thu 2024 08:00
✪心靈點滴 —-太魯閣白楊步道受困記—
- Apr 16 Tue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 ~ 「布施」併「持戒」「行十善」可有人天資格;否則雖有布施,但不持戒造惡業恐會墮入惡道!
轉貼自 Shamus Chang (20240410)
最近比較有名的新聞就是黃子佼的事件,被爆出○○了17歲企業二代,還有擁有未成年的那種影片之類的。其實古今中外很多有錢人可能會這樣,這就是「飽暖思淫慾」,那修了很多布施的人但不持戒,就有可能當了有錢人或當權貴時就到處淫亂這樣!
因此經典有說「布施不持戒,大象掛瓔珞」的故事,假設做很多布施然後當有錢人卻不持戒而造惡業的話,那真的可能墮入三惡道。
- Apr 12 Fri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實際修心:汱換現行種子
- Apr 09 Tue 2024 11:10
✪生活中的佛法 ~ 為什麼一見你就討厭!? ——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
- Mar 26 Tue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為什麼離開 一貫道?(3)
https://www.enlighten.org.tw/bodhi-story/c4-29
再論得道
得明師一指即是「得道」,故求道卡上的求道日期就是每一位求道人的「得道日」。然而所謂得道,於佛法上應正名為「見道」。見道有二種——解脫道的見道及佛菩提道的見道。一貫道強調自己是「一佛乘」,故此處的見道(得道),絕不是指解脫道的見道。事實上一貫道完全不明瞭何謂「解脫道」,何況論及見道及修證的方法、次第?故此處略而不談。一貫道的「得道」一向指的是佛菩提道的見道——找到法界實相心如來藏(即禪宗的明心、開悟、破參)。一貫道常常講:我們「得道」後就知道自己的本心,就找到了自己的真主人,也知道「萬法歸一」的「一」的真實義,從此「二六時守一」、「掃妄現觀自佛顏」。然而,一貫道的前輩們,從來不曾教導過我們如何去檢驗「得道」的內容;「仙佛臨壇」、「批訓」也從來不曾教過我們如何去驗證這一個「得道」的內涵;只教我們在三綱五常「守玄」上用功夫,只教我們在「度人、成全人」上面作努力,似乎「守玄」、「守一」就是「內聖」(內修)的功夫,「度人、成全人」就是「外王」(度化眾生)的功夫。除此之外,再無方法教我們如何去修持、去提升,凡有教導若不是落在意識境界,就是落在人天善法上。
以前還沒有接觸 平實導師的法,總是「自行體會」、「自行領悟」,將意識心錯認得堅固、再堅固。總以為「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句六祖大師所開示的話就是我的本心,斷章取義地落到意識境界去了。更以為臨濟義玄大師所說「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捉、在足運奔」,說的就是明師一指的本心,殊不知仍不脫見聞覺知,仍是意識心。在在誤以為吾人之本心,即是明師指授的玄關竅中的真主人……,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總而言之,率皆不離意識境界,咸以離念靈知為本心,可謂誤之大矣!隨著個人「邪精進」的程度,對於明師一指有著不同程度的錯悟,一百個道親有一百種(或幾十種)對於本心的理解。然則,法界實相心唯有一個,豈能漫無標準地隨人作解?一貫道常說「得明師一指即是找到吾人之『本心』」,即所謂「證道」。有詩為證,三茅真人曰:「靈台湛湛似冰壺,只許元神在裡居;若向此中留一物,豈能證道合清虛。」又《黃庭經》正陽翁問緣督子:「四大一身皆屬陰,不知何物屬陽精?」緣督子曰:「一點陽精,秘在形山,不在心腎,而在乎玄關一竅,若執一身而修,無非修此五臟六腑九竅百骸,何能得陽精乎,不能得陽精何能成陽丹乎?陽精不是別物,即是黃庭之神,又名谷神。」由上舉例證可以瞭解一貫道之修行標的都在玄關一竅,而其所謂本心者即是元神。殊不知元神者、谷神者、黃庭之神者,其實都是意識心的變相。因為祂「湛然常寂」,祂「靈明覺了」,祂「常應常靜」,祂「了了分明」,祂「鬼神不知,我心獨知」。然而,知即是分別,靈明覺了,常應常靜,即有六塵上的作為,這些與如來藏的體性正好牴觸;如來藏了眾生心行卻不於六塵上取分別,不思量作主,如聾如癡,不會諸入……(《維摩詰經》)。這些在 佛陀的聖教裡都明白地開示過。
- Mar 19 Tue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為什麼離開 一貫道?(2)
https://www.enlighten.org.tw/bodhi-story/c4-29
離開一貫道之後,反而比較能客觀地看待一貫道,不再如以前的心態,相信上來所說的:發一組是一貫道的根本組,是真正天命的傳承者。在一貫道,天命即同於真道,有天命真實傳承的地方才有真正的道。因此各方道場各執一天命,各個自命正統,每個道場莫不全力抵制不屬同支同脈的各方道親。因此,現今有很多看起來很像的一貫道,卻又各自劃清界限,對外公開宣稱不屬於對方,在各自眼中,他方道場都是「假三祖、假弓長、假彌勒」。今日反觀,不禁啞然失笑,一貫道想以「天命」成為正統的印憑,卻演變成天命滿天飛而互相抵制,其中的根本原因在於「老母之言不可信」或「人人皆可言老母之言」,其中真假其誰能辨?徒使茫然者更茫然,徒使修行大眾用盡力氣探究仍是一頭霧水,到最後乾脆不理會這許多,「緊抓金線」就對了,其他的都是錯的。這就是身為一貫道道親的最大悲哀——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開悟就是開悟,沒悟就是沒悟,要須口說手呈,真實觸證,一念相應,否則都是籠罩人。
一貫道的宇宙觀認為天地生成之先,道體(老母)已自然存在,所有「原靈」與母同在,隨母呼吸,殆至伏羲聖人降生,一筆劃開天地(先天易經建立),天地始成;之後老母分靈,降生諸原靈,並明定三期收圓,萬靈「歸根復命」,「恢復本性之自然」,「與無生老母同在」。以前在一貫道一直都搞不懂這些文字的真實內涵,覺得好像不是很有道理,但又說不上來錯在哪裡;加上《易經》這一塊是少數有研究的道親的專利,所以,內心縱有疑惑,卻無法理解,只怪自己太不精進,因緣不佳,生死心不夠懇切,否則這些弄不懂的道理怎能輕易放過?真正修學了義佛法以後,現在再看這些內容,似乎較為清楚了;雖然仍不懂《易經》,但於其中理路倒也看明白了一些些,至少大的概念是明白易解的,譬如「伏羲聖人出,天地始成」,「三期後原靈歸母懷,恢復本性之自然」,這短短的數十字,就點出幾個很重要的一貫道對於世界成因及諸法本質的概念,原來一貫道認為:第一、天地的生成始於伏羲聖人(伏羲之前世界並不存在);第二、眾生本來都是佛,只是落入後天而迷失了找回本體的方法與能力,須得老母降道方能識回本體。這樣的說法與 佛陀的教導有多大的差別啊!
- Mar 12 Tue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 為什麼離開 一貫道?(1)
https://www.enlighten.org.tw/bodhi-story/c4-29
深沉的省思
離開一貫道四年多,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每年都參加一次舊同修所辦的同學會(同期領命為講師的同修們的聚會)。然而,除了以前的文書組組長會經常與我們聯絡,並願意真心傾聽我們所轉述的正覺的法義之外,所有的道親對我們的態度,不是三緘其口,就是敬而遠之。在他們的心中或許堅持地認為我們走錯了路,既然無法喚回,不如乾脆切斷關係或保持距離;除了有一種「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意味外,也害怕我們給他們「洗腦」,久而久之也會和我們一樣「欺師滅祖」。
- Feb 27 Tue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瞽叟之晨
午夜夢醒,按了一下語音錶,傳出一陣尖銳的聲音「現在時刻 淩晨二點十一分」,翻身下床沿著床緣,走向浴廁,伸手摸索門框,跨步踏進去,確定馬桶坐墊的位置,便坐了下去,轉動一直閉著眼皮的眼球,腦海裏思索著剛才的夢境。
自從眼疾嚴重惡化以後,家裏的房門及浴廁門便經常保持著開啟的狀態,所以半夜如廁時,已習慣不開燈也不用開門,就可以順利找到馬桶,也習慣坐著尿尿,不用耽心會尿到馬桶外。
離開浴廁,摸著牆壁走進小孩的房間,用手探觸熟睡中孩子的額頭及手腳,再確認小孩身上的被子是否蓋好,然後才又摸索著回到床上,耳邊聽著身旁老婆深沉的呼吸聲,研判剛剛的一番行動作為,並沒有吵醒她的美夢。
- Feb 20 Tue 2024 08:00
✪生活中的佛法~佛陀在《金剛經》中所教示的「度眾生」意涵!
「甲君」在共修團體中被公認很懂得佛法,而且向來只閱讀「身著僧衣者」的著作。後來有因緣,聽得一位即將往生師父的一句話,讓「甲君」試著閱讀 平實導師的著作,終於明白自己先前所學,只是 佛陀所說的「相似佛法」;所謂的「相似佛法」───諸如看破一切、放下煩惱、不要執著、一念不生、消融自己、做自己、清清楚楚的念頭、明明白白的靈知、平安喜樂、不要計較、不要貪瞋痴、心好就好、說好話、做好事、結善緣……等等,都只是世間的修身養性而已,與 佛陀所教導之解脫三界生死全然無關,更不用說佛道上之「見自本心,明自本性」的「開悟明心」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