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法語賞析 (658)
- Dec 18 Tue 2012 07:50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具足五明,則能快速圓滿無上般若智慧,能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 Dec 11 Tue 2012 08:00
◆法語賞析~菩薩之醫方明
- Dec 04 Tue 2012 09:09
◆法語賞析~般若兩字的含意很廣,不能單純地翻成智慧兩個字。
佛法裡面的般若,講的是世間蘊處界萬法的緣起性空,以及出世間的二乘菩提法的不墮斷見的四聖諦的智慧,又包括法界體性實相的第一義諦的智慧,所以般若兩字的含意很廣,不能單純地翻成智慧兩個字。既然含意那麼廣,又不是用兩個或三個中國字就可以代替的,所以乾脆就音譯,照衪的原音 prajna 把衪翻過來── 般若。
- Nov 27 Tue 2012 07:50
◆法語賞析~《廣義法門經》是聽法人,有十種法生起,能成熟般若。
《廣義法門經》卷1:
「是聽法人,有十種法生起,能成熟般若。何等為十?
一親近善友,二能淨持戒,三心欲求解,四樂受善教,五樂供養說者,六依時難問,七諦聽正法,八恒修正法,九於可厭惡,恒生厭心,十已起厭心如理能起四種正勤。何等名為依理正勤?謂於善法,心無懈怠,恒練治心,淨諸惡法。若心未得定,令得自在,若心未通達,令得了達,如此則名依理正勤。」(CBETA, T01, no. 97, p. 920, a10-17)
- Nov 20 Tue 2012 08:00
◆法語賞析~《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有四種因緣,令諸男子受女人身。
- Nov 18 Sun 2012 08:00
◆法語賞析~云何菩薩不住無為?
- Nov 13 Tue 2012 07:50
◆法語賞析~《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一切女人有八種因緣,恒受女身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2:
「彌勒!一切女人有八種因緣,恒受女身。云何為八?
一者、愛好女身;二者、貪著女欲;三者、口常讚美女人容質;四者、心不正直,覆藏所作;五者、厭薄自夫;六者、念重他人;七者、知人有恩而已背逆;八者、邪偽莊飾,欲他迷戀。若能永斷如是八事而造佛像,乃至成佛常作丈夫,更受女身無有是處。」(CBETA, T16, no. 694, p. 795, c3-10)
- Nov 07 Wed 2012 08:00
◆法語賞析~ 佛國淨土的建立
菩薩為了成就眾生的緣故,所以願意攝取佛國淨土,可是雖然願意攝取佛國淨土,這個佛國淨土不可以在虛空中建立,所以一切法空是建立不了佛國淨土的,只有眾生的實相心如來藏才能夠建立佛國的淨土。
《維摩詰經講記》第一輯
- Nov 06 Tue 2012 09:20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眾生的『我所』與『我』
「我所」是指「我所有的」,「我」是五陰我、十八界我、覺知心我、能分別的我、喜怒哀樂的我、能思量的我。思量就是作主的意思,譬如我要、或者我不要,這就是能思量決定的眾生我。「我」都是活在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中,所以世人常常說:「我喜歡的事、我討厭的的事,我喜歡的人、我喜歡的法、我喜歡的事物,我喜歡的一種觀念。」這些都是「我所」。
- Oct 30 Tue 2012 07:50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不能斷我見,就不可能參禪尋找第八識如來藏
不信有第八識如來藏的人,是不可能斷我見的;就如同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書中,舉出世尊的聖教說:不信有第八識如來藏是無餘涅槃中的本際的人,當他想要否定五陰全部或否定十八界全部而斷我見時,他心中會有恐懼,以為滅盡十八界、滅盡五陰入無餘涅般以後,一定會成為斷滅空;因此心中有恐懼,就無法斷我見。不能斷我見,一定會繼續把握自我,永遠想要繼續當自我、作自我,就不可能參禪尋找第八識如來藏。
- Oct 23 Tue 2012 07:50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自然外道
- Oct 16 Tue 2012 07:50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佛說「嘗與味,二俱虛妄。」
「味、舌、與嚐,都沒有真實的處所」,因為全都是有生而無常,全都是會毀壞的生滅法,總是時時刻刻都在生滅變異中,不能久住的法當然不可以說是真實法,不真實的法當然不能說是有處所的,因此 佛說「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
《平實導師著作 楞嚴經講記四 頁224》
- Oct 09 Tue 2012 07:50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知」就是分別,所以已「知」就是意識已分別完成。
「知」就是分別,所以已「知」就是意識已分別完成。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是意識,再加上處處作主是遍計所執性的意根;這就是依他起性再加上遍計所執性的我見、我執。輪迴於三界生死最重要的根源就是「我見、我執」,若不能斷除,那你就永遠輪迴生死,因為這就是常見外道所執的「常不壞我」。知見正確了,修行才不會盲修瞎練。
《正覺電子報第79期 頁110》
- Oct 02 Tue 2012 07:50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談出家
所謂出家,是心出家?還是身出家?這個前提先要弄清楚。身出家很重要,能住持表相三寶,但是心出家並不輸給身出家啊!因為這是了義正法的住持,應當如是。……
所以別管在家或出家,只管所說法是正確或錯誤,對今時後世佛弟子的影響是正面或是負面,所說的法跟 佛的本意有沒有符合,有沒有違背,能否幫助大家親證聲聞菩提或佛菩提,這才是最重要的;弘法者的色身是出家或在家?其實完全不重要。
- Sep 27 Thu 2012 08:00
◆法語賞析~若有人修行善法,見正信行,具十善業,如是一人有百千神護。
《長阿含經》卷20〈8 忉利天品〉: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無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兒市肆及丘塚間,皆有鬼神,無有空者。凡諸鬼神皆隨所依,即以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國名國,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
- Sep 25 Tue 2012 07:50
◆法語賞析~《禪師法語》眾生不明「無得無失」之道
眾生不明藏識空性離見聞覺知,無得無失;錯以五陰十八界六入諸法為實有法,依此無明而生渴愛,貪求三界諸法,造諸善染眾業,恒不捨離,遂致後有種子聚集於藏識之中,輪轉受生於三界六道;世世死已,皆求來世五陰,復又受生,故說無明渴愛業種三法名為陰界入內法之緣;若人能離陰界入內法三緣,執著斷盡,即出輪迴,成無學果。
《平實導師著作 楞伽經詳解四頁11》
- Sep 24 Mon 2012 08:00
◆法語賞析~勸請我們一起來作廣大信解諸有情類。「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歡喜信樂數數聽受,彼所獲福無量無邊,況能受持、轉為他說!』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401-600卷》卷597:『又,舍利子!若有得聞如是所說甚深法要,下至能起一信樂心不生誹謗,我亦記彼當得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
舍利子!若諸有情聞甚深法歡喜信受,極難得故。
- Sep 18 Tue 2012 07:50
◆法語賞析~《大智度論》法語~「愛樂佛身」者,世世常得值佛。
《大智度論》卷49〈20 發趣品〉:
「愛樂佛身」者,聞種種讚佛功德:
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一切智慧;又見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放大光明,天人供養,無有厭足。自知:「我當來世,亦當如是。」假令無得佛因緣,猶尚愛樂,何況當得而不愛樂!得是深心愛樂佛故,世世常得值佛。」(CBETA, T25, no. 1509, p. 412, b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