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以這樣角度來看,我們需要做什麼嗎?以你個人來說,你真的不用為自己做什麼。這個意思是說:如果你現在要取世間的東西,你要開始懂得把順位調整好,以前你總是把自己排在第一位,那你就從現在開始慢慢地調整為第二或第三,或第四;當你要做什麼之前,你要先觀察,這個是不是眾生需要的?你要開始考慮將這世間事物先讓給他們,因為這些世間法是他們要的,不是你真正需要的;這些世間法是他們所熱愛的,可是卻是 佛陀所指責的。那你在學佛的歷程中,是希望 佛陀來稱讚你,還是希望 佛陀看到你這麼喜愛世間法而指責你呢?但是很明顯的,佛陀說這些東西都是不可愛樂的。然而眾生在這個階段就是很喜歡,所以你要容忍眾生,不要和他們去爭、去搶,你有更遠大的目標需要去成就。但如果你渴求的念頭還是很強烈,沒辦法斷除時,也沒關係!但是當你伸手去取你所想要的東西的時候,無論如何,要先看、要先想,其他眾生有沒有需要這個東西的?要這樣去思維,讓自己的渴望、貪慾慢慢地降低。雖然自己很想要,但比起其他的人來說,其他人可能更想要,所以我的順位可以排後面一點,我取用的時間點可以挪到後面一點,我取用的物品可以比世間的衡量標準差一點。
因此知道:雖然我最終還是會取用這些法,是因為菩薩於這個世間必須有基本的營生力用,因此而來受用;但我還是可以將這些法先讓出來給予眾生受用。如此慢慢地,你就退兩步:一步代表你瞭解你的貪欲之火焰開始消退;另外一步是將這些法,布施給比你更需要的眾生,這樣真真實實地做到,如此慢慢的你退到最後的一個順位上去。
所以說,不是要你全部捨離世間法。而是說你對於想要取的、有好處的,你要儘量給別人,儘量為眾生來考慮,不是和眾生來爭奪,這樣可以讓你的愚癡和貪染也隨之漸次消滅。因此,如果你心裡面產生了一個很細微的念頭,想要將這些東西占為己有的時候,你便可以很快地省察,不管那個念頭多麼的細微,你因為習慣了這樣的心性觀察,你就是可以察覺,在你察覺的當下,你就可以作出抉擇,而漸漸地轉依到如來藏的無我性、無我所性、無我執性,讓自己的凡夫性消失。
郭正益老師著作《甘願做菩薩》頁5-7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以下這篇係轉自 EBC東森新聞 的 有關檢骨發生的 故事
禮儀師幫撿骨…客戶拍胸脯「挖錯算我的」回家怪病纏身2個月逝世
EBC東森新聞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個世間裡,我們等於是一個流浪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於這個世間的「所依」,我們從無始以來就都已經深深地誤會了。都誤會有一個「我」,以這個「我」來作為所依。因此現在就要轉過來,知道我們真正的所依是這個如來藏,而非是無始以來所認為的「我」。可是要談論到這個所依— —如來藏的話呢,那如來藏有沒有祂的體性呢?有!如來藏確實是有祂的體性。但是,祂的體性呢,如果真要說的話,就是祂對我們來說到底是什麼?證悟的人都知道,沒證悟的話,就來熏習這樣的般若知見吧!
因為一切萬法都由祂出生,祂是根據你的心性來出生一切諸法的─ ─當我們是凡夫的時候,當我們是無可救藥的眾生的時候,這樣無明深重的時候,祂一樣在任何一個時刻都滿足我們,讓我們得以在三界中生存,所以呢,祂是無怨無悔的,祂也從來沒有考慮過祂的期望是什麼。那如果當我們證悟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應當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呢?也就是說,你不能光是考慮你自己的期望是什麼。因為 佛陀說過:在我們還不瞭解這無上法之前,你所要的東西都叫作「可壞法,不可愛樂之法」,佛陀甚至用了許許多多的名詞來警惕我們,不是只有用「無常」這兩個字來形容而已,而是直接說這些我們曾經期待和愛樂的法都是骯髒的、污穢的,是能夠敗壞你身心的法,這些法就是我們所知道的世間法。所以呢,對小乘人是這樣說法,對於大乘人何嘗不是這樣的說法呢?那以這樣的角度來看,以證悟者的角度來看,就存在著轉依如來藏體性的課題(其實未悟的人也存在轉依的問題),因為如來藏不是空談,祂才是您必須在這三大阿僧祇劫長遠修行日子中去體會的「您」。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菩提路》第三輯,吳正一菩薩的見道報告中,有這麼一句話:「導師已經是年邁古稀的老人家了,我們要趕快加油啊!」心中一驚!這句話讓我想起週六晚間——增上班的重播班課程:螢幕上的 平實導師充滿活力,臉龐光澤紅潤,講話鏗鏘有力,怎地轉眼間將近二十年了!
如今的 導師已經七十幾歲了,步屢緩慢了不少;慈祥的面容常常堆滿和煦的微笑,每個人都很想親近他卻又充滿了敬畏;因為他老人家為正法、為眾生付出太多、太勞累了,所以講經時常有咳嗽的現象,偶而會拿出中藥粉來止咳。平實導師講經說法前除了先至誠頂禮 釋尊,上座後總是以關愛的眼神左右看看親教師們到齊了沒有?因為親教師們非常非常的辛苦,為了學人的道業,每週必須高雄、臺南、嘉義……來回奔波,像個空中飛人,不但自己出錢出力照顧學人的道業,還得經常上電視弘法。末學真是由衷敬佩 平實導師和所有的親教師們!
雖然「老」是人之常情,但是想到 平實導師這二十幾年來,為了眾生的法身慧命不得不摧邪顯正來復興佛教,弘揚 世尊的了義宗門正法;但是眾生無始以來,被現實生活、無明所惑,難以跟「正覺」所推廣的人人本具的世出世間法相應,所以菩薩們只好善巧地邁向世間法矜恤孤貧、寒冬送暖……,讓眾生們深深感受正法菩薩們的慈悲不捨有情,這其間勞心勞力真不足為外人道!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moscot0913.blogspot.com/2016/06/blog-post_16.html
我在98年11月份在桃園正覺同修會正試上課,每週六上早上課程,上二年半,上完畢業,師姊會繼續再上別課程;在12月份皈依了『正覺』,我在很多道場或宗教一直在尋找如何解脫生死;一貫道也入過,感覺也不是我要找的,因為總感覺他們只是一個形式而已還是沒有辦法解脫,至於慈濟我只能當會員和志工就好,因為慈濟做的是人間的事是人間福報,但是還是不能解脫生死,解脫生死需要『佛智慧的善知識』。至於去聽心海羅盤善知識感覺對我在人世間日常生活可以用的到,對我現在幫助也很多。
不過,解脫生死還是一定要依據佛菩薩的智慧告知大家才有辦法出離生死!師姊也去密宗上一次課感覺好像不是我要找的,因為只要持咒和手印就可以回西方極樂世界;關於這一點我滿懷疑問而且不相信?於是我請示我供奉的佛祖『阿彌陀佛』?我先問阿彌陀佛請問正覺是不是正法,如是請三個聖杯,結果連續三個都是聖杯,下去問密宗是不是正法,記得一個沒有杯二個笑杯。但是我還是疑慮著;再請示正覺和密宗第二次,如果這次正覺再三個聖杯,我就確定他是我要找的正法,再請三個聖杯,結果連續三個都是聖杯,真的讓我不可思議啊!下去再問密宗結果還是連一個杯都沒有,所以,這明明佛祖已經安排好了,讓我走入「正覺同修會」,正覺的書多半是與人結緣,師姊也帶幾本書回去看,有一些是同修會寫的,有許多是平實導師寫的書;才慢慢知道第六、七、八識,第前六識是眼、耳、鼻、舌、聲身、意就是分別,第七是末那識就是我執,第八識是阿賴耶識就是妄想;也知道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因佛說:「阿賴耶識是諸如來清淨種子;於凡夫位恒被雜染,菩薩證已、斷諸習氣,乃至成佛常所寶持。」所以阿賴耶識是一切煩惱無明之根本,但阿賴耶識心體,本是自性清淨心,也是身於三界中所現之無量心行法相雖屬有為,但是一切時中皆顯示其無漏清淨無染的自性,可由一切證解阿賴耶識者所現觀。所以100年4月25日第七、八識正是師姊想要找的,找到如來藏就能成佛。就是要把累世的污垢習性種子滅掉才能找到清淨的如來藏,這全都是關於解脫生死的關鍵,也是師姊尋找已久的。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感恩諸佛菩薩的攝受,感謝 平實導師、正圜老師與正德老師的攝受,感謝所有護法菩薩勇猛地摧邪顯正;集合了這麼多的因緣,末學今日才有機會得入正法。
回憶從前,在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面對世界的種種事物,內心時常會有許許多多的疑問。比如說,「我是從哪裡來的呢?」「周遭的人們,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和想法嗎?」年紀稍長,看到電影與世間人們對靈魂、天堂、地獄等等的解釋,心中的疑問又更多了。「為什麼電影裡的靈魂一定要長得和死前的形相一樣呢?而且還有穿衣服呢!衣服是純物質的不是嗎?」「為什麼人們都要燒紙錢呢?如果陽世燒的紙錢可以在陰間流通,那陽世的鈔票也應該由別的世界來提供。而且如果一下子燒很多紙錢,那不是就跟陽間的政府大量印鈔票一樣,會造成陰間的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嗎?」因為末學從很小的時候,就是一位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的小孩。看見這世間種種令人不解的現象,以及對自身內心的種種疑問,所以從很小的時候,便很喜歡閱讀或聽聞各種稀奇古怪的書籍或傳說,無論是山醫命相卜,或是道家神仙之說、耶教救贖之道,都約略聽聞,但總覺得這些都無法圓滿解釋生命的實際本源與整個世界萬法萬物的由來。
大約在末學國小的時候,那時爸爸歸依盧勝彥(蓮生活佛)的真佛宗;而當時爸爸也希望家人都能一起歸依,所以全家也都拿香跟著拜。因為真佛宗是末學比較深入去接觸的第一個宗教,所以當時的感想是: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都有苦衷
來自成佛之道 201600:0015:03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收月現風雨路 (二) —正 禎—
◎第二次法難
禪三回來之後,時值元覽居士等人陸陸續續對 恩師提出 「佛性無法眼見」之質疑;還有一位親教師(林老師)對 恩師 所說「有內相分」的法產生懷疑,主張:「沒有內相分。」又一 位(劉老師),疑 恩師要把所賣書款,用來買他自己所有山頭 等[編案:當時書中已經載明,正智出版社售書所得稅後盈餘全部捐給正 覺同修會,但劉師不信此聲明],還有一些人所求不遂、師心自用, 本來是勾心鬥角、互相打擊的一群十幾人,後來竟因為各人的 私心不遂而聯合起來,聯名寄了存證信函給 恩師、退出同修 會。在這之中,有些人因為懷疑 恩師,進而常誹謗 恩師,連 我也莫明其妙的一起被誹謗! 恩師用心良苦,為了愛才,所 以對質疑的信, 恩師苦口婆心的解答。但元覽居士卻變本加 厲,從謗師演變到謗 佛、謗法之最重罪!所以 恩師為了要挽 救他,寫出了《平實書箋》一書,希望他看了之後能清楚明白 真相,能公開懺悔、能把他從地獄業中救出。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生有兄弟三人,我和他最後一對完婚;妯娌們婚後各立門戶,假日才團聚婆家。整理家務、作羹湯難不倒我,新嫁娘我視婆家為己家,真心誠意為大家付出;但是婆婆總是在大家面前叨唸我菜切得不好、鹹度不好、甜度不好、衣服摺不好、、、、一大堆的不好,對於婆婆處處的挑剔,虛心接受,盡力配合婆婆的要求,做到晚輩尊敬長輩的本分。
經過幾年這樣的生活模式,某天我無意間聽到公婆、大伯夫妻、弟妹們的話題你一言我一語地繞著我談論,例如:說我笨得被大家呼來喚去的付出都不會生氣;向我要東西很容易;上班多年不會向老闆要求加薪;沒有生出一個兒子……總之就是一個笨字。在我背後,被評得無一是處,方才明白婚後這些年在婆家盡心盡力和諧的付出,結果竟在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下,被歧視成一位免費好用的台傭,我內心極度失望與難過!
我深思後決定重新調整現有的生活模式,用漸進方式讓先生知道我的處境,並適時請先生學習對自己父母的照顧,我依然如昔照顧婆家但漸漸退到第二線支援先生。模式的改變令婆家親人們心中十分不滿,由背後的評論轉為當面辱罵和排擠,他們說我沒有改變原有生活模式的自由,改變既有的生活模式就是不孝媳,我完全沒有申辯的空間,心中很矛盾不知道要怎樣化解這樣的情況?同事說:妳假日不回婆家就好了!但在情字纏繞的狀態下,對我而言是說易行難啊,在進退兩難的情境下,心中浮現出一個想法:生活中一切的事情,一定有一個合理根源作為準則依據,這個依據根源在哪裡?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哇!一定要看!
這家人好強喔!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佛前,自認為已經歷工作、婚姻家庭的磨鍊,遇見任何狀況,應該能淡然處之,至少不惡口來面對逆境;然而,到正覺上課後,才知道這一切只是做人的基本心態與修養,並沒有真正在學佛!
第一天上課,被講堂安靜、不攀緣及幽雅的環境深深吸引,大家見了面,只是微笑問訊,互道「阿隬陀佛!」學著大眾,也靜靜地坐在蒲團上,凝望著前方佛龕,世尊莊嚴的聖像,內心很平靜很平靜。默默沉思,修學佛法,是修學什麼呢?
爾後上課,老師陸續由淺入深,教導三乘菩提的基礎概念,讓我們能夠次第性地建立整個佛法的輪廓;因為是真實修行的道場,願意繼續深入的學員,還可以照著講堂指導的--無相拜佛作功夫,鍛鍊動中定力;這就是道道地地的「解行」並重,在瞭解正知見的同時,還確實有法門,能夠付諸實行,深入經藏法海。經過這段學習過程,我深自體驗以及受惠的是,如何能將所學的大乘佛法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個三寶媽,在生小孩之前,曾天真的以為餵母奶就是小孩出生後,把胸部嘟過去就可以了,如此的簡單。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也因為想的太過容易,所以也沒有事前做功課,研究餵母奶的事。
在下因為家族的資源,得以體驗時下流行的高級月子中心(住一天要5000元以上),第一胎沒有經驗,因此一切都依照醫院和月子中心的指示,孩子出生後,直接送進嬰兒室,而我則好好的睡了兩晚,住院期間護士小姐來教手擠初乳,天啊!就是用手猛力捏著胸部的肉,好痛!擠了老半天才擠了1cc,交給護士小姐拿去餵寶寶,她交給我兩根試管,並交代我沒事就要多擠一些...…,前兩天都還好,第三天轉進月子中心,開始脹奶,胸部像水結了冰一樣的硬,然後所謂的疏通護理師來幫我按摩,推擠揉壓,痛痛痛!彷彿那不是我身上的肉,而是要把一塊硬掉的麵糰揉開,好不容易,把裡面濃稠的奶水推出來了,整個胸部則變得紅腫發熱,就這樣開始了三小時一次沒日沒夜的擠奶日子,擠出的奶就交給嬰兒室餵寶寶。
除了一開始的超痛疏通外,接下來的幾天都算順利,正當我心想成功了時,由於自己天生的構造不良,加上擠奶器的使用不當,造成了我單邊的胸部乳暈水腫(算是少見的現象), 水腫後,儘管有滿滿的奶水,因為出口堵塞,所以出不來,整個胸部漲到很誇張,很用力的擠,才能擠出一點點,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按摩師要我躺在床上,而她坐在床邊用盡力氣推擠,很痛!很痛!她一邊擠,我一邊眼淚也流了下來,擠完後整個胸部火辣辣的痛,因為皮膚都摩擦受傷了,雖然我們都很努力,幾天後還是沒有改善,所以最後吃了退奶藥,把奶給退了;第一胎的母奶餵了不到十天。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修行?
依個人體驗,有廣義跟狹義兩種,若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一般大眾所認知的佛教修行,最終目標是要淨化雜染的「見聞覺知」意識心。但是 佛陀在《佛藏經》中,特別舉述,若出家修行人,只是教導眾生淨化身口意行,斷除三毒的修為,而唯以趨向涅槃寂靜作為佛陀法教之最終目標者,是被稱為惡知識,雖然自認為在教導正確的佛法,而事實上,佛陀稱之為邪教導。 (註一) 。因為佛法之能異於其他宗教的前題,是佛法具有讓眾生解脫於三界輪迴生死的智慧,而要解脫三界「有」,必須要能「斷我見」,否則仍會永遠在生死中輪迴,解脫無期。(這個「斷我見」的知見,之前已有很多篇文章作過解釋。)
從狹義的角度來看,也就是大乘菩薩道而言,要從親證如來藏本心,稱為明心開悟,才能是「入門」的悟後起修,才是真正的修行開始。不過, 平實導師一再強調:雖然被印證開悟,若是沒有如說修行轉依「如來藏」,就不能算是開悟的人。意思是說,依著教下熏習的正知見,了知「如來藏」是宗門之旨,得以現觀有情眾生各各皆具有之「真心」,祂恆實存在、永不變異、平等平等,圓滿具足一切法的體性;而如來藏心體的自性是本來清淨,根本無需修行。 所以,修行就是要依於「如來藏」的清淨無為體性為模範,讓意識心(妄心)再三受教育,觀察、提醒五陰身受用的虛妄性,是短暫而有,讓「斷我見」的功德能夠深入意識心,就不容易因於貪染、執著而造作不善業,才能逐次除垢轉淨,降伏貪、瞋、癡,這才叫作明心與轉依。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修學大乘佛菩提道而言,始從對三寶之初信位,逐次發起菩提心,依循六波羅蜜、十波羅蜜到圓滿成就究竟佛位,總共經歷五十二個位階。所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住、十行、十迴向稱三賢位)、十地、等覺、妙覺位;而真見道--明心親證真心如來藏,只是十住位中的第七住位而已,如果沒有悟後轉依成功,漸漸修除性障,絕大多數人的凡夫異生性仍然存在,(所謂的異生性,就是今世造下未來世異於此生應該當人的果報,因而下墮三惡道受生死輪迴等苦的體性,名為異生性。)在大乘法中還不能被稱為聖人,請看 平實導師《明心與初地》書中的開示:
在大乘別教裡面來說,明心以後仍然還是凡夫,叫做「內凡位中的賢人」,還不是聖人,因為仍只是三賢位的賢人,還沒有進到初地聖位。
為了讓大家有更詳細的了解,再詳列 平實導師開示的相關內容於下: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貼文:
年度驚悚獎出現
最佳文學作品【歲月】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一刻,確知我們今生六十幾年的父女之緣就到此為止,女兒終於忍不住滑下淚水,爸!您的一彎腰一揮鋤、一挑水一擔柴、耕犁整地……歷歷如在目前,畫像上的您栩栩如生。爸!您知道嗎?女兒還有許多的話想對您說哪!
爸爸!對不起!真的非常非常對不起!請您原諒我!女兒應該抱著您讓您在家含笑而終,應該讓您往生的前一天就如願回家洗澡、刮鬍子、了無罣礙;在您直說要回家的時候,就應當毫不猶疑地帶您回家。可我卻讓您老人家孤單地在加護病房和病魔奮戰,等我到醫院時,您已經氣弱猶絲,我的心在絞痛,爸爸請您原諒我!因為我真的害怕--如果把您從加護病房接回家中時不知怎麼照護您!(註)六十幾年的相處,父女連心,相信您能瞭解女兒孤寂害怕的心。
在眾多同修們的助念聲中,在佛菩薩的慈悲攝受之下,您的臉色從孤寂落寞、嘴巴張開欲言又止,變成了面帶微笑嘴巴合攏滿臉慈祥,猶如睡得香甜一般,同修們皆說不可思議。女兒不時在您耳邊輕聲訴說您這一輩子的修為: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