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法語賞析 (658)
- Oct 19 Sat 2013 08:00
◆法語賞析~十善業道經(七) 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可壞法。
- Oct 18 Fri 2013 08:01
◆法語賞析~十善業道經(六) 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
- Oct 17 Thu 2013 08:00
◆法語賞析~十善業道經(五) 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讚法。
- Oct 16 Wed 2013 08:00
◆法語賞析~十善業道經(四) 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
- Oct 15 Tue 2013 08:00
◆法語賞析~解脫道的意涵是什麼?
解脫道的意涵,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而不再受業力與無明的牽制,不再流轉於三界六道之中,免除了不斷的受生而後又再死亡,受種種的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解脫道的意涵,就是:以二乘菩提的法義,去如實觀行,而證得解脫果,出離三界的生死。
(平實導師著作 心經密意 第60頁)
- Oct 08 Tue 2013 08:00
◆法語賞析~無量無數劫,菩提心難得,若能一心求,究竟無上道。
- Oct 01 Tue 2013 08:00
◆法語賞析~所知障。
無始無明又稱為智障、所知障。有很多大師誤會所知障,他們這樣的認為:「學人就是因為所知太多而障礙修道。」(編案:這是聖嚴法師所說的話)其實錯了!所知障的意思是說:「對於法界實相的體性無所知,因此而障礙成佛之法道。」所以叫做所知障。不是有些大法師(聖嚴法師)所說的「因為所知太多而障礙佛道」,反而是對於「成佛之道」的見道內容無所知,對於「成佛之道」的修道內容無所知
,由於對佛道之見道與修道的內容所知不足,所以成為修學佛法的障礙,故名所
- Sep 27 Fri 2013 10:01
◆法語賞析~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卷1:「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虛妄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智者知已,應修善業,以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
- Sep 24 Tue 2013 08:00
◆法語賞析~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 Sep 17 Tue 2013 08:00
◆法語賞析~打得「五陰」死,許汝法身活。
既然認定這個識陰是常住法,就不可能再起心動念去尋找真實如來,那要怎麼能開悟呢?所以一定要把寺院裡面的那個對聯給改過來,他們都說:「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我們要改過來:「打得五陰死,許汝法身活。」一定要把五陰給打死,如果老是把離念靈知、細意識抱得緊緊地,死也不肯自我否認,永遠無法脫離五陰的侷限,那就永遠都會落在五陰中;五陰不死,真實如來就找不到,法身慧命就無從出生。
《平實導師著作 金剛經宗通八 頁8》
- Sep 14 Sat 2013 08:00
◆法語賞析~女人多生惡鬼道中,何以故?
《正法念處經》卷16〈4 餓鬼品〉:
「如是比丘。當念此世他世。以智慧利益。心既念已。當以智慧。饒益一切世間。觀地獄苦。於一切眾生。思惟憶念。起慈愍心。修行慈悲。於一切地獄怖畏苦惱逼迫之處。具觀察已。知業果報。知業報已。生厭離心。復作是觀。此諸眾生。云何沒於種種惡道大怖畏處。行於生死曠野之中。如是比丘。作是思惟。生慈悲心知餓鬼道嶮惡之業。由心貪嫉。欺誑於人。貪惜積聚。欲望長富。廣積眾惡。惡貪所覆。不行布施。不施沙門婆羅門及諸病瘦盲冥貧窮。有來乞求。心生慳嫉。不肯施與。不作功德。不持禁戒。此世他世。無利衰惱妻子奴婢。悋惜不與。慳嫉自誑。以是因緣。墮餓鬼中。女人多生餓鬼道中。何以故。女人之性。心多妬嫉。丈夫未隨。便起妬意。以是因緣。女人多生餓鬼道中。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餓鬼道。餓鬼所住。在何等處。作是觀已。即以聞慧。觀諸餓鬼。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人中住。二者住於餓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則有見者。餓鬼世界者。住於閻浮提下五百由旬。長三萬六千由旬。及餘餓鬼惡道眷屬。其數無量惡業甚多。住閻浮提。有近有遠。
- Sep 10 Tue 2013 08:00
◆法語賞析~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
《十善業道經》卷1:
「龍王!汝觀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諸相莊嚴,光明顯曜,蔽諸大眾。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復現;其有瞻仰如來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麁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汝今當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CBETA, T15, no. 600, p. 157, c16-25)
- Sep 03 Tue 2013 08:00
◆法語賞析~排除語言妄想者,乃是修定之法,通於外道世間禪定之四禪八定正修,非是佛法正修也。
- Sep 02 Mon 2013 08:00
◆法語賞析~十善業道經3 《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
- Sep 01 Sun 2013 08:00
◆法語賞析~十善業道經1 《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 Sep 01 Sun 2013 08:00
◆法語賞析~十善業道經2 《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
- Aug 27 Tue 2013 08:00
◆法語賞析~眾生如是種種貪愛,因何故有?
眾生如是種種貪愛,因何故有?謂由無明不破不斷故有。以無明為父故,受生於六入處之聚落中。此處無明者偏依一念無明說,然是無始無明所攝。一念無明謂見惑與思惑;見惑謂見一處住地無明,身見我見也,聲聞法中說為三縛結;思惑謂欲愛、色愛、有愛住地無明,即是貪瞋痴慢疑等修所斷惑也。
- Aug 26 Mon 2013 08:00
◆法語賞析~云何得入菩薩道行?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上》:
云何得入菩薩道行。
野干答曰。曾聞師說。修菩薩道者。先以方便。
- Aug 20 Tue 2013 08:00
◆法語賞析~唯性調柔極聰慧者,乃能攝受如是法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401-600卷》卷600:
「善勇猛!若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法門,受持一句,尚獲無量無邊功德,況有於此大般若經,能具受持、轉讀、書寫、供養、流布、廣為他說,彼所獲福不可思議!善勇猛!唯性調柔極聰慧者,乃能攝受如是法門,若不調柔極聰慧者,此甚深法非其境界。善勇猛!我為有情斷諸疑惑,故說如是大般若經。」(CBETA, T07, no. 220, p. 1110, a8-14)
- Aug 13 Tue 2013 08:00
◆法語賞析~三界中的法則
將來彌勒菩薩來人間成佛時,如果有人說:「您不是成佛了嗎,為什麼被我打了一掌也會痛?」那個人就是愚癡人;因為如果眾生會痛,菩薩就跟著會痛,佛也一樣跟著會痛;如果眾生的果報身是不痛的,佛來人間示現時也就不痛。這就是三界中的法則,絕不變異的法則,放諸十方一切佛土而不變;因為那是無漏有爲法,不應該滅掉無漏有為法而能有佛法,所以有智慧的人應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