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聞熏佛法正知見 (188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前言

  佛法之道唯有二法:三乘與共之解脫道及大乘獨有之佛菩提道,以外無別佛法。(摘錄自平實導師著,《甘露法雨》,頁6,彿教正覺同修會。)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唯識妙義是三乘菩提的根本,大乘的唯識妙義是三乘菩提修行的最主要的根本。如果沒有大乘的唯識妙義的話,三乘菩提的修行就會落入了斷、常二見。所以唯識令三乘的有學不致落入斷見,也不致落入常見,因為有大乘的唯識妙義,所以也令二乘的無學入於無餘涅槃的時候,不落入了斷滅論。

因為有大乘的唯識妙義,聲聞緣覺斷除了我執以後入無餘涅槃,到底還剩什麼東西存在呢?

如果二乘無學斷了我執而入了無餘涅槃,滅了三界,滅了三界六塵萬法、滅了五陰十八界,什麼東西都沒有了而入無餘涅槃,那這樣子不就是斷滅論嗎?這個就是猶如焰摩迦比丘所說的「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這個就是斷滅見!所以就是因為有唯識的妙義,所以令二乘的無學入於無餘涅槃的時候,不致落入了斷見,不致落入了斷滅空。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雜阿含經》裏面,佛又說:【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雜阿含經》卷十二)所以佛就是在這個時候說了這個十因緣法。也就是說十二因緣必須以十因緣為基礎,所以 佛說「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到底因為有什麼法,才會出生名色呢?到底有什麼法為緣,名色才會出生呢?佛說 因為「識有故名色有」;因為就是有這個入胎識,因為有這個入胎識,所以會有名色;「識緣故有名色有」也就是因為由識來入胎、來緣取名色的時候,才會有名色增長廣大。佛說「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思惟到這個時候,就是從生老病死往前推的時候,到六入、到名色要斷的時候,到底是到什麼地方為止?就是到這個十因緣法裏面的入胎識,到這個「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這個入胎識!

所以,佛其實在《央掘魔羅經》、在《阿含經》裏面都已經隱覆密意說了這個唯識妙義、說了這個第八識。所以在《長阿含經》裏面 佛說: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第八識,佛是在什麼時候開示讓我們知道的呢?佛是一直等到大乘法、大乘種智的時候才開示這一個法的嗎?不是這個樣子的!其實 佛在阿含期的時候就已經隱覆密意說出了唯識的妙義,不是一直等到說般若、說中觀乃至於說唯識種智的時候,才說這個唯識妙義。

 

我們看一下以下的經文,《央掘魔羅經》裏面 佛如何說呢: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一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識,又叫作「所知依」,因為祂是我們見聞覺知心,乃至於我們意根這些所知心的根本依的俱有依。這一個心還有什麼名字呢?

祂另外一個名字又叫作「本際」。為什麼叫作本際呢?

因為世間所有一切法就只有到這裏為止,沒有辦法超出這個地方,所以祂叫作本際。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時我們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前,也要注意一件事情:因為諸佛菩薩在極樂世界的時候,祂所呈現的都是天人相。也就是說,《佛說無量壽經》裏面說:

【其諸聲聞、菩薩、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余方故,有人天之名。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佛說無量壽經》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我們說什麼是毀謗正法呢?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裏面有說,經文說:

【舍利子!我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尚不令彼謗正法者聞其名字,況為彼說。舍利子!彼謗法者,我尚不聽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聞其名字,況令眼見?豈許共住?何以故?舍利子!諸有誹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彼名破正法者,墮黑暗類,如穢蝸螺,自污污他,如爛糞聚。若有信用破法者言,亦受如前所說大苦。舍利子!諸有破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彼類即是地獄、傍生、餓鬼。是故智者,不應毀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一八一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下來我們還要跟各位說明,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要我們願意相信、願意發願——出口成願、願意念佛,我們就一定可以往生。如果我們要提升品位,我們就去好好修三福淨業,一定可以的。可是呢,我們一定要避免一種過失,這個是非常嚴重的過失,就是所謂的「毀謗正法」!在這個《佛說無量壽經》裏面就說:「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佛說無量壽經》卷二。也就是說,佛陀祂的廣大願力——這個就是彌陀四十八願裏面的第二十九願——這個願事實上祂所說就是:如果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很簡單的,只要你歡喜、信心歡喜想要去,然後你心中願意去,你也願意念佛,乃至十念也可以往生,可是唯除五逆跟毀謗正法!就是說,這個人實在造的惡業太嚴重了,那就不能往生,那是五逆!可是如果說有人毀謗了大乘法,那他也不能去!那什麼叫做毀謗正法呢?就是他不相信有如來藏,他否定有如來藏,這就是毀謗正法。所以在經典裏面(有些經典)它會說:雖然佛陀非常慈悲,可是佛陀能夠攝受最大的極限,就是說如果這個人,他即使做了一些惡業,惡業如果不是很極端的,祂都願意去攝受。所以即使我們在人間難免有些犯錯,可是 彌陀世尊都可以攝受,我們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就是五逆跟毀謗正法不可。

可是有些經典說:如果是五逆的眾生,如果他有善因緣,那他也可以因為有善知識的這個因緣,他也可以往生,所以五逆罪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去。因為這個緣故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有眾生他做了五逆,乃至毀謗正法,五逆的眾生事實上他還是有機會去的——只要他能夠碰到善知識他還是可以去的。譬如說《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卷一裏面就有說: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上個單元,我們已經跟各位簡單介紹了俱足眾戒;還有就是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一些應該要注意的事情。首先,就是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一定要信受;而且我們要信受諸佛菩薩祂們的智慧。如果我們能夠信受諸佛菩薩的智慧,我們就不會只是看表相,我們也不會落到依人不依法,也不會落到對於三歸依法種種的誤會。所以說我們對於佛陀的智慧一定要完全信受,而且要相信諸佛菩薩有祂的廣大的智慧,要完全相信這一點。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 佛陀要說不了佛智、不思議智等等這些智慧,就會生到那裡去呢?事實上祂所說的意思就是說,有人不相信要從智慧上面來信受,所以他有時候就用表相來相信「某某師父沒說有如來藏就沒有」,可是對於 佛陀說確實有如來藏,他不相信。也就是他不相信 佛陀確實有這個密藏——有這個不生不滅法的密藏——可以傳授給眾生,他不相信。也就是,同時他也不相信菩薩確實是有這個智慧,他也不相信。也因為他不相信 佛陀有這個智慧,所以他也不相信菩薩有那個智慧,而且他也不會相信,菩薩如果不示現出家相貌的時候——事實上他雖然不現出家的相貌——一樣可以實證佛法,一樣是有智慧的。他不相信純粹的智慧,他只相信於表相,像這樣只依於表相而不願相信佛陀的智慧、不願相信菩薩的智慧,這個同樣屬於不相信佛的智、不相信佛的不思議智、不相信佛的大乘智、無等等智。為什麼呢?因為他就是沒有辦法相信說:菩薩可以實證不生不滅的如來藏;而這個法界裏面,竟然有一個法叫不生不滅!所以他不能相信,他只要依於表相。像這樣子都是屬於,對於 佛陀所說的道理,他不願意相信——不願意依於 佛陀的智慧而相信。像這樣的眾生就會生到胎生去,生到胎生之後在五百歲裏面,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也不見菩薩聲聞聖眾。

我們要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天,等於我們娑婆世界的一劫,而且是一大劫。也就是說我們的這個世界,出生、壞滅——出生然後住持,然後變壞,然後最後滅盡——這樣一個大的循環叫做一大劫,這樣一大劫只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天。他如果生在極樂世界的,這種胎生的眾生,他是有五百歲,是天的五百歲,然後不見佛,不聞法,也不見菩薩,表示他不能在極樂世界裏面,親受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利益。所以如果因為這樣的緣故,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就非常的可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西方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五濁惡世是一樣的,我們五濁惡世裏面,有所謂的邊地,可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同樣有所謂的邊地胎生,那這個邊地胎生會讓我們損失極大的利益,所以我們應該要避免。

所以我們來看看,在這個《佛說無量壽經》裏面說: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而接下來「具足眾戒」——所謂八關齋戒,就是依於出家眾能夠受一日一夜的這種八關齋戒,能夠在一天之中持守五戒之外,另外加上三個齋戒之法。那因為時間的關係,有關於八關齋戒我們不詳細說。可是我們可以知道說,這八關齋戒就是,為未來——我們將來,可以有出家的因緣,因為八關齋戒,就等於是出家一天,當一天的沙彌的意思。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常常去受八關齋戒,可以增長我們的福德跟功德,所以我們修學佛法,也應該要具足眾戒,之中八關齋戒也是我們應該要修學的。

再來,有所謂的聲聞的「威儀戒」,就是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比丘戒跟比丘尼戒。沙彌跟沙彌尼有十戒,式叉摩尼戒是有關於女眾菩薩要出家的時候要經過的一個戒法,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也不解說;比丘戒兩百五十戒,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戒,這是依於四分律所說,這個因為是屬於出家戒法,不適合我們的解說,所以我們這個部分也不說。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五戒裏面的前面三個戒,現在要接著來介紹「不妄語戒」。不妄語戒,事實上包含了四個戒就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下來就是說「不偷盜」,對他人的財物我們不應該去盜用人家。乃至我們應該要接受:人家有廣大的財富,是有人家過去世布施的道理。即使說他有不法,我們也要知道那是他的事情,我們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不法有了錢財,我們也同樣做不法去侵奪他,那也是我們不對。如果他有不法,我們應該舉發他,我們應該透過公權力來處理,而不是我們去偷盜。所以有智慧想求解脫的人,都不會去偷盜。

接下來是「不邪淫」。不邪淫是我們在家所說,就是不跟婚姻以外的異性去做淫欲之事。可是我們要注意,在我們後面所要說的八關齋戒或是聲聞戒、或是菩薩戒裏面所謂的出家戒都一樣,是所有出家戒都是不淫的。而且在五戒裏面,殺人是放第一,可是在聲聞戒它是放在第一的。表示如果是出家眾,他的不淫——不跟任何的異性發生這個淫欲之事——它是擺第一位。各位如果有因緣的話,可以去翻閱這個律藏(可是大家還沒有法眼清淨之前,不用去讀它。等你法眼清淨,你斷我見之後,你就可以去讀它),你就可以發現在聲聞律裏面,不管比丘、比丘尼,他的首要持守的戒律事實上就是不淫——不可以跟異性有任何的淫欲之事,這個是任何的比丘、比丘尼他所要遵守的第一個戒律。所以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知道,從這個五戒裏面的「不淫戒」就可以知道,事實上在家是不邪淫,可是出家不可以淫,所以這是在家跟出家兩個不同的地方。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接下來要跟各位介紹的是,三福淨業裏面第二部分裏面的具足眾戒的部分。具足眾戒,我們已經說了三歸依戒,我們接下來要跟各位介紹其它的戒法。譬如首先要跟各位介紹的就是五戒,這五戒可以讓我們保得人身,而且這個五戒,雖然我們不學佛也同樣要持守,因為這個五戒它是屬於世間、人間裏面,建立人間最基本的道理。這個五戒就是:「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以及「不飲酒」。 

首先我們要說「不殺」。因為我們人間的人都知道,人與人之間應該要和樂相處,不應該互相殺害,這就是我們之所以成為人的一個基本的道德。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畜生道的有情,牠們一見面就要打架,譬如狗,一見面就要打架,為什麼?要爭地盤。所以我們可以觀察這個世間裏面,很多人也都是依於這個而在爭奪啊,可是爭奪之後就會產生戰爭,殺害無量無邊的人。所以我們在修學佛法也要看清楚這種爭奪——對於眷屬的爭奪,對於領土的爭奪——統統都是欲界愛,統統都是天魔外道最喜歡的。所以我們在修學佛法裏面要知道,這一種事情是我們不應該歸依的,是我們應該要去預防、去避免的。所以說我們人間之所以能夠有人類,就是因為我們有這個最基本的、不互相殺害的道德。所以既然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我們既然要保得人身,我們就要維持這樣的道德性,我們才可以在人間繼續存在,可以即使在一世裏面如果不順遂,可是我們假設不違犯這個五戒,我們將來一定可以到未來世繼續成為人。所以首先我們應該要不殺人。不殺人是最基本的啊!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也有一種人他是只歸依僧,他不歸依佛也不歸依法,那個是什麼?那就是依人不依法的人。有些人是這樣子:「我的師父怎麼說我就相信了,經典怎麼說我不管。」像這樣子的人他就是屬於依人不依法的人。這表示他也不是真正歸依的,因為要歸依佛、歸依法,那才能夠歸依僧哪!如果只歸依自己的師父——歸依僧,說他是出家眾,那結果呢自己的師父他所說的法跟 佛陀說的法不一樣、跟經典記載不一樣,結果他不管經典、不管 佛陀怎麼說,他只聽師父說的,那這個人也是一樣不能成就三歸依的。我們就可以知道,他就是依人不依法,依人不依法他一樣是三歸依戒不能成就。所以我們要瞭解三歸依,這個佛法僧三寶,它是不可以切割的。而且也要知道佛法僧三寶是有清淨戒的,所以同樣是這個戒法,也不能跟三寶完全區隔,因為佛法僧三寶也代表了就是戒法。


我們瞭解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所說的這個三福淨業裏面第二部分裏面的歸依三寶,就簡單跟各位介紹到這裡。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另外也有人說,他只歸依法,他不歸依佛,他也不歸依於僧寶。譬如有些人說:「法是這個法界的實相,既然是法界的實相,我為什麼一定要歸依於佛陀?難道其他人不可以嗎?那我難道不可以自己成為僧寶嗎?」像這種人他就是盜法的人。譬如說有些人他會說:「這法既然是實相,是法界本來就有的啊,那我實證了,我就可以了,我就自己是僧寶了,我自己也可以自稱成佛啊!」乃至他就說:「我是直接跟彌勒尊佛學的。」也有人這樣說,可是事實上這種人也是盜法者。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法,這個實相的法,不是世間人能夠了知的,所以才要 釋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祂示現成佛來教導大家。如果沒有 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教導大家這個三乘菩提,那誰又能夠了解法界的實相呢?所以如果說還有其它的宗教,可以來宣揚這個實相之法,那 釋迦牟尼佛祂就不需要出現在人間啊。所以我們可以知道 釋迦牟尼佛會出現在人間,就是因為這個實相的法、解脫的法,只有 佛陀祂能夠完整的宣說,只有 佛陀才能夠如實來宣說而建立出佛教。除了佛教之外沒有其他的宗教可以實證這個佛法,沒有人可以實證法界的真實相。所以說我們應該要知道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它一定是要完整的去歸依。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所以我們要知道佛法它有它一定的道理,而且他們在說這種「三寶」的時候,他們還有一種錯誤的說法,他們說「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了,現在換 彌勒菩薩掌天盤。」這個也是錯誤,為什麼?當他這樣說的時候,他就已經在推翻什麼?

推翻 世尊的預記。因為他認為 世尊所說的預記:「未來是 彌勒尊佛下生成佛」這樣的話,世尊的這個說法太嚴格了,祂很多經典講得好嚴格喔,所以他要推翻掉,把它變成說是「換 彌勒尊佛掌天盤」,那經典就由著他們自己說了,所以那也是不符合道理的。因為 佛陀既然是四智圓明,祂有祂的智慧,那 彌勒尊佛也有接近 佛陀的智慧,所以說當這個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佛世的時候,預記 彌勒尊佛在未來世增劫的時候成佛,彌勒尊佛沒有提出異議呀!表示當時的 彌勒菩薩祂也是完全同意 釋迦牟尼佛祂的預記啊!所以表示 釋迦牟尼佛跟 彌勒菩薩祂是完全兩個人意見是一致的,那哪有可能提前由 彌勒菩薩掌天盤呢?所以從這個你就可以知道,那個也是自己編的,不是真正符合道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