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實導師在書中開示說:在〈念佛圓通章〉的全文之中,並沒有一個地方曾提到這個法門是持名唸佛,全部都說明是「憶佛、念佛」;這個無相念佛的法門是先從意識的理解,然後由意識覺知心來憶念、想念某一尊佛菩薩;等到意識以無相之淨念想念佛菩薩習慣以後,後來就會直接由意根練成習慣,無相念佛的清淨念就會相繼不斷,稱為「淨念相繼」。這是直接由心念入手來修練,不是由舌根口唸再由耳根心聽以後,才辛苦再轉入意根來念佛,而是直接從意根裡的想念來入手憶念某一尊佛。如同直接想念遠在祖國故鄉的母親一般用憶的方式,而不是藉著口唸母親名字的方法來憶念母親;依照這個方法,以「憶」的方式來想著佛、念著佛時,就不會有名字,也不會有佛的身形法相,就成為無念的念佛了。這樣的清淨「念」之中是沒有所念的佛的名號、聲音、色像的。 

      大勢至菩薩說,像這樣母子相憶一般的念佛,是離開語言、文字、名號、形像來憶念於佛,是以憶念佛的清淨念而制心一處,收攝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念佛的淨念中,對外境六塵都不動心,使憶佛的清淨念相繼不斷,這就是經中 大勢至菩薩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斯為第一」。這種念佛法門沒有形像、語言、文字、名號,是以修定力的方法而進入實修階段的淨土法門。


    像這樣子直接以憶佛的清淨心來憶念某一尊佛的時候,如果憶佛的清淨念相繼不斷,就是經中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相繼」的時間保持很久以後,攀緣心就會中斷,最後是進入三摩地中;根據經中的開示,乃至可以證得五蘊空的解脫境界,甚至未來還可以親證生命實相的智慧境界。

     平實導師又說:這種無相念佛的功夫行門,可以讓我們不論是在活動中,或是在靜坐中都能修持;這是現代人生活在緊張忙碌之中,想要修定學禪或是修學淨土的人,夢寐以求的方便法門。因為它是由意識學會以後,直接從意根入手;
一旦成功,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或者在一切聲音和形色之中活動,都可以使憶佛的清淨念相繼不斷,不會受到外境的妨礙。這其實也是禪師們所說的「騎聲蓋色」,因為已經具備了動中功夫的緣故。

  
    可是 平實導師又交代說:修學無相念佛法門的人,一定要儘量銷減覺觀攀緣的心。一般有情眾生總是喜歡攀緣於覺觀,由見色、聞聲、鼻嗅、口嚐、身觸和意根了知法塵之中生起攀緣的習慣行為;由於這種覺觀攀緣慣性的關係,就會使五欲和善惡等種種法,根深柢固盤據在我們心中,縱然有心學習無相念佛的功夫,也是練不成功的;因此,想要修練這個無相念佛功夫之時,也要同時儘量遠離攀緣六塵的習慣,專注在憶佛、想佛的清淨念之中,以這種清淨念來禮佛作功夫,才容易成就無相念佛的功夫,然後才有可能練成看話頭的功夫。

     在修學無相念佛功夫時,也不該對這個法門生起慢心,認為這是在家居士所教導的,又不是出家法師教導的,應該不是什麼勝妙的法門,那麼修練起來就不會很努力、很用心,便很難練成無相念佛的功夫。修學這個功夫時,也不應該抱著懷疑的心態來練習這個法門,否則就不會努力修學,這個無相念佛功夫就修不好,又怎麼能夠修成更難的看話頭功夫呢?此外,也還要具有定與慧的知見;這些知見,末學就不再重複說明了,請讀者直接從 平實導師的著作中攝取,就能消除種種障礙無相念佛功夫的疑惑。


(正覺電子報 第83期 第65~68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