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貼聞熏佛法正知見-布施心行03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第40集[7].jpg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715-a13_040

由正國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節目,今天我們要以《增壹阿含經》中「但食故福,更不造新福——婆提長者布施後悔因緣」的故事,來與諸位探討其中相關的法義。這個故事及其背後所顯示的道理,對我們的修行來說,是有很密切的關係;因為菩薩道必須懂得如何正確的布施,以及善用此世的資財來利益眾生,並且也要知道如何讓未來世也有足夠的資財來行菩薩道。

首先,我們大家都知道,福報是從布施中來的,不是無因而有。譬如在《佛說罪福報應經》卷1中的開示:【為人大富財物無限,從布施中來。……慳貪獨食,墮餓鬼中;出生為人,貧窮飢餓、衣不蔽形。】因此,如果往世都不布施,這一世就會常覺得錢財不夠使用,老是貧窮,那要行菩薩道就不太容易。因此我們在這一世一定要養成布施的習慣,到未來世就能夠錢財不匱乏,並且也能繼續布施。布施是列在菩薩六度的第一度,是菩薩六度的入手。事實上,每一個人都能布施,乃至於吃飯後,碗裡的殘渣用水蕩一蕩,也可以用來布施給餓鬼道或是蟲蟻;甚至對於其他眾生之布施行,生起隨喜心與讚歎,也都能夠得福;這樣看來,在這世間是很少有人無法布施的。

一般人聽到布施,就聯想到是布施給外面的有緣眾生;而事實上,我們先要照顧的卻是自己身邊的眷屬——包括父母、妻子、僕從等。如果自己廣有資財,也樂於布施給外面的眾生,但卻不願意照顧身邊最親近的人;剋扣應當給眷屬的錢財用於布施,那就是屬於不正確的觀念與行為。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39中的開示:【又諸菩薩終不侵奪父母妻子、奴婢僕使、親戚眷屬所有財物持用布施;亦不逼惱父母妻子、奴婢僕使、親戚眷屬。】如果布施給外面的眾生,而卻不願意照顧身邊的眷屬,或者剋扣給眷屬的錢財,拿來布施供養三寶,這些都容易使眷屬對於佛法或三寶產生怨恨、厭惡心,這是非常不好的行為,屬於假名布施,而非真實布施,我們一定要避免這樣的錯誤行為。

而也有這樣的人,他除了自己捨不得花用之外,也不將錢財拿來孝養父母,不分給妻子、僕從等,更不想要布施給外面的眾生,這樣的人通常是屬於有嚴重的慳貪,也是屬於愚癡的行為。就譬如這個故事裡面的婆提長者一樣,因為他不曉得這些錢財是帶不到未來世去的,今生雖然得到這些財物,卻不會善加利用而繼續累積福德,真的是很可惜的事情;就好像五穀收成之後,就一直放在倉庫而不加以利用,結果就放到爛掉,最後完全無利自他。有智慧的人,得到這些豐饒的財寶時,除了照顧自己的眷屬之外,也會拿來廣作有智慧的布施及救助,包括供養出家及在家修行人,或者種種德性高潔的人;並且廣泛地救濟度化一切有情,不會有貪愛吝惜的心念生起而覺得可惜。而因為廣作布施利樂眾生的結果,便種下許多福德種子,使得自己未來世也能廣有資財,而繼續行菩薩道。

在這個故事裡面敘述說:在波斯匿王時代,有一位婆提長者,生了重病因此而命終。然而婆提長者因為沒有孩子,遺產無人繼承,所有的財寶都得納入官府之中。而波斯匿王就親自前往收取這些財寶,婆提長者的遺產非常多,單單純金就重達八萬斤。這裡面有一件事很奇怪,就是婆提長者雖然非常富有,但是他在世的日子裡,平日所吃的飲食都極為粗弊下劣,從來不吃精美細滑的食物;所穿的衣服也是垢穢髒亂不淨;所搭的車乘馬匹更是瘦弱不堪,真是令人難以想像!波斯匿王把這件事情向 世尊稟白,世尊就向波斯匿王開示說:【如是,大王!如王來言,夫慳貪之人得此財貨,不能食噉,不與父母、妻子、僕從、奴婢,亦復不與朋友、知識,亦復不與沙門、婆羅門、諸尊長者;若有智之士得此財寶,便能惠施廣濟,一切無所愛惜,供給沙門、婆羅門、諸高德者。】(《增壹阿含經》卷13)這裡 世尊開示說:因為婆提長者是慳貪之人,因此錢財連用在自己身上都捨不得,也使其眷屬都要跟著受苦,而婆提長者也沒有智慧把這些錢財布施給修道與有德之人。因此,此世空有財富而毫無作為,真是缺乏善根之人,最後只剩下諸業如影隨形。

慳貪之人除了多求無厭,並且在得到之後,也不願意把它捨出去;因此,在《成唯識論》卷6裡面開示「慳」說:「耽著財法,不能慧捨,祕吝為性。」慳心堅固之人,對於已得之財物或種種法,都把它祕藏起來極為吝惜;即使有貧苦無依之人來請求,也不願意把它拿出來與人分享或幫助別人。這在菩薩道裡面是很不好的行為,完全與菩薩道的精神違背,因此故慳在菩薩戒裡面,是屬於十重戒之一。因為如果故慳而一毛不拔,那反而不如一般世間人,如何稱為菩薩呢?世間人或一般慈善團體,也多普遍地在幫助眾生,這也是大家平常都很容易看得到的。有慳心的人,必須逐漸透過修學布施之行,而遠離慳貪之心;因此在經典裡面的開示說:「檀施為刀,破慳吝賊。」這就是說明這個道理。透過布施之行,可以讓心量逐漸增廣,增長菩薩性。

婆提長者因為慳貪的關係,無法繼續累積福德,到了這一世,把福報全部兌現之後,就沒有餘福能帶到未來世,沒有福德能夠出生在人、天之中。因此在這個故事裡面,世尊與波斯匿王有一段對話:【王波斯匿曰:「彼長者頗有遺餘福乎?」世尊告曰:「無也,大王!乃無毫釐之餘有存在者;如彼田家公,但收不種,後便窮困,漸以命終;所以然者?但食故業,更不造新。此長者亦復如是,但食故福,更不造新福,此長者今夜當在涕哭地獄中。」】(《增壹阿含經》卷13)這裡面就是在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因此菩薩必須要生生世世都不斷地在累積福德,即使到了等覺菩薩,都還在布施內財、外財,百劫修相好,乃至成佛後也繼續不捨善行。

因此可見福德的重要性,在菩薩道的修學之中,在每個層次的修證階位,都必須要有相對應的福德來支撐。因此,我們也要瞭解一般布施的異熟果報,是有使用盡的時候,因此需要繼續植福,未來世才有福報可以出生在人、天之中。就好像農夫種植作物收成之後,就要繼續準備種植下一期的作物,否則將會坐吃山空。同樣的道理,天界眾生如果把福報都享盡了,只餘其他微小惡業,則在天界下墮之後,往往就不能出生在人間,而是要到三惡道中償還先世的惡業。這樣看來,不斷地修福是很重要的事,而在人間是最容易植福利樂眾生了,大家一定要把握人身好好修行。

這裡面也顯示了業種顯現的道理,因為福報都享盡了,只剩下尚未兌現的惡業種子,因此捨報之後就會因為惡業種子現行而墮落惡趣之中。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1中的開示:【世尊!我今不求三界有漏人天果報,唯求出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三界之中人天福樂,雖處尊位,先世福盡還生惡趣受無量苦,誰有智者樂世間樂?】因此,我們都要瞭解三界人天果報是有享盡的時候,如果不再造新福,沒有餘福出生在人天之中,就會墮落惡趣之中。而如果能修學佛法正知見,就懂得培植福德是不嫌多的;同時在福報兌現的時候,也有智慧知道不應當執著五欲境界以及造作諸惡業,這樣子就不會有墮落惡趣的問題。

在本故事中之婆提長者,因為曾經殺異母弟,在福報享盡而沒有餘福的狀況之下,因此其殺異母弟的業種現行,使他墮入地獄之中。接著大家心裡面也許會有疑問:「為什麼這一世會出生在富貴人家廣有錢財,但卻無福受用這些富饒的財物,對於五欲之樂也不樂於享用呢?」在經文裡面,世尊就為我們開示說:在過去久遠的迦葉佛時代,婆提長者乃是舍衛城中的農家子弟。當迦葉佛去世後,有一位辟支佛前往長者家中托缽乞食,那時長者心中有這樣的意念:「這樣清淨的尊者,甚難值遇,我應當用最上妙的飲食布施。」心意已定,長者便供養辟支佛;尊者領受之後就騰空飛去。那時長者見辟支佛顯現神足通,便發誓願說:「我願依持這個布施的功德,作為最根本的善願,使我生生世世不墮三惡道中,並且常多財寶。」可是沒多久,長者生起了這樣的後悔之心:「我應當把那些食物分給家裡的奴僕們,不應該施與那個剃光頭的修道人。」因為長者布施後又發了誓願,所以依持這個功德,世世都不墮三惡道中,並且出生在富貴人家;但是他布施後生起悔心,所以婆提長者今生雖能擁有大資財,卻無法受用上妙珍貴的食物,也不樂於享用五欲之樂。不但自己無福受用,也不懂得孝養父母或與兄弟、妻子、奴僕、朋友等分享;更不知布施植福的道理,不曾供養沙門、婆羅門等,他只受用過去世舊有的福業,沒有繼續造作新的福業。因此,我們可以瞭解婆提長者雖然在過去世布施給辟支佛,而且發了善願,因此能夠出生在富貴人家,財寶豐饒;但是他布施之後,又生起這樣的後悔之心:「我向所有食應與奴僕,不與此禿頭道人使食。」這個時候,內心對於辟支佛也失去了恭敬心,也已經不屬於至心施了。因此,這一世雖能擁有廣大資財,卻無法真正去受用;也沒有再造新的福業,如今福報已盡,捨報時便後悔莫及了。

在《大寶積經》卷120也開示因為施已生悔,而影響天人之飲食:【復次大仙!有諸天人報不純者,雖同器食,或感赤色、或感蒼色乃至黃黑諸雜等色,天容無別唯食有異。大仙當知,彼諸眾生先雖捨施,後復悔恨,由斯報故獲果如是。】因此雖然在天界,仍然受當初布施心行的影響。

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瞭解到,布施給證果的修道人,福德非常廣大,譬如這個故事裡面所說的辟支佛。如果再加上布施者本身善願的配合,可以讓布施者獲得非常殊勝的利益,因此這樣的布施,我們有機會就要去作。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知見是:在布施的時候,內心的作意非常重要。如果以至誠心、恭敬心來作布施,除了讓接受布施的對象,能夠直接感受到布施者的誠意與慈悲心之外,也會影響未來福報的展現結果;因此婆提長者雖然已經布施了,但是因為在布施之後生起後悔之心,因此在受果的時候,便獲得上述不喜受用上妙飲食與資具,以及不樂於享用五欲之樂等種種相應的果報。因此菩薩們在布施的時候,除了有殊勝的發心以及努力去作之外,也一定要歡喜而不悔;這樣所作的布施,就能在根本、方便、成已這三個部分皆成為上品,未來的果報就會非常好,這樣的修行,福德資糧就能夠快速的累積。因為我們要瞭解,既然已經完成了布施之行,那後悔也沒有用,只是讓自己的布施福德損減,並且再一次把慳貪種子熏習了一次,對於自己完全沒有好處;而我們要作的,是要朝著三輪體空的方向前進。

也有些人,對於布施的因果沒有信心,或者不曉得布施的異熟因果,有許多需要在未來世才能展現;因此在布施之後,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者障礙,便抱怨布施沒有感應,因此便生起後悔之心,造成將來的果報不清淨,或者先受快樂,後受苦惱。譬如在《大智度論》卷94中的開示:【若著心布施,有不稱意事,則生恚怒;若受者不感其恩,即成怨嫌。若著心供養善人,有少凶衰,則嫌布施無應,悔惜所施;若布施心悔,所受果報則不清淨。】諸位菩薩因為先前已經聽聞許多布施的正知見,也瞭解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心,能執持布施的善淨業種子而不漏失,因此一定會深信布施必得果報,就不會生起後悔之心。這也包括說,現在正在累積護持正法之福德的時候,不要對以前在世間法外門上所作的修福事業生起後悔心,仍然應該有歡喜心。

在這個故事的最後,世尊也為我們開示:念念之中,應當想著廣行布施,惠捨一切眾生。終究不要因為慳貪吝惜,而斷送了布施的捨心,必定會在當來之世,值遇賢聖的大善知識,就可以度過生死輪迴的根源。這裡面開示我們要能夠廣行布施,惠捨一切眾生,不要輕易放棄布施的機會;因此菩薩們應當發願:「願從今身乃至成佛,……所修福業若多若少,願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4)雖然菩薩布施的時候,要有抉擇的智慧,不要護持破壞正法的團體去弘揚邪法;但是在布施行中,不應當去簡擇對方的種姓貴賤而起分別心,或者不願意布施飲食給非佛弟子的外道,而使他們因為缺乏食物而喪失生命。而應該廣為布施,而且要平等心;如果能常常透過布施,累積福德及修除性障,便能有機會值遇大善知識修學正法,實證解脫與證悟菩提。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