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雪、雪樹、山、雲海


一般人看到《高僧傳》這本書的書名,在還沒有仔細詳讀之前,總會有一些先見為主且又刻板的印象,例如:示現神蹟於世人面前、或者在出世之前的祥瑞之象,又或者有神通的事情發生等等;不過,除了這些以外卻很少人會去深入地探討:他們之所以被尊稱為高僧的原因為何?之所以會把他們的事蹟點滴彙集成《高僧傳》的重要原因何在?我想是因為這些高僧們的言行舉止一定不同於常人,具有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的菩薩行徑,以及其智慧與修養可供後人做為標竿,值得努力不懈去學習的一個榜樣,他們之所以受人景仰,不說別的,就說為求法不惜生命、堅忍不拔為法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及其努力紹繼佛種,使其法脈不斷的這種堅強意志,每每看到此時,都會禁不住涕淚縱橫,心裡面總是會想,他們為法付出,而自己有沒有辦法跟他們一樣如此精進勇猛,或許只能做到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想到這裡,真的會很自然的肅然起敬,對於他們是更加的景仰及讚嘆了!書中也提到某些小故事,頗讓人津津樂道、可當做學習的榜樣,亦有些戒慎恐懼的事情,大概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而藉由閱讀此書的內容來了解其中的故事裡的奧妙,真是極其有幸!

舉例來說,如二袓慧可大師在未證道前,就已經是通達老莊玄理及遍學大小乘義又精勤修持了八年,但仍究未契妙理,因而參訪達摩大師,為表明求法之決心故,在大雪中跪求一日一夜,甚至不惜生命斷臂求法的行為,求法的決心感得達摩袓師傳法給他,由此可以了知古人求法之真誠不惜身命的行為,是值得今人學習效法的。講到因緣果報的昭昭不爽,就想到安世高法師,對於自己多生多劫的業報因緣了知無疑,自述前身也是位出家人,得知自己即將不久於人世,就跟他同修的一位道友訣別,到廣州去還欠一人多世以來的命債,而泰然伸頸受刃,毫無懼色。當時圍觀的人無不為此事深感驚駭,後來今世的安師又到廣州,找到了前世害他的少年,那少年還在人世,師就親自前往拜訪,並說出從前償還命債的往事,以化解怨結,免得冤冤相報,永無已時。像安師這樣在因緣會遇時,業報一樣不能倖免,世人在起心動念造作惡業時,怎能不引以為誡?

讓人感嘆而敬佩不已的,就屬 玄奘菩薩了,不辭勞苦長途跋涉到印度,以一雙布履、一襲破衲萬里孤征,從印度帶回極具價值且數量豐富的典籍,並且在回國後加以翻譯流傳;在遊歷各國期間,以悲心渡化小乘,知道對方落處、徹底研究清楚以後才來加以破斥;所學高出小乘與外道甚多,卻不以此頑固的拒絕接受新觀念、新事物,反而虛心從學於才辯均輸於己的外道,期能知己知彼;跟外道辯論,往往據理直爭,毫不容情,維護真理;一旦對方屈服,則以寬宏之度量以感動。使外道打從心底服氣,也是始終感恩不盡的原因。在在都顯示出一位菩薩的行誼,真的值得後人效法學習。

此書中所記載的故事,在在處處都有發人醒思的涵義存在,書中或許有些文詞比較屬於文言不太易懂,但卻仍值得仔仔細細詳細閱讀,以了知其中的涵義,並將之拿到日常生活上來運用,所謂「佛法不離生活,生活不離佛法」,我想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最後還是推薦大家來閱讀此書,以長見識。

by 正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