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9/4386-a19_062

由 正源老師開示

 

 

  0401貼 見一處住地.jpg

但《勝鬘經》中聖教:【 煩惱有二種,何等為二?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此四種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卻是將煩惱分為「住地煩惱」和「起煩惱」二種;這看起來,似乎是與《大智度論》分為愛、見二大類的說法,有所不同。然而,實際上並無不同!

這其中的道理,我們就得從住地煩惱的四種住地說起。住地是說意識覺知心所住的境界:首先「見一處住地」,一般都解釋為三縛結,也就是身見、疑見、戒禁取見。身見又名為我見,是因為眾生把虛妄的五陰以及五陰的功能認作自我的緣故。這是二乘初果聖人所斷的煩惱;而大乘菩薩經由明心斷除了見一處住地時,所斷煩惱的內容那就又加上了法界實相如來藏的親證,而不像二乘人,他們只能夠聽取佛語而信受,沒辦法親證。

欲愛住地就是欲界愛,眾生會流轉於欲界中,都是因為欲界愛,也就是對欲界中的五塵有所貪愛。除了往世證悟之後,發願要繼續受生在人間的菩薩以外,都是因為欲界愛而流轉於人間或欲界。所以說,欲界愛住地是繫縛眾生輪轉生死的最大繩索,非常粗重明顯;無法遠離覺知心相應的欲界境界,所以被欲界法所繫縛,永遠住於欲界中,這就是欲愛住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