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供佛功德.jpg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561-a13_007

由正益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是「賣身供養三寶的果報」。從前有一對貧窮的夫婦,這位先生叫作罽夷羅,他工作非常地困苦,有一餐沒一餐的,沒辦法讓自己可以得到溫飽。有一天,他看到他去幫傭的那一戶人家長者,到寺院去供養三寶的時候,他心裡面不禁有了一些感觸;後來回到家以後休息,他就開始感嘆!這時候情緒一上來,就不禁落下淚來,剛好他太太的手就放在那裡,一滴淚水就滴到了這手臂上,因此就把他太太驚醒了,結果太太就問他說:「到底夫君你是發生什麼事情呢?為什麼你這麼難過呢?怎麼好端端地就哭了起來呢?」結果他就說:「因為今天我看到那一戶人家的長者去供養三寶,他現在已經福分這麼大了,繼續供養三寶、繼續修福,他來生福上加福,然後一定不可思議!我比對之下就想到我們自己;我們這麼窮,就是因為過去生不懂得修福。好不容易這一生知道有佛三寶,可是我們卻一點力量都沒有,也沒辦法來修這個福分,可以想見這一生過了,到未來世我們一定更加地窮苦,所以想到這裡就不禁落下淚來。」

這時候,他太太明白了,就說:「夫君啊!你不用難過,這事情很容易解決啊!我跟你講,你只要把我賣掉,所得到的錢你拿去供佛、供養三寶就可以了。」罽夷羅說:「這什麼傻話呢?把你賣掉以後,我自己一個人也無依無靠了,獨自一個人這樣過日子,也沒什麼意義啊!何況以後,我看我自己都沒有辦法活下去。」因此,他太太就說:「既然這樣擔心的話,不如這樣,把我們兩個人都賣掉,然後我們拿賣的錢來供養三寶,以後我們就去當人家的奴婢,這樣就可以啦!」罽夷羅想:怎麼太太這麼聰明,這是一個好主意。他就決定說:「好,那我們就這樣作了。」

於是隔天這兩個有決心的夫婦就決定要去賣身;他們先去找一戶人家,向裡面來借錢,借十錢,十錢的話,就是打一個契約——如果過完七天之後,沒有辦法還這個錢,他們就要來這裡當奴婢,然後來還,想辦法一直工作。當然古時候這樣作的話,就等於是終身契約;除非是主人高興,不然就是永遠當人家的奴婢了。這兩個人很有決心,也不在乎未來的境遇會怎麼樣,因此就互相勉勵,然後帶著錢就去找寺院來登記,看哪一天來供養三寶。他們很快地就回到家裡面,就準備許許多多的物品,並且開始舂米,舂米來做米食,準備那一天來供養三寶;而且互相勉勵說:「今天我們懂得修福,雖然以後的日子可能再也沒辦法作主,可是至少我們靠今天自己的力量可以來供養三寶,將來我們就可以脫離這人世間的困苦。」

於是,他們日夜歡喜地努力,為了要供養三寶那一天,不斷地來做一些供養的物品;等到了第六天,就發生了一件事情了——這國王正想隔天,他也要到寺院供養三寶。於是他就派侍者到寺院去,通知知客僧他明天要過來;結果知客僧就先說:這事不成。為什麼呢?因為已經有一位人家,已經先登記了;然後侍者就跟他在那邊一直挪,看有沒有辦法可以通融,結果答案都是否定的。於是侍者很無奈,就回報國王說:「隔天剛好有一戶人家已經跟寺院說好了,我們沒有辦法;而且寺院它也不通融。」國王一聽,就不悅,想:我是一國之主,我什麼時候要供養三寶,就什麼時候,誰怎麼可以跟我來搶呢?所以他就派侍者:不然這樣,你去找那戶人家去跟他們說,叫他們要換日子,就換到後天就可以了,這樣我也不跟他多說,就是反正我明天就是要去供養三寶。結果侍者第一次就去找到罽夷羅,想:這一戶人家真是貧窮啊!講一講,應該很容易就可以把這事情搞定。結果沒想到罽夷羅拒絕了,而且說:「實在是沒有辦法!」不論侍者怎麼說,他都不答應;侍者沒有辦法,就只好再回去找國王。如是三次來往返都沒有答應,於是國王就非常非常地火大,他想:竟然有人是我的子民,卻敢跟我作對。於是他就親身要來找罽夷羅,這時候,他的王后也在旁邊聽——這麼有意思的事情,她也要過來看,到底誰可以違逆這國王的旨意呢?

於是一群人就浩浩蕩蕩地就到了罽夷羅家裡。罽夷羅本來是應該出去工作的,但是就是為了準備這些食物——供養三寶的食品,所以就在家裡不斷地工作。國王一看到以後就劈頭大罵,就說:「你到底是什麼樣的膽子啊!你就不會選擇後天?竟然跟我來搶日子;我的侍者來了三次,你竟然還有意見。你不知道你的小命是在我手裡嗎?」罽夷羅就說:「小的不敢,大王!我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只剩下明天可以來供養三寶,以後恐怕再也沒有任何的機會了。」

這時候國王聽了,這是什麼道理啊!「你說的是什麼意思?好,你說清楚!」罽夷羅就說:「因為我們夫婦兩人過去生沒有修福,所以導致今生非常非常地貧窮。我們想到說要杜絕這個貧窮,這個痛苦的日子,就是要把握能夠修福的機會;而世間修福最大的,沒有超過供養三寶的福德了,所以我們決定要賣身,來跟人家借錢。因為我們想,我們借了這個錢也沒有辦法還,所以我們就把我們的色身抵押出去,等到後天我們已經是人家的奴婢了;所以明天是最後的一天,我們借的錢,全部都是要來供養三寶所使用。哪知道國王您也要供養三寶,我們並沒有設想到會如此,可是我們實在是不得已,只好據死來力爭,希望國王您可以見諒!」國王一聽,心裡面就心生憐憫;他很感慨,感慨眾生的福德跟他完全的不同,也很讚歎這樣的貧苦之下,還能夠發這種的誓願,決定要賣身來供養三寶,實在是太難得了!因此他就讚歎說:「你們夫婦兩人實在是太有智慧了!能夠瞭解貧窮的痛苦,真正知道這種痛苦應當來改變。你們懂得用不堅牢的身體,來換堅牢的身體;用不堅牢的錢財,來換真正堅牢的錢財;用不堅牢的性命,來換堅牢的性命。如佛所說,你們才是真正懂得學佛的人啊!」因此,他就脫下他的衣服和瓔珞,在旁的夫人——他的夫人就是王后,也把自己的衣服、瓔珞脫下來,就賞賜給罽夷羅夫婦他們。而且國王這樣作仍然意猶未盡,他非常的高興,就把一個十個聚落的一個土地,就封給罽夷羅夫婦,讓他們將來不用特別地工作,就可以得到錢財;由這個聚落上面的人們,來供養他們,來繳納這些所得。

所以這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是真心地來修福德,就會像罽夷羅夫婦一樣,現前就可以得到花報。所謂的花報,就是在果報之前,因為花以後就會結果。所以可以想見,花報就這樣的殊勝,馬上解決這一生業報的種種問題;所以可以想見,未來果報一定不可思議啊!所以世間的人想要免除生活上的許許多多的痛苦,無論是錢財,還是色身上種種痛苦,更應該努力地精勤來修習、修學、修集福德,何必要放縱懈怠來放逸呢?

佛有說過:「像佛的金色身,雖然不是每一位眾生都可以出生在佛世而看到;但是佛的金色身和雕像是一樣的,不論你是木頭所雕刻的還是石頭,乃至於一張紙,一個畫像、照片,如果生起至誠心,這功德都是一樣的。」佛有說:「佛在一念之間,就可以知道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的心所想。」而且佛功德無遠弗屆,不斷地來攝受一切的有情眾生。因此佛又說:「這樣的供養雕像,當作是佛真正的在面前,這樣就是供養三寶、供養諸佛;這樣功德,跟來到我面前親身供養功德都是一模一樣、無有差別。」所以我們今天來看,如果家裡面可以擺放一尊、安置一尊佛像,這樣來誠心供養,功德就跟罽夷羅夫婦是一樣的。他能夠改善他家裡面的生活,可以改善他的業報,那我們將來也一定是可以的。

所以,即使不說可以得到佛的無量無邊的功德,單以改善自己自身的業報來說,我們是不是應該來供佛呢?那有的人會想:可是家裡面反對我來作任何供養三寶的事情。是的,有時候家裡面的人,他們並不清楚,有時候對於宗教,他們有一些特別的看法;雖然我們想要跟他說,佛教並不是你想像中的宗教,它並不是一般的宗教,而它出格於宗教之上,它是真正要修學智慧,乃至於成為無上正等正覺的如來;不是我們要當誰的奴隸、奴婢等等。可是家裡面的人,可能完全聽不下去,然後甚至禁止我們來供佛;那這樣也沒有關係。我們只要自己準備一張照片,或是簡單的畫像,等到要供佛的時候,就在自己的房間,這樣也是可以的;這樣就把佛像請出來,請出來以後,你可以準備食物,不論是哪一種類的食物,只要是可以來食用的、受用的,這樣就算是供佛的物品了;然後再禮敬這尊像的相貌的佛菩薩,然後誠摯地發願,希望以這供佛的功德,供養菩薩的功德,來讓自己未來可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等到供佛好以後,過一段時間,再把這個佛像,再把它收藏起來,免得家裡面的其他人看了,心生煩惱。這功德就是和其他人有放佛像、安置佛像的功德來供養是一模一樣的。所以不要因為家裡面人的想法,就障礙自己自身,就覺得說「我沒有辦法來供佛」;所以應當來如是想,任何人都可以這樣作。

那有的人他很貧窮,他就想說,雖然這方法聽起來很好,可是我幾乎是有一餐沒一餐的過日子,就算家裡面的人不阻撓我,我也是沒辦法來供養三寶啊!你雖然說得已經這麼好,我不用到寺院裡面來供養三寶,可是我連家裡面都供養不起啊!是的,有時候也會有這種的情況,可是供養是不是要完全具足色香味美一切美好的食物呢?並不如此,就是根據我們的能力。譬如說,我們今天只能夠吃一頓飯,這頓飯甚至還是半生不熟的米,他沒有辦法來煮熟,因為他本身沒有好的用具、炊具,使得食物可以變得色香味俱全;即使是如此,也沒有關係。只要是我們可以吃,諸佛就可以隨順我們人間的食物;所以只要弄好以後,就可以先來供佛,這樣我們只要十幾分鐘以後,再來取用就可以了;或是食物的其中一部分,先請出來,先來供佛,這樣也是可以。乃至於說,有的人說,這食物且罷就是如此,可是可能我有時候,食物是在外面人家勉強給我的,施捨給我的,我實在不方便拿來供佛;是的,有時候不方便的話,也沒有關係。在古時候,有其他的方式也可以供佛,因為佛現身於人間,食衣住行樣樣都是要靠人間來供養,因此衣服本身也可以供養;衣服本身就會牽涉到說,這衣服是不是整件的衣服呢?曾經有一位供養者,他是作絲綢來補綴的等等,他就拿了一條線——一縷的絲線來供養如來,希望如來能夠攝受他以此絲線來供養的功德,他直到那一尊佛示現於人間入滅之後,他總共供養了五百條絲線;這五百條絲線的功德,看起來是那麼微薄,可是卻讓他可以盡未來際,享受到無窮的快樂,乃至於最後成為一尊佛。因為他在供養的時候,他有發心,他說:希望如來您能夠攝受我可以成為跟您一樣的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這故事也告訴我們:即使我們沒有完好的食物,我們只要有絲線,一樣可以一天一條線;甚至沒有那麼多的話,你也可以一個禮拜一條線,這樣也是供佛,所以供養三寶的功德是一定可以作的。乃至於有的人說:「你說得很好啊!可是可能我都沒有辦法準備這些東西,那可怎麼辦呢?」也沒有關係,我們只要能夠唸佛,唸佛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不論唸本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乃至於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如是三稱;乃至未來佛彌勒菩薩。這些莊嚴的佛與菩薩的聖號,唸誦本來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乃至於說可以禮佛、拜佛,就有更為殊勝的功德。所以這故事告訴我們,不論一個人他的境地是多麼為難,但只要有心,都可以改變他現在的環境以及未來的果報。

那我們在這裡要祝福大家!我們是不是應當來供養三寶呢?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