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快樂的學佛~珍貴的傳統文化.jpg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4/3104-a14_009

由正偉老師開示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惱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的節目,也就是本會 平實導師的著作《起信論講記》的導讀課程。

我們將一般初機的學佛大眾,在進入大乘法門,研讀《大乘起信論》這一本論典,平實導師透過口頭的演講集,把它們分門別類,用簡單易懂的說法,將其一項一項地演述出來,讓觀眾朋友們可以迅速地瞭解什麼是佛法中的大乘法門,直接開示了佛菩提道中的第一義諦。藉由解說 馬鳴菩薩所著的《大乘起信論》,將佛菩提道中,從凡夫位修行到成佛所需要經過的資糧位、通達位、見道位、修道位、圓滿位之間的分際差別,深入淺出、化繁為簡地為各位詳細地介紹出來。

《大乘起信論》從公元六世紀以後,它成為中國佛教絕大部分宗派的根本論典之一,不論是禪宗、淨土宗、法相唯識宗、華嚴宗、地論宗等等,都對它有著極高的尊崇;更重要的是《大乘起信論》它的根本精神,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植入了我們中華民族,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使得我們中華民族的子民,從根上都相信人人都本有妙真如心,這是中華文化中最珍貴的傳統文化。這種如來藏本淨本有的想法也延續到整個泛中華文化的區域,例如日本佛教、韓國佛教以及越南佛教等等;所以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演說《大乘起信論》,能夠真正地闡釋出《起信論》的要義,這正是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本工作。

整個《起信論》的內容架構,以一心生二門來論述,由一個真如妙心的本體,從不同的面向並行出生了兩個門——也就是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心生滅門的運作與心真如門都不離開這個房子,也就是這個如來藏心。而二乘人修解脫道,他們只能看到生滅門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就只看得到部分,因此解脫道的修行,就是努力地讓這個生滅相的這個表相的部分給停止住,不再生滅,也就是去滅能滅的法;用四聖諦、八正道、十因緣及十二因緣法,把五陰全部壞滅了;五陰滅壞了,不再出生五陰了,這樣子就成就了阿羅漢果證得涅槃,並且以此為究竟。

然而這也正是六祖慧能大師所斥責的:「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這樣子的無餘涅槃對於大乘菩薩成就佛果的佛菩提道來說,那是用證得涅槃的「生」,來顯示出壞滅五陰十八界的「滅」,仍然不離開相對之法,這並不是真正的成佛,因為這樣子,只是止住了五陰十八界的出生,所以仍然不是真正的寂滅。而依此出生的這一個阿羅漢的無餘涅槃,更不是圓滿佛果的大涅槃,所以六祖慧能說這樣子叫作:【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用涅槃的出生來顯示出五陰的寂滅,這樣子的滅不是真正的從根本上的滅,這樣子所出生的無餘涅槃也不算是出生了真正的涅槃。所以 平實導師開示說:若非定性聲聞,斷盡了一念無明種子的現行而入了無餘涅槃,在無量劫以後,仍然有可能因為如來藏中種子的自心流注而出涅槃。所以《法華經》中,世尊將這樣子的無餘涅槃叫作化城,是幻化出來的城邑,不是真實的建築,那只是佛菩提道中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六祖壇經》中的意思完全同於 世尊。

所以真正的佛菩提道不是只有生滅門,而是生滅門與真如門二門並行運作,而此二門都統攝於真如如來藏的一心,這才是完整的成佛之道。這個真正的成佛之道,菩薩一方面具足對解脫道中五陰十八界的滅除無餘;而另一方面,因為真如出生一切法,所以菩薩也必須攝受無量的眾生才能完成佛果所需要的資糧,因此菩薩對眾生是非常憐憫多情的,絕非冷酷無情。所以在 佛《本生經》中大部分的章節,都是記錄了 世尊過去無量生中是如何地攝受眾生。

例如在第457卷中說到:有一次 釋迦牟尼在竹林精舍結夏安居,當時教團裡發生了提婆達多分裂僧團的事情,世尊對此生起了大慈悲心,憐憫提婆達多所犯下的可怕的行為而說了過去的事情:在過去波羅奈城,在梵王統治的時期,世尊當時是大象之王,牠在山嶺裡統領著八萬頭的大象,在茂密的大山裡,有一只蜂鳥媽媽,在大象經常出沒的林子裡築了一個小巢,下了幾個小小的蛋,不久牠那些可愛的蜂鳥寶寶們出世了,蜂鳥媽媽樂壞了,牠辛勤地餵養著這些孩子們,日子過得非常的快樂。有一天,象王帶領八萬同伴下山覓食,龐大的隊伍從山上一擁而過,大象巨大的身軀把路上的小樹都碰倒了,踩出了一條大溝。蜂鳥媽媽嚇壞了,生怕象群也會去碰倒牠所住的那一棵小樹,連忙上前向象王求情,牠說:「尊貴的象王,您的力量好似五座山那樣的高,現在您帶領著臣民前進這兒,我的力量太小,又恰好生了一窩孩子,我沒有能力保護牠們,求求您幫幫我,保護孩子們的安全。」象王並不因為彼此身分相差甚多,安慰著說:「蜂鳥媽媽!你不要擔心,我現在就站到你的樹前,保證隊伍不傷害你的孩子一根毫毛。」象王說著便走到蜂鳥住的樹下,用自己的身體護住蜂鳥寶寶們,一直等到八萬頭大象過完後,才轉身向蜂鳥媽媽告辭說:「那麼,蜂鳥媽媽!我就走了。」故事先到這邊打住。從以上 世尊無量的過去世所行,便可知道成佛之道無他,攝受眾生而已—包括了攝受無量無邊的眾生,攝受自己這個眾生—也就是攝受了無量無邊的佛國淨土。

那麼來看看今日的中國佛教,我們常常看到許多的怪象,比方說曾經在媒體上非常有名的一則新聞:湖南某女士為了自己要出家,不理會老父、老母以及未成年兒子的哀求,還有自己未完成的責任,堅持要到佛寺裡出家,把存款全部交給寺裡,為寺裡的建設工作日中一食,每天勞動十多個小時,最後弄到身體損壞,後來勉強讓家裡帶回去;但是回家後,上對父母、下對孩子都是表現出不屑一顧。在她的心中只有她以為的「佛法」,而沒有親情、沒有責任,每晚十點準時入睡,凌晨兩點準時起身拜佛唸經;唯一和親人有交流的,就是要求全家人都要像她一樣去寺裡拜佛學經,還說如果不學,那可就要下地獄了。大家想想看,如果連一個人類的責任都作不好,還想作佛嗎?如果今天有一個人說:「因為我作人很失敗,不算個人,所以我要去作佛了。」天下有這個道理嗎?有這樣子的佛嗎?十方諸佛沒有一位是因為虧負眾生而成佛的啊!

所以正覺講堂一貫的教導,就是必須先將自己在家庭、在社會、在國家中該扮演的角色扮演好,該盡的義務先把它作好,再來談如何地修行,如何地為佛法作事;這其實就是依循著 世尊所教授的,圓滿了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之後,才有可能成就三乘菩提的基礎。在菩薩戒中也有許多的戒條,是規定菩薩不得不去攝受眾生,否則就是犯戒,像是《瑜伽師地論》的菩薩戒中,甚至不將殺盜淫放在重戒裡面,而是將自讚毀他、故慳、故瞋、謗菩薩藏獨列為重戒。這也正是告訴菩薩們必須要善攝受眾生,不能毀壞與眾生之間的善緣,把這一個當作是最重要的戒律。因為,萬法由如來藏生,三界由眾生的如來藏所共成,成佛得要在眾生的身上才能成就,不是自己一個人離群索居就能成佛的。

現在的中國佛教,常常把二乘的解脫道誤以為就是成佛之道。從更深一層的原因來看,這也是因為現在的中國佛門之中,雖然大部分的人相信眾生皆有本具妙真如心,但已經不能瞭解到 佛陀所說的教法,它的真義是一心有二門,不知生滅門與真如門乃是一心的二端,真如本具妙功德性,所以會錯誤地執著一端。

在前面一集的課程中,游老師已經為我們說完了心真如門,接下來的部分,我們要談到心生滅門與二門和合的關係。《大乘起信論》說到這兒,已經進入了《起信論》中較難理解、較艱難的部分了;有多難理解呢?過去許多的法師、大德、佛學專家們,看到一心生二門這個地方都無法理解,所以 平實導師在這邊就說到(我們把教材翻到第133頁):

【其實《大乘起信論》的內涵,絕非那些專搞佛學研究的外道學者所能知悉的,也絕非那些佛門裡面跟著外道研究者所立的邪理,而專作佛學研究的印順法師、達賴喇嘛他們所能理解的,他們根本不瞭解真正的佛法。即使是初悟不過三、五年的菩薩們,也還是無法真實的理解《起信論》中的深妙意涵,何況印順與達賴……等人根本就未證得如來藏,完全無法現觀如來藏的體性,又如何能夠知道《起信論》中所説的悟後進修的種智妙理呢?所以心真如、心生滅二門,都是甚深極甚深的第一義諦真實智慧,絕不是他們誤會了以後所誣謗的「真如不可能有生滅、不可能有緣起」的表面意思,而是說真如心具足一切法,所以必然有種種相貌,從因地到佛地的過程中,有種種的異同存在,絕不是一悟就一定可以成佛的,當然就不是佛學研究者依靠學術研究所能理解的。】(《起信論講記》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134。)

也就是說,尚未證悟的菩薩們,無法理解為什麼明明是真實如如的如來藏,為何有生滅緣起?這是因為一般人的觀念就是:既然是純淨,那就不該會被染垢;如果能被染垢,那就不叫作純淨。所以,黑與白、明與暗、對與錯、真如與生滅是不能同時存在的,這是這個世間正理的常法;因此佛學研究者們一看到《起信論》說一心同時開二門,就只能說:「哎呀!那麼這一種主張就一定是錯誤的,一定是外道說。」

但是即使是南傳佛教,巴利文的《阿含經》紀錄當中,世尊也是如此說的:「比丘們啊!此心是淨潔的,而彼心被外來諸隨煩惱所染汙。」在世間的道理上,潔淨的事物是指沒有染汙,而染汙了就沒有潔淨可言。然而這種正反、對錯、是非相對的道理,它是依著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也就是世間之法而立,任何一位眾生也從來沒有離開過五陰十八界,而已經離開了五陰十八界的阿羅漢們,也就不會再有潔淨與汙染的分別;所以說潔淨與汙染不相容,這是依著三界世間法中正確的道理而說,也就是依著世俗諦的表相來說。然而三界世間的世俗諦乃是因緣和合而假有假成,但是因為假必依實故,所以世俗諦中的因與緣,它都需要依著勝義諦方能存在,方能有所運作;世俗法相存在的本身,已經是勝義如來藏的妙功德顯現,而非捨離了世俗而別有勝義作用,或是說不需勝義而世俗能獨存,這一點說起來,尚未證得大乘見道的菩薩,無論如何地思量,真的是很難理解。我們不妨用世俗法來作一個例子,比方說一杯清淨的蒸餾水,我們將一些泥沙放進去攪一攪就變成染汙的泥漿水,之前的水是潔淨的,而後來的水就成為染汙了;之前的水,我們會很欣然的把它喝下去,而看到後來的泥漿水,我們當然是避而遠之,這是人情之常理;但是就物理學的角度來看,水分子的化學組成是H2O,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泥沙的分子是二氧化矽SiO2,像是天然的水晶也是二氧化矽。

到底什麼是清淨?什麼是汙垢呢?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下一次再繼續為各位解說。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