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1005持戒得果.jpg    

 

轉貼自

http://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7685721

 

佛典故事:小鳥救森林大火的故事

 

在好久好久以前

在這座雪山有一遍大竹林,

竹林中住著許多的鳥獸動物們,

大家都以這個大竹林為家。

其中有一隻小鳥(小鸚鵡),

他的名字叫做歡喜首。

 

有一天在竹林中,

因為天乾物燥的關係,

風吹著竹子使得竹子們互相摩擦,

竟然開始產生火花,且火勢很快的蔓延起來,

不小心釀成大火災。

 

很多鳥獸都很害怕恐懼,擔心將沒有家。

當時這隻小鳥從內心深處生起很大的悲心,

他憐憫這些鳥獸同伴們,

於是就用他的小翅膀到河邊裝水,

然後灑在失火的地方,

如此不斷的來回.....

 

(佛陀曾說過:在人間如果有眾生起了大悲心,或是作了很大福德利益眾生的事情,在天宮都會起了大震動,有時候甚至連玉皇大帝(釋提桓因)的寶座都會裂開來,因為這代表那位眾生可能將取代玉皇大帝的位子。

天人都有神通,但是他們平時不太注意人間,都在自己的天宮中嬉戲遊玩,享受著五欲。)

 

 

因為這隻小鳥因為悲心精勤的緣故,

令天宮發生了大震動,

玉皇大帝(釋提桓因)就用天眼通看看

究竟是什麼因緣,令我的天宮有大震動。

才看到這世間,有一隻小鳥發起大悲心,想要救整個森林大火,

但是盡了牠的全部的身力,也無法滅掉大火。

於是玉皇大帝(釋提桓因)就化身到這座竹林

去問那隻小鳥說:

「這個森林那麼廣大,有數千萬里!

你翅膀那麼小,所能裝的水只是幾滴而已,

怎麼能滅掉如此的大火。」

 

小鳥回答說:

「我的悲心誓願廣大深遠,並且精勤努力不懈怠,一定會滅這場大火,

就算這輩子無法撲滅大火,下一世換個身體也一定要把這場大火撲滅」,

玉皇大帝(釋提桓因)聽了,對小鳥的悲心誓願覺得非常的感動,

於是決定幫牠降了場大雨,終於滅了大火。

 

當時的小鳥,就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

森林裡的鳥獸眾生,就是現在這聚落中的人民,

他們都成為佛陀的弟子。

佛陀在過去生幫他們滅火,救了他們的性命,讓他們得到安樂;

到了這一世也幫他們滅火,滅了他們心中煩惱之火,讓他們得到解脫,證得初果斷我見,以後能永離輪迴。

 

當時的眾生因為過去生接受過釋迦佛陀的幫助,

所以今生才能繼續受到釋迦佛陀的幫助,

也因為有在迦葉佛時有受持五戒,

所以這一生才有機會證得初果,得到解脫的因緣。

 

這個故事在講菩薩救度眾生,是生生世世的,是一輩子、一輩子接續著幫助眾生。

 

雜寶藏經卷2 佛以智水滅三火緣

過去之世。雪山一面。有大竹林。多諸鳥獸。依彼林住。

有一鸚鵡。名歡喜首。彼時林中。風吹兩竹。共相揩磨。其間火出。燒彼竹林。鳥獸恐怖。無歸依處。

爾時鸚鵡。深生悲心。憐彼鳥獸。捉翅到水。以灑火上。

悲心精懃故。感帝釋宮。令大震動。釋提桓因。以天眼觀。有何因緣。我宮殿動。

乃見世間。有一鸚鵡。心懷大悲。欲救濟火。盡其身力。不能滅火。

釋提桓因。即向鸚鵡所。而語之言。此林廣大。數千萬里。汝之翅羽。

所取之水。不過數滴。何以能滅如此大火。

鸚鵡答言。我心弘曠。精懃不懈。必當滅火。若盡此身。不能滅者。更受來身。

誓必滅之。釋提桓因。感其志意。為降大雨。火即得滅。

爾時鸚鵡。今我身是也。爾時林中諸鳥獸者。今大聚落人民是也。

我於爾時。為滅彼火。使其得安。今亦滅火。令彼得安。

又問復以何緣得見諦道。佛言。此諸人民。迦葉佛時。受持五戒。由是因緣。今得見諦。獲須陀洹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