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9/2068-a09_107
第107集
《心經》到底在說什麼?(二)
正光老師開示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系列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在這個主題之下,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所要談的子題是:《心經》到底在說什麼?
前一集已說明《心經》有三個重點,第一個重點:《心經》最主要的宗旨就是「心」,也稱為空性心;第二個重點:空性心藉著種種緣而出生蘊處界及諸法等空相;第三個重點:空性心與空相兩者之間的關係。此外,也解釋《心經》第一段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指破參明心的菩薩,現前雙照「真心本來自在」以及「五蘊皆空」,並轉依真心無所得的體性,因而度了一切苦厄。
今天將繼續講解《心經》下一段經文:「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明如下:「舍利子!色法空相不異於空性心,空性心不異於色法空相,色法就是空性心,空性心就是色法;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一段經文已經很清楚告訴大眾:五陰—色受想行識—與空性心兩者之間的關係是非一非異。為什麼?譬如色法,它是被出生的法,本身是生滅法,所以是空相;空性心無始劫以來就在,未來無量劫以後也在,本身是不生不滅的法,與生滅不已的空相完全不同,所以非一;可是,不能說色法不是空性心的局部體性,譬如色身是由自己的空性心藉著父母的四大等緣長養出來的,不能離開空性心而有色法存在,所以色法本來就是自己空性心局部的體性,與空性心無異,所以非異;合此非一與非異名為非一非異。
這個道理與 佛在《雜阿含經》卷3開示一樣,經文如下:「是故,比丘!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雜阿含經》卷3)解釋如下:「所以,多聞聖弟子看見種種的色法,譬如已經過去的色法、未來會出現的色法、現前的色法、五臟六腑等內色、山河大地等外色、粗糙的色法、微細的色法、美好的色法、醜陋的色法、比較遠的色法、眼前的色法,這種種色法本身是生滅法,不是真實法,所以不是真實我;但是也不異於真實我;色法與真實我兩者和合運作,所以不相在。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佛在《雜阿含經》已經很清楚告訴大眾:色法本來就不是真實我,它是虛妄我,所以非我;可是,色法是真實我的局部體性,所以真實我能夠藉著祂本有的體性以及藉著種種緣,變現種種色法出現,譬如祂能變現有情的五根身,也能與共業有情共同變現山河大地的器世間,讓眾生能夠在器世間生活與領受,由此可知,色法本來就是真實我的局部體性,不能外於真實我而有色法存在,所以非異我;然而色法之虛妄我與空性心之真實我兩者和合運作,所以稱為不相在。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不是真實我、也不異於真實我;受、想、行、識之空相與空性心之真實我和合運作,所以不相在。
從上面說明可知,《雜阿含經》卷3開示與《心經》開示一模一樣。這告訴大眾一件事:佛在初轉法輪隱說真心之所在,在二轉法輪 佛為已明心證真如的菩薩們明白開示真心有種種的體性。佛為什麼要這樣施設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二乘人不必證空性心。聲聞透過 佛語開示,以及緣覺自己觀察,有一個無餘涅槃本際存在,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所以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獨處於無餘涅槃本際極寂靜的境界中,永不再三界現身意。所以,佛在初轉法輪不為二乘人明說空性心之所在以及祂有種種體性,譬如 佛在初轉法輪隱說無餘涅槃本際、我、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等空性心存在。可是菩薩最終要成佛,如果 佛不為菩薩們詳細解說空性心之所在以及祂有種種的體性,菩薩根本不可能明心見性,更不用說於後來可以成佛。所以 佛才要在二轉法輪明說有無住心、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不住心等心真實存在;乃至在三轉法輪明說阿賴耶識、種子識、異熟識、無垢識等心存在,為菩薩們非常詳細及深入解說空性心的種種體性,以及祂共有幾個心識,祂們之間的關係如何等等,讓菩薩們可以親證及體驗,最後,盡三大無量數劫後可以成就佛道。
由此可以證明:佛次第為佛弟子們說法,所以才會施設三轉法輪來隱說及明說空性心等內涵,讓佛弟子們依據自己的種性、自己的根器、自己的因緣等等修行,最後得以成就三乘菩提,乃至得以成就唯一的佛菩提。同樣的道理,佛在《心經》為菩薩們開示色法之虛妄我與空性心之真實我兩者體性是不一樣的,可是色法本來就是空性心的局部體性,不能離開空性心而有色法存在。所以 佛才會在《心經》開示:「色法不是真實我,真實我不是色法;可是色法不異於真實我,真實我也不異於色法。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受想行識不是真實我,真實我也不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就是真實我,真實我就是受想行識。」這個道理,就在上一集已經提示《心經》有三個重點,那就是空性心、空相以及空性心與空相兩者之間的關係;把握這三個重點,二轉法輪的經典就會慢慢通達了。
或許有人不相信,就舉二轉法輪《金剛經》好了,譬如《金剛經》曾開示:「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來為大家說明。這裡的「佛法」是指什麼呢?如果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經過前面熏習後,應該知道:那不是用紙印刷出來的三藏十二部經,也不是佛弟子用語言文字所表示出來佛法等等,因為那是空相,不是空性心。《金剛經》所開示的「佛法」,其實是指空性心,也是每一位有情因地的真心,更是未來果地的無垢識。知道這個道理,就可以解釋了:「佛所說的佛法,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祂不是世間人用語言文字所表示出來的佛法,也不是用印刷出來的三藏十二部經,因為那都是空相,不是 佛所說的真正佛法;真正的佛法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經過這樣的解釋,是不是讓你有豁然貫通的感覺?一定會有的,不是嗎?經過這樣解釋以後就會知道:《金剛經》所說的宗旨就是指一切有情真心。不僅《金剛經》可以漸漸通透了,而且知道《金剛經》與《心經》是互通的,不離一切有情的真心所含攝的範圍。
接下來談《心經》下一段經文:「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解釋如下:「舍利子!諸法是空性心所出生的法相,它從本以來不生,所以未來也不會滅;它從本以來沒有染汙,未來也不會有汙垢;它從本以來沒有增加過,未來也不會減少。」有很多佛弟子們對於這一段經文產生疑惑,因為他們知道諸法本來就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的法,怎麼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呢?譬如一個人在母胎為胎兒,出生為嬰兒,慢慢長大成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最後死亡。不是有所生、有所消滅嗎?又譬如意識,有時煩惱少一點,意識變成比較清淨;有時因為煩惱增加,意識變成比較染汙,怎麼可能是不垢不淨呢?又譬如熏習世間的知識,透過閱讀等方式使得自己的知識廣度增加了,後來因為不再閱讀或者久而不用等因素,原有的知識廣度非但沒有增加,反而漸漸減少了。諸如等等,世間諸法本來就有生有滅、有染有淨、有增有減,怎麼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呢?會有這樣的疑惑也是很正常,因為那是站在世間法來看待的結果,而不是站在世出世間法來看待。如果是站在世出世間法之空性心來觀待諸法等空相,其結果就不一樣了!大家都知道,空性心從本以來沒有出生過,既然空性心沒有出生過,未來當然也不會滅,所以空性心才稱為不生不滅;以此為基礎,將諸法空相攝歸於不生不滅的空性心,諸法不也是不生不滅了嗎?是的!諸法空相變成不生不滅了;因為這樣的緣故,諸法滅了,才能再從空性心藉緣出生。譬如喝水這件事,因為口渴才要喝水,喝水之後口就不渴了,後來因為天氣熱、運動等原因,導致再次口渴又需要喝水;如果不是空性心藉緣再度出生喝水這個法,不會有後來喝水解渴這個法出現。又譬如人死了,如果不是空性心藉著往昔所造的業、無明以及其他種種因緣,就不會有後來中陰身以及後來每一世的色身出現,就不會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色身出現。由此可知,因為有空性心藉著種種緣,使得諸法可以不斷地、重複地出現,所以才說諸法不生不滅;這都是因為將諸法空相攝歸於不生不滅的空性心,才會有諸法空相不斷地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出現,才會有現象界諸法不斷地出生及消滅,所以才會說「諸法不生不滅」。
可是在佛門,有法師、居士們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當作空性心,以開悟聖者自稱。譬如有法師在她的書上公開主張:「意識卻是不滅的」,以此來誤導眾生。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剛才不是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攝歸於不生不滅的空性心,意識心不是變成不生不滅了嗎?怎麼現在又說意識是生滅的?因為這樣緣故,應該要加以說明,以免誤會大矣!剛才是說,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攝歸於不生不滅的空性心,空性心可以再度藉緣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出生;並不是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變成不生不滅的空性心。如果生滅不已的意識心可以變成不生不滅的空性心,這個空性心是修所成法,是有生的法,未來必定會斷滅,不是從本以來就是不生不滅的空性心。因此,佛門的法師、居士們不應該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當作是不生不滅的空性心,以此來誤導眾生。
接下來談「不垢不淨」。是指真心從本以來沒有染汙,未來也不會不清淨;而諸法空相本身有垢、有淨。譬如有法師、居士們主張:「有念靈知心或者離念靈知心就是真心。」身為佛弟子們應該要加以探討:他們主張到底正不正確?首先談:什麼是有念靈知?乃是雙方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讓對方能夠清楚知道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是什麼?像這樣透過語言文字,讓雙方專注在所要表達的內容的心,就是有念靈知心,也是意識變相之一。譬如某甲對某乙用語言文字說明自己所擬定的計畫內容是什麼,某乙聽了,覺得計畫當中有一些不妥需要修正,於是用語言文字向某甲說明需要修正的地方及原因,雙方就在需要修正的計畫當中專注討論,直到有些結果出現。所謂離念靈知心,不需要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能夠很清楚了知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譬如某甲跟自己的兒子某乙說:「家裡已經沒有醬油,你去超商買醬油回來。」某乙聽了,不起語言文字很清楚知道媽媽某甲的要求是什麼?於是放下身邊的工作去超商買醬油。像這樣不起語言文字,很清楚知道對方所要表達內容的心,就是離念靈知心,也是意識心變相之一。但是,不論比較粗糙的有念靈知心,還是比較細膩的離念靈知心,都是意識心所行境界,不離意識。而且意識的心行會隨著所面對的境界經常改變心意,所以祂有時所顯現的是清淨的一面,譬如鋪橋造路為眾生付出等等;有時顯現不清淨有染汙的一面,譬如遇到不順遂的事情時,就發起脾氣;不是從本以來就清淨、沒有任何染汙的真心。因此,在佛門有法師、居士們主張「有念靈知心就是真心」,或者主張「離念靈知心就是真心」,那都是不正確的說法,佛說那是常見外道法,不是佛法。
接下來談「不增不減」,是指真心從本以來沒有增加過,未來也不會減少,能夠符合這個體性,也只有空性心了。為什麼?因為諸法空相從來有增、有減。譬如定力與意識心相應,如果透過打坐的方式將意識心專注於一境,這時定力增加了;於下座時,因為有種種煩惱出現,導致定力退失了;所以與意識相應的定力有增、有減。而空性心從本以來不在定中、也不在定外,從本以來如如不動,從來沒有增加過、也沒有減少過。同樣的道理,如果將有增有減的諸法空相攝歸於不增不減的空性心,是不是諸法空相也變成不增不減了?當然是嘛!如果不是這樣,諸法又如何不生不滅呢?可是,卻有喇嘛教的行者想藉著觀想,將自己的真心與上師或者與諸佛菩薩的真心合併。這樣的說法非常荒誕!因為他們想藉著觀想,讓自己的真心與上師或者與諸佛菩薩的真心合併,表示這個真心有增加,既然有增加,未來一定會減少,這樣有增有減的真心,與 佛在《心經》開示「不增不減」完全相反。由此可知,喇嘛教想透過觀想,讓自己的真心與上師的真心或者與諸佛菩薩真心合併,乃是虛妄想!所說的根本不是佛法,具足了常見與斷見外道見,誤導眾生非常嚴重。
最後作個小結論:在現象界上,諸法空相本身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的法;可是將諸法空相攝歸於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空性心,諸法也就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了。
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