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0868.jpg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9/78

學佛釋疑(二)第78集
由 正文老師開示:佛教對命相、風水的看法如何?

學佛釋疑(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還是在「學佛釋疑」上面要跟各位作分享。今天要回答的問題是:佛教對於命相、風水的看法如何呢?

 

有人問到說佛教是不是有談到命相呢?風水呢?那為什麼有一些出家法師也在幫人家看命呢?在幫人家看風水呢?這個是如法的嗎?我們先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出家法師為人看命、看風水堪輿學,這個是不如法的,而且是違反戒律的。那佛教對於命相跟風水的看法是怎麼樣呢?命相跟風水其實是跟我們的福德有關係的。也就是說,跟你的生生世世所累積的福德、跟你生生世世所作的布施,是有密切的關係的。那為什麼會顯現在這個命相,還有風水上面呢?那我們後面再慢慢來跟各位作說明。一般傳統的觀念對於命相跟風水的看法,不外乎就是當你遇到有困難的時候,有的人就去求神、問卜、算命,乃至於看風水;當你有什麼遮障的時候,就怪罪到命盤上面去,怪罪到命運上面去,怪罪到祖先的風水上面去,這樣子到底合不合理呢?有一些人比較有智慧的他就知道說,所以中國傳統的命運的看法叫作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也就是說有些人,他可能他又知道說:你命跟運還有風水,是跟積陰德、還有讀書是有關係的。因為讀書你就知道如何的去作這些入世,因為古時候的讀書,其實都是在讀這些經世之學,也就是說讀四書五經的這些經世之學;四書五經的經世之學的話,就能夠知道如何的去入世為善。所以四書五經的經世之學,其實還是屬於人天的世間善法,這個是不錯的。所以有的人知道說,四積陰德五讀書,不是只有在命、運、還有風水上去著墨。這個算是已經知道說、慢慢知道說,陰德還有讀書之間,跟命運風水之間的一個關係,但是是不是已經真的知道了嗎?那也未必。我們慢慢來看!所以就有很多人就說:「命好不怕運來磨!」也有人說:「人有沖天之志,無運不能自通;馬有千里之行,無人不能自往。」這個其實是布袋戲裡面經常在講的:「人有沖天之志,無運不能自通。馬有千里之行,無人不能自往。時也、命也、運也,非我之所能也。」

 

這是在說:佛子這個命運呀!我們是不能去掌握的。所以你縱然有沖天之志的話,還必須要有運來輔佐,你才能夠通。這個有某一部分的道理是講對的,但是真正的道裡,還是沒有辦法貫串真正的因果的道理,因為真正的命運,有沒有這回事呢?是有命運這回事,但是命運是跟你的福德是有密切關係的。有的人不在命跟運上面去著墨,就說風生水起好運到,所以只要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是怪到風水上面去,怪到自己自家的陽宅的風水,甚至於怪到祖先的陰宅的風水。只要把家裡什麼東西改一下、弄一下,門改一改、什麼弄一弄,那這樣子的話,這樣子運就可以改了;或是到祖先的墳上去撿骨,或是說這個墳墓換個地方,這樣子就可以改風水了,這樣風水改了以後,運就會改了。這樣風水改了以後,運會不會改呢?這樣風水改了以後,有可能會改,也有可能不會改。如果剛好被他矇到對的話,這個是會改。什麼叫作矇到對了?因為你必須要知道風水的真正的道理在什麼地方,譬如說:我們都說家裡的廚竈不能對到廁所。家裡的廚竈不能對到廁所,所以當你家裡的廚竈對到廁所的時候,你的運就會不好了!尤其女主人的運會不好。為什麼?道理在什麼地方呢?這個有沒有道理呢?那你只要把廚竈換個方位,改掉以後運就會好了。這個對嗎?這個有它的道理在,為什麼風水的廚竈——這個風水所說的廚竈,對到廁所的時候,因為古時候廁所,乃至於現在的廁所,一樣是穢氣所積的地方,因為你的廚竈是熱氣運轉的地方,熱氣運轉的地方冷熱交換,穢氣就會跟廚竈的這個地方形成對流;形成對流的時候,你這個穢氣會影響到你的飲食;影響到你的飲食,你的身體就會影響到;身體影響到的時候,你覺得你諸事不順,其實是你的身體的健康,已經被影響到了。所以風水有沒有道理?有道理!但是你必須要知道它真正的根源,真正的道理在什麼地方。

 

有的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以我們說四積陰德五讀書。那「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對不對呢?這個當然是對啊!但是,那這樣子是不是祖先所作的善業由子孫來繼承,祖先所作的惡業,必須要由子孫來承受;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它的意思就是這個樣子。但是那這樣子,如果這個道理成立的話,世間因果的道裡,有沒有道理?合不合乎邏輯呢?作惡的祖先把他的果留給子孫,那他自己怎麼辦呢?所以呀,這個其實不是佛法真正的道理。但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果來勸人家為善,倒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從佛法的真正的究竟道理來講的話,其實「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跟「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還是跟子孫的自己的福報有關係;因為祖先所作的善業,如果再加上這個子孫過去也有善業的業種,自然會跟祖先所積的這個善業、這個福業會相應,所以就會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但是也未必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因為如果這個子孫,他是過去本身就是為惡之徒,乃至於這一世,他本身就是為惡之徒的話;那他要跟祖先的這個福業相應,去引起他過去的福業的業種,來跟祖先這個福業相應的話,那個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才有辦法真正成就因果的道理。那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這樣子的道理,也是這個道理;要不然為什麼臺灣話有一句話,叫作「歹竹出好筍」,如果這樣子的話 ,「歹竹出好筍」這一句話就沒有辦法成立了。也就是說,雖然他出生於一個不好的家庭,但是這個小孩潔身自重,他自己還是有他的福業存在,為什麼呢?因為積不善之家,雖然會有這個餘殃,那是因為你子孫自己本身也為惡的話,自然而然會跟祖先所造的這些惡業的這些惡果會相應,這個叫作相應共鳴,這個叫作物以類聚。但是,如果子孫所作的這一世,他過去有極大的善根,這一世所作的都是善業的話,它自然而然會引動過去所造的這個福業,會跟祖先留下來的這個惡業,它是會互相遠離的。所以,他會跟他自己過去世所造的這個福業是會相應的。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個其實勸善是可以,但是並不符合真正的因果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