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0654.jpg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9/99

學佛釋疑(二)第99集
由 正益老師開示:在家獨修的要點

學佛釋疑(二)影音連結

 

雖然自己可能不是這樣來思惟,覺得自己修行是很有信心的,但佛法往往並未如此。在經典上有說,當舍利弗在無量世以前,他證悟到這個真如--就是禪宗祖師所證到的這個真心。他怎麼樣呢?因為他個人的種種的心性的問題,所以竟然沒有一尊佛來攝受他,就是說經典說,沒有一位善知識願意來攝受他。要做到這樣的程度,當時候舍利弗也真的是「很難得」!因為諸佛菩薩都願意攝受一切眾生,乃至於說你已經證悟了,怎麼不會有佛要來攝受你呢?就是個人的心性的問題、性障的問題。所以從那之後十劫之中,舍利弗無惡不造,在最後才能夠蒙 佛救濟。

 

所以這樣讓自己退墮的因緣,是不是有可能發生在自己獨自修行的凡夫菩薩中呢?人家證悟了還可能退墮到這種地步,何況是許許多多的菩薩根本還不清楚真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還不清楚正法中所談的真心,到底跟如來藏的關係是什麼?為什麼有時候稱為第八識,有時候稱為阿賴耶識?為什麼有時候說,阿賴耶性要予以修除?種種這樣複雜的空理、第一義諦的空理是難以理解的時候,要去獨自修行,這樣未免是太早一點!所以應當向正法教團來請益書籍,知道說到底有哪些的知見自己還不具足的。且不說修學的要領應當如何,自己三歸、五戒乃至於受菩薩戒以後,對於這根本的知見應當修學。

 

不應當認為,自己已經是希望淨業往生淨土--往生 阿彌陀佛的世界,就可以說,那我對於這個法就不需要親近,這樣說法是不對的。憶佛、念佛、拜佛,種種祈求佛,就應當向佛的無量法門來力行、來修學。煩惱應當斷除,法門還是要修!不能說:我遮止了自己的煩惱,那我只會一個法門,這樣一個法門就可以通達許許多多的殊勝法。實際上並非是如此。

 

我們看普賢菩薩,他有說有十大願王,所以十大願王就是依此十大願,然後而說種種的志行。如果每一願這樣說的話就是每一個志行,那就有十種志行,那哪裡是只有一個法門所限呢?乃至於《華嚴經》中所說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麼多的參究,每一位善知識還說了相當相當多的法,這麼多的法門累積起來都要修學,這樣才能讓善財童子可以很快的成就不可思議的修行境地,所以不應當畫地自限。

 

在佛所說的一部經典裡面有說到,《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有說:應當修學五種懺悔,其中應當修學第一義空最為第一,為第一懺悔。第一義空能夠讓你生起平等心,就是因為你的真如心,祂就是有平等相,祂有真如相,以及能夠顯示萬法,於萬法中能夠安立種種自性,所以不可思議啊!然而這第一義諦的這個真如,卻從來沒有想要作主;祂沒有想要說,祂依祂自身的這種心願、自身的所解,然後來做種種三界中的諸等事。沒有!祂都隨順這諸法性。所以菩薩修學應當來思惟第一義這樣的道理。到底這個真正的空義是什麼?為什麼《心經》裡面所說的,幾乎都在講空,為什麼它不要說這部經,就叫作空經,為什麼要說是《心經》呢?這第一義到底跟如來藏,跟第八識阿賴耶識等,有什麼樣的區別?為什麼稱為第一,為什麼不是第二?為什麼稱為義而不稱為聞,而不稱為其他道理呢?所以要能夠思惟之前,必須要先當熏修、熏習、熏聞,所以應當親近善知識。

 

即使因為自身在一些場所、地點不方便,實際上還是可以作各種的騰挪,就算沒有辦法來正法道場修學,親近善知識來說如來藏的妙諦,還是可以向教團裡面來請一些書籍。正覺教團對於如是的方便,有作種種的布施行,有種種的這種宣演正法第一義空的書籍,來契合今日的世間所需、所要,所以歡迎大眾來向正覺教團來請法,請這些書籍,然後來自己閱讀。如果說對於這些書籍,在讀的過程中有覺得非常深奧的話,那也沒有關係,因為第一義本身就很困難,你甚至可以多讀,或是說來信詢問,或種種的方便;乃至於說,你今天所收視的這個節目,它之前已經有作一些集結,這集結的帶子或是光碟片,你就可以拿來閱讀、拿來聽聆。作這種熏習的時候,就能讓你將來可以在思惟第一義空的法義上,有所增長。

 

再來我們來談到說獨自修行,如果沒有特別要於正法中能夠作種種的維護等等,應當求淨業往生。淨業有三種的清淨業,這都是福田,每一個都可以讓修行者,可以因為憑藉這樣的信心與願力,成就往生淨土因緣。第一個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能夠這樣對長上恭敬,這本身就是福田;對於眾生不犯最嚴重殺害生命的業,與眾生至少留一點善因緣,如是不起殺心,能夠帶著這種慈憫之心,就可以來修這樣完善的十善業,這個就是其中一個福德。第二個是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就是我們所說到的,必須要於三寶來作種種的歸信,所以應當受三歸、五戒乃至於菩薩戒,即使無法於道場來定期布薩誦戒,也應當於家中來自行誦戒。第三就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就是說,對於大乘的經典應當思惟:相信自己所發的菩提心,是未來成就佛果之因,遇到因緣時候,應當鼓勵大家親近大乘正法,親近真正的正法教團。

 

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學佛釋疑(二)影音連結

正覺教團法界弘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