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自某一同修:

 

『禪一心得分享~~

有位師兄分享他無相拜佛一陣子後,看到一位高高瘦瘦、面孔難看的無形眾生在他身邊看著他,跟隨他的時間約有半年到一年,這段時間他不斷懺悔、拜佛、回向,於是後來看到這位無形眾生的面孔就漸漸和善了,最後就消失不見了。
 

我個人覺得若我們得罪人、傷害人,不是嘴巴說對不起,就那麼簡單;也不是問對方欠多少,還多少,就要對方原諒他;也不是跟對方說五陰十八界虛妄,要對方放下,而自己卻沒有深重懺悔(只有一般口頭懺悔)。

因為倘若討索者可能被害的很慘而難以忘懷,或執著心較重,即使當事人以還債的心來做牛做馬,也無法滿足討索的被害者時,可能就難以還清,彼此間的冤業就難以擺平;這其間唯有透過當事人出自內心真誠的懺悔才易化解事情。

 

而那位師兄花費半年以上的時間懷著懺悔的心態拜佛、將懺悔功德回向給被害者即冤親債主,才感動被害者,所以就可以知道我們真的有懺悔到讓被害者感動嗎?還是只是在做表面工夫讓被害者看?


 

其實無形眾生都會知道我們有沒有真心懺悔?

 

所以我們在懺悔時,要在身、口、意行上,以深重、懇切之心來懺悔,不要只是用意想、口說來表達懺悔,也不是拿佛法名相來敷衍被害者,說那是虛妄,要對方放下執著。』

 

也就是說,懺悔不是一種膚淺的表面意識儀式而已,而最重要是出自一顆無價的心意,由身、口呈現出至誠至意的懺悔,這種懺悔不是只在意識層面的懺悔而已,而是透過意識說服潛意識「末那識」(末那識即意根),即必須以至誠心深化到、達到「潛意識末那」的層面去,「同時能感動被害者對方,也讓被害者的末那識接受真誠的懺悔而放下執著,方是利益雙方的真懺悔」,方較易化解冤業。

 

  

(如此就能讓有緣人了解,修行是淨化末那識,即淨化潛意識的意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