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沒有」的修行人(上)   

 在現實生活中,窮畢生精力,修行修到說「一切都沒有」的修行人,可真不少呢?我們試著思惟看看,若修到最後一切都沒有、一切都是空,那麼「有修」跟「沒修」之間到頭來不都是一樣的結局──都是一場「空」,那麼請問這樣人們為什麼要辛苦的捨離五欲的享受而走入佛法的修行呢,若修行修到最後仍是「一切都沒有的空」,修行不就成為一場毫無意義的戲論了呢!?

 

為什麼走入佛法的修行會存有「一切都是空」這樣的一種錯誤觀念呢?當然是被一些傳教者所誤導,而落入「一切都是空」的「空無」的斷滅見之中,根本是無知於「空」有「空相」與「不空」的「空性」兩種意涵,無知於「空」與「不空」的切確意涵,就以自己所認知的「空相」的「無常空」當作一切的佛法,不知「無常空」的「空相」與「真實不空」的「如來藏空性」之間的微妙關係與關聯,就錯將「一切都是空──無常空」的佛法如此這般的誤傳著。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一則在現實生活中被誤導的活生生的故事!

 

應朋友之邀,參加了一個聚會,進門看到男主人,長得英挺聰慧,清新脫俗,在自我的自信度之中略帶幾分傲骨;而女主人則曾是一名叱吒風雲的名人,如今卻不幸的坐在輪椅上,但是卻仍以其堅毅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永不放棄的淬練著自己不被身體缺陷所打倒。也或許是家裡兩個支柱之一的女主人面臨厄運需要身邊男主人的精神鼓舞,所以不得不造就了男主人在現實生活琢磨下而無形中歷練出的一身傲骨,藉此氣韻才能有勇氣營造支撐家中積極氛圍,以帶動家裡熱絡氣象;因為在『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的情況下,有傲骨的人,憑著一己志氣總是對人生有另類不同凡俗的看法,也藉此有信心的自我追逐志向而達到生活中另類成功的第一步,這樣的自我砥礪至少雙向的精神與物質生活不至失衡太多,……這是我個人對於駐足於現前的這位男主人在感官覺受上的一種直接解讀;男主人對於「家后」不離不棄勇於承擔現實所付予他的功課,而不隨波逐流的自我抱怨、墮落、失志甚而失去他的人生方向,所以心中對於男主人所面對的「家后」所帶給他的人生處境懷著幾分的稱揚;試問現實生活中曾有幾人願意與因故而受殘的另一半再來共譜另種不同風味的人生呢?

 

在玄關之處,擺著兩列已經繕寫好的長條「大悲咒」與「心經」,是男主人親手所寫要跟人們結緣的法寶。男主人說要一口氣寫完一張是很不容易的,一來因為書寫費時若功力不夠難以一氣呵成,二來中途難免有寫錯字,就要重換一張,所以將一張寫完是件大工程;的確是件大工程,因為定力不夠的人,是不可能制心一處,放捨一切外緣將自己長時間攝心於書寫這些法寶的,所以不禁由衷的讚歎男主人的高深定力;男主人也說:沒有幾分的定力,是無法完成這些作品的,不過可以跟人結法緣,是很歡喜的事。

 

家中客廳擺設供著佛桌、供奉著觀世音菩薩聖像,牆壁則掛著「心經」。

 

與我同來的同修開口問道:

「請問師兄,平常有沒有親近什麼道場修行?」

 

男主人:「在淨空法師那裡歸依,但是都在家裡自己上課、念經、自己修!」

「因為現在是末法,看到很多道場亂象,不如自己自修就好了!」

「反正,不要執著,一切放下就好了!」

「到現在,我心中什麼都沒有,沒有佛、沒有菩薩,什麼都沒有!」

 

同修道:

「您都念些什麼經?」

 

男主人道:

「《心經》、《金剛經》……以及打坐練心將雜心放下,讓自己靜心。」

 

同修道:

「《心經》一開始,就說觀自在菩薩,就是在說一個已證悟的菩薩,他能現觀到自己『不生不滅』的『自在心』而言的,整部『心經』,都是證悟者所現觀到的境界;不是一般人用『緣起性空』來自以為是的解讀『心經』,如此再怎麼的讀誦『心經』,都會落入斷滅空,都無法意會到《心經》本來『自在心』的境界,這個『自在心』不是修行以後才自在的,衪是從本以來就是自在的,就是說當我們沒有修的時候,衪也是自在清淨的,每一個人都有這個平等的『自在心』,所以才說『佛性平等』,這樣才是真實的體解到《心經》意涵的『觀自在菩薩』。」

 

男主人道:

「看來你們很執著一些佛法的名相,都是在這些名相上著墨。」

「我修行的路,跟你們不一樣,我是修『空』的。」

 

同修道:「就世間現象來說最終是什麼都沒有,但是『心經』的內涵是包括:什麼都沒有的『空相』,以及能夠出生宇宙萬法的『空性』──『空相』則是由『空性』所生的,所以才會有六祖所說的:『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啊!」

 

男主人道:

反正我是修「空」的,只是沒有修好,所以師父曾說:『你以前修羅漢,沒有修好,所以才會再來做人還債!』」

 

我道:

「我看您有著菩薩性,不是修羅漢修不好才來的,看您對家人不離不棄的照顧,可以判斷你應該是有願力來世間學習自度度人的菩薩才是;若是修羅漢的,害怕生死輪迴苦,他們急著將自己修好而馬上要速入『無餘涅槃』出三界以了脫生死,從此他們絕不會再來人間受生,與眾生為伍共同在生命中成長;所以修羅漢的是自了漢,對眾生是沒有感情的,絕不會發願再來人間度人的,因而修羅漢者是修羅漢道,並不是修成佛之道,這是一般人對於佛法不解的地方,錯將阿羅漢道當作佛法來看待,其實「阿羅漢」所修的「解脫道」只是佛道中極其淺小的一部分而已,阿羅漢無法走入佛法內門來學習佛法的諸多寶藏,佛道內涵的精深廣博並非修「阿羅漢道」者所能知曉的。」

 

男主人道:

「反正,我走的路跟你們不一樣,修行很簡單、很單純,遇到事情不順就打坐把它消化掉就好了!」

 

我道:

「佛陀來人間示現,苦修禪定六年,然後藉此告訴我們修禪定是不究竟的,要修智慧才能究竟解決生命諸多問題的!」

「以前曾住過寺院,發現喜歡打坐修定的人,多很怕吵,而且打坐只是修『定境』,就是說在打坐的時候有定,但是下坐後,面對生活中的諸多作息,也就沒有「定力」了,我們修行是要投人世間跟人們同事相處,在歷緣對境中修練我們的『定力』才是!」

「這裡有幾本小冊子提供您參考,告訴我們佛道的修行是有兩個甘露法門:『解脫道與佛菩提道』」。

 

男主人道:

「我已經將一千多本的書都送出去了,我拿了你們的書也不會看,所以不用了!」

 

我道:

「我們的書跟外面不一樣,因為外面所寫的都是『相似佛法』,所以 佛陀才會在初轉法轉時就說過:『末法時期,相似佛法出生,如來的正法就滅了。』。諸如時下所被教導而流行的「行善布施」、「看破」、「放下」、「不要執著」、「打坐練到一念不生」、「心清淨」等等這些『相似佛法』只是對修身養性有幫助,但是無益於佛道的『解脫』,更不用說『學佛成佛』了,相信大部分人學佛,應該不是一直只想停在『修身養性』的這個階段吧!因為如果只是想學這類善法的修身養性,那麼佛法對人類智慧的教化也就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了,可不是嗎?

在我們會裡面有博士、碩士、大學教授、老板、老師、中産階級、小學畢業的、甚至不識字的,都是尋尋覓覓在尋找『明心見性』的法門,遍尋不著後,流浪多時才走入『正覺』的門來學習的,有一位曾在美國『太空總署』的博士,從小遍尋『明心開悟』的法,但是皆找不到門路,最後也是從美國又返國走入『正覺』的門來探求『生命實相』的。」

 

男主人道:

「反正不要分別就是了!」

 

同修道:

「不要分別是指第八識本心如來藏,衪不對六塵萬法起分別,但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心,住於六塵之中一定會對六塵會有所分別的,這樣才有辦法善用意識的分別諸種不同情況而在現實生活中求生存;然而一般的人,對於佛法的了解都只是以第六意識心來解讀佛法,所以對於佛法的了解都永遠只是在虛妄的第六意識『意識境界』的範疇而已,就是說關於「虛妄無常的第六意識」與「真實永恒的第八識如來藏」間的關係與關聯性都無法領悟到,如此一來離 佛陀所要教導佛弟子對於每一個人自己的「本心如來藏」還甚遙遠,無法達到『本心如來藏離六塵見聞覺知』的境界,這是現下一般學佛人被人誤導以至學習佛法所無法突破的地方;所以要了解到佛法的真實義,遇到有真參實修的善知識是很重要的。」

 

請見下週續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