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道:「是啊!好幾年前還未進入『正覺』前,曾經自問《心經》的內涵,為什麼經文在『諸法空相』之後又緊接著『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心裡自忖著,世間現象到頭來一切都是『空』的沒錯,但是在世間上從來也沒看過『不生不滅』的,凡是有出生的世間事物,最後一定會滅失,所以對於『不生不滅』這件事,我自問了七年,始終一直找不到答案,到底『不生不滅』是什麼呢?這個『不生不滅』困擾了我好久,最後來到『正覺』上課,才總算找到答案。」
男主人道:「你們都證悟了嗎?」
同修與我同聲說道:「我們都證悟了!」
我道:「善財童子53參,意思就是說修行的過程就像爬樓梯一樣,總共要爬完52個階梯,到第53階才能成佛;而證悟,只是走到第17階而已,若走入第17階在大乘佛法中只是剛開始註冊走入菩薩道的內門,並不是外面有人『誤傳的說開悟就成佛了』,其實明心(明白自己的真心所在)開悟只是學佛的開始、並不是如人們誤傳的說開悟是學佛的結束,所以才說『悟後起修』;如果沒有『證悟本心如來藏』走入佛法內門,就是永遠在外門行菩薩道而已,既然無法走入門內啟發自心如來藏的種種無量無邊的功德,就是一直是外於自心如來藏而求法的──『心外求法』,所以永遠無法與佛道相契,永遠無法學佛而成佛的;雖然不少人學佛努力的修善利益人們,但是卻永遠仍是凡夫一個,因為行持五戒十善相應得到「升 天」的果報,但是在天界福報享盡,還是要再次輪轉,如此的修善結果仍是永遠做一個六道輪迴的凡夫;但是若能值遇真善知識教導的『正知見』,並能虛心接受而確實檢驗,就能跳脫凡人的見解,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了,這樣才是真正的在修學佛法,才是具備修學正法的『格』;其實這一關,並非很難,只看我們願不願意對於生命作一番省思,徹底的下定決心,放棄凡夫的見解──不認『色受想行識五陰為真實的我』,歸依自己本心如來藏為我,不再外於如來藏而向外求,做個真正的修行人。」
「看到師兄這麼有善根,把這幾本小冊子看過以後,一定對你有幫助的。」
(結果,這次師兄把結緣書留下來了。)
同修道:「讚歎師兄很有善根,如果我們能夠遇到善知識,修無相拜佛,不必多久就能漸修到『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衣』的『定力』,這可不是打坐練『定境』可以比擬的,因為喜歡修『定境』的人,一般是喜好遠離塵囂的,這樣就已經是遠離佛道的修行了,佛法中不是有一句話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既然學佛是要成佛的,那為什麼要像「修羅漢道」那樣,一再的要遠離群眾,不是有句話說:「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 ……;而且有了『正知見』的佛法認知,就會較有智慧的與人「共事」相處,這樣在生活中煩惱就會越來越少,如此學習到的佛法才能受用於生活中。」
男主人道:「是啊!以前看過一些人,下坐之後,就貪瞋痴等等一切都來了,所以經過30多年的修行之後,後來乾脆躲在家裡自修,你們兩位是我看過跟人家不一樣的,你們的磁場很清淨。」
我道:「師兄也是一樣,長得清淨莊嚴又有世間福報,過去生就是有修的人,如果有緣的話,到『正覺』來取經,這一輩子就不會白來了!」
臨離開前,男主人送我們倆到門口,說道:「如果有人想拿我寫的『心經』,請打電話來。」
男主人心心念念的就是想用「法寶」來跟眾生結緣,只是他和我在未走入『正覺』以前一樣,犯同樣的毛病,根本不知道佛法中貫穿三乘菩提的「宗旨是什麼」?不知道「佛法」的來源出處、根本依止是來自何處?錯以為佛法只是在修定斷貪瞋癡,在於與世無爭的修身養性而已,從來不知道貪瞋癡中的這個癡(無明),這個『無明』真正所指是什麼?在多年精進苦學無所著落之後,於是不少人就被『以盲導盲』的說『一切都沒有、一切都是空、不要執著啊』!這都是沒有遇到真實的善知識的教導,以訛傳訛,所犯下的嚴重錯誤的知見使然!
關於修行修到「一切都沒有了」,這樣的一種觀念,到底諸佛是怎樣教誨佛弟子的呢?這正是落入 經中所說的: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5:
「若執此根有實體者,即墮常見;
若謂都無,成惡取空,諸佛不化。
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以墮斷故。」(CBETA, T39, no. 1799, p. 894, b29-c2)
諸佛告誡修行者,寜願對幻化的現象界生起很多「實有」的想法像須彌山那麼的多,也不要生起「斷滅的空見」如芥子許那麼一點點,這是不可以的;因為若謂一切都是沒有的,就是落入「執取一切都是空的『惡見』」裡頭,以佛法的說法就稱為「惡取空」,此類知見將令一切佛法修行俱成戲論,一世勤苦修行總將毫無所成,故而此種人是諸佛所不化導的人,因為這類落入「惡取空、斷滅空見」的人,是否定了「根本因」如來藏的人,即是沒有因果觀念的「斷見論」者。
我們再進一步來解讀 經典中對於「一切都沒有」的「斷見論」者,是怎麼被教示的呢?
《維摩詰所說經》卷2〈8 佛道品〉: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
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
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
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
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CBETA, T14, no. 475, p. 549, b4-15)
《淨名經集解關中疏卷下》卷2:
「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
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
此二,喻我見之地生滋茂慧芽,二乘斷滅諸見,如空中種也。」(CBETA, ZW03, no. 25, p. 143, a5-9)
《淨名經集解關中疏卷下》卷2:
「若悟煩惱性,得菩提智;如不離大海,得無價寶珠。二乘捨煩惱求菩提,如人捨大海求無價寶,其可得乎?」(CBETA, ZW03, no. 25, p. 143, a13-15)
簡單的說,就是說,把一切煩惱都捨離了,說要求證「菩提」,就好像有人捨大海而要求得無價的珍寶,這樣的求法心態是無法證得「菩提」的!因為這種「捨一切有為法」而「入無為法中」而所謂的證得二乘正位的修行方式,就是經中所說的『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所以大乘佛法才會說「不斷煩惱而證菩提」,因而「一切都沒有」的修行觀念,是佛法中所說的「斷見」,就會産生經中所說的「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
總之,「一切都沒有」的「空相」背後,還有一個「不空」的如來藏實相存在,如來藏衪才是出生宇宙萬法的根本因,而五祖告訴六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們勤苦修行所要識得的本心,正是這個如來藏心──就是『《心經》中所說的不生不滅的心,《金剛經》中所說金剛不壞的金剛心』,而世人不識此本心、真心,總是要將雜染的妄心修成清淨的真心──落入「常見」的見解中,嚴重者甚或說「一切都沒有」的落入「斷見」的見解中;修行若沒有如理的正知見,錯將七轉識的妄心當做真心來修、或說「一切都沒有、一切都是空」即是否定真心如來藏的存在,就永遠無法出離生死苦海,因而 佛菩薩悲憫有情眾生,一心想要救拔有情出離無明網,所以就來人間為有情開、示、悟、入 佛知見,這正是 佛菩薩不辭辛苦來人間教化世人的一大事本懷啊!
敬請參閱: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post/276231818
✪導師法語~空與有就是不分家的,根本就是同一家,所以就不再出現執空與執有的過失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