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面子是誰?.jpg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9/28

學佛釋疑(二)第28集
由 正德老師開示:何謂天魔、陰魔、煩惱魔?

什麼是陰魔?陰魔就是五陰,五陰的魔障。有情本身他是由五陰組合而成,就是指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簡稱為五陰。那五陰為何是魔呢?因為有情的五陰,在三界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這樣子生死不能止息,這生死之苦就不能止息。所以如果說,是寶愛五陰中的意識心自我,然後我執煩惱又堅固難壞,這種情況之下又錯誤的認取說,這個五陰是清淨的,是自性法身的佛體;這種情況之下當然就是,讓這個五陰的未來世的生,沒有辦法止息下來;既然未來世生不能止息下來,當然生死之苦就不能止息。所以每一世的五陰,就是因為寶愛這個五陰,而造作了生死業而有,這種情況之下就稱為是魔事。

魔事是障礙什麼?障礙解脫於三界的生死。這個五陰一定要在三界中出生,出生又是來自於造作了三界中的生死業而有的,所以稱為陰魔。那麼五陰對於錯誤認知可是卻想要求解脫者而言,它就是魔障。因為五陰它是生死法所依之體,有生有死的法就是五陰。我們前面有為大家說過:出生五陰的法本身是不生不死的法,可是被出生的五陰,它是有生有死的,所以生死法所依的就是這個五陰。如果將生死法中的五陰,這個意識心,把祂錯認說祂就是常住不滅的,就會使得這樣的修行者,退捨於修學說,要怎樣來認知五陰是虛妄的這種正知見。因為五陰裡面的內容函蓋了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識陰就函蓋了意識心。如果說把意識心,當作祂是常住不滅的,就不能認為五陰就是虛妄的;而把五陰中的某一法,當作是常住不滅的,這樣的話就是會退捨於修學五陰虛妄的正知見,以及說會退捨於趣向解脫的斷我見善法。因為真正的世間的善法,我們說在世間中求福報的這個善法,它不是真正的善法;而真正的善法是屬於第一義諦的善法,就是趣向解脫的,能夠與第一義諦相應的,就是善法。所以斷我見本身就是脫離生死苦的首要,所以解脫道的善法首要,就是斷我見。如果說不能正確的認知什麼是我見的話,那麼就會變成著墨於五陰中的識陰,這樣就是退失於斷我見的善法。把這個要觀察五陰虛妄,才能夠破壞陰魔。所以我們知道,什麼是五陰魔以後,就要知道如何來脫離五陰魔。如果是你想要有一天你也能夠來修學真正的解脫於生死之苦的法的時候,就要來認識這一點。

那麼什麼是煩惱魔呢?煩惱魔指的就是說,能感召未來世五陰生死的煩惱。這些煩惱都會使得有情造作的身、口、意業,這些身、口、意業,都是跟這些煩惱相應;這些身、口、意業,會造成未來世的生死,所以這些煩惱,就是屬於煩腦魔所含攝。譬如說對五陰自我的貪愛,對五陰自我的貪愛,它就會在五陰所相應的財、色、名、食、睡受用上面去追求,那麼就不能棄捨於對五陰的虛妄性的認知;也就是說,你對五陰虛妄性的認知,你不能去建立,你就不能棄捨於說這個五陰它不是真實的;你不能棄捨於說對五陰的寶愛,所以對於財、色、名、食、睡五欲,我所的貪愛,也就不能去斷除。對於財、色、名、食、睡這個追求本身,是屬於五陰所擁有的,那也就是稱為我所的貪愛;對於眷屬、事業、名聞利養的我所的貪愛,本身也是因為五陰而有,因為五陰而有對於眷屬以及事業名聞利養的追求,同時有對於色界境界、無色界境界等等定境的貪愛,這個也是未來世五陰生死的煩惱。因為五陰的生死,不是只有在欲界,色界的生死、無色界的生死都是屬於三界的生死。所以假如說,對於能夠感召未來世的五陰生死的煩惱,不管是在欲界的煩惱,或者是說是屬於出生在色界的,或者是屬於出生在無色界的,它都是繫屬於三界的貪愛煩惱。因為這個貪愛煩惱會感召未來世的五陰在三界受生,這個部分是屬於三界的貪愛煩惱魔所攝。

另外一類的煩惱魔是什麼呢?就是說對於三世五陰之所從來,不能了知。這個部分是屬於不能了知三界生死的愚癡無明煩惱魔。除了前面所說的,這個三界的貪愛煩惱也是煩惱魔所攝以外,還有一種就是愚癡。也就是說對於三世中的五陰,到底是為何而來?為什麼會有這個五陰不能知道。是上帝創造的嗎?是自然而有的嗎?是純粹父母所生的嗎?如果說只是落在這些所知的話,那就是不能如實了知。不能如實了知說,這個五陰是因為有過去世,所造生死業的因,所以才有這ㄧ世的五陰。而這個五陰,不是因為業本身就能夠出生,ㄧ定要有一個本際——入胎識,自己的這個不生不滅的這個本識——如來藏,才有辦法藉因藉緣來出生五陰。所以不能了知的情況之下,這個叫作愚癡無明煩惱魔。

除了前面的三界的貪愛煩惱魔,以及這個愚癡煩惱魔以外,還有一種也是煩惱魔所攝,就是對於六塵本身違逆不順的境界生起厭惡,但是不能安忍。也就是說對於六塵境界,喜歡自己的境界中,喜歡的就是樂受的部分,對於違逆的苦受的部分不能忍;然後或者說,對於佛法清淨解脫的義理與世俗是相違背的不能安忍。因為佛法清淨解脫,它是要修無我法的、要斷我見的,不能在五蘊的我與我所上去著墨貪愛的,這個就是與世俗相違背的。但是對於這樣的真正的清淨解脫法不能安忍的這種情況之下,來輕賤佛門中的修行人,這個就是屬於導致三界生死的瞋恚煩惱魔。

也就是說,這三種煩惱魔有函蓋了,就是會導致三界生死,它都是由煩惱魔所攝,就是三界愛的貪愛以及愚癡以及瞋恚的煩惱。三界中的貪瞋與無明煩惱,所造作出來的身、口、意業,它都會感召未來世的五陰果報的。縱然說是修定到天界,修定,或者是持戒,或者是修布施,到天界裡面去享天福;或者是修了禪定以後,能夠實際證得初禪以上的證量,到了色界天去享有較長的壽量;或者說有能力修了四空定,生到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天,有八萬大劫的壽量,都是屬於三界中,生死輪迴的苦所含攝。也就是有生有死就有苦,所以這一些都是障礙能夠脫離生死苦的這個部分,就屬於魔。

如果不能了知說,只要在三界中有生死,那就是苦,不能這樣的來正確認知。而所造的身、口、意業都是繫縛在三界生死苦中的,這些相應的煩惱,那就是煩惱魔。所以如果說打坐修定,要讓意識心住於一念不生的境界,這樣子正是我們所說的無明煩惱所攝,這個就是煩惱魔。如果說不能正確認知的話,就會不知道有煩惱魔的存在。如果不能了知說,意識心祂是屬於生死法所攝,祂是五陰中所含攝的(識蘊所含攝的ㄧ法),要在一念不生中的境界,讓祂長時安住,認為這樣子就是解脫,那麼這正是無明。所以說煩惱魔的內容,是屬於前面所說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