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平實導師般若心語 (9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因為你證得無為法以後,一切都隨緣而不再有所執著時,當你起了悲願,決定要為眾生做事時,別人就得讓你,你才能為眾生的利益而處處作得了主。實相法界的因果律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很強勢而一直想要作主的人,他到了中陰身時就沒有無漏業的福德,一定要禮讓修得無漏戒的人,然後才能與其他的中陰有情比較世間善業福德的大小,福德大時才能作主受生於流轉法中。所以末法時的大師們說:「你要時時作主,處處作主,夢中也要能做主。」我告訴你,在人間處處作主的人,去到中陰身時絕對作不了主;反而是見道以後否定了自我而不再作主、凡事隨緣了,心中沒有貪、怨、恨、愛、樂了,這樣的人福德很大,他雖不想作主,但為了眾生著想而起願時就可以自己作主決定受生之處。由這些世出世間法的道理中,你就可以了解十業道,這樣到了中陰身時你就可以作主。今天又學到這一招,應該很受用,你們要能學也能得到受用,但是想要得到這個法上的受用,首先要遠離十惡業道而修行十善業道,要與戒戒、攝根戒、無漏戒、定戒相應,這是很重要的。

 

《平實導師著作 優婆塞戒經講記八 第163》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5如果--戒法--都守持不好.jpg  

但是找到真善知識修學正確的法以後就一定能獲得成功嗎?還是不夠的,所以俢集三昧方便之道還有三個法要注意,第一是要有「戒」戒,換句話說,戒行要清淨;如果戒法都守持不好,顯然心地是還很污染的,又如何可能證得三昧?戒法守持不好就表示他的心識不斷的在攀緣,才會產生了違戒的事情。心不斷在攀緣時,連禪定三昧都不可能修證,更何況是般若的證悟?所以第一個事相是在有戒相的戒法上一定要守持好;不管心怎麼樣,至少身行、口行要不犯戒。若是戒法沒有守持好,身口犯了戒就會成為性障,一定會障礙初禪;福德也就日減,當然不可能證悟。性障是消減福德的最大原因,有人很努力布施作功德,但是卻因為性障深重而使他的福德每天在漏失掉,所以叫作有漏善業。譬如很努力在把功德灌進寶瓶,但他沒想到寶瓶有一個破洞,一直流失功德,就會障礙三昧的修證。不但如此,還守持「攝諸根戒」;攝諸根戒就是攝律儀戒,要守護諸根,都不與惡法、惡行、惡心相應,就是菩薩三聚淨戒中的攝律儀戒。一定要讓覺知心安住下來,不亂攀緣,更不會在惡法惡事上用心,這就是我們所講的攝心為戒;把心收攝住,不要去攀緣。以這個攝心而不亂攀緣作為戒的一種,是最簡單的戒,但也是最難守持的戒法。如果能守攝諸根,心中不起妄想,一切非分之想、語文之想都不會生起,攝諸根戒就成功了。

 

《平實導師著作 優婆塞戒經講記第八輯 頁252》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誦楞嚴咒的目的是什麼?晴.jpg      

現在有個問題了,有許多寺院每天早上課誦,都在大殿中佛像前誦嚴嚴咒,到底他們在誦什麼意思?諸位如果遇到他們,無妨請教一下:「你們誦楞嚴咒的目的是什麼?楞嚴咒講的是如來藏,可是你們卻每天都在否定如來藏,那你們每天清晨誦楞嚴咒有什麼意義呢?乾脆別誦了!你們如果還要課誦楞嚴咒,就得要接受如來藏,然後去參禪尋覓如來藏,這樣才是正法。」而且他們也是每天晚課要誦《阿彌陀經》,也要誦往生咒的,然後再問他們:「請問,你們信受印順法師的看法,他既不相信有極樂世界,更不相信有阿彌陀佛,請問你們晚課持誦《阿彌陀經》是為了什麼?你們誦往生咒是要誦給那一些鬼神往生到哪裡去?」這都是大問題?

所以說,有許多人根本就不在佛法道理上面用功,完全沒有符合經典所說的道理,卻要求經典上所應允的證悟果實。

《平實導師著作 楞嚴經講記十一 頁19、20》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1005先以定動後以智拔.jpg    


《大般涅槃經》說:「先以定動,
後以智拔。」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薩、二乘的涅槃.jpg  

 

《涅槃》

於是 佛陀告訴須深說:「這就是我說的先知法住,後知涅槃。」是因為先知道有一個法是常住不變的,然後才會知道滅盡五蘊的無餘涅槃是不生不滅的,所以捨棄此世五蘊「不受後有」以後並不是斷滅空,這個本住法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就是無餘涅槃中的本際;因為這個知見確認了,所以「彼諸善男子」才能夠接受五蘊、十八界全都虛妄,但不是斷滅空,才能夠「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最後才真正的了知涅槃的真義。這就是 世尊說的「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真義。阿羅漢們必須「知法住」,但菩薩摩訶薩們卻必須「證法住」,所以菩薩們斷我見以後再證得這個常住法的智慧,不共於二乘聖人、有別於二乘聖人,因此實相般若被判定為別教之法。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然宣講否定阿賴耶識800.jpg     

 

「如果大庭廣眾中主動的公然宣講否定,意圖使人相信阿賴耶識不是如來藏,並且廣設方便而宣揚之,使某些人相信而隨著否定正法了,那就是根本、方便、成已三法都具足了,那就是無間地獄的斷頭罪,是一闡提人斷盡善根,不通懺悔,懺悔也沒有用,一定要下無間地獄,因為這是謗菩薩。除非公開懺悔之後,自己又在 佛前日日痛哭流涕的懺悔,發露謗法惡業並且誓願永不復作,加上每天極力護持正法的行為,如此每日懺悔直到看見好相才能滅罪,否則無間地獄罪不滅。所以若於犯戒能夠生悔,有慚愧心,怖畏愁惱、心不樂之,並且至誠心的懺悔而改往修來,罪才可以滅。懺悔了以後,心中出生了歡喜心,因為知道戒罪滅了,沒有陰影、沒有壓力了。從此以後,謹慎的保護自己受持的戒法,永遠不敢再犯,這樣就叫做淨戒,就是把戒法給清淨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業800.jpg      

 

什麼是業? 業是怎麼來的?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瞭之自己的實證境界800.jpg    

 

摘錄平實導師著作《楞嚴經講記》:「大妄語的事情,常常是 一不小心就會犯的。所以每一次有人站出來指責我們法不對,我都要依據理證,一一檢討;然後再尋經覓論,從教證上面一一檢討,千萬別生氣而固執到底。萬一對方說的道理確實是正確的,那我們就大妄語業了,得要趕快懺悔滅罪呀!若不懺悔,死後是要墮下無間地獄的。所以每一次有人提出來否定時,我就趕快去探討。所幸現在尋經覓論印證檢查都很容易。我在這一世終於也學會電腦,就把電子佛典搜尋一下,把他們提出來質疑的所有經文,全都找出來比對,確證明我的法全都正確呀!既然都正確,而且對方所質疑的,處處錯誤,都成了斷章取義,那我就很清楚了:正覺的法完全沒有問題!可以拍胸脯,所以禪三照辦,該印證時就繼續印證。因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一點都不許混淆的。所以每當有人提出質疑時,都應該要一再檢查,絕對不該考慮名聞或利養是否會受損。而我也沒有名聞或利養可以受損,因為我從來不求名聞,也從來不接受利養。……所以了知自己的實證境界是很重要的,千萬別自我膨脹而升起慢心,魔就不會有機會來擾亂了。而我們從西藏密宗的理論與行門來看,密宗正是《楞嚴經》所破的這十種魔境的翻版,所以 世尊的預記完全是正確。大家如果都有慈悲心,遇到親朋好友在學習西藏密宗時,就要為他們說明密宗的法在理論與行門上的問題,使他們在實際上確實理解,讓他們重新抉擇,然後回歸正法中來,這就是你們的一件大功德。」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念瞋心起-03.jpg    


【第二件事情是要把瞋恚心斷除,發菩提心而皈依大乘三寶之後,開始修學佛法了,可是老脾氣不改,一天到晚為了小事而生氣,看誰不順眼就發脾氣,這樣的行為就會斷了人家的佛法慧命,而且也讓自己的道業受到障礙,所以得要把瞋恚心給斷除。瞋恚心的斷除非常重要,在經中 佛曾經提示過:淫亂眾生百千次的過失,都不如對眾生發一次大脾氣。這就是說瞋恚有大過失,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是兩情相悅而淫亂了眾生,那些眾生與你結了歡喜緣,雖然是犯了邪淫罪,但是這些眾生未來世看到你,還是會繼續喜歡你;假使你未來世中開始學佛了,他們遇見你時就會跟著你學佛,在未來世中總會有好的發展。可是你只要對某些眾生大發脾氣一次,他們將會永遠記住你,未來無量世中只要見到你,就會莫名其妙的討厭你,他根本不會跟著你的腳步開始學佛。所以在經中 佛說過 ─ ─是哪一部經已經忘了─ ─ 佛說:「對於菩薩而言,犯瞋恚的過失遠比犯邪淫罪更嚴重!」大意是如此。所以真修菩薩道的人,瞋恚心一定要趕快斷,不要心裡想著說:「我又不妨礙人家的家庭,我對他們發大脾氣又有什麼過失?」但是這樣會障礙那些眾生未來世追隨你學佛的因緣。所以 佛說發脾氣比淫亂人家的眷屬還要嚴重,所以這個瞋恚心得要趕快斷。】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是有人得有因緣而實證阿羅漢果,捨壽後入無餘涅槃時,他所相應的那一分四大微塵,自然就跟著在宇宙中滅失而不會繼續存在了,這顯然表示阿羅漢是有妄想的,才會使他滅掉自己相應的一分微塵。

   也許有人想:「阿羅漢還會有虛妄想嗎?」是的,阿羅漢仍然有虛妄想。因為四大及五陰的生滅本來就是如來藏的妙真如性之一,歸屬於本不生滅的虛空無為的如來藏妙心,本質上也是無生無滅的;既然如此,又何須畏懼生死而一定取無餘涅槃呢?已經斷盡我所執與我執的菩薩們,由於現觀這個真實理,所以不怕生死輪迴的痛苦而願意世世生在人間利樂有情,如此自度度他而使自己與有情都能在未來必定成佛。定性阿羅漢不能實際上現觀這個事實,才會想要入無餘涅槃,遠離無盡的生死;這正是因為不能證知法界中本來無生無死、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的實相,當然就是虛妄想。

 

《平實導師著作 楞嚴經講記九 頁9》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譬如我們那本《我與無我》,剛開始流通時,有不少佛教徒剛看到封面的太極圖時就想:「你們不是佛教嗎?怎麼會用太極圖作封面呢?你們究竟是佛教還是道教?」那是因為還沒有看我在裡頁寫的那一首偈:「太極唯臆想,根本實真識;無明生兩儀,萬法由茲生。無我中有我,我中有無我;涅槃餘真識,我無我俱泯。」也就是說,道家所說的太極其實就是如來藏心,但他們對太極都只是臆想猜測而未能實證,無法涉及實相法界。他們都無法了知太極的內容,當然更說不出來,所以他們都只能在現象界中來說,那就是兩儀生四象,四象變八卦,八卦衍生六十四卦,於是衍生了萬法。道家的八卦在世間法上來說,確實是正確的;但是八卦從四象來,四象從兩儀來,兩儀從太極來,太極究竟在哪裡呢?他們可就弄不清楚了,只能施設一個太極圖,終究無法稍知太極的本質。

      所謂「太」就是超過的意思,「極」是究竟的意思,所以太極就是無極,無極是說再也無法超越它了!然而無極或者太極究竟是什麼呢?道家對此始終是渺緲茫茫一無所知而作猜測,終究對衪覺得窈冥黯淡而始終無法猜測,所以才會說:「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因此說,老子《道德經》中所說「其中有精」的精,究竟是什麼?道家修行者自古至今始終都找不到那個真精,但我們卻可以找到,那就是如來藏金剛心。所以我說太極或者無極,根本其實是真相識如來藏:「根本實真識。」他們道家找不到的真精就是《楞伽經》中 世尊所說的真相識,也就是如來藏心阿賴耶識。有位師兄很有智慧,他說:「老師這首偈作得好,這裡面有依他起性,有遍計執性,也有圓成實性,都圓滿具足了。」我說不但這樣,到最後還得要全部泯除。因為當你入了無餘涅槃時,或者住在如來藏離見聞覺知的境界中,可就「我無我俱泯」了。既然那時我與無我全部泯除了,連我都不存在了,何況還有無我可說?所以我那首偈中所說的,跟這五句偈的道理是相通的。

 

《平實導師著作 楞嚴經講記八 頁38丶39》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單憑外在的各種因緣就能出生覺知心,那麼覺知心的出生就必然成為機遇率、或然率的結果,當然無法連貫三世因果,那麼每一世精進修學佛法必定都將唐捐其功。若是自然生,大家也都不必再精進修學佛法了,因為這是無中生有、自然而生,將來應該也可以無因無緣而自然成佛,成佛以後也必將無因無緣又自然成為凡夫,那又何必辛苦地精進學佛修行呢?

    所以,法界中的真相其實是:如來藏有妙真如性,能藉各種因緣而自然出生覺知心,才能成就聲聞、緣覺菩提,才能成就佛菩提。但是末法時代的所有大法師們都把這個最主要的根本主旨完全忽略掉,或者如同印順法師一樣,以先入為主的既定立場而特地加以否定。一旦故意忽略或否定以後,這些大法師們就只能捨本逐末,專門在覺知心上面主張覺知心是常住不壞的真實心,主張覺知心非因緣非自然、所以是真實的心性; 此緣故,大家都這樣誤會而開始將楞嚴妙義處處斷章取義乃至斷句取義了。中國佛教界中的這種誤會已經有幾百年了,一直都是這樣。所以古來註解楞嚴法義的人,真可以說是諸家紛然;然而其中也有真珠,只是魚目混珠的註解非常多,所以其中有許多法義是誤解楞嚴妙義的,就把覺知心常作是真實常住的不壞心啦!所以末法時期有許多誤會楞嚴妙義的禪宗錯悟者,老是拿能見之性、能聞之性乃至能知覺性,堅定地認作是常住不壞的佛性,堅決地說:「《楞嚴經》就是這樣子講的。」於是就這樣子誤會而耽誤了自己的道業,也全面誤導了廣大學佛眾生。

 

 《平實導師著作 楞嚴經講記八 頁198、199》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

去慰喻有疾菩薩時,會說:「你這個病痛大概都跟過去世有關,過去世一定是造了什麼業了。」菩薩會聽得進去,一般人聽了卻受不了:「不論什麼事,都說我過去世做錯了。誰看見啦?我明明没有做錯事,為什麼你偏要怪到我頭上來!」他就振振有詞跟你反駁。假使有親朋好友家裡出了事,千萬不要說:「你過去世可能做錯了什麼事。」因為他若不是菩薩,聽了就生氣:「為什麼都怪我?」但其實大部分都跟過去世的業有關係。世間有一句諺語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看來好像是一句很迷信的話,是說我們在人間即使是喝一杯水,也要有喝一杯水的福報;如果不是往世有那個福報,可能住在水邊没水喝,被水淹死了還會是渴死的人。正如一隻雞,牠啄一口食物也是前定;牠一生該吃多少食物,福報吃盡了就捨報。

 

《平實導師著作 維摩詰經講記三》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0796.jpg  

 

(有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疑問?)

蕭老師答:如果無情也能夠圓證種智,那請問:一顆石頭能不能成佛?應該可以嘛!因為它也成就一切種智了,對不對?好了!那是不是大顆石頭成大佛,小顆石頭成小佛?不是嘛!那是不是把石頭切割成半,就成為兩個佛?那如果切割成沙子那麼細,是不是成無量佛?好!那這樣的話,石頭的真如又是可增可減、可以分割了,對不對?所以這個都不是中道的正理嘛!不符合中道義,所以無情是不可能成佛的。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櫻花6.JPG  

 

既然虛空藏菩薩是從虛空無為入手觀修佛菩提智的圓通法門,所以他的名號就稱為虛空藏。

如來藏自性猶如虛空一般無為無作,從來不曾出現過有為有作的心行,都只是隨緣應物而直接運作,心中從來不曾對六塵中的萬法生起過任何的分別與取捨,所以是無為無作的體性。在這樣無為無作的體性中,又能出生萬法;當衪正在出生色身與覺知心等萬法時,自體卻又如同虛空一般無形無色,所以就稱為虛空無爲。因此說,虛空無為四字或虛空二字,在佛經中往往是指稱如來藏體如虛空而無為無作的自性,不一定是在講虛空;所以讀經時必須將前後字句連貫理解,不可斷章或斷句取義,以免橫生誤會而誤己誤人。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1082.jpg  

 

(植物也有生命,吃植物應該也是殺生。佛法又不許殺生,否則就是犯重戒,應該怎麼辦?)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0942.jpg   

 

如果證到沒有語言文字的離念靈知境界時就叫作開悟,那可好了!所有的人出門時在路上看見每一條狗,都應該要向衪們頂禮,都要去禮拜衪們;因為衪們也是住在離念靈知的「開悟」境界中─ ─衪們的覺知心中從來都沒有語言文字,遠比修行離念的人類修得更好。……

………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0671.jpg   

 

假使你以前曾經是那種人間佛教的信奉者,那麼我今天不教你離開人間佛教,而是要請你改換為另一種人間佛教,也就是回到正確的人間佛教,這才是我今天來這裡演講的目的。而以前的人間佛教,你們去學時都覺得很痛苦;譬如學習《妙雲集》,不論如何努力去讀,還是讀不懂,如見混亂到一塌糊塗,腦筋幾乎都要變成漿糊了!可是你來學習我們弘揚的回歸 佛陀本懷的人間佛教,卻是可以實證的妙法;實證以後,般若諸經你都可以讀懂,《心經》就不必再背誦了。我早就把《心經》忘掉了,但是你若要問我《心經》裡面的內容,我都可以為你解說;若是要叫我背給你聽,我卻背不出來,已經忘了。

能夠把《心經》的經文給忘了,才是實證者(導師豎起大拇指,大眾鼓掌)。這就好像張三丰傳太極拳給張無忌時說:「記住了沒有?」張無忌說:「我記不住!」張三丰卻說:「把它全都忘掉!儘管去打就對了。」欸!他就成功了,這就是得魚忘筌的意思。《心經》不用背,《心經》不用記,因為《心經》所講的都是你自己的現量;你如果證得自心真如的時候,你就有能力為人講《心經》;只是講得比較好、比較差的不同而已,但一定會講得正確,不會錯誤。所以我已經記不起《心經》全部,如今一個人獨自誦時一定只能記得住一部分;你若是要叫我獨自一人背誦,一定背不完全,但是我可以請出經文來為人宣講。這就是說,大乘法應該要這樣學,應該實證而成為自己心中的法,而不是依靠死記經文或別人說過的開示,諸位都應當如此。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鬼壓床.jpg   

 

轉貼自同修菩薩,感謝,阿彌陀佛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景照.jpg    

 

所以蜜果到底是苦葫蘆還是蜜果?還真難說,因人而異。這個苦葫蘆對你們來說是顆蜜果,可是對外面那些人來講,還真是苦葫蘆。所以 佛陀這樣施設,其實只是要把各人的業從根本淘洗盡淨而已,何曾有一法給了誰呢?有許多人貪求神通變化、貪求四禪八定;不像菩薩把四禪八定只是拿來作為工具,作為增益無生法忍的工具;凡夫們則是貪求四禪八定的境界、貪求神通變化。菩薩卻不一樣,菩薩也修這些東西,但只是拿來作為工具,用來度化眾生以及破壞天魔外道;所以百千三昧以及神通變化,不是菩薩所要的目標,菩薩要那些境界只是作為工具。所以說,各種施設之目的都是為眾生,才會講福與智兩個莊嚴法門,告訴大家要修福也要修智;然而修福修修智來莊嚴自己,其實福與智只是為了「破執有滯空」的凡夫錯誤見解而已。修集了福與智的目的,也是為了究竟的解脫,就是為了成就佛地的究竟解脫,目的在這裡。福與智並不是標的物,福與智的圓滿具足是成佛的副産品,所以,說福智兩種莊嚴,只是為了破壞眾生執著於有、破壞滯著空的錯誤見解。眾生若是滯空,那就告訴他,智慧真實不虛;若是著有,就告訴他,福德的莊嚴只是幫助你成就佛道之用,不是真實有。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