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虛空藏菩薩是從虛空無為入手觀修佛菩提智的圓通法門,所以他的名號就稱為虛空藏。
如來藏自性猶如虛空一般無為無作,從來不曾出現過有為有作的心行,都只是隨緣應物而直接運作,心中從來不曾對六塵中的萬法生起過任何的分別與取捨,所以是無為無作的體性。在這樣無為無作的體性中,又能出生萬法;當衪正在出生色身與覺知心等萬法時,自體卻又如同虛空一般無形無色,所以就稱為虛空無爲。因此說,虛空無為四字或虛空二字,在佛經中往往是指稱如來藏體如虛空而無為無作的自性,不一定是在講虛空;所以讀經時必須將前後字句連貫理解,不可斷章或斷句取義,以免橫生誤會而誤己誤人。
虛空藏菩薩也是童子身,和 文殊、普賢一樣穿著在家人的衣服,卻仍然是出家人。他當然也是從德立名,雖然他是從虛空無為入手觀修而證佛菩提智,但虛空無為並非斷滅空,虛空無為就是如來藏妙法,體如虛空的如來藏固然無為無作,卻能含容一切有情與山河大地,也能利益一切有情而且具有眾生所不知的種種偉大方便功能,所以才說為虛空之藏,名為虛空藏。就如同如來藏也含藏著可以使人成佛的功德,所以又名如來之藏──如來藏。虛空藏菩薩既然是因此觀行而實證佛菩提智,不是觀察虛空斷滅空而成就佛菩提,當然不該名為虛空菩薩,所以加了一個「藏」字而成為虛空藏菩薩。
《平實導師著作 楞嚴經講記九 第三、四頁》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