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0606 大乘、二乘 七覺支不同.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6/1752-a06_010

由正文老師開示

 

 

那什麼叫作七覺支呢?我們現在來說明一下什麼叫作七覺支?七覺支又叫作七等覺支,又叫作七覺分,也又叫作七菩提分。那七覺支有哪些內涵呢?七覺支就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還有猗覺支、定覺支還有捨覺支。這七覺支是佛子修學佛法過程的用功方法,所以佛子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應該以這七覺支來自己檢驗。

念覺支就是說,當佛子聞熏正法念持不忘。

擇法覺支是說,所謂的聞法以後能作思惟,思惟以後也能夠作簡擇,擇法就是簡擇的意思,而棄捨邪見而入正見。

精進覺支就是說,佛子能夠簡擇諸法,捨棄邪見以後,能夠心住正見,而能夠精進修持,心不退沒。

喜覺支,是因爲佛法精進修持,觀知諸法虛幻,所以對於三乘菩提能夠生起信心。

猗覺支是,所謂的因佛法之於善於抉擇修持,所以得於喜心,然後遍身受樂;也就是說,對於佛法善於抉擇以後,因爲喜心而能夠遍身,因爲法樂的緣故,所以遍身受樂,這個就是猗覺支。

那定覺支,是因爲有修有證,因爲有證有驗以後,心得決定,所以住於一境而不搖動,乃至發起禪定功德,這個就叫作定覺支。

那捨覺支是說,猗以後,也就是說因爲猗覺支以後,觀諸身心受樂也都是無常,所以除一切受,所以這個叫作捨覺支。

那以上所說的七法,就是這個七覺支,是依二乘所修的七覺支來說的。但是大乘法當中的七覺支,和二乘法的七覺支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呢?我們來看一下,二乘法跟大乘法的七覺支,其實它是有不一樣的。

 

菩薩因爲所證菩提不同於二乘,因此所修的七覺支就不同於二乘人。

而菩薩因爲證法界實相的緣故,依法界空性,觀七覺支也是施設幻有,所以對於諸法不生憶念,這個是菩薩的念覺支。

然後又對於諸法觀察,無非空性真心之自現自取,七識妄心在這個當中自生分別,然後於空性而言,實在沒有一個善惡染淨可得;因爲這樣住無所得的正見的緣故,所以菩薩得擇法覺分。

菩薩不以壞滅三界有爲法而證菩提,乃於三界諸有爲煩惱中,不離煩惱而證菩提,這個是菩薩的真精進,所以叫作真精進覺支。

在三界諸有爲法中,不生樂著,亦不愁憂煩惱;因爲證諸法唯心所現,實無所得,所以因爲喜憂相滅,這個就是菩薩的喜覺支。

那菩薩對於諸法中,了知一切諸法都是自心緣於自心,除了這個以外沒有其他一切法可得,心樂安住無所得境,這個是菩薩的猗覺支。

緊接着,菩薩能夠深入證驗自心所取、能取都是如來藏所現,能知所作主的心沒有一法可得,因爲這樣子而心得定性,不移不轉,這個叫作菩薩的定覺支。

那菩薩得心定已,菩薩得了心定以後,觀這個定心住心亦妨涅槃,也就是說,這個定心住心一樣是妨礙涅槃的,所以能夠觀而具慧之心,也知應捨棄之,也就是說,對於這個能觀而具慧的心,也知道應該要捨棄祂;這個意識心應該要捨棄祂,不著不貪自心,住於不知不見的如來藏的無住之境,這個是菩薩的捨覺支。這個是菩薩所觀的二乘七覺支空。修學大乘佛法的佛弟子,如果想要入佛法的殿堂,應該以菩薩所觀的七覺支而來自行檢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