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生活中的佛法~「十習因」的「第一因」.jpg

    這個題目是什麼啊?!連有接觸佛法的人都未必看得懂。這是 佛陀在《楞嚴經》中所提到的一個名詞,「十習因」它的意思是有情眾生一直熏習的十種習慣上的前因,而熏習不同的前因,必然相應交感到未來世緣熟時的不同的果報,講白話一點就是先前造作了某種業,而承受後來於緣熟時應得的報應,就是「自作自受」的意思啦!

    而我們每個人身口意的造作都是在「感情」與「理智」的趨使下來進行的。一般我們在看一個人的時候,往往會說,這個人較感性、那個人較理性,而感性的人因為較重感情,容易被情感左右難以如理判斷事情,而理性的人較能跨越情執,遠離情緒的困擾而客觀地以理智來判斷事情;若以佛法修學的角度來說,也會因為每個人的情執與理智的差別,産生不同的學習命運,在恭讀了 平實導師所寫的《楞嚴經講記》之後,對於「情執」與「理智」影響著生命的升、墮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在《楞嚴經講記》第十二輯第113頁中提到:

「想」與「情」不一樣,「情」是厚重的,會使人下墜於人間乃至三惡道而不能生天;「想」則是輕安而往上飄的,往往是能提昇未來世的所生之處。

    由於「情」越多就越下墮,「想」越多就越上昇,所以 佛陀為了幫助我們破除情執和過分的貪欲,在《楞嚴經》中對於「情」與「想」的輕重不同差別作了種種詳細的開示,莫非希望眾生在深入了解「情」與「想」之後,對於佛法的知見能夠拿捏得宜,就不會因為「情執深重」不以理智斷事,缺乏理智而落入「情多想少」或「純情無想」之中,造成異熟的因果交感與惡劣的果報出現,即所謂的「十習因」與「六交報」;在173頁中提到:

「十習因」的造作,都是因為生前以六根處在六塵中造作出來的,不離六根與六塵,所以死後交感「十習因」領受苦樂報時,同樣要以六根處於六塵中受報,所以名為「六交報」;而三界中具足六根與六塵的地方,就是欲界,所以「受六交報」的處所當然是在欲界中,不會超越於欲界以上。

    古文的《楞嚴經》艱深難解,如今有幸在這方面的智慧, 平實導師為我們做了白話的翻譯而寫於第173頁以及之後的數頁之中,說明種種不同的熏習因卻是因為「情」的十種輕重差別而産生的,導致繼續出生於欲界中,而其中最重的第一因是「婬貪」的熏習因,茲再摘錄以下 平實導師於書中的開示分享於有緣:

「而如何是導致繼續出生於欲界中的「十習因」呢?十習因的第一因是婬貪的熏習因。

佛陀開示說:由於生前的「婬習交接」,貪婬的習性不斷熏習,所以男女二根互相交接「發於相磨」;譬如《狂密與真密》第二輯封面的雙身交合像,就是「研磨」的具體表現。「研磨不休」成為習性以後,就會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也就是慾火發動而産生了不應該有的惡行;譬如強搶民女的惡行,或如密宗喇嘛們婬人妻女乃至人獸亂倫等惡行,所以死後由於「情多想少、七情三想」而「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這樣受苦「經百千劫」,會成為餓鬼道眾生「受氣猛火」的原因就在這裡,乃至成為「下洞火輪」的地獄果報。

密宗喇嘛們修習雙身法樂空雙運,說穿了就是研與磨兩個法;在雙身法的樂空雙運中,如果離開研與磨兩個法,就不可能有第四喜的樂觸可以證得;可見樂空雙運是緣生法,不是宗喀巴講的本有法,而是生滅法。常常修習雙身法而邪婬的人,不斷地研磨,必然成為習性,於是「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就在修習雙身法時的男女二根中發動了,於是地獄道中的鐵床與銅柱就感應而生;鐵床象徵女性,銅柱象徵男性,於是死後便去領受苦果。慾火的發動,是基於邪婬的男女雙方無所限制互相研磨的習性而産生的,所以喇嘛們「博愛」地廣修雙身法,而在死後領受鐵床銅柱的火煎苦果,都是源於生前喜愛邪婬的研磨而高喊「博愛」,廣婬別人的很多妻女,一見年輕女人就生起大慾,由此發動了慾火來燒熱鐵床與銅柱,死後由他們自己來領受。」

   世間人都知道,「萬惡淫為首」,在佛法上更是如此,所以「十習因」中「貪淫」列為十種惡習的第一因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