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2/2758-a12_062
由正鈞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今天要和大家談「意」有五種異名,其二:「名轉識,謂依動心能見境相。」(《大乘起信論》卷1)。
前一次提到,在《大乘起信論》之中指出:「此『意』復有五種異名:一名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大乘起信論》卷1)意思是說,意根有一種異名叫作「業識」,我們之所以會有繼續在三界輪迴生死,不斷地投胎、受生,其原因都是因為意根末那識不肯讓自我消失,也不肯讓自己附帶而有的意識覺知性消失的緣故,所以使得意識也不停地去攀緣而造作種種業行,反覆地加強意根去執取三界法的勢力。因為種種的業行都是由意根在背後掌控,如是周而復始,才稱意根為業識。
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雖然分析、歸納、簡擇好壞境界,乃至是因之而受苦享樂,都是由於意識的覺知性所成辦的,但卻是意根在背後處處作主所致,所以意根便以覺知心的覺受來作為自己的覺受,用這樣的方式來受苦樂,意根其實是世間凡夫正受苦樂的主體。而眾生所以會在世間享受苦樂,正是因為往世曾造作種種善惡業行的緣故,並且強烈地執取之;之後這一些與意根相應的無明業種,雖然說被執藏在阿賴耶識之中,但隨著種種與這一些煩惱業種相應的狀況之下,不但意根末那識不肯讓自我消失而不停地運轉,見聞覺知心也就因此而現行,就有了三界的生死相續,這就是不覺而一念心動,所以稱意根叫作業識。
依於論文的內容,今天接著來看「意」的第二種異名:「轉識,謂依動心能見境相。」我們常常聽得到「七轉識」這個名相,其中的一個意思是說,眼等六識加上意根─也就是第七識─是在三界塵境之中運轉的,而六識等的和合運作,又能夠很巧妙地去分別塵境的美醜、勝劣、好壞等等的差別相,就在分別完成的同時,產生了喜歡厭惡的覺受。具有遍計所執性的意根又是識陰六識的俱有依,就在背後配合著作主,讓六識等繼續攀緣喜歡的境界,或者是遠離討厭的境界。不管是繼續攀緣,或者是立刻遠離境界,都隨著現前的境界而產生了取捨的作意,因為是會與善惡性相應而運作的緣故,這個時候說前七識是隨著塵境而運轉,所以才合稱為七轉識。又六塵之相也是不斷地在變動,從衪在六塵之中不斷地分別、轉變的緣故,而就說衪是隨著六塵相之變動,而有著生起與消滅的轉相。七轉識如是運轉之後,就把種種善惡性相應的染污種子,種到第八識如來藏之中,此時此刻,七轉識則是能熏,如來藏則稱為所熏。第八識本身是自性清淨的體性,卻因為七轉識及其心所有法有殊勝作用的緣故,所以能增減如來藏中所含藏的習氣種子,然後意根又與無明種及業種相應,就反覆而有我們生生世世。這個部分的意涵,就如同在前面「意根又名業識」之中所敘述的一樣。
有的時候我們在經論之中,會發現一種情況:某一個名相明明是一字不易,可是在這一部經論之中與另一部經論之中,所代表的意涵卻是有一些出入的,或者甚至於說是完全不相同的,所以因此就判斷說「可能是這一部或者是另一部是偽經」。然而世間法之中,往往一件事就可能會有很多的相貌,或從某甲的角度來看、或從某乙的角度來看,是各有差別的,並不能說一定是哪一種狀況才對。這就好像說,從東南西北上下六方來看一個人,每一個方向所見的均不相同,但卻不能說只有某一個方向所看到的才是正確的,因為六個方向來看一個人的話,每一個方位所看到的都是同一個人,只是因為方向是不同,所以所見的相貌也是不同罷了!佛法之中也是這個道理,有時候會在經典中看到「心意識」三個字,善知識此時就解說,這分別指的是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也許另一部論典之中,又看到「心意識」,善知識卻解釋說,這是第六識的過去、現在、未來相貌的方便施設。這個時候,你得要看經論中的前提,才能夠確定那個名相的真正意涵,而不是說把某一個名相就認定說只有一個意思,因為世俗之中,就已經不是這個樣子了。
這又好比說「我」這一個字,一般都把他當成世俗中的我,有的以色身為我,有的以見聞覺知心為我,有的則是以這兩者的和合運作為我,有的則是以離念靈知心為我,都是以蘊處界的法為我;這一些的情況,還不如說以處處作主的心為我,因為這才是三界法之中的我。可是你假如在某一些經典之中,尤其是宣說了義法的經典,就好像《佛藏經》卷上之中,就提到很多,例如「我是真實相法,不可入不可取,……我此法中無男無女、無天無龍……我是法中無常無無常……。」(《佛藏經》卷1)這一些的「我」,就不是指蘊處界我,而是作為第八識的異名。所以往往一個名相會有多種的意涵,這是在世俗法中與佛法之中都會有的情況。
然而 馬鳴菩薩在這裡稱意根為轉識,這個「轉」字的意涵是有一些不同的;這裡的轉,有運作、操作的意思。也就是說,意根在三界之中是有作用的。同時,既然說是轉,那也顯示出衪不是都一直處於如如不動的境界,所以才叫作轉識。怎麼轉呢?依於無明及業力而心動。這裡所說的心動,並不是世俗上所說看到喜歡的東西而心動,想要把它買回家;或者是說,看到心儀的對象而心動,想過去跟對方聊聊天。這裡指的是意根的心動,心一動之後就喚起了意識,乃至是前五識,共同運作起來了別境界。既然是意識等現起而了別境界,當然就會有能見的六塵境界相的情況出現,然而意根雖然也有五別境心所有法中慧的一分,但由於了別慧的功能是很低劣的,只能了別塵境巨大變動的相貌,而無法了知塵境的細部內涵,必須得要由意識的配合才能夠完成。
譬如說,一個人眠熟而無夢之際,他的前六識是暫時不現前運作了;換句話說,這個人就暫時沒有辦法了知外塵境界了,而在世間法施設說,這一個人是睡著了。可是他的意根從來不睡覺,也從來不會睡覺,衪仍然是不停在緣於種種的法,當然也包括五塵境;所以突然一陣雷響──叫作聲塵巨大的變動,意根想要了別是怎麼回事,卻又因為慧心所很羸劣,所以喚醒意識及耳識,也就是說,令阿賴耶識流注出意識及耳識的種子;有了意識及耳識的配合,就能夠運轉於突然出生的聲塵的內涵。當然也許同時又睜開眼睛,眼識也跟著現行,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於是就知道只是一陣雷響,心中也許又想起睡覺之前看過氣象報告,知道會有一場雷陣雨,反正窗戶也關好了,就不管它了吧!因為明天要上班,還有重要的事情要辦,睡覺比較重要,所以眼睛一閉又睡著了。而意識與眼識、耳識的配合,而能夠見境相的運轉過程,仍然是離不開意根,這是因為前六識是無法離開意根而單獨現前運作的,第七識意根是識陰的俱有依的緣故。就這樣子互相配合而運作於三界法之中,而能覺知之心延續不斷,也就顯示說,意識的種子是前後不斷地轉易,所以從前念、後念的差別的相貌,就有了一個分別的作用,一直地持續運轉下去。因此某甲睡覺的過程,就會有從清醒時而睡著,又從睡著中突然又醒過來,會有著這一些種種三界法中運行的一個相貌,這都是因為意根從來不睡覺,而衪又是轉識的緣故,所以有著能覺知的心在運轉著,這仍然是要依於意根的,因為有能覺知之意識心在配合的緣故,所以「依動心能見境相」就變得伶俐不得了了,有時候就轉而與善法相應,有時候又轉而與惡法相應,當然也有無記的時候。
這就好像說,一般人常常有這麼一個經驗,也許某乙走在路上看到了美女,不經意地就多看一眼,可是突然間警覺到:「我已經開始學佛了,善知識說,要常常反觀自己的身口意行,不可以過分攀緣外面的色聲香味觸,因為那是生死輪迴的因。」這麼一警覺以後,立刻就收回貪看美女的眼光,可是才不過幾秒鐘過去而已,心中隨即又出生了一個念頭:「不看白不看,因為真的很美又很美。」那想當然耳,眼神又會再度聚焦在對方的身上。就這樣,可能是一來一往好幾個回合,也許一直要等到對方離開他的視線為止。為什麼要說往來好幾個回合呢?因為一下子很想看,就看啦!一下子又想起來不該看,又不看啦!這樣的過程,通常都會重複好多次,所以就說往來好幾個回合。
世間法不是也說,碰到了類似的情況,我們的心中就會交錯的出現白天使跟黑魔鬼嗎?白天使是要你改惡向善,黑魔鬼卻是要你下墮沉淪。而從佛法上來說,不管是白天使或是黑魔鬼,其實都是自己的意識,一會兒這樣想,一會兒又那樣想,只是有時候會說,一者是比較偏向於往昔的習氣的現前,這是由於意根攀緣無明種而現行的緣故;一者則是依於今時此世的知見判別,但卻不能一定說往昔的習氣一定是惡、一定是善,因為這是因人因事而異的。但不管如何,兩者都是意根與意識的配合運作所致,所以這麼一來,轉的狀況就可能是或善或惡、或淨或染了。但這個部分,就可得要看您所親近的善知識是如何教導的,或者是每一個人的過去世他的習氣的種種差別而定了。
然而在三界之中,雖然眼等七個識都緣於塵境而運作,只是前六識是會暫斷的。不說前五識,單單來看第六、第七識其互相間的關係,譬如說,一般眾生住於欲界的散心位,六、七識都很忙碌地運作著,而在二禪以上的等至位,意識覺知心相對的不那麼忙碌,因為是制心一處的緣故,而第七識意根除了配合意識住於定境之外,同時還要緣於別的法,所以當有人要喚醒入定的某甲的時候,就在他耳邊輕輕地敲一下引罄,「鏘」的一聲,某甲的耳識又現行運作了,那就說是出定了。
若是某甲入於無想定,前六識都暫斷了,為什麼還能夠出定呢?因為意根還在運轉啊!而若是捨報之後生到無想天去,前一剎那還在了知境界,下一剎那意識不再現行,就依於四禪的天身而入於無想,不再了知境界了;即使說壽長五百大劫,不但無法利他,亦復不能自利,這不是菩薩所應求生的境界。然而五百大劫之後,某甲還是會下墮,又生到人間乃至是三惡道之中,因為他的意根,在他在無想天意識斷滅而不再了知境界的時候,依然還在運作;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當定福受用完畢之後,就接著受用其他較輕的諸業果報。正因為意根是業識,所以才會有某甲在無想天再度生起一念覺知心而下墮的情況。
若是某甲入於滅盡定之中,前六識當然也不再現行了,不但是如此,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是連意根五遍行中的受、想兩個心所有法亦復不現行。雖然是如此,但仍有觸、作意、思三個心所有法運作著,所以阿羅漢每天中午用了午齋,經行了一陣消食了之後,上座入於滅盡定,但都先有所施設,雖然入了滅盡定,而沒有意識再了知塵境,但意根一旦在第二天觸了預設的法塵,就會因此而出得滅盡定之外。也就是說,依於意根心動的緣故,接下來前六識現前運作,當然就會有能見的六塵境界相的情況也出現了,所以說意根是轉識。若不是這個緣故,那麼某甲晚上一旦睡著了,或者是說某一個狀況令其悶絕了,豈不是說他要等同是捨報嗎?乃至說,某甲入於無想定、滅盡定之時,是不是也要說他是入於無餘涅槃一樣呢?但事實上都不是這個樣子,因為在定外、定中,意根都是轉識。
今天就說到這裡,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