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真正的興沙塔廟來供佛.jpg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3055-a13_126

由正文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要跟各位分享《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是有關於供佛的功德,這個故事就叫作「童知至真興沙塔廟獲福生天」。也就是說,在講有一群小孩子,因為以沙築塔來供佛的緣故,所以能夠得生天上這樣的福德。我們都知道供佛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在經典裡面處處都有這樣子的一個說明。我們來先看一下《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怎麼說呢?佛告訴地藏菩薩說:【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地藏菩薩本願經》卷2)在《地藏經》裡面,處處講到供佛的功德。

這邊就是說,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在佛法中所作的一切善根、布施供養,譬如說像修理塔寺或裝理經典這樣子的行為,乃至像一毛、一塵、一沙、一滴水這樣子的微小,但是這樣子的善事,如果能夠迴向你的如來藏法界,也就是迴向你的本心,迴向你所作的一個善業的功德,這樣子的人所作的功德,百千生中都能夠受到微妙的喜樂。

在《佛說金光王童子經》裡面這麼說:【又復有眾生,得遇於佛塔,中有設利羅,細與微塵等,是人心歡喜,作種種供養,當獲大福聚,如前等無異。】(《佛說金光王童子經》)這個是在說什麼呢?就是在說佛滅度以後,如果有眾生遇到佛塔,裡邊有佛的舍利(設利羅就是佛的舍利),這舍利縱然是微小到、細到像微塵一樣,「細與微塵等」,就像這樣微小的這種微塵,但是因為這樣子讓人能夠心生歡喜,也就是說你遇於佛塔,或者說你造佛塔,能夠讓人心歡喜作種種的供養,當獲大福聚。因為這樣子的福德、這樣子的功德,能夠讓很大的福德聚集起來,也就是跟在佛前供養佛一樣沒有什麼差異。

所以這個先決條件,最主要就是興於佛塔的動機,最主要就是對於佛發起了最至誠的供養心,但是這樣供養佛塔,其實到最後尤其在像法以後,有一些佛門外道以供佛塔來收供養,這個已經是變質了。這樣子的供養,我們後面會說明供養佛塔其實有理的部分也有事的部分,如供養佛塔的事修這個事情,必須要依止著佛法的理,才有辦法來真正的成就供養的功德。

我們現在就來說明這幾個童子生天的因緣,這個是在《生經》第四卷裡面所說的:佛陀遊化到波羅奈國的時候,有一千兩百五十位大比丘以及眾菩薩們跟佛隨行,恭敬圍繞聽法。在那個時候有五百位的孩童,他們彼此之間都是心意相通,無論出外踏青或遊戲,天天都結伴同行,所以他們感情非常好;他們的行動一致,就像是身心相連一樣,即使是大家只是一天沒有見面,都感覺到好像是隔了上百天一樣。也就是像我們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成語,彼此之間互相的敬重感情非常的好。

有一天,他們一起在江邊的沙灘上遊戲玩耍,因為對佛生起了恭敬心,對佛生起了敬仰心,因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供佛,所以他們就一起用沙子,堆築佛塔寺廟來供佛。每一位小朋友都爭相地告訴其他的小朋友說:「大家快來看,我的佛塔築得非常好看啊!我來教大家,快來照我的方法作啊!」這樣子,五百個孩童雖然每一個都很有善心,雖然他們這一世非常恭敬佛陀,很有善心,可是他們命中註定了此世應得的福報是比較淺薄的,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呢?我們後面再來講。當時在遠處的山區,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雨水匯集進入了江中,江水突然暴漲,水勢非常的凶猛,越過了江岸,最後就把這五百位正在江邊遊戲、也築塔在供養佛的這幾個小孩沖走,而且都淹死了。

一般人看到這種情形一定想說:這小孩子這麼乖在供養佛,我們不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所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都是騙人的,所以有人看到這些景象以後,就非常感嘆惋惜!每一個人心中就很憐憫地說:「可憐啊!可憐啊!」這五百位小孩的父母親更是悲痛萬分,而且放聲大哭不能自已,想要為孩子安葬,但是因為被大水沖走以後,卻又找不到屍首,所以心中更是悲苦淒涼到了極點。當時也有很多人幫忙四處的奔走,但是卻一點辦法都沒有,也沒有辦法找到小孩子的屍體。

眾比丘們就把五百孩童因為築塔供佛,乃至於被水淹走的情形,詳細地把它發生的情形就稟告了佛陀、稟告了世尊。世尊聽到這樣子的一個事情以後就告訴眾比丘們說:「你們都能夠預知這件事情的宿命因緣嗎?」意思就是說,你如果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不知道事情的因緣的話,就不要妄斷這樣子的一個因果。一般我們世俗裡面,都會有人從表相上看到,因為有人造了善業結果得了惡果,就斷定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是不對的,這個根本是虛妄的,但是他們不知道,因果不是只有這一世,也不是過去一世、兩世的事情。因果的事情,其實是過去無量世牽扯不斷的,所以佛陀問了以後,大家就去呼喚這些小孩子的父母。也就是說,佛陀問他們這樣完以後,就是要告訴他們這樣子的因緣是怎麼樣。那這些人就去呼喚這些孩童的父母,並先告訴他們說:「你們不要驚慌,這些孩童五百世的宿命,都應該受如此短命的果報。」佛陀他們來的時候就告訴他們說:「你們不要緊張,這也是孩童的五百世宿命,都是因為過去有某一個業行,所以必須要受這樣短命的果報。但是如今他們這一世受完這個果報以後,都已經往生到兜率陀天去了,而且都是一同的發菩提心,而且奉行了菩薩行了。」,於是佛陀展現了不可思議的威神的力量,散發出無量的光明,讓五百孩童的父母都能夠看到已經往生兜率陀天當中的他自己的小孩。

緊接著,佛陀要讓這些父母親安心,就召喚在兜率天聽法的這五百孩童來到跟前,他們看到佛陀以後都立刻過來,而且先在虛空中散花供佛,再下來向佛頂禮,而且很虔誠地把身心性命歸依於佛陀,並向佛陀稟告:「弟子等蒙受世尊的慈恩,雖然失去了身命,但都能夠往生兜率陀天,覲見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而且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很慈悲地施予恩澤,開示教化我們種種不足之處。」佛陀聽了之後就說:「太好了!你們都能及早的審查思量,了知佛世尊的無上功德,並且能夠興立塔寺來供養佛,也就是因為你們興立塔寺來供養佛的這樣子的一個因緣,所以因為這樣的緣故,你們才能夠往生天上。如今既然已經出生於兜率陀天,而且親自面見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就應該要恭敬地請問領受佛法的教誨。」佛陀為他們演說了佛法以後,他們個個都非常的歡喜,成就了不會再退失轉變的修行功德。

然後,這五百個小孩他們就各自的跟他們父母親稟告說:「您們不要為我們悲傷啊!每個人都是依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惡業因緣而受報,是沒有辦法剎那耽擱停留的,所以希望父母親們也都能夠努力精進地修學佛法才是啊!」緊接著又說,跟他們父母親說:「我們人在三界中,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當中,就猶如被繩索捆綁一樣,就像被關在監獄的囚犯一樣,如果能夠早日悟道出離世間的繫縛,也就是出離我們世間的煩惱繫縛,」那要如何出離世間的繫縛呢?後面就會講到。「這樣子才能夠獲得真正自在的緣由。」接著又說:「只有將身心性命歸於三寶,才能從業流、煩惱流、苦流等三流當中獲得解脫。」所以很顯然這五百個小孩在彌勒菩薩的座下,已經熏習了正確的佛法,而且已經深信、而且已經發起了智慧,所以就來向他們的父母親開示說:「我們的身心性命必須要歸依於三寶。」只有這樣子你才能夠從業流,也就是說從「行支」還有「有支」;那煩惱流指的是什麼呢?煩惱流就是指「無明」還有「愛」跟「取」這三支。所以這個就在講說,我們必須要從緣起,五陰的緣起的這十二支裡面,去一一地觀行,去脫離煩惱的痛苦。

所以說,從業流、行支還有有支,煩惱流是無明還有愛跟取,苦流指的就是從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憂悲惱苦等等這幾支;也就是因為這樣子,才會產生惑、業、苦。所以煩惱流就是我們經常在講的是「惑業」,這個業苦的部分就是屬於業流,苦流就是識支、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憂悲惱苦,所以才有辦法解脫於老死憂悲惱苦。

接著又說,唯有能夠發起菩薩的大願心。所以講完了這個解脫道以後,又跟父母親講說:「除了這樣以外,唯有必須要發起菩薩的大願心,修學佛法親證法界的實相如來藏,上求佛道究竟解脫、下化眾生拔濟拯溺,這樣的行佛菩提道,才是真正的可長可久之計啊!」接著就說:「世間的種種煩惱,時時地驅使著我們,使我們流轉在三界,這就如同在大海中游泳一般,隨時都有可能遭到滅頂的危險。但自己如果肯努力精進地修學佛法,就能夠度過解脫於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等猶如四大河水的纏繞,進而出離生死輪迴的大海,而能夠到達究竟解脫的涅槃彼岸。」

他們的父母親聽了以後,也聽從佛陀的教導,也都發起了修學佛法的菩提心。接著這五百位孩童,也就是這五百位天子,向佛陀行最恭敬的頭面接足禮,繞佛三匝以後,禮敬世尊,然後告退,便忽然隱沒不見,返回兜率陀天去了。大家聽了佛陀的說法開示以後,個個都非常的歡喜,也就是聽了佛陀的開示這樣子的因緣以後,有的慢慢的因為這樣子的修行,也逐步的證果。

那我們現在就要來說明,剛剛所謂的供養佛塔、供佛塔廟,其實有事也有理。也就是說,從事上面來說,就是像這五百童子興沙塔廟,也就是用興沙作塔來供佛,或是說你實際上去造作佛塔來供佛,這個全部都是從事上面來說的。從事相上面這一部分有哪些功德呢?我們從《分別善惡報應經》裡面所說的:【若復有人於如來塔合掌禮拜,獲十功德,何等為十?一、言辭柔軟,二、智慧超群,三、人天歡喜,四、福德廣大,五、賢善同居,六、尊貴自在,七、恒值諸佛,八、親近菩薩,九、命終生天,十、速證圓寂。】(《分別善惡報應經》卷2)

所以從《分別善惡報應經》裡面,佛就講說:如果你能夠興沙塔廟,或是說能夠在如來塔合掌禮拜,至誠的禮拜,不是為了人家說供養佛塔就會有多少功德、會有多少福德,因為要獲取這個福德去禮拜,那都沒有辦法獲得功德。是因為對於佛的五分法身:佛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解脫知見身,對於佛的至誠的恭敬禮拜所發起的功德,這十種功德其中有言辭柔軟等等十種功德,所以這五百童子很顯然的因為興沙塔來供佛獲得的諸多功德,包括了命終生天,還有能夠恆值諸佛,能夠值遇釋迦牟尼佛,乃至於能夠值遇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這個是從事上面來講。

從理上面來講呢,其實真正的興沙塔廟來供佛,也就是說你造築佛塔來供佛,最主要它的道理在什麼地方呢?《實相般若波羅蜜經》這麼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此地則為有諸佛塔;若復有人愛重此經,常隨守護不離身者,是人應受一切世間恭敬、供養。】(《實相般若波羅蜜經》)這邊講得就非常清楚,完全就是從理上面來講,若是經典所在之處,什麼是經典呢?在《實相經》裡面、在《般若經》裡面,所講的經典、所講的此經,全部都是在指眾生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這一個如來藏。所以只要有人能夠親證這一個如來藏,你就是知道這個經典的所在之處了,你開悟明心親證自性如來,就是親證此經,此經就是《金剛經》,此經就是般若系經典裡面所說的一切經,此經就是《法華經》,就是佛說的三藏十二部經裡面的所有一切經;因為所有一切經裡面的法,全部都是含藏在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這一個如來藏裡面,離不開如來藏,不管是所有的三界六道的六塵萬法,乃至於有漏法、無為法,全部都是函蓋有漏有為法、無漏有為法或是無為法,全部都是函蓋這個地方。所以只要你能夠親證此經的時候,這個就是佛塔所在之處。若復有人愛重此經,也就是說如果有人未悟之前能夠勤心求悟,或是說悟後能夠真實地轉依如來藏,這個就是講說:若復有人愛重此經,轉依如來藏的清淨性,常隨守護不離身者,是人應受一切世間恭敬供養。

所以已經知道如來藏的道理,至心懇求如來藏的理體,一心求悟的人、一心修行求悟的人,乃至於已經開悟的這些人,都是應該接受一切世間恭敬供養,因為這些人就是猶如諸佛塔廟所在之處。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裡面又是這麼說:【然諸福田實不可得,是故諸佛皆非福田非非福田,以福非福及一切法性平等故。】(《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4)所以我們說,興築佛塔供養諸佛到底是福呢?還不是福呢?但是明明前面講說,從事修上面來講,明明這五百童子興沙塔廟供了佛,因為這樣子的福德才生天啊!甚至於我們也一直都在鼓勵大家必須要恭敬的供佛,必須要如實的、恭敬的對佛發起至誠心,怎麼現在這個地方又說:「然諸福田實不可得,是故諸佛皆非福田,非非福田。」那到底是不是福田呢?

但是這邊講得很清楚喔!這邊講說「是故諸佛非福田,非非福田」,也不能說祂不是福田,也不能說祂是福田,因為如來藏本不可得,但是如來藏所含藏的種子,因為你所造的福業,所以成就了你這些種子,因為你這些善業種子所成就的福果,所以方便稱為說祂是福田,但是其實祂又不是能夠領受這些福果的,所以說祂是非福田。但是沒有如來藏的話,你所種的福又無所施、福無所存在,你所施的福果,必須要依著如來藏來存在,所以佛就繼續說:「以福、非福及一切法性平等故。」因為你所施的福,乃至於如來藏所儲藏的這些種子,全部都是依著如來藏的本來自性的體性,如是次第現,所以這個就是從理上面來談「非福、非非福」。所以興沙佛塔應該有這樣正確的理上面的認知,你才有辦法真正的去植福布施。我們今天這個故事,就跟各位分享到這裡。

祝福各位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