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百名盲人.jpg

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3054-a13_125

由正文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還是在《三乘菩提的佛典故事》上面要跟各位作分享,其實所謂的佛典故事,都是佛本生實際上的一個因果經歷,所以說是故事,但是其實它不是虛構的。有的人認為說,這個佛典故事它只是佛所編寫出來的一個虛構的情節,所以就把它稱為說是「佛的本生譚」,這個是錯誤的講法。其實都是出自於佛的本生經,所以都是佛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成佛的一個真實過程。我們今天所要說的是一個叫作「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的因緣」。

我們在講這個故事之前,先瞭解成佛本身就是福慧兩足尊;佛佛道同,成佛的過程就是要具足圓滿福慧兩足尊。那如何成就福慧兩足尊的佛果呢?那就必須要先攝受佛土。攝受佛土之前,一定要先饒益一切有情,也就是說,必須要利益所有的一切眾生;也就是在三大阿僧祇劫裡面,要不斷不斷地去行內財施或是外財施,來去作利益眾生的這樣子一個工作來攝受眾生,所以我們說攝受眾生,其實就是在攝受佛土。

我們來看一下在經典裡面怎麼說呢?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29裡面怎麼說:【因斯化導無量有情,令入正道,離斷生命乃至邪見,或以布施乃至般若攝諸有情。為欲饒益諸有情故,或捨財寶,或捨妻子,或捨王位,或捨肢節,或捨身命,隨諸有情應以如是如是方便而得利樂,即以如是如是方便而利樂之。】這邊就講得非常清楚了,也就是說,所有的一切菩薩要修行、要成就佛果,就必須要去化導一切有情,必須要化育教導無量的有情,教導這些有情幹什麼呢?讓他們能夠歸入正道。那什麼是正道呢?正道其實就是我們的主題:我們的三乘菩提,三乘菩提就是所有一切佛法的正道,必須要回歸聲聞、緣覺,乃至於大乘菩提,這樣才是真正佛法的正道。那聲聞、緣覺菩提其實是匯歸到大乘菩提,也就是說三乘匯歸於一乘、匯歸於大乘,這樣才是真正的讓眾生能夠歸入正道。那歸入正道的目的是為了要幹什麼呢?是為了要讓眾生能夠離開生死。生死又包含兩種:一個是分段生死、一個是變易生死。也就是說,要讓眾生能夠斷離分段生死乃至於變易生死,影響分段生死或是變易生死的邪見。

那如何讓眾生能夠離開這些邪見呢?菩薩就必須要生生世世的去用六度、乃至於十度來化度眾生,也就是說,必須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用布施乃至於般若這六度來攝受一切有情、來攝受一切眾生。為了要饒益這些有情的緣故,必須要先作什麼呢?必須要先捨財寶,這個就是外財施;或捨妻子、或捨王位,這個都是屬於外財施。緊接著說,又必須要或捨肢節、或捨身命,這個就是內財施;那最主要是在等覺菩薩百劫修相好,無一時非捨命時,無一處非捨命處,處處地去捨離色身的這一部分,以色身來布施給眾生,來成就菩薩最終的一個福德。因為這樣子的緣故,隨所有的一切有情的要求,也就是隨諸有情應以如是如是方便而利樂之,也就是像《法華經》裡面所講的,應以國王身得度者,則現國王身;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則現宰官身;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則現婆羅門身。所以菩薩行諸度眾生的過程裡面,就必須要這樣子的去利樂眾生。

所以在後面這段經文,又繼續這麼講:【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由離諸相無漏心力,能於一切無相、無得、無作法中,圓滿精進波羅蜜多,亦能圓滿諸餘善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29)所以菩薩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其實是依著什麼呢?是由於離開了諸相的無漏心力。什麼叫作離開諸相的無漏心力呢?就是如來藏不住三界六塵萬法,又能夠顯現出無漏有為法的一個功德力。但是,其實祂本來是離相的,所有一切相其實都是在五陰十八界上面,那個才是有相。所以如來藏是本來無相,也就是因為這樣子的緣故,菩薩修行的過程才能夠成就世出世間法:出世間法就是我們能夠離開五陰十八界的部分,世間法是我們在五陰十八界流轉的這一部分;能夠親證如來藏以後,又無妨你如來藏出現五陰,和合運作,這個就叫作世出世間法。但是其實在這個過程裡面,如來藏祂本身還是無相、無得、無作之法,所以這個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菩薩不斷地精進修行,這樣就是圓滿精進般若波羅蜜多,也能夠圓滿其他的善法。

我們緊接著再來說明,這個所謂的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的因緣是在講哪一個故事呢?在《賢愚經》裡面佛這麼說:在佛世的時候,佛陀居住在舍衛國中的給孤獨園,當時附近有一個國家,它的名字就叫作毘舍離國。這個國家中有五百個盲人,他們居住在一起,靠著乞討過日子,而且他們常在行乞的時候,聽人家談論佛陀的事蹟。有人說道:「佛陀的誕生,非常的奇特殊勝,若能夠親身目睹佛陀,縱使是衰老病弱、肢體殘廢等等百病,都能夠去除痊癒,乃至眼盲的人也能夠重獲光明,耳聾的人也能夠恢復聽力,啞巴的他能夠說話,駝背的能夠伸直,手腳殘缺的也能夠獲得醫治,精神狂亂的也能夠獲得矯正,貧窮的也能夠獲得衣食,愁憂苦厄都能夠消除。」所以這五百盲人聽了這段話以後,心中就燃起了無限的希望,大家就一同的商議說:「我們今天不但貧窮,而且身體殘缺,淪落為乞丐,這個都是過去累積了太多的罪業所導致的,所以我們如果可以見到偉大的佛陀的話,一定可以解救我們現在身上的這些痛苦。」

這五百盲人便在路旁,對路過的人一一低下的哀求,希望有人能夠慈悲地帶他們到舍衛國;但是不管他們怎麼哀求,路過的人都無動於衷,沒有人願意幫助他們。那五百盲人在這個時候就互相的商議說:「我們空手求人,又沒有給人家報酬,這樣子希望別人幫忙我們,似乎是不太可能的,那倒不如從今天開始,我們每個人都乞討到一枚錢,湊起來就足夠五百錢,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夠僱請一個人,帶我們到舍衛國去了。」

這樣子經過數日以後,這些盲人們就到各個地方去乞討,而且如願地乞討得到了五百錢,然後到處去呼喚人說:「誰能帶我們到舍衛國啊!誰能夠帶我們到舍衛國啊!如果有人能夠帶我們到舍衛國的話,我們將以五百錢來僱用他,以酬謝他的勞苦。」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前來表示願意帶他們前往,而且雙方談定條件、互相允諾以後,這五百盲人就把五百錢交給了這個人,這個人就叫五百盲人手牽著手跟著他走;不料這個人卻在快到摩竭國的時候,丟下了這五百名盲人,自己跑掉了。

這個時候,大家頓時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身處何處,心中又非常的恐慌,只好互相抓緊彼此的手,搖搖晃晃地向前進了。這五百盲人不知不覺地走過別人的田地,將剛長出的稻田踩得亂七八糟的。這個時候,剛好有一位長者經過這個地方,看見這五百盲人踩壞了這一大片的稻田 ,就非常生氣,所以就拿著棍棒驅打這五百名的盲人,而且給他們告誡;這五百名盲人連忙地跪下哀求,說他們要去舍衛國的事情,並且希望能夠把這個能夠去舍衛國的這樣的心願,能夠完成的這個心願告訴這名長者,而且把在途中被拋棄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這位長者。這個長者聽了以後,心裡面生起了憐憫之心,所以就僱用了一個人,帶領這五百名盲人前往舍衛國。

經過了千辛萬苦,五百名盲人好不容易到了佛陀的住處,但是一詢問,才知道佛陀已經前往摩竭國了,所以這位使者又帶著他們到摩竭國。由於他們非常欽仰佛陀,一心只想見到世尊,雖然他們肉眼看不見,但是心中好像彷彿已經親自目睹佛陀的莊嚴清淨的法相,所以雖然這樣子來來回回的不斷地奔波,但是一點點都不覺得疲累,到最後終於到了摩竭國,但是又發現佛陀又返回舍衛國,所以再度起程前往,就這樣子陰錯陽差的總共來回地走了七趟。

這個時候,世尊觀察這五百名盲人的善根已經成熟了,而且信心非常的堅固,所以就在舍衛國等待他們的到來。在使者的帶領之下,這五百名盲人終於來到佛陀的住所,當他們接近佛陀的時候,他們的身體接觸到佛陀光明的照耀,大家都有無量的驚喜,而且所有的人的眼睛,因為佛陀光明的照耀,突然間都睜開了,而且恢復了視力,於是他們能夠見到了如來,而且見到四眾弟子圍繞著如來,也見到佛的金色身,金色晃耀猶如須彌山(紫金山)。五百盲人心中,非常感念佛陀的恩澤,歡喜自然是不可言喻!所以當下便以最恭敬的心來頂禮世尊,頂禮完以後,五百名乞丐就異口同聲地請求佛陀為他們解說微妙的佛法。

佛陀就說:「善來比丘!」這個在阿含裡面處處都有這樣子的一個因緣,也就是說因緣成熟者,佛觀察他因緣成熟的時候,只要一句「善來比丘」就能夠鬚髮自落;這五百名乞丐也是因為這樣子「善來比丘」一句話,就鬚髮自落。其實鬚髮自落不是表相上面這個意思,也就是說,因為佛陀的加持力,再加上過去宿世的修行因緣,所以用鬚髮來代表所有的一切煩惱,所以煩惱除盡、三縛結除盡斷除,乃至於五下分結斷除、五上分結斷除,來證阿羅漢果、或是證阿那含、或是初果、或是二果,所以法衣著身。緊接著,然後佛陀就為他們說微妙的佛法,這五百名乞丐聽聞佛法以後,就證得阿羅漢果,所以在經典裡面經常有這樣子的一個情形。

阿難見到這樣子的情景以後,就長跪合掌向佛陀請示說:「世尊啊!這些盲人到底有什麼樣殊勝的因緣,今天可以恢復視力重見光明,而且又能夠得到清淨的慧眼,得到法眼淨呢?是不是可以請世尊能夠為大眾解開這個疑惑呢?」說完以後,佛陀就告訴阿難說:「我並不是只有在今天為這些人除去這一世的黑暗,久遠無量劫以前,我也同樣曾經為他們除去這樣子的黑暗。」

佛陀說:「這是久遠劫以前的事情了,在無量無數阿僧祇劫前,就在這個閻浮提,有五百位的商人走在大山谷中,山路非常的崎嶇險峻,而且十分的黑暗。當時這些商人,聽聞山中有許多的盜賊,不但害怕財物被奪,又怕因此而喪生,眾人因為心慌意亂,只好跪在地上,向日月山河大地一切神明膜拜,不斷地啼哭哀求。」佛陀接著繼續說:「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商主(商主就是帶領著這個商隊的,這個領頭的人叫作商主),商主看到大家如此驚慌恐怖,就安慰他們說:『大家不用害怕,我可以為你們帶來光明。』於是這個商主就拿來一匹毯子,將自己的兩臂纏住,再以酥油澆在上面,然後燃成火炬,頓時一片光明。」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這個商主是用他的手為燃燒物,來點燃光明,用這樣子來照亮了這些商人所要前去的道路,如此整整的燃燒了七天,這一群商人也因為這樣子,度過了這一段黑暗崎嶇的山路,順利地到達了安全的地方。大家都非常歡喜,並且由衷感念商主的恩情,不斷地讚歎他的慈悲無量,而且出生了無量的恭敬心。

世尊就告訴阿難說:「我就是當時的這個商主,過去無量世以來,其實也不是只有這一世當商主的時候這個樣子。」佛就說:「我在過去無量世以來,無論國家領土、乃至身上的血肉,我都能夠布施給一切眾生,所以今日才有這樣殊勝尊貴的果報。這五百名商人正是現在這五百名比丘。」也就是說,原來的這五百名盲人已經「善來比丘」,法衣著身,而且已經證阿羅漢果的這五百名的比丘。所以世尊又說:「因為過去生,我曾經以生死力布施內財,讓他們能夠獲得光明,所以今日因內財施的因緣,才有辦法成佛,才有辦法在成佛的時候,依這個因緣再為這五百名盲者,依過去世的因緣,在這一世布施佛法,讓他們能夠慧眼打開,乃至醫治他們的肉眼能夠得癒,能夠了知佛法的真理。」

佛陀說完這段因緣以後,所有在場的人都深為佛陀累世捨己利他的慈悲心所攝受,所以同時就有很多人立刻的證得了初果須陀洹,也有證得二果斯陀含,也有當下就證得三果阿那含,或阿羅漢果位;而且甚至有已種下辟支佛善根,或發起了修學無上道的意樂,所以因此而度得了無數無量 的眾生。

這一個故事其實最主要就是在講菩薩的內財施,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菩薩生生世世度眾,必須要布施內財,還有外財。佛陀的本生,其實有很多捨諸手足、頭目這樣子的行為,都是在作度眾的過程,也就是在攝受一切眾生。菩薩的內財施、外財施,終究為的是要成就真實波羅蜜,以饒益有情、攝受眾生,乃至攝受佛土。所以攝受眾生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要成就真實波羅蜜;成就真實波羅蜜的最後目的,也就是為了要饒益更多的有情。

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裡面這麼說:【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善男子!住阿蘭若出家菩薩,入於聚落所乞之食,先以少分施於眾生,又以餘分施於所欲,即得名為檀波羅蜜。以自身、命供養三寶,頭目髓腦施來求者,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為求法者說出世法,令發無上菩提心故,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布施波羅蜜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7)

所以這一段《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裡面就講得非常清楚了,如果你要修學善法度眾生的話,必須要先以少分的飲食施與眾生,再以餘分施於所欲,想要求法乃至於有需求的眾生,這樣子就是得到了檀波羅蜜,就是布施波羅蜜。然後再以自己的身體,或是說身命來供養三寶,再以頭目髓腦的布施,來布施給求法者,用這樣來供養三寶、來布施給所求的人,這樣就是親近波羅蜜。甚至於為求法的人來說出世間法,讓他能夠發起無上的菩提心的原故,這樣子又成就了內財施、成就了外財施,乃至於成就了最真實究竟的法施,乃至於成就了無畏施,三施同時具足,所以令發無上菩提心,這樣子就是真正的真實波羅蜜,所以這樣子才是真正的成就了布施的波羅蜜。最後佛說:「善男子!這是出家菩薩成就布施波羅蜜。」

這個「五百盲人隨逐佛緣」的故事,就跟各位分享到這個地方。

祝各位色身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