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努力,可是他這一生卻窮苦潦倒.jpg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9/96
學佛釋疑(二)第96集 由 正益老師開示:為何富貴卻慳吝 ?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講的一個問題是:有人問到,當他看見他人是很富貴,大富大貴的一個長者,可是心性卻很慳吝,這時候他回想起佛法所說的,能夠富貴必定是過去有布施的這個習氣,那為什麼他這輩子這麼慳吝呢?

我們在這裡要作一個說明,第一:過去生如果有布施,這一生就會得到布施的果。所以布施是可能只有一次,或是少次,並不一定是他個人有布施的習氣。第二:即使他過去生有布施的習氣,可是他在面對某一種情境,或是這個世界的這種資源短少的情況下,他可能會改變他許許多多的想法,因為他同樣無始以來有慳吝的習氣,所以這個習氣,是各個方面來考量的。再者,就算是他過去生,他是有很強的布施的習氣,可是這一生卻因為很特殊的因緣,不一定是這個時節因緣,而是他在年少的時候,或是在某一個時節因緣,他發現錢財對他非常重要,或是說他發現這些世界上的人,實際上都不是心性很調柔,因此他對人就產生了戒心。所以種種的因緣來看,他之所以慳吝有其種種的理由,並不可以一概而論。

總而言之,我們先回到因果的本身。如果有布施的因,當然這一生就會有富貴的時節因緣、機緣會產生,但是並不一定是在出生的時候,就出生在富貴之家。所以即使是布施的話,也有種種不同樣的時節因緣來得到富貴,或是說這一輩子他有一些特殊的一些職責,譬如說他希望刻苦自力,因此他這一生,對於許多的名利富貴,並沒有想要去沾惹,許多可以獲得金銀財寶的一些機會,他個人是直接放棄了。因此這樣情況下,雖然他過去生有布施的這種習氣,而且常常布施,但是卻不一定會造成他今生富貴。所以是不是富貴呢?或是說是不是慳吝?並不容易從這一生的一次的、一輩子的結果,或是所觀察到的現象來判定。

那我們要說的是,如來藏祂會積存我們過去生無量無邊的所行的這種一切業行的種子,一切業行如來藏會予以勘定,看我們心性是如何、心想是如何、心決定是如何,然後來決定這種子,由這種子的勢力,它可以引起未來生的種種功能差別。所以布施確實是富貴的因,乃至於孝養父母也是富貴的因,為什麼呢?因為父母本身也是福田,所以孝順的人,他本身就已經在栽種福田,只是世間的人有人並不清楚。但中國俗話有說:「百善孝為先」,因此品行和德行乃至於戒行,它本身就會可以造成未來世的富貴,並不是只有金錢的施予;乃至於說一句善語給人,一樣可以造成未來世的富貴,為什麼?只要這個善語能夠發起他人的善根,讓他知道應當如何布施、如何持戒,乃至於修學佛法。從這點來看,你給他是未來開啟他親近三寶的種子,這個種子能夠發芽,將來結果就是佛果,所以應當來想,這些法施也是不可思議。

法的布施,尤其勝過錢財的布施。所以過去生有的人他可能是行法布施,或是他行無畏施。所謂的無畏施就是說:在眾生需要的時候他能挺身而出,他挺身而出替眾生來解決一些問題。但可能這兩類的人-法布施的人、無畏布施的人-他的心性可能還是很慳吝。我們說對於錢財方面,他可能因為其他種種原因,所以他對於錢財比較沒有辦法放下,比較在這地方執取、執著,所以富貴的人並不一定他一定是可以把慳吝的這個種子,乃至於真正的這個習氣可以斷除的!

所以我們看到這樣,就可以知道因緣種種非常的錯綜複雜,並不是我們肉眼所看的世界,一次可以看穿的。也不要用這樣的心態,來對於他人來作種種的質疑,或是來作種種的評價,這個在菩薩行裡面是不需要的。當眾生得到富貴的時候,我們不用特別檢討他的心性,應當隨喜,替他高興。不要說人家得到富貴,是藉由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得到,可是我們卻覺得他的心性不值得、不配上這樣的富貴。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對菩薩是有損的。因為你對於其他的眾生,他們得到一些利益好處,乃至於究竟利益的時候,你都可能會產生種種嫉妒、種種不滿。

你認為你的世界、你的觀點才是獨一無二,才是應當被這世間的一切眾生所遵守,乃至於法界都應該如是運行。如果你這樣想,就錯了!因為法界有種種的因、種種的緣,過去生誰造作什麼,你並不清楚,怎麼可以用這樣來看待人呢?尤其人本身能夠得到這樣的眾同分--就是出生為人,這本身是很難得的。人,是修法的道器,可以用來學佛、親近三寶,乃至最低的,也可以至少相信有因果。

所以我們對於這樣的情況-富貴但是卻有一點慳吝-我們不要去看、不要去看他背後的心性等等。如果是說菩薩可以觀察人,應當在自己的本身能夠先做好,對於自己應當能夠忍受貧賤,也能夠隨順富貴。在佛法中有提到,如果說你看到一個人,今生他非常努力,可是他這一生卻窮苦潦倒,這有種種的因,代表說勤勞、勤苦,如果說你耕種的並不是福田,或是過去生沒有在種福田,那只是空自勞苦,只是在這個業報裡面,作種種的償還,並不是能夠得到富貴。所以如果今生是屬於貧賤的人,應當來思惟:過去生是不是有作種種不布施的因,所以在這種造作底下,沒有辦法來究竟今生富貴的果。

如果我們再看到,許多的演藝人員,他這一生並不一定學佛,他也不一定相信因果,可是遇到他能夠賑災的時候,人家還是樂於捐輸,不管是不是他為了配合他當時的情境,可是他作這樣的布施,賑災來救濟,他將來一定會得到他應有的果,所謂「布施者必獲其福德」,他一定會得到他的果。乃至於說今生慳吝的人,他來生就會得到他的果報,所以我一點都不用替他來擔心。

有一位慳吝的一個長者,他後來投胎作成他家的一隻小狗,被他小孩所豢養。有一次,牠看到 佛陀來,就對著 佛陀一直叫,最後 佛為牠開曉,牠過去生是這一家的這個長者,這隻小狗就不再對 佛來吠叫。這意思告訴我們,慳吝之餘,你應當再去想,自己這樣一直下去,是不是未來生你的福報、福德會減少呢?即使是天人來說好了,天人他們這一生大多數都沒造什麼惡,他們在天上過著很幸福的日子,過著很逍遙自在的日子,他們對於佛法沒有特別親近,但是也沒有特別親近一些邪惘的道理,反正他們只是快樂悠閒地將他天人歲月這樣的光景過去。可是在不造善也不造惡的情況下,你猜他們最後的報處-下一輩子-要到哪裡呢?佛陀開示:「大部分的天人,他們就是墮地獄如箭。」這意思就是說他們很快下輩子就會到地獄去了。那你說:他們又沒有像世間人這樣造五逆十惡,為什麼這樣好好的人,會跑到這樣極端的惡報去受苦呢?這就是因為有過去生的造作的因,造作惡業的因,將來就會到惡道去受苦,所以不是說天人這一生不好。

那同樣以這樣來看,你就會曉得:天人是這樣,我們也是如此啊!即使我們今天造了一點善業,但比起我們過去生的惡業來說,那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應當想:什麼樣是大善的福田?什麼樣是善行的極致?所以應當來想,我們將固有的倫理這種道德--人倫之道、世間之法去予以遵守,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雖然這道理聽起來很簡單,可是能夠實踐這個道理,就是代表我們對於過去生這種種行來修除,種種的惡行來加以調整,所以這個就是修善法之行,也就是修懺悔之行。因為每一位眾生,過去生必定有過沒有孝順以及沒有尊敬師長的光景,所以孝順父母和尊敬師長這些事情就要靠這一生來好好的做起。

乃至於第二種因緣,就是對於出世間法沒有親近,所以容易墮落在邪知邪見裡面,對世間就是種種顛倒,會以為這世間就是永恆的常,會以為這個意識心就是永遠在,這些都是造成未來世會貧賤,乃至於墮落惡道的因。所以我們學佛,可以避免這些情況,就應該來作種種的修除,要相信三世因果。

因此對於富貴而卻慳吝的眾生,我們在看到的時候,還是要隨順他的因緣,不要在心裡面作種種的介意。因為我們如果說起了種種貪愛他的財富,或是認為這個財富不應該屬於他,種種之心就是以這個法起不平等見,將來我們修學佛道,一定會起很多的障礙。因為你要證得這個無生法忍,必須要能夠心平等,就是對於善法、惡法、他的種種根器的變化,多少要能夠瞭解,不至於說,認為這世間發生這事情,但是卻認為這個不符合因果。要去想,我們對於過去、現在、未來的因果,因緣果報的種種的變現,我們實際上是不了知的,所以要相信彼此之間的如來藏都不會有錯,因為一切的諸法都是如來藏所出生的。真心如來藏能現出萬法,所以他有慳吝的習氣,所以這一生就現出慳吝的種種心性,可是他過去有修過這種富貴的因,就有機會在這一生能夠得到富貴,這兩個並沒有相牴觸,所以我們不應當議論於人。

然而對於富貴來說,卻應當有所注意,我們會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就是因為可能自己內心裡面,對富貴有求不得之苦。但要這樣想一想,就算富貴到手好了,可是接下來,你就會止於那一點點的富貴嗎?就算這富貴是很驚人,比起街坊鄰居,乃至一般人都要來的大富大貴,你會滿足嗎?一般來說富貴會使人在這個五欲的道路上繼續地奔馳,並沒有停下來的一步。不管是現今我們所看到的一些有錢的人,或是一些大企業家,他們對於繼續追求名利,他們興趣並沒有稍減,並沒有因為一種情況下,而使他們停下腳步,所以我們大致上知道,富貴是沒有饜足的。

而且富貴之後,你如何來守護呢?你如何來保有這富貴?你等於要多操更多的心。然而佛法中有說,這個「錢財是五家共有的」。五家共有裡面,除了官府,然後乃至於黑道,乃至於水火盜賊之外,還有一個是出生在家裡的。出生在家裡就是未來的子嗣,或是現在的小孩,他們就可能把這一生你所賺得的這個富貴,把它敗壞光了。所以我們學佛人對種種因緣要能夠透徹,就相信自己在觀行之中,自己真的可以對於富貴和貧賤是無所依靠,無所罣礙,而能夠自己於佛法中能夠自在;雖然這一生可以隨順清貧,可以隨順貧苦,可是來生卻又不同了。許多人可以因為這樣砥礪心志,將來可以生到有佛的世界可以學佛,可以隨著佛法來安住,因此哪裡需要這個娑婆世界的富貴來作種種的裝飾呢?

有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初廣欽老和尚,他算是一位證悟者-證悟的菩薩。那有人就希望能夠再種福田,請他的父親來布施、來供養法師,可是他的父親,心不甘情不願,好不容易才掏出一點錢。廣欽老和尚心想;他這麼樣沒有辦法樂意,沒有歡喜一點點的這種情懷。意思是說要他不要太勉強啦!就是不用供養沒有關係啦!有那個味道顯示啊!可是雖然是這樣,廣欽老和尚還是很慈悲,接受他的供養。

那你想,供養這樣證悟的人、證悟的菩薩,他將來的果報,當然是不可思議啊!可是雖然是不可思議底下,卻隱藏著他是慳吝的因,因為他在布施的時候,他一點歡喜心都沒有,所以他來生可能很富貴,可是他來生必定慳吝;因為這個慳吝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是他在這個過程中,連布施行的時候,連供養行的時候,都已經顯露出來了。所以這樣的人,沒有辦法認識真正的福田,他對於福田的種種,他並不了然,也不隨喜。所以我們看到這樣情況下,就可以瞭解:你要富貴又能夠布施,這個是很困難的。所以說「富貴布施難」,這是這個世間上所常常可以知道、所常常可以看見的。

此外我們看到有一些畜生,像是狗類,在許許多多的故事裡面,狗非常的忠義,那你想:牠比起世間的一般人,甚至比起許許多多的所謂的修行人還要好,牠的許許多多的有信、有義的這個過程的顯示,超越了一般的人。那如果這樣講,那牠為什麼不馬上轉生為人?或是說牠有這樣信義的這種表現,是不是過去生就應當如此,為什麼這一生來當畜生呢,而非當作是一個人?所以說我們學佛,應當來觀察三世因果,不應當於種種法而產生心中的罣礙,應當親近第一義諦法,而於一切諸法能夠興起平等之見。

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學佛釋疑(二)影音連結

正覺教團法界弘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