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5001/5001-15-R.htm#8
正覺電子報第15期
問九、習俗中有燒紙錢給鬼道眾生的作法,有的是已往生的親屬托夢要燒紙錢,也有的人是主動燒紙錢給往生的冤親債主,可是經中似乎沒有燒紙錢一法。請問,這是此處鬼道眾生的習性嗎?燒紙錢他們能得受用嗎?
答:民間燒紙錢之習俗,源於古印度事火外道燒諸物以供火神;藏密習之,於修息增懷誅四法之前須作火供,焚燒諸物以供諸「佛菩薩」及諸「天眾」(其實都是鬼神、羅剎、夜叉等);藉彼焚燒諸物為供,而由諸鬼神為密宗行者成辦諸事,是名外護摩。繼而流傳至中國,演變為燒紙錢,或將日常用品如衣物、梳理器具等畫在紙上再燒之,以供養鬼道眾生。所以燒紙錢的起源,其實可以遠推到天竺密宗,再遠推到事火外道。密宗的護摩法,其實不離事火外道的法;事火外道認為可以藉焚燒而由火神將物品轉變為鬼道眾生所需要的物資,所以就有燃火守護不滅而得功德生天的想法;漸漸的演變成護摩法,就有將芝蔴、食物、物品焚燒來供養「佛菩薩」的火供之法,這是經中 佛所禁止的。但是,正因為鬼道眾生的世界是與我們人間世界重疊的,他們所需的物資,也不是離人間世界的;如果有人為他們焚化物資讓他們取得,餓鬼道中生活的窘困就會有明顯的改善,所以往生到鬼道的祖先就會托夢給子孫,希望為他們焚燒紙錢、紙屋、紙婢……等等,就是藉著火神的力量轉化給他們。
佛教並不否定神、鬼的存在,只是認為他們都是有為生滅法,都同樣是眾生,所以不承認他們是可歸依的對象;但是神與鬼的世間法功能,我們並不否定;因此我們並不否定火神的有為功德。在中國,最早是有人焚燒符籙咒文,讓鬼神得到利益;接著就有人想到可以焚燒往生咒給鬼道眾生或神祇,讓他們得到利益;二十年前往生的台北縣樹林鎮的慧三老和尚,生前與死後都是這樣作的。紙錢的由來,則是由於中國發明製紙方法以後的事了;後來就演變成多樣化的紙錢了:天公金、壽金、刈金、銀紙、四方金、更衣(經衣)、往生咒……。就這樣不斷的演化,現在也有人印出冥界的新台幣與美元了。可以想見的是:鬼道眾生看見人間有什麼,他們如果有因緣的話,就會希望子孫也焚化一些給他們享用,所以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冥界使用的紙錢出現在人間流通。
二、以下迦葉為首者,本為事火外道,被佛陀 攝受而將諸火具悉棄水中,歸依 佛陀。
《普曜經》卷8〈25 十八變品〉:
「迦葉五百弟子人事三火,合事千五百[17]三火。明旦然之,火了不然,怪而白師。師言:『是大沙門所為也。』即行問佛:『我所事火,今然不然。』佛言:『欲使然乎?』曰:『願[18]欲使然。』佛言:『當然!』火即然矣!火然之後,迦葉欲滅之不可得滅。五百弟子共助滅之而不能滅。念言:『[19]是復沙門所為。』即往問曰:『火既然矣,今不可滅。』佛言:『欲使滅不?』[20]答言:『願欲得滅。』佛言:『[21]當滅!』應[22]時即滅。迦葉白佛:『願仁留意不須遠行,我自給[23]飲食。』還勅家內供設[24]餚饌,曰:『以時至請佛。』佛言:『便去,今隨後往。』
「迦葉適去,佛以神足上忉利天,取晝度果;神足[25]至東弗于逮界上數千萬里,取閻[26]逼果;南至閻浮提界上,取呵[27]䗍勒[28]果;西至拘耶尼界上,取阿摩勒[*]果;北至欝[29]單越地,取自然粳米。各滿鉢還,每先迦葉歸坐其床上。迦葉[30]白曰:『從何道來?』佛言:『卿每去後,吾至四域及上忉利天,取此果米香美可食,卿可食之[31]也。』
「佛明日自到迦葉家受飯而還;於屏處食已,念欲澡漱。帝釋知佛意,即下以手指地,水出成池,令佛用之。迦葉向暮仿佯村中,見水怪之:『何緣有此?』佛言:『吾朝食已意欲澡漱,帝釋指地令出此水,汝當名此為指地池。』佛還樹下,道見棄弊衣欲取浣之。帝釋知意,即到[32]頗那山上,取成治四方好石,上佛浣衣。佛欲曬衣,帝釋復行取六方石,來給曬衣。迦葉見[33]於池側有兩好石,問佛:『云何[34]而得此[35]石?』佛言:『吾欲浣[36]衣曬[37]之,帝釋奉上使吾用之,是以然矣。』佛後入指地池澡浴竟,欲上無所攀;池上迦和之樹,自然屈枝就佛,佛牽得出。迦葉見樹屈下垂條,怪而問佛。佛言:『吾入池浴,出無所持,是以樹神為我屈之。』
「時摩竭國王及[38]諸臣庶,以節會持禮貺詣迦葉相樂七日。迦葉念:『佛聖達踰我,眾人見之,必當捨我普往事之,使其不現快耶。』佛知[39]其念,即隱不現。眾人還已,迦葉念曰:『我有節會餘食甚多,得大沙門飯之快耶。』佛即知之,至迦葉所。迦葉驚喜:『來何一快?何以不現?』佛言:『用[40]念卿故。』曰:『[41]何以念我?』佛言:『前卿意念:「是大沙門道德巍巍相好紫金,萬民見者必當捨我共[42]奉事之。」是以不現。今卿相念,故復來耳。』
「時迦葉五百弟子適俱破薪,各一舉斧皆不得下,懅而白師。師言:『復大沙門所為。』即往問佛:『我諸弟子向共破薪,斧皆舉而不下。』佛言:『當下!』應聲得下。既下之後,斧皆著薪而不可舉,復行問佛。佛言:『可去!自當舉耳。』即舉得用。
「時尼連禪水長流[43]激疾,佛以神通斷水令住,使水[44]壤起高出人頭,令底揚塵佛行其中。迦葉見之,畏佛為水所漂,即與弟子俱乘船索佛。見水[45]隔斷,中央揚塵佛行其中,迦葉[46]呼言:『大道人乃尚[47]在耶?』佛言:『然!在耳。』又問佛:『欲上船不?』佛言:『大善!』佛念:『今當現道令子心伏。』即從水中貫船底入,無有穿迹。如是變化凡十八焉。迦葉復念:『是大沙門神即神矣,然不如我已得羅漢也。』佛語迦葉:『汝非羅漢,不知道證,胡為強[1]顏不知[2]為耻,虛妄自稱我有道德。』於是迦葉心驚毛[3]竪,慚愧無顏自知無道,即稽首言:『今大道人,實妙神聖乃知我意,願得從大道人稟受經戒作沙門耶?』佛言:『且還報汝弟子共和益善,卿是耆舊國內所敬,今[4]敬學道可獨知乎?』
「迦葉受教,告諸弟子:『汝曹知不?我[5]自所見意方信解,當除鬚髮被服法衣,受佛[6]禁戒[7]而作沙門。汝等意欲何趣?』諸弟子曰:『我等所知皆大師恩,師所尊信必不虛妄,願皆隨從得作沙門。』於是師徒脫衣裘褐及水瓶[8]革屣,諸事火具悉棄水中,俱共詣佛稽首白言:『今我五百人皆有信意,願欲離家[9]剃除鬚髮作沙門。』佛言:『善哉!諸沙門來。』迦葉五百人鬚髮自墮皆成沙門。
「優為迦葉有二弟,次名那提,幼曰竭夷,二人各有二百五十弟子,[10]舊舍水邊。見諸梵志衣被什物、事火之具隨水下流,二弟驚愕,恐兄五百人為惡人所害大水所漂,即合五百弟子[11]逆流而上。見兄師徒皆作沙門,怪問大兄:『年百二十智慧高遠,國王吏民皆共宗事,我意以兄為是羅漢,今反捨梵志業學沙門法,佛豈獨大其道勝乎?』迦葉答[12]言:『佛道最尊,其法無量,我雖世[13]尊未有得道,神智如佛其法清淨,我見慈心度人無極,以三事教化:一者、道定神足變化自然,二者、智慧知人本意,三者、應病授藥。』二弟各顧語弟子:『汝欲何趣?』五百人俱同聲言:『願如大師。』即皆稽首求作沙門。佛言:『比丘來!』二弟及五百弟子,鬚髮自墮袈裟著身,即隨佛後成為沙門。佛便有千沙門,俱到波羅奈夷縣叢樹下坐,諸弟子皆故梵志。佛為弟子現神變化:一者、飛行,二者、說經,三者、教[14]誡。諸弟子見佛威神變化,莫不歡喜,悉[15]皆羅漢。◎[16]」(CBETA, T03, no. 186, p. 531, b1-p. 532, b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