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retch.cc/blog/studydiaries/34705544
解脫道是許多的有情在痛苦中所產生的念頭,希望能夠依憑著智慧的教導,然後有智慧的人來開導他,然後離開這個痛苦,所以一切的眾生都是以苦為師的。然而這世間卻有許多人並不清楚真正的解脫是什麼,他也不知道解脫最後的終點是什麼。我們今天就根據佛法——佛陀的教誨,來告訴大家真正的解脫是什麼。
首先呢有兩種有情:第一種有情,他希望能夠在解脫的過程中,能夠瞭解這世間所有的智慧,知道這法界真實的實相、奧祕到底是什麼。他不希望一切的道理他最後都不清不楚,然後得到解脫。第二種有情他不太一樣,他只關心自己的問題,他對於這世間到底發生什麼,這世間應該怎麼去解決這些什麼,他沒有興趣,他只希望「如果我來生不用再受到痛苦,那這個道、這個理是我要追尋的。」因此最後就產生一個叫涅槃觀——涅槃的觀念、涅槃的觀行、涅槃的修證,就從這裏出來了。比如說,在遠古以前,很早以前印度就有人希望能夠修證涅槃,修證涅槃的意思是說:離開這個輪迴的痛苦,而永遠沒有雜染,而永遠不會在輪迴裏面再出現。
因此就有這兩種有情,他們都想要求證涅槃,然而最後我們在佛法裏面終於告訴我們:實際上這兩種有情終究要走向一個大乘的佛道裏面,這才是真正的解脫法。
什麼叫真正的解脫法?就是說你不只要瞭解法界的真實的所有的奧祕,而且呢你要救護一切的有情都能往這樣真正的解脫道走,因此真正的解脫道是成佛,並不是成就二乘法。但今天我們在說的時候,為了要攝受聲聞、緣覺這樣的二乘人。因為他們心志很小,他們就是之前的第二種人:他們只希望解決掉自己的困擾,他們對於「這世間到底會怎麼樣?這世界會不會毀滅?這世界會不會出生?這世界有沒有地獄?有沒有種種種?」他們一開始都是沒有興趣;而且不只沒有興趣而已,他連「自己的父母、子女到底以後會如何?以後會怎麼樣生死流轉?」他是漠不在意的,也就是說他只關心他自己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稱為他是一個自了漢——自己好就好——他對於世間不聞不睬,對這個器世間,我們這生存的空間以及有情的世間他都不在意;因此這樣只顧自己的,我們就稱為小乘,在佛法中稱為叫作二乘人。
第一種人他想要知道法界的奧祕,他也想要能夠證解解脫,可是他少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沒有想要讓所有的有情都能夠離開這個痛楚,這就是我們說的沒有發菩提心。這發菩提心實際上在《阿含經》也有提到,並不是說只有大乘法有提到而已,只是《阿含經》裏面只是稍微略提而已,也就是說證明說,今日集結的《阿含經》已經有提到菩提心,而且是在小乘經典《雜阿含經》裏面;就代表 如來呢有時常勉勵這些二乘人,不要一直停留在解決自己身心的煩惱,這樣是不究竟的;因此發菩提心就是要回到一佛乘。只有佛才是真正通往究竟的解脫道,所以真解脫者一切都解脫——無縛無脫,能夠將所有的障礙都去除了,煩惱障以及所知障兩者都不再存在,不復為這個有情所障礙的,這個我們就稱為真正的解脫道的完成。所以佛道是無上道,(也代表說)也就是真正的解脫道。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第二篇)
第七輯 四不壞信(一)
郭正益老師 主講
解脫道是許多的有情在痛苦中所產生的念頭,希望能夠依憑著智慧的教導,然後有智慧的人來開導他,然後離開這個痛苦,所以一切的眾生都是以苦為師的。然而這世間卻有許多人並不清楚真正的解脫是什麼,他也不知道解脫最後的終點是什麼。我們今天就根據佛法——佛陀的教誨,來告訴大家真正的解脫是什麼。
首先呢有兩種有情:第一種有情,他希望能夠在解脫的過程中,能夠瞭解這世間所有的智慧,知道這法界真實的實相、奧祕到底是什麼。他不希望一切的道理他最後都不清不楚,然後得到解脫。第二種有情他不太一樣,他只關心自己的問題,他對於這世間到底發生什麼,這世間應該怎麼去解決這些什麼,他沒有興趣,他只希望「如果我來生不用再受到痛苦,那這個道、這個理是我要追尋的。」因此最後就產生一個叫涅槃觀——涅槃的觀念、涅槃的觀行、涅槃的修證,就從這裏出來了。比如說,在遠古以前,很早以前印度就有人希望能夠修證涅槃,修證涅槃的意思是說:離開這個輪迴的痛苦,而永遠沒有雜染,而永遠不會在輪迴裏面再出現。
因此就有這兩種有情,他們都想要求證涅槃,然而最後我們在佛法裏面終於告訴我們:實際上這兩種有情終究要走向一個大乘的佛道裏面,這才是真正的解脫法。
什麼叫真正的解脫法?就是說你不只要瞭解法界的真實的所有的奧祕,而且呢你要救護一切的有情都能往這樣真正的解脫道走,因此真正的解脫道是成佛,並不是成就二乘法。但今天我們在說的時候,為了要攝受聲聞、緣覺這樣的二乘人。因為他們心志很小,他們就是之前的第二種人:他們只希望解決掉自己的困擾,他們對於「這世間到底會怎麼樣?這世界會不會毀滅?這世界會不會出生?這世界有沒有地獄?有沒有種種種?」他們一開始都是沒有興趣;而且不只沒有興趣而已,他連「自己的父母、子女到底以後會如何?以後會怎麼樣生死流轉?」他是漠不在意的,也就是說他只關心他自己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稱為他是一個自了漢——自己好就好——他對於世間不聞不睬,對這個器世間,我們這生存的空間以及有情的世間他都不在意;因此這樣只顧自己的,我們就稱為小乘,在佛法中稱為叫作二乘人。
第一種人他想要知道法界的奧祕,他也想要能夠證解解脫,可是他少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沒有想要讓所有的有情都能夠離開這個痛楚,這就是我們說的沒有發菩提心。這發菩提心實際上在《阿含經》也有提到,並不是說只有大乘法有提到而已,只是《阿含經》裏面只是稍微略提而已,也就是說證明說,今日集結的《阿含經》已經有提到菩提心,而且是在小乘經典《雜阿含經》裏面;就代表 如來呢有時常勉勵這些二乘人,不要一直停留在解決自己身心的煩惱,這樣是不究竟的;因此發菩提心就是要回到一佛乘。只有佛才是真正通往究竟的解脫道,所以真解脫者一切都解脫——無縛無脫,能夠將所有的障礙都去除了,煩惱障以及所知障兩者都不再存在,不復為這個有情所障礙的,這個我們就稱為真正的解脫道的完成。所以佛道是無上道,(也代表說)也就是真正的解脫道。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第二篇)
第七輯 四不壞信(一)
郭正益老師 主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