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貼 2色界天.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71-a08_004

第4集

如何由人天善法轉入菩薩道修行?

正元老師開示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把菩薩道的基礎——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中的「施論」,作了概略的介紹,今天我們要接著談「戒論」。

所謂「戒論」是說明犯戒的過患,以及持戒的功德。而且當我們明瞭了持戒的意義之後,就能夠防止身、口、意再去造作惡業,乃至於逐漸開始修學善法。世尊在《大般涅槃經》當中就有開示說:

【戒是一切善法梯隥,亦是一切善法根本。……是諸善根之導首,……戒能永斷一切惡業及三惡道,……戒是生死險道資糧。】(《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一)

一般來說,五戒十善也是通於外道的世間善法。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種戒法。

以因果律來說,造了殺生、偷盜、邪淫、大妄語這四種業,是一定會下地獄長劫受苦的重業。因為造作這四種惡業,它的性質就是會讓眾生下墮到三惡道中,所以稱為「性罪」;而持守不犯這四種性罪,那麼就稱為「性戒」。一切世間以及出世間的戒法,都是一定要持守這四個基本重戒的。

而飲酒呢,基本上是沒有性罪;但是因為喝了酒之後,很容易讓人昏醉、不清醒,因此就很容易會造下前面四種性罪的重業,因此 世尊就遮止大家飲酒,而把不飲酒列為遮戒。這些年來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因為酒後駕車、酒後爭執,造成許多嚴重的傷亡事故,使得許多家庭在瞬間破碎,更造成家屬哀痛、子女失養等身心創傷以及社會問題。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瞭解施設不飲酒戒的必要性了。

反過來說,持守五戒則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果一個人受持五戒的話,就可以不墮入三途惡道之中;所以一般來說,持五戒至少可以得人身。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十善業,也就是生天之論。這十種的善業可以分為身、口、意三個部分,就是在身業上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在口業上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而在三業上要不貪、不瞋、不癡、不邪見。

這十種善業其實就是前面五戒的延伸以及擴充,而最重要的差別,是增加了意業上的不貪、不瞋、不癡。也就是說,五戒只要注意到表相上不犯戒,而十善業則要開始注重去除心念上的煩惱,還要轉化為清淨的正念,積極的去行善、利益眾生。比如說不但要不殺生,還要進一步去放生、護生,要由不偷盜轉為布施行,要由不邪淫轉為清淨梵行;要由不妄語轉為說如實語,要由不兩舌轉為和樂相處清淨同行,要由不惡口轉為柔和軟語,要由不綺語轉為端正義語;要由不貪欲轉為清淨心,要由不瞋恨轉為慈柔心,要由不邪見轉為正信正見等等。

這十善業不單是學佛人應該要作,世間人行十善,也會被社會大眾所尊敬;而造十惡業的人,則會被大眾所討厭,甚至因為違法而遭受刑罰。所以佛陀說,行十善的人可以增加內財、外財以及壽命。行十善不僅是未來世可以得到好的果報,今生也是會有許多利益的。

世尊在《楞嚴經》當中有開示過,眾生的心念中因為情與想所造成的差別:想可以說是神智,意思是說如果神智清明的話,就會聰明靈巧,死後就會往上飛升而往生到天界去;如果是情執深重,就會造成煩惱粗重、身心暗鈍的狀況,那麼在死了之後,就會隨著各人情執煩惱的差別,往下墮落到地獄、餓鬼、旁生道去;如果是情執與神智均等的話,那麼就會出生在人間。所以,如果在意業上修學不貪、不瞋、不癡、不邪見,加上身業、口業等十種善業,死後就會往上飛升到欲界天去。例如在《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當中,世尊有開示說:「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所謂具足修行增上十善。」

在欲界天的壽命和人間相比,可以說是非常的長久,天福更是十分的廣大殊勝。在欲界天共有六層天,最下層的是四天王天,天壽有五百歲,如果換算成人間的時間,大約是有九百萬年那麼長久。而如果是最上層的他化自在天,換算成人間的時間,就共有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年,這是我們人壽百歲的人間很難想像的。而在天界中更有種種人間很難想像的勝妙福德可以享用。例如,天身非常的清淨微妙,不像我們人間的色身那麼粗重,而且自然就有天衣,以及瓔珞著身,吃的就是美味的甘露入口即化,還有五百天女來陪伴,另外還有一些神通力,也可以自在地飛行來去。

當然,世尊為我們開示生天之論,並不是要我們嚮往欲界的享樂,而出生到欲界天去;而是要我們一步步地清淨我們的身口意行,而能夠遠離六道輪迴之苦。無論是五戒還是十善都是善戒,因為戒能生定,定能發慧;眾生要是具有天界之善、天界之福,那麼才能漸漸和清淨無上的勝妙佛法相應,這才是世尊教導我們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的本意。

說完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之後,接下來我們要繼續說明由世間法進入佛道的關鍵,就是要明瞭「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

所謂「欲為不淨」是說,因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會沉迷在天界的勝妙五欲當中,一直到把往世所修的福德都享用完了,那時候就只剩下以往所造的小惡業要受報,所以就會因此又下墮惡道受苦去了,因此 世尊就提醒我們「欲為不淨」。在欲界天的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男女欲,是像人間一樣要兩兩相交,但是沒有不淨物流出;夜摩天則是互相擁抱就夠了,兜率陀天只要互相牽手就滿足了,化樂天則是互相凝視就夠了,他化自在天只是相看一眼就能夠滿足了。由欲界六天的境界說明,我們可以知道,越往上界淫欲就越清淨,那麼到了色界,就完全遠離了男女欲的貪愛了。

關於「欲為不淨」,世尊在許多經典當中都有開示。例如在《雜寶藏經》當中有提到,佛陀如何度化貪欲很重的難陀比丘成為阿羅漢的故事。

話說難陀比丘出家之後,因為心中仍然貪愛出家前的妻子孫陀利的美貌,而沒有辦法精進地修學;所以 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帶到忉利天,讓他看到正在等待他生天的天女,各個天女的美貌都遠遠超過他的妻子;所以難陀就放下了對孫陀利的貪著,開始努力精勤地持戒修學,一心就為了想要趕快生天,和這些美麗的天女在一起。這樣努力修行了一段時間之後,佛陀又帶著他來到鑊湯地獄去,讓他看到有一鍋空無一人的沸湯,但是並沒有人在裏面受報。他就問獄卒,獄卒告訴他說,這是在等待一位叫作難陀的人,在他生天享盡天福之後,就會下墮到這裏來受沸湯之報了。難陀聽了覺得非常的恐怖,所以從此就不再期待生天了,只希望能夠真實解脫,將來不會下墮到沸湯地獄中去受苦。當佛陀看到難陀的出離心已經很堅定了,所以才開始為他說解脫之法;只在短短七天之內,難陀就證得了阿羅漢。

這個故事正是告訴我們,欲愛的境界是不清淨的,不究竟的,只有認清欲愛的禍患,確定「欲為不淨」,才能夠真的出離。

進一步來說,就算能夠離欲發起四禪八定,升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那也還是「上漏為患」,並不是真正的解脫境界。譬如在人世間想要離欲而修學四禪八定的外道人,只要他們能夠遠離淫欲,而且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再加上把五蓋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的初禪天去,遠離欲界的一切苦惱。出生到色界天的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沒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們已經完全離開了欲界男女欲的境界了。從這裏我們可以瞭解,男女欲並不是所有的有情都一定要有的境界,而是可以超脫的。

而在色界天,天壽雖然很長,但是仍然免不了有成住壞空的過程。所謂的「壞劫」,就是說世界開始敗壞,會有火災、水災和風災等大三災。火災會燒掉整個欲界,甚至連初禪天都會被燒壞;再來大水會淹到二禪天,甚至大風會吹壞三禪天,只有四禪天在壞劫之後仍然還能夠存在,而在三禪天以下的世界則都完全被毀壞掉了。但是四禪天的天壽,雖然可能長到一萬六千大劫,但是壽終之後也仍然要面臨繼續輪迴的災患。

色界四禪天再往上,就進入無色界天了,無色界天顧名思義就是沒有物質的世界,沒有了色身,只剩下意識心處在四空定當中。但即使是升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到了三界之頂,天壽有八萬大劫那麼長久,但是仍然沒有辦法出離三界,當天福享盡的時候,同樣也就要下墮了,要繼續接受之前所造惡業的果報。

例如 佛陀在成佛之前,最後一位教他外道法的老師叫做鬱頭藍弗,佛陀成佛的時候第一個想要度的人就是他,因為這位老師曾經教導 世尊證得三界中層次最高的境界——非想非非想定;可是 佛陀用神通來觀察,發現這個人已經往生到非非想天去了。佛陀又觀察他未來天福享盡之後會去到哪裏,結果發覺他將會下墮到地獄去。這是因為他在修深定的過程當中,有一些旁生眾生在他身邊活動,影響到他修定,他非常生氣,就因此殺害了許多眾生;正因為這些惡業,當天福享盡之後,他就會下墮到地獄去。而在地獄報受完之後,還要出生到畜生道去,去當飛狸;這是因為他在修定的時候,受到了鳥叫聲和魚跳動的水聲所干擾,因為他沒有辦法殺到這些眾生,所以他心中就發了惡願,將來要把他們都殺掉,因此他將來就會出生到畜生道去執行他的惡願。這真是非常的悲慘,因此 佛陀就對鬱頭藍弗生起了哀憫之心。

所以 世尊才教導我們說「上漏為患,出要為上」。就是說,能夠出離三界、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的法要,讓眾生不用繼續在三界六道當中輪迴,這才是最為尊上的寂滅、清涼、真實的境界。甚至最後要證得如來的無住處涅槃,那才是究竟無上、圓滿解脫的佛地境界。所以,世尊方便施設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是為了逐步引導眾生來樂於布施,培植基本的福德,去除貧困、增長資財;並且學習與眾生結善緣,種下菩薩悲心的種子。並且要持守五戒十善,去除惡業的障礙,累積修學佛道的資糧。因為無論是想要解脫,證得聲聞果或緣覺果,還是菩薩的佛果,都是要修十善業的,所以說十善業道也是修學三乘佛法的基礎。

例如,佛陀在《十善業道經》中說:「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道經》)

當眾生願意努力修學十善之後,三業清淨,又有了足夠的福德;然後再教導他們「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來讓眾生瞭解,即使往生到天界享福,仍然會墮落到三惡道受苦報,使得眾生不再貪著上升欲界天以及色界、無色天的天福,轉而修學佛法的解脫道、佛菩提道,出離三界火宅六道輪迴之苦,才能受用安隱無憂的究竟常樂。

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我們就談到這裏。謝謝各位菩薩的收看!下次我們將會說明「認識三寶的真實義」,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善根增長,學法無礙,福慧增上!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