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同事問到「是非、公平、正義」這個問題,想想整理寫出來也不錯!
當還是孩兒時,父母總會告訴我們說:「不行喔!」,從我們最早接觸的家庭環境開始,就已經無形中在跟大人們學習著是非的觀念!隨著年齡增長,接觸觸角的向外擴大,面對不同的人事物,由於一樣米養百樣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必然也因人事的越趨複雜化,所學的「是非」勢必越來越多越深細;如此,面對生活中種種的「是非觀念」,各個人因主、客觀面向的多方學習與判定,因而漸漸有了以自我為中心,有所憶念決定的想法,依止於各個人這些憶持的種子,而有每個人不同的(身、口、意三行)展現於日常生活中與內在行為裡。
這些內、外在心行的表現,隨時都可以在週遭人們的身上發覺到。過年時,無意間聽到才幼稚園的姪女跟母親說: 「媽媽,不公平,你都對弟弟比較好。」可見孩子們從小就已經以自己的所知來觀察自己的父母,所以當父母的行為有所不利於小孩或不當時,孩子總是會很直心的告訴父母,那時當父母的可別起嗔心出了口罵人,屆時對小孩的心裡可是會種下不好的種子進去!因此對於所謂公平這個事項而言,也因人而異的而有各種不同的「是非」觀念,而衍生出社會上種種所謂的公平與不公平的現象産生;最後仲裁公平與不公平就必須要有制度做為依循準則,小至家庭父母與小孩間彼此訂下的規矩,大到聯合國對於地球上所有國家做出經濟制裁或人道救援,說不定未來更有銀河系之間的聯盟來對星球做管理,這個由多數人們共同制訂出來的制度就是「正義」。因此從「是非」衍生出「公平」最後有了「正義」,可是這衍生的過程中並不是每個眾生都接受同樣的想法,只能說這是經由討論表決而最終做出符合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一個結論。
關於世間人訂定出事件的公平與否,普羅大眾難免要求的是事項上「齊頭式」的平等,從來少以了解「立足式」的平等,而真正的是要在「立足點」上平等,這樣的心行才是真正的平等;而所謂「立足點」上的平等,這個層面是牽涉到「六道輪迴」的問題,而近年來,中外報章雜誌報導也都已經認為是有「輪迴」這件事,而「輪迴」是怎麼來的,這也只能從「佛法」的「世界悉檀」的角度來討論了,所謂「世界悉檀」,即 佛陀告訴眾生:「世界從地獄直到四空天全是無常敗壞之法(此即世界悉檀)。」,讓無明眾生了解世界不是永恒的存在,凡事不是永遠可樂,世界有很多的痛苦,不管是生為六道中的天、阿修羅、人、地獄、餽鬼、畜生道都有著不同的痛苦;而痛苦的原因總是不離「自作自受」的「無明」所致,猶如《地藏菩薩本願經》云:【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當我們得到難得的人身,身為人的一生多是善惡間雜導致無盡的生死輪迴,所以曾在三千大千世界為有情眾生流盡無數的血汗、體驗種種生命內涵並發揚光大生命的實質義意的 佛陀,為了讓有情眾生能夠究竟的離苦得樂,就為有情眾生制定了五戒十善的「戒法」──從善得升三善道、從惡得墮三惡道的戒律。
究竟升善道、惡道,這其間的善惡從何而分呢?它是依據
(1)人們所制定的制度來決定的嗎?
還是
(2)根據自己這一世中所薰習的「意識種子」來決定呢?~
(1)如果根據人為的制度ㄧ事來判定善惡的話:
那吃眾生肉法律並沒有明令禁止,可是這在「六道輪迴」裡來說卻是惡事啊,因為從被吃被傷害的另一道有情眾生來說,它們可是受害者;或者說喝酒,法律中喝酒本身不犯法,可是酒後開車、不慎傷人的行為可就犯法了;又從佛法較長遠的著眼點角度來看事情,為了保護有情不在酒後亂性,輕者失去威儀、重者失去久修的證量,所以飲酒也是一件惡事;因此,在六道輪迴裡,人為的制度並不是完全公平、可以圓滿依循的準則。
(2)若是依個人的「意識種子」來決定善惡?
首先我們對「意識」來了解一下,所謂每一個人的「意識」,他有見聞覺知、分辨環境、分別境界的「了知」能力;但是在現世中,我們也會親聞對於一個「意識了知」沒有什麼是非觀念者,當他幹盡壞事而自覺無錯之人,若依這個人的「意識種子」來取捨決定善惡的話,那麼這個人可會選擇對他有利的,當然就不用下墮惡道了?
所以對於善惡的論斷,這是一門相當深廣的學問,唯有無所不知的佛陀,才能對於因果有「究竟了知」的能力,因而 佛陀為我們施設了適用於「六道輪迴」的「戒」來作為「判定是非善惡」的一個準則;譬如說受了三歸依五戒,有持守五戒(不殺盜淫妄酒)至少可以保得人身不下墮,乃至延伸加修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慾、不嗔恚、不愚痴)則得升欲界六天(註一),甚至除了修持基本十善業之外、還有在世間修集廣大的福德的話,更可當欲界六天某一天之天主,若有再進一步繼續進修禪定功夫更可往生色界天(註二),三界除了欲界、色界之外,還有一個只有精神狀態的無色界(註三),這是六道輪迴中的最高層次,連肉身都沒有了。但是這三界仍然還是在「六道生死輪迴」之中。
既然有了 佛陀所施設的「戒」法可以來做為善、惡的依循,但誰執行這個「正義」的制度,答案自然是我們每一個人平等的佛性「本心如來藏」,依著每一個人所做善、惡、不善不惡種子落謝在「本心如來藏」中,依著「本心如來藏」所含藏的這樣的種子、來決定未來世往生的去處,使得現在世的您能擁有什麼會如何過活,過去世的您又將怎麼過活,正因「本心如來藏」有著遍於一切處及離見聞覺知的體性,才能無間、無私的、不簡擇地儲存所造的種種業,因為有如此的「因」,又緣於業風才能有未來世的生,所以才會有各種不同的眾生與千差萬別的想法,這也就是「世界悉檀」的「六道輪迴」;因而我們略知主導「六道輪迴」的是每一個人本自平等具足的佛性──「本心如來藏」──「生命的實相」。
諸佛菩薩依於這「生命的實相」而說出種種法來描述祂,讓我們可以窺見這無始劫來所不知的「本心如來藏」,因而身為菩薩的我們自當轉依於涵蓋事上與理上的「是非、公平、正義」後而行菩薩道,這才是真正的立足點平等的「是非、公平、正義」!
註:三界:凡夫生死往來之世界分為三,共有二十八天
註一:欲界六天
一、欲界,有婬欲與摶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謂之欲界。
欲界有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及他化自在天。
註二:色界十八天
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名為色;色界在欲界之上,離婬行、摶食二欲之有情住所,已無淫欲之貪而發起禪定了,故生色界天中而無二根,然仍有色身及所住宮殿,仍屬於有物質的境界,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禪定之淺深粗妙而分為四天,稱為四禪天,初禪到三禪天各有三天,四禪天共有四天,再上去則有五不還天,故色界總共有十八天。
註三:無色界四天
無色界,此界無五塵色,亦無色身,無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四空定中,純是意識心所住的精神境界,故謂之無色界,所住都是定境,屬於四空處定;即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境界。
敬請參閱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post/444456296
◆法語賞析~十善業道,戒為根本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post/438477142
●妙供~自性法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