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習性  

每個人都有他的習性,習性的內容不外貪、瞋、痴、慢、疑這五種,而習性是生生世世所熏習成為的一種慣性,這種慣性産生一種勢力,遇緣就不由自主的造作而形成業力。所以簡單的說──習性、慣性,就是業。

人累劫來的習性根深柢固,一切身口意行都被牽著走,除非修學正法,修習動中定,否則一般人幾乎察覺不到自己落在習性的窠臼中。

學佛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改變習性,但也非一蹴可及,要多熏聞正知見,經過意識的如理思惟,心得決定,以此說服意根,甚至要在一切境界中歷練,讓過去熏藏的習性種子現行,才有可能改變。

有些習性是此生才養成的習慣,比較好改變。

譬如我退休前很長一段時間是財務主管,工作就是要達成任務,不能出錯,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報表,如有錯誤會有很嚴重的後果。所以對於任何不合常理的數字、或是人員的行為,都要很注意。久而久之就變得特別敏感,只要覺得一個數字怪怪的,或是一個人看起來不對,一問之下果然就有問題。

但是學佛之後,對人事物的敏感就會變成一種障礙。因為學佛之人來自四面八方,每人有每人的習性,對於講求規律與效率的自己,常常會因為某些人不遵守規定或是效率不彰,自己內心就會生起煩惱。

透過不斷地觀行,觀察煩惱的生住異滅,觀察五陰的虛妄,才終於消除了這個煩惱。但是有些累劫來的習性可真不是容易改變的,譬如對於欲界愛的貪著。

有一次媽媽過生日,和妹妹生日沒差幾天,全家人當然要為她們慶生,妹妹說媽媽喜歡吃牛排,就去牛排館吧!我不好拒絕,心中決定:到時可點沙拉和烤洋芋。可是,當服務生來為大家點餐時,我莫名其妙地說要牛排,話說出口也不好修改,心中想吃一點沒關係,回去再懺悔。其實吃的時候覺得很難吃,完全不是以前未吃素之前的覺受,只吃了一小塊,其他分給了別人。

這次卻是現世報來了,當時還不知道自己被護法神修理。

回家途中就覺得喉嚨痛,因為第二天要出國,一大早去診所看病拿藥,心想帶著消炎藥出國應該沒問題。沒想到消炎藥完全不管用,喉嚨開始又腫又痛,兩三天後就完全發不出聲音來。

我知道自己被護法神修理了,因為持戒不清淨,又起了貪愛,(不然不會說要牛排)。雖然每天懺悔,但是知道這次要連本帶利還,心甘情願地面對苦受。回到台灣後看西醫吃抗生素,把胃又搞壞了,轉看中醫,整整三個月才好。

自己檢討:上次南京受寒的喉嚨痛,是因為「緣」(天氣)造成的,藉著佛菩薩的加持力,經過懺悔就好了。但是這次不同,是自己貪愛的習性,且明知故犯,所以就自作自受了!

經過這次教訓,自己對於戒律更加小心遵守外,也開始注意如何改變習性。

有位同修說得好,戒律不是在約束自己,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而是在這個三界火宅中的消防衣。我們身穿著消防衣才能安全地保護自己,防止三界中的貪、瞋、癡等所引起的煩惱之火,我們總不願意穿件有破洞的消防衣吧?

有人一輩子習性深重,卻習慣而不自覺,也不在意,往往因此做出一些害己又傷人的行為,又反過來增強這個習性。所以熏聞正知見、如理作意的思惟,而心得決定,很重要,經常反覆的練習,隨著定力、慧力的增強,習性才發作就可以發覺,可以馬上喊卡,這樣就不會被習性帶著走了,就減少了它的一分勢力。

以下分享平實導師在《起信論講記》第三輯、第306頁中看到的一段話:

「可是七識心王的習性是無量劫以來就一直熏習染法的,習性根深柢固,一時畢竟不容易改,那得歷緣對境去漸漸的修正,要在境界當中去修正改變;所以悟後一天到晚打坐是沒有用的,因為這樣的修行方法,你並沒有在真如的體熏上面用心,你將會長時間住在一念不生之中;這樣子,你就不會產生體熏的作用。所以悟後要靠你的意根、意識,在歷緣對境中去熏習你的真如體性;從日常生活中、四威儀當中,去體驗自己正在生氣的時候,真如有沒有生氣?七識心的我正在高興的時候,真如有沒有高興?這樣去體驗,最後完成轉依真如的體性,凡夫性已經永伏不起,聖性已經發起了,才能進入初地的入地心中。還沒有完成轉依而入初地時,你還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觀念、私心、我所的執著。這些七識心的染污心行還存在的時候,你沒有辦法完全依照般若種智而任運轉依真如的時候,你的法眼就出不來;因為你不能依真如而住──不與真如的體性相應,而跟你的意根、意識原有習性相應。」

要在境界當中去改變我們的習性──自性清淨本心第八識所含藏七識染污、熱惱、不可愛的雜染種子,這樣習性才能有機會被汰換──所謂「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