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48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48集
由 正偉老師開示:先成佛還是先度眾生?

在《雜寶藏經》裡面說到:有一次,佛出去托缽遊行,在到了居荷羅這個國家,就在路上路邊的一個樹下坐下來;正好有一位老太太名字叫作迦旦遮羅,她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奴婢,這個時候她正提著水桶在路邊的水井上面打水。佛就告訴阿難:「你去跟那位老太太要一點水來。」然後阿難就這樣子做。這個時候呢,這位老太太聽說 佛要跟她要水,她就自己擔著水的這個桶子,然後到了 佛的面前;一見到 佛她就直接衝上去,緊緊的抱住 佛。這時候阿難要遮止,這時 佛就說:「莫!莫!不要遮,不要遮,不要擋她。這一位老太太在過去的五百生當中,都曾經作我的母親,所以到了今生,她愛我的心並沒有改變,因此看到我,就忍不住要衝上來抱我。如果現在你不讓她抱我,那她的血就會從她的臉上流出來,七孔流血,然後就死掉了。」這位老太太緊緊的抱著 佛,非常的開心。

然後,佛就跟阿難說:「你去把這一位老太太的主人找過來。」然後主人來了,他也是佛弟子,頭面禮佛然後站到旁邊。佛就跟這位主人說:「請你釋放這一位老太太,讓她能夠跟著我出家。如果她能跟著我出家的話,她將會證得阿羅漢果。」那這一位主人也很開心的就讓這一位老太太跟著 佛去出家。佛就告訴阿難說:「你就帶著這位老太太,去找這個波闍波提,然後讓她度她出家,進入比丘尼僧團。」結果這位老太太果然出家不久之後,就證得了阿羅漢道,而且是比丘尼當中善解經義之第一人。

這時候,教團當中諸位比丘大家就覺得很奇怪,然後就問 佛說:「世尊啊!這是什麼緣故?為什麼這樣的一個老太太,是別人的奴婢,可是跟著你出家之後,很快就證得了阿羅漢?」佛就解釋了,說:「過去在迦葉佛的時代,我已經出家學道,然後證得了阿羅漢,可是這位老太太當時雖然證得了阿羅漢,卻在僧團當中辱罵賢聖,隨口罵別人這個比丘尼說:『唉呀!妳這個小婢!小婢!』所以因為這個緣故的原因,她今生就要作別人的奴婢。她在五百生當中呢,常常的作我的母親,可是非常的小氣,阻止我布施,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今生她就會生於貧賤。我不但今天幫助她離開貧賤,過去生也是如此。譬如說,以前在波羅捺國,有一個貧窮的人家,母子相依為命,兒子去幫別人工作,賺到了錢來供養母親,兩個人就這樣子互相依靠著度日。當時那個兒子跟母親說:『媽媽,我想跟這一些商人一起到遠方去做生意。』然後母親也答應。在兒子離開之後,剛好有盜賊來,把錢財都搶走了,然後並且把這個老媽媽,帶去這個市場裡,當作奴婢賣給人家。那位兒子回國之後,到處去找他的媽媽,然後想盡辦法準備錢財,把這個媽媽贖回來,然後兩個人又這樣子共同的相依為命。當時那一位被人家搶走的老媽媽,就是現在的迦旦遮羅,那個時候的兒子就是我的過去生。所以我在過去生當中,已經常常的與這一位這個老母親相依為命。」

那我們可以想想看:為什麼這位老太太她進入僧團之後,能夠快速的證得阿羅漢?我們可以說是因為她過去生就已經常常的修行,已經證得了阿羅漢了。因為過去生當中小氣,阻止別人布施,所以今生的果報就是貧賤;因為過去生當中隨口罵別人,特別是罵到賢聖僧(殊勝的比丘尼僧),隨口叫人家是小婢,所以今生她就得來作奴婢。這就是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絲毫都逃不掉。

可是今生的 佛陀在度這一位老太太的時候,這個叫作度眾,沒錯吧?這樣的一個度眾,對 佛而言,有沒有妨礙祂的修行呢?沒有!或者說度眾正是 佛的修行,修行就是在度眾。所以,度眾跟修行,彼此之間有沒有互相違背的地方呢?根本沒有嘛!它是同一件事的兩個層面。

我們可以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那麼度眾,什麼叫度眾?為什麼今天這個老太太願意跟著 佛修行,願意信受 佛所說的法,然後很快的可以證果?不是因為這一位老太太特別的聰明,或者說有什麼過人之處;而是因為說,她在過去生當中,已經跟 佛多所結緣。大家可以想想看,五百世的母親啊!或者也可以這樣講,就是因為 佛在過去生當中,跟這一位老太太結下很深的緣,所以今生在 佛成佛的時候,這一位老太太就能夠快速的證得阿羅漢果。

這也就是告訴我們說,其實今天如果說我們去度眾,所度來的眾生,是什麼因緣會被我度呢?是因為我聰明嗎?還是因為我的修行好嗎?都不是!所有能夠被我們所度化的眾生,都是像這樣子,長久以來就是我們的親眷,彼此互相有非常非常深的緣份。

大家可以再想一想:在 佛的本生故事裡面,大部分的時間,佛並不是在講經說法作大法施;本生故事裡面到處充滿了,佛與某某眾生,比如說跟阿難、跟迦葉、跟舍利弗,互為兄弟、互為父子,甚至互為這個母女等等等等。是已經累積了無量生當中彼此的善緣,所以今生這一些聖弟子們,才能為 佛所度,而且迅速的證得果位。

在 佛的本生故事裡面,我們還可以整理出來一個法則:在 佛身邊與 佛越親近,能夠被 佛所度的這一些大弟子們,都已經在過去生當中,不只一二三四五生與 佛結緣,而且是在無量生當中都已經跟 佛結下甚深甚深的善緣。有的時候我們看 佛的本生故事,甚至會在想:怎麼這些故事裡面,始終出現的都是同一批人?這一批人呢,他們在 佛成佛的時候,就成為 佛身邊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羅漢;而且好像他們的修證都特別好,也就是跟 佛緣越深的,修證就越好越深。

這就是 佛用祂自己的本生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是度眾。度眾就是修行!所謂的修行就是在與無量的眾生結下善緣,而未來我們成佛的時候,這無量的眾生就成為我們佛國當中最擁護我們的核心弟子;這一場佛事,整個成佛的事業,就靠這樣子成就的。

好,所以我們最後的結論:修行與度眾是同一件事,不是兩件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