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0720貼   錯把證得禪定就當作禪宗的證悟5.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7/1928-a07_015

由正偉法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我們目前進行的進度是三乘菩提正知見中的「學佛釋疑」系列節目。今天我們要與大家一起討論的議題是:禪宗就是禪定嗎?

禪宗就是禪定嗎?其實禪宗不是禪定,禪宗與禪定兩者差異是非常的大;但是很多人卻是誤會了,以爲禪宗就是禪定。如果以爲禪宗就是禪定,那誤會就非常大,禪宗實證的內容也不是禪定所證的內容,並且禪宗的悟入也不是透過禪定的方法而悟入,而是透過參禪的方法,最後一念相應而悟入。

我們先從實證的內容來說:禪宗所實證的內涵不是禪定的內容。因爲一般禪定的實證內容是屬於三界境界,例如四禪八定的世間有爲的境界,這樣的境界內容只是通於世間法而已;因爲禪定的實證內涵乃是意識境界,是與世間共,也與外道共。但是,禪宗所證悟的標的卻不是這些三界境界,禪宗所證悟的內容也不是意識境界,禪宗證悟的內容是與禪定所證的內涵大大不同;禪宗所證悟的標的乃是親證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也就是生命的本源、因果的所依。這個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又名阿賴耶識、異熟識、真如,乃至有的經典直接叫作識、如、心;這個心的實證內涵不是第六識的境界,它所實證的部分,禪宗所實證的內容乃是實證第八識真心,而不是七轉識的妄心。佛陀及諸大菩薩,常常會依於不同的根器衆生,或依於不同層面,來用種種不同的名稱,來稱述這個第八識真心阿賴耶識,也就是法界實相心。所以,禪宗實證的主要內容,都是要實證這個法界實相心第八識爲標準;因此,禪宗這樣的實證內容是不共世間,也不共外道,就算是定性的二乘聖者也沒辦法了知。就算是證得俱解脫的定性大阿羅漢,這位聲聞聖者也沒辦法了知;禪宗的般若禪的實證內涵,除了二乘人迴心大乘,透過參禪的方法,然後因緣成熟一念相應悟入,不然二乘人都不知道。所以,從實證內涵的標的來說,禪宗不是禪定,因爲所證的內容不同,禪宗是實證不生不滅的真心如來藏阿賴耶識;而禪定呢?禪定的實證其實是生滅無常意識相應的境界。兩者不論從任何角度來看,差異是甚大的,千萬不可以混濫而說禪宗就是禪定。

我們再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我們從修證的方式來說,禪宗般若禪與禪定的修法是有很多不同的。雖然參禪的時候需要一點定力,但是參禪卻是需要用禪法的方式來參究,所以方向與作法都不同;而禪定的實證卻需要修定的方法,需要用制心一處的定力,這樣能夠一心不亂的定力來修集,這是與禪宗禪法的參究方式截然不同。參禪乃是智慧的境界,透過一念相應而般若智慧發起的境界,是無所得境界,所以這個部分與禪定的修法大大不同。

自古以來常常有人——很多大名聲的人,都以爲證得禪定就當作禪宗的證悟;到了今天還是有很多這樣的人,而且並不比古時候人少。這樣人通常會以悟道聖者的身分自居,他們都是追求禪定有爲的境界,自以爲是禪宗證悟的明心;當他遇到證悟的祖師的時候,反而毀謗這些證悟者無所得、無境界的真解脫、真無生忍,說他們沒有證悟。但實質上他們誤會了,然後卻以禪定當中有所得、有境界的證悟內容當作是證悟;因此就這樣毀謗正法、毀謗賢聖的方式,結果成就了地獄業。

那我們今天要藉這個因緣,來概括說明一下各種以定爲禪的層次,讓大家比對一下經典可以了解。我們會舉出大略十種層次來說明,這樣讓大家遠離這些誤會。

我們先講第一種層次。第一種情形是以散亂攀緣的心當作禪宗證悟第八識如來藏真心。譬如,有的人他以日常生活或者早晚課誦當中那個能知能覺的心,把這個心當作禪宗證悟的真心如來藏。但是這個能知能觀的心,乃是與語言文字相應,是有形相相應的,是粗糙的散亂攀緣心;這個心只是意識心而已,根本不是禪宗證悟的第八識如來藏。所以第一種禪定,以定爲禪當作禪悟的是一個誤會,而以這種粗淺的定心、攀緣心當作是證悟內容,這是第一種歧路。

我們來看第二種歧路。第二種情形是說,這個參禪者他是以法定心當作是禪宗證悟的第八識如來藏。這個修行人他是以修定的過程當中,自己透過數息、念佛、憶佛、觀心或者內觀等種種的方法來攝心,讓心定住;可是當他心可以定住的時候,他就當作是證悟到真心如來藏了。這是第二種誤會很大的情形,誤會把意識心當作真心;這樣修行人一樣是誤會,一樣是參禪過程當中一種歧路。

第三種情形是什麼呢?就是這個參禪人他是以那個在修定的過程當中常寂常照的心,他把這個心當作禪宗祖師所證悟的第八識如來藏。這個參禪者他其實是誤會禪宗祖師證悟的內容,以自己意識心一念不生的時候,那個常寂常照的離念靈知,把這個離念靈知當作真心,這也是誤會一場。因爲這個境界當中的離念靈知能夠寂照,這個寂照的體性乃是不離想陰的知,一樣屬於妄心的體性;而且這個境界當中定境很多,統統都是虛妄不實的,都是把這個離念靈知當作真心,都是執著當作開悟的境界,其實那是一個錯誤的判斷;如果繼續執著,甚至還可能著於境界,乃至著魔。這是第三種以定爲禪當作證悟禪宗的真心的一個案例,也就是說參禪的過程當中的一種歧路。

我們再說第四種情形。把禪宗證悟的內容誤會,而把妄心當作真心的情形。就是這個參禪者他在修定的過程當中,把那個遍滿虛空的心當作是禪宗證悟的第八識如來藏,以爲這個遍滿虛空的心就是禪宗開悟的標的。他修行的過程當中因爲心一直往內攝,所以一念不生當中,使得他的定心一直擴散、一直擴散;這樣他就以爲這個擴散遍滿虛空的心就是真心如來藏,以爲這個遍滿虛空的心就是真心不生不滅;但是祂一樣是生滅無常的,並不是不生不滅的真心如來藏。而這個遍滿虛空的心乃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也是一種誤會。

第五種誤會的情形,就是這個參禪者他以定境當中自己的能夠身心統一、內外統一乃至時空統一,他把這個心當作是證悟到真心如來藏。但是這個身心統一、內外統一乃至時空統一的這個心,這個心其實是意識,是誤會禪宗開悟的一個歧路。因爲這個是欲界定中的捨棄了覺知進入到這個身心統一、內外統一乃至時空統一的境界,其實還是屬於意識未到地定中的境界;雖然有身心統一、內外統一、時空統一的輕安,但是仍然是生滅無常的生滅心,並不是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這樣的情形一樣是以定爲禪,並不是證悟的經驗,一樣是誤會定境當作真心實相的境界,這樣歧路也是參禪者可能會遇到的境界。同時他也是誤會了未到地定當中的內容,也誤會了禪宗實證的內容。因此,這樣的歧路也是我們參禪者要避免掉入的一個過失當中。

我們再來看第六種誤會禪定、以定爲禪的情形是什麼。這個參禪者他以證得初禪善根發的心當作證悟到真心如來藏。也就是說,這個參禪者他修定修到未到地定當中,因爲伏除了性障,伏除了五蓋,伏除了性障、五蓋發起了身樂,因此而證入到初禪的境界,而有了初禪的身樂境界當中;但是這個仍屬於定境,並不是禪宗證悟的明心。不管他是遍身發的初禪,或者由上而下的運運而動,由下而上的的運運而動,這些統統都是初禪的境界,統統都不是禪宗證悟的內容;因爲這些定境統統與六塵相應,都是生滅無常的;但是,禪宗所悟的第八識如來藏卻是離見聞覺知的,是不生不滅的心。所以,初禪發起了這個身樂定境,並不是禪宗證悟的內容,也是歧路一條啊!它只是定境,與禪宗證悟不相關。

接下來,我們看第七種誤會禪宗證悟的情形是什麼。他是把定中虛空粉碎的那個心當作是證悟的真心。這個真心如來藏是不生不滅,但是這個虛空粉碎的心是禪定中的境界,一樣有定境中的覺受;而這個有覺觀的境界一樣是意識的境界,一樣與三界六塵萬法相應,一樣是生滅無常的心,並不是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所以,以這樣的定境當作是證悟禪宗的內涵就是誤會一場。既然這樣的是定境,就不是禪宗證悟的內容,所以,當遇到這樣的境界而誤會以爲是禪宗開悟的內容,那就是另外一個歧路的邪見。我們有正知見的人應該要捨棄這個邪見,來重新參究,這樣因緣成熟才能一念相應悟入。

接下去,我們繼續看第八種以定爲禪而誤會的情形。這樣的參禪者他是以定中大地沉落的這個心,當作是禪宗證悟第八識真心的內容。但這個仍然是屬於初禪定境的意識相應境界,乃至也有可能是已經接近二禪前的未到地定的境界,有的時候也有可能是發生在欲界定的末期;但是不管如何,這些統統都是有境界的意識相應境界,仍然與禪宗證悟的內容不同。因此,把這樣的定境當作禪宗證悟的內容,一樣走入歧路,一樣落入到與意識相應、仍有覺觀生滅無常的境界;這樣並不是不生不滅的無所得境界。第八識如來藏乃是離開六塵的心,是不與六塵相會的,所以說,要把定境當中當作禪宗證悟內容就是誤會一場。

那我們再來看第九種情形是什麼。第九種情形是說,當初禪以後,他在二禪前的無覺有觀三昧,他把這個心當作是禪宗證悟的真心如來藏。而這個無覺有觀三昧,乃至他是因爲他證得初禪以後,努力的伏除性障,在打坐當中對外境無覺,但是對心境是有觀;這其實是二禪前的未到地定,但仍然不離見聞覺知的境界,仍然不是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如來藏境界。如果把這個定境當中的無覺有觀三昧當作是證悟,那就是誤會一場了,也是歧路一條;誤把定境當中無覺有觀三昧的心,當作禪宗證悟第八識如來藏,那是很冤枉。

接著我們來看,第十種誤會的情形是什麼。這是說這個參禪者他以二禪以上的無覺無觀三昧的這個定心,當作是禪宗證悟的標的第八識如來藏真心。而這樣的參禪者,他是很精進的修於禪定,因此發起了無覺無觀三昧以後,而能夠長時間安住在這個無覺有觀三昧當中;然後他捨去了這個無覺有觀三昧,就進入了二禪之中,成就了無覺無觀三昧。這樣無覺無觀三昧的內容,仍然不是禪宗證悟的般若智慧內容,仍然這個定境不離開境界的緣故,所以仍然是意識相應的境界,仍然是有生有滅的,仍然與法塵相應。這樣二禪以上無覺無觀的三昧境界,是不能把它誤會當作禪宗的證悟內容,如果誤會了,那就是誤入歧途當中。

因此,我們檢查上面簡單說的這十種情形,這些情形全部都是禪定當中有境界法、有所得法,並不是般若禪、祖師禪所證的內容;而證得這樣的定境,是不能發起般若智慧的功德。如果有人是以證得這個定心,而自以爲是證悟禪宗的內容的話,那他是以定爲禪;這樣以聖人自居,那就成就了自己大妄語業,未來捨壽時候下地獄才是冤枉啊!因此,古今有很多很多的邪師,是以定爲禪,誤會一場;因爲他們不知道禪宗開悟的內容乃是般若智慧,而不是禪定。因爲般若智慧乃是無境界法、無所得法,般若智慧乃是究竟了義的佛法;但是,禪定的內容卻是有境界、有所得的法。禪定是通於外道,與真正禪宗開悟的內容不一樣;而真正禪宗開悟要以般若智慧爲前導,這樣才能了生死,才能成就佛道。所以,如果以禪定之法來當作禪宗證悟內容就是誤會。禪定的法全部是有境界、有所依、有所住、有出有入的法,是有境界分段的生死的緣故;可是我們知道,凡是有境界可入、可出、可依、可住的,一定會隨著這些境界,會隨著心外之身根的緣境種種的變化而壞滅無常;所以這並不是第八識如來藏,並不是禪宗所證悟的第八識心。

但是,也有的人會以那個一念不生的常寂常照的心,可是大家知道這個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心仍然是有境界的法,仍然是意識所識、所知的境界。但是禪宗祖師所證悟的如來藏境界,卻是不對六塵境界有所了別;因爲菩提真心如來藏對一切境界乃是隨緣應物任運自在,不了別六塵,而又不會落入六塵的見聞覺知境界當中。真心如來藏不是凡夫眼識乃至到意識這種能了知,而證悟的祖師他能夠實證總相的意涵,乃至悟後修行通達,最後成就佛道,圓滿一切種智,都是要依於證悟這個真心如來藏,這個第八識菩提心。因爲這個第八識菩提心無爲無作、無生無滅,並不是誤會禪宗的人所瞭解的;而禪定所實證的意識靈知心所證的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境界,卻是有爲、有住、有入有出、有生有滅、有執有捨的,乃是有境界法,有所得法,有所失法。所以,禪定並不是禪宗所證悟的內容,因爲不離覺知和境界的緣故。

如果有的人用修禪定的方法,乃至以實證禪定的內容,讓自己坐到一心不亂、一念不生的境界,沒有妄想了了分明的時候,以爲這個就是證得真心如來藏,那就是很大的誤會。因爲這只是修禪定,並不是禪宗的般若禪悟,所以無法發起般若的智慧;因爲他不離覺觀的緣故,禪定的境界不離覺觀,但是真心如來藏卻是離覺觀而不了別六塵的;所以說,這個能常寂常照的妄心,根本不是真心。因爲禪宗證悟般若是在參禪這裡一念相應,而實證法界實相心;法界實相心是離見聞覺知、無覺無觀,這個才是禪宗所說的般若禪悟,它並不是禪定當中六識的覺觀境界。但是,禪定所修的一念不生的離念靈知,不論如何離念,它仍然是有境界法,仍然是不離六塵,與第八識如來藏離一切相、離於定亂的是截然不同。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禪定的境界都不離開一切的六塵相,所以這個部分,我們就可以知道不要誤會。因此,禪宗實證的內容是第八識如來藏,這個第八識如來藏不是三界境界法所攝;而禪定所實證的內容卻是六識相應的境界,乃是三界境界所攝,大大不同。如果以修定的方法想要求證禪宗的明心見性開悟,等於緣木求魚。我們現見很多學習默照禪的人,就是誤會了這個,把默照禪當作是修定的方法,而最後回到離念靈知,誤會一場。

所以說禪宗不是禪定。但是古今很多大師,乃至到現在,統統都是誤會,以爲禪宗就是禪定,每天盤腿就在那打坐,而不知道禪法,不知道如何去參禪。所以說禪宗跟禪定兩者差異甚大,是不可混濫。如果把禪宗的實證誤會,而以修禪定的方法來修,那就是永遠無法證悟,乃至徒勞無功,盲修瞎練。所以,必須要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有正確的禪法知見,正確的禪法修證,有善知識的教導;這樣有正知見來修才不會盲修瞎練,自誤誤人;這樣來修,才能夠實證禪宗該實證的第八識如來藏,而不會落入到第六識意識的境界,落入到以定爲禪的這過失當中。所以,我們修學佛法也要有這些正確的知見。

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說明到這。謝謝大家的觀看,謝謝!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