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恩重報  

現代少有人聽聞的「四維八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四維是「禮、義、廉、恥」,八德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春秋時代,齊國管仲把「禮、義、廉、恥」稱為國之「四維」;國父孫中山在民族主義第六講中特別倡導「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為「八德」,當時稱為固有的道德。

在我們以前那個年代,學校都掛有「禮、義、廉、恥」「忠、孝、仁、義」「尊師重道」之類的匾額,聽說現在多數學校都不掛了,取而代之的多是獎勵「創作、技藝」方面的作品,少在人格養成上著墨。(這是末學的粗略觀察,僅供參考)

在佛法中,所謂有情眾生,就是具有八識心王──眼識(看色)、耳識(聽聲)、鼻識(聞香)、舌識(辨味)、身識(觸覺)、意識(分別)、末那識(作主決定)、阿賴耶識(真心)的有情,由於這八個識的和合運作,有情才能生存、學習。常態下的有情眾生都有八個識,所以說眾生平等;在 初轉法輪的阿含經中,三界至尊的 佛陀勸誡眾生務必具有人(持五戒)、天(修十善)的福報,才能進而學佛,譬如以做人來說,常聽到「受人點滴,泉湧以報」這句話, 佛陀也是這樣示現給我們看: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7〈9 親近品〉:

「復次,菩薩修大方便知恩報恩。佛在竹園精舍,有一比丘身患惡瘡,形體周匝膿血常流,眾所僫賤,無人親近,住在邊外朽壞房中。爾時如來即示神力,隱蔽大眾,令無知者。如來獨往病比丘所,隨其所須,取水洗之。思惟是已,令欲界一切諸天知之。釋提桓因與諸眷屬無量百千前後圍遶,雨眾天花,作種種天樂,住虛空中。爾時忉利天王手持百福莊嚴微妙澡罐,盛滿清淨大悲淨水,即前奉迎,頭面禮如來足,却住一面。

爾時如來即伸百福莊嚴臂,即於纖長五指放大光明,遠照諸天,大眾已集,如來躬往病比丘所,即放頂光,照病比丘。比丘遇光苦痛即除,於膿血中,而起歸命稽首,而形不隨。如來即以右手,從天帝釋受取寶瓶,灌病比丘頂,左手摩拭病比丘身,身諸瘡病隨如來手尋得平復。得平復已,歡喜無量:「南無釋迦牟尼!南無大慈悲父!南無無上最勝醫王!而我今日身病除愈,唯有心病。如來今者,為憐愍故,施我法藥,除我身心所有重患。」

爾時如來告病比丘:「如來今者念汝重恩;如來今者欲報汝恩。」爾時病比丘驚喜無量。佛時即為示教利喜,比丘歡喜,即得阿羅漢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脫。釋提桓因及諸眷屬,無量諸天皆墮疑網:「如來云何枉屈神德,洗病比丘瘡痍膿血,云言報恩?其事云何,願為我等分別解說。」

佛告釋提桓因及諸天人大眾:「汝等善聽!當為汝說宿世之事。釋提桓因!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王,惡逆無道,非理壓伏,逼奪取財。爾時惡王與一五百,深心相知,密共要言:『若當有人犯官事者,汝當苦治,威恩隨汝。若得財賄,與我共之。』爾時五百常行鞭杖,得財多者,便令不著;若無財者,或致失命,以此為常。時有優婆塞犯小官事,將付五百,應受鞭楚。聞是優婆塞是好善人,便令無著於楚毒中,而得脫難。以是因緣,歡喜無量。

憍尸迦!當知爾時五百者,今病比丘是;優婆塞者,今我身是。是故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輕恩重報,乃至正覺心常不忘。」(CBETA, T03, no. 156, p. 162, a6-b17)

 

這則故事中,佛陀說:如來告病比丘:「如來今者念汝重恩;如來今者欲報汝恩。」是什麼樣的重恩呢?在久遠劫以前,有一惡王惡逆無道,私下告訴一位名叫「五百」的刑罰者說:「『若當有人犯了官事,你就以苦刑來對治之。若罪犯以錢財來賄賂,就來跟我平分之。』那時五百常行鞭杖於犯人,得財多者,就不嚴處;若無財者,或致失命,以此為常。當時,有一位在家的男居士,觸犯了小官事,被帶到五百那兒,應受鞭楚。五百聽說這位男居士是一位善人,便不對他施以毒刑,使得這位男居士得以脫離毒打的楚痛。」當時的五百就是這位病比丘,優婆塞(在家修行的男居士)就是 佛陀的前身。

行菩薩道的菩薩們,於無量劫修行的生命歷程中,莫不履行「知恩報恩」的涵養,且向來是「輕恩重報」的。在佛經中,關於倫理道德的教化不勝枚舉,這只是 佛陀示現的一則真實故事。

 

敬請參閱
✪心靈點滴~博愛座的故事………這對情侶接著說:『學校又沒有教遇到老人要讓座。』某人答言:『慈心與道德,這是為人的基本功能,其實理論上不需要教,就應該要具備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