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摘自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9/46
學佛釋疑(二)第46集
由 正緯老師開示:究竟忙些甚麼?(六)
我們說,佛教所揭櫫的人生觀,跟前面基於世間法所引申出來的人生觀,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我們談到的,上一次最後的時候談到的是所謂的「煩惱」的層次。那當然一般人在面對所謂的「煩惱」的時候,很顯然的,比方說一般人所看到的煩惱不外乎是什麼呢?比方說,今天的工作順不順利?或者最近有沒有跟眷屬吵架?最近小孩是不是都不聽話、難以管教?甚至說呢,在外面是不是碰到一些你難以接受的事情等等?這些都是大家所存在的所謂的「煩惱」。當然,這個「煩惱」也包含說,因為無常變化所導致的種種的失落,比方說,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上,都恐怕都必須要面對失去親人的痛苦!這一類型的這個煩惱,可以說是人生處處皆是,所以才有一句話講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它的道理就在這裡。
那麼對治這些煩惱的這個方式呢?一般我們在世間法上面,我們會想到的解決的方式,通常比較近似於「見招拆招」。比方說,我們可以打個比方來看,我們可以想像:一個空地上面,佈滿了許許多多大石頭,我們要能夠前進的話,很顯然的,我們採取的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比方說一般人採取的方式,當碰到困難的時候,就好像要在這樣一個佈滿了石塊的這個地方要前進的時候,首先一般人所採取的作為,很可能就是費盡心力的把眼前所面對的石塊仔細把它敲碎了,然後這一步才開始往前踏出去。所以就是變成說,您每次前面只要面對一個石塊的時候,您都要拿出所有的工具出來,然後很費心費力的把這個石頭徹徹底底的把它打破、打碎了之後,您才能夠繼續的往前進。這就是一種因應煩惱的方式,對於每一件的煩惱,我們都是因應這個個別的煩惱的狀況,然後再想辦法個個的擊破。所以這種方式,其實是非常多!我們在世間的方式,碰到煩惱的時候,非常多常發生的方式,也就是針對每一個單獨的煩惱,我們都想辦法一一的如何的去對治它、去摧毀它,然後我們自己才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前進。這是第一種我們會想像到的對付煩惱的方式。
那麼有沒有其他方式呢?當然有!因為我們如果想像說,如果我們眼前的佈在我們前面的這些大石塊,這些石塊你可以想像說,這些石塊跟石塊中間呢,並不是完全都沒有缝隙可以通過的。所以,當然另外一個方式就是說,假如說我們現在能夠知道說我們要往哪個方向前進的話,那麼我們其實可以怎麼樣呢?可以順著這個方向,然後不要費心費力的去敲擊每一個石塊,我們採取的作為也許就是繞過去——從空隙裡面繞過去,只要不違背原來的大方向,那麼我們就可以選擇從現有的空隙裡面繞過去,而不需要這麼費力了!但由於繞過去的方式,很顯然的跟前面一種方式比較起來,費心費力的程度就減輕很多了,也比較容易收到這個成效。當然這裡面呢,我們用這樣子兩種世間人常常想到的對治煩惱的方式,用這樣大石塊橫在眼前的方式來給大家作比喻。前一種,是等於一般人碰到事情,見一件事情才解決一件事情的方式,那就是每一個大石塊都得要用心去敲敲打打。第二個方式是什麼樣的方式?第二個方式其實就比較像是我們前面所講的「少欲知足、隨緣因應」的方式,因為你就是因應眼前的狀況,你可以決定:「我如果不需要真的這麼認真去把它敲破的話,那麼我可以繞道的話,我就不妨繞道就好了嘛!」所以這個方式,顯然比第一種方式要省力、要有效率、更有效率。但是這個方式,我們剛剛講了一個它的大原則是說,你得要知道你往哪個方向走,並且你還得要這個石塊跟石塊中間還得要有足夠的空隙。如果你都不知道往哪個方向走的話,請問:這個空隙要怎麼去尋找、怎麼去迂迴、怎麼去繞過呢?同樣的,如果前面的空隙不夠大的話,您是不是也一定得要拿出工具來敲敲打打一番,才能夠迂迴前進呢?所以,我們說「少欲知足」跟「隨緣」的這些事情來講的話,確實它是蠻符合我們剛才講的這個譬喻的情況。你得要有指導原則、得要建立好適當的人生意義,才能夠談「隨緣」;並且,「隨緣」正因為說你是隨順著世間的因緣變化,所以如果世間的因緣變化,恰巧就像我們剛才舉的,石塊跟石塊之間沒有足夠的空隙讓你能夠遊移過去的話,那對不起!您還是得要辛辛苦苦的把這些石塊想辦法給它掘鬆了,或者把它破開了,您才有辦法往前進。這是「隨緣」的狀況。
那麼佛教談的呢?佛教對於這些煩惱的狀況,當然,對於這些一切解決前面兩種解決煩惱,我們用石塊來譬喻的方式,佛教對於這些都是隨喜讚歎的!只要您能夠解決煩惱,都好!可是佛教所重視的,其實更是如何根本的去解決煩惱、面對煩惱。如果再回到前面剛才舉的,我們在佈滿崎嶇大石塊的這個路上要如何前進的這個例子來說的話,那麼佛教裡面在面對這些煩惱的時候,最起碼的方式,是希望我們不是要把所有的力氣都花在這些石塊上面,反而要能夠反過頭來反觀我們的自身,也就是每一個人從無始以來牢牢執著的這個「我」;佛教所重視的是說,一旦你能夠把「我」這個現象、這個觀念或者這個執著,把它好好的處理的話,那麼當你在面對石塊的時候,如果你的「我」越淡泊的話,就相當於你的身段越柔軟越纖細,以至於說這些石塊都不再是你的障礙。甚至於我們可以說,佛教的這個我們說解脫方面的話,如果真的能夠證到解脫的這些證果的話,那就相當於說:我們這個「我」這個色身,在剛才這個佈滿石塊的路上前進這個譬喻裡面,色身就好像消失了ㄧ樣,一旦色身消失了,色身不再是一個障礙的時候,當然你在沿著這些路上前進的時候,既然沒有可以質礙的色身的話,那麼石塊對於你來講,又怎麼會有什麼樣的質礙呢?所以所有的這些石塊對你來講,也不再像你有色身的時候那種會障礙你的石塊一樣。這個時候,你再看這些煩惱的時候,煩惱已經都影響不到你了;你再看這些石塊的時候,石塊也都影響不到你了。這是第一層的解脫的境界。
當然,如果再深一層去看的時候,再繼續用這個比喻的話,那我們可以說,再繼續看下去的話,不僅是我們自己的「我」——我們自己的色身,在你行進中,已經不能夠跟這個石塊起交互作用來妨礙你的行進;並且呢,在你更進一步修為的過程中,這些解脫的證境,會讓你在面對這些石塊的時候,所有這些石塊會從根本性的改變——發生了根本性的這個性質的改變,所以不僅您的本身的「我」—本身的色身已經不能夠障礙您前進,而且所有這些路上的石塊,也全部都不再有任何一個能夠障礙您了!也就是說,「我」跟「我所」的所有的障礙,都已經全數不存在了,這個才是真正真正的大解脫的境界!
所以,從這個例子上我們給大家看的就是說,佛教其實對於「煩惱」的剖析、跟揭櫫人們如何對治煩惱這個上面呢?佛教有非常非常精深的義理跟行門。光是我們上次講的:光是「煩惱」來講,分成「見惑」跟「思惑」的時候,光是「見惑」的層次的話——觸及到的層次,就已經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到的微細的層次了。正因為有這樣微細的、有這樣深入的探討,所以才有機會超越了我們剛才講的「在石塊之間迂迴前進」的那種作法,而是根本性的解決了我們的色身跟石塊之間所產生的障礙;這是佛教對於煩惱的本源,有深刻的探討跟對治。以這個來說呢,佛教可以說跟我們前面所講的幾個基於世間法而來的人生觀,有非常非常大的不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