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再過來呢,我們還要跟大家說,那剛才是用定性的分析來告訴大家意識的這個簡單的判斷標準。那另外我們還必須要跟大家說,意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我們從這個經文上面可以看,這段經文是《雜阿含經》來的,這個經文上說:「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雜阿含經》卷九)這個經文講的是什麼呢?這個講的是說:所有一切的意識,都是「意、法因緣」而生。意是什麼呢?「意」指的就是我們剛才有約略說到的意根,關於意根的詳細內容,我們會在下面的講次裏面,再來跟大家提到。

那麼「法」呢,就是所謂的法塵。簡單來講就是說我們的心識在運作的時候,都會先有一個意根在裏面運作,當這個意根接觸到外在的環境,然後要去分別外在的環境到底是什麼的時候,這個時候現起的心識,就是所謂的意識。比方說,當各位觀眾在電視機前面正在看我們這個電視節目在播出的時候,那您的眼睛一直在看的時候,您會看得清楚這個螢光幕前,到底哪一個部分是目前正在講話的人、正在說話的範圍,您也看得清楚什麼樣是背景等等,換句話說:在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其實您不斷在分別眼前的境界,那麼這一個分別呢,起源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所謂的意根——意根想要分別——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這個意根呢,心識的作用就會喚起了意識然後去分別眼前的境界,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意法因緣生」。這一句經文裏面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佛告訴我們的是說「諸所有意識」,佛並沒有說哪一種特別的意識才是意法因緣生,佛說的是「諸所有意識,皆意法因緣生」。所以這點要請大家先記住,因為這一段的經文非常的重要。

也就是,到目前為止我們跟大家說的內容就是說:如果要判斷意識的話呢,很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祂必然會跟六塵相觸而起分別作用;祂必然是意根觸到眼前的境界而現起的一個分別的作用。所以這樣子呢,以這樣子來去做這個思惟、去判斷的時候,您就可以開始自己自行去觀行,到底日常生活中意識的範圍是有多麼多麼的廣,乃至於說我們從早上起床開始,第一個剎那現起知覺開始,我們的意識就開始在作用了。那麼這個意識呢一直跟隨著我們,哪怕呢跟隨著我們早上準備一切,然後接著去上班、上學;或者在這個途中跟任何人聊天、看到什麼樣的看板、坐什麼樣的車子;乃至於到辦公室之後處理任何的公事;或者下班回家、放學回家,然後仍然記得怎麼樣能夠順利的走回家,不會忘記、不會迷路……所有的這一切,幾乎都是意識在裏面作用。所以意識的作用非常的廣大,也可以說是非常的神奇。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一般的人才會牢牢的執著著意識的各種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