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個單元,我們已經簡單跟各位介紹:佛教的人乘是持守五戒的,而這持守的五戒跟其他宗教是有所不同的。接下來我們要看「生天」的這個部分。

我們要知道這個「生天」在佛教裏面是有它的主張的,譬如說,在這個《長阿含經》卷十二裏面有說:

或有眾生成就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毀謗賢聖,信邪倒見。身壞命終,墮三惡道。或有眾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謗賢聖,見正信行。身壞命終,生天、人中。】(《長阿含經》卷十二)

這裏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人違犯了身的惡行,造作了身的惡行(身的惡行就是殺人、偷盜、邪淫,因為這些都是直接以身行來侵犯他人),違犯了這樣子的戒律,事實上他一定會淪墮到三惡道去。如果說,有人違犯了這個口的惡行:也就是妄語、惡口、兩舌、綺語,那這樣的話,他也會淪墮到三惡道去。我們綜合身的惡行跟口的惡行合起來就是七種惡行,也是我們所說的七種聖戒所要持守的內容,所以如果違犯了這七種身行跟口行的戒,它一定會導致他淪墮三種惡道。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經典裏面就說:如果說有人違犯到七聖戒,就會淪墮惡道,那我們就不應該在修行的時候去做這些違犯的事情。


 

那所謂的意行呢——意的惡行呢:就是所謂的貪、瞋跟不正見。特別是這個不正見,這個不正見會導致我們的知見錯誤而毀謗賢聖,而因為這個「信邪倒見」而淪墮惡道,所以這個不正見也是我們要生天的時候所應該要注意的一個重點。(如果有錯誤的見解,就會導致淪墮)。所以說經典裏面說:我們要生天的話,乃至要保得人身的時候,事實上是應該要身能夠行善行,要持守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的戒律;乃至我們的口行也要行善——要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那這樣我們才能夠有保得人身乃至生天的機會;乃至意行上面能夠有正見,能夠不毀謗賢聖,能夠「見正信行」。也就是說:即使我們沒有親自親證佛教裏面的解脫智慧跟實相智慧,可是我們應該要信受而不要來毀謗賢聖,那這樣才能夠有機會生天的。所以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知道,生天是要具備正見,如果不正見那就會導致毀謗聖賢的這種惡業。

那我們要看看說,「生天」我們前面已經有舉例說:有宗教說他可以以天道來貫穿串所有的宗教,然後說這個就是他們的法義,而且是以這樣作為他們的教義的一個核心,而說這個叫作天道。那 釋迦牟尼佛祂也說天道,所以 佛陀在《雜阿含經》卷三十裏面,祂就有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何等為四?謂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四種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雜阿含經》卷三十)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第二篇)
第四十二輯 老母娘絕非如來藏
蔡正禮老師 主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