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大師也針對這樣子做了這樣的開示,祂說:「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鬚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也就是說:如果你已經明心見性了,「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鬚髮」也就是說,不在於他是不是、有沒有剃除鬚髮或是著染衣;如果他已經見了自性的話,雖然他現的是在家身,「白衣亦是佛」白衣就是在現在家相的意思,所以說白衣亦是佛。但是如果你沒有明心見性,雖然你剃除了鬚髮、著了染衣,還是外道。因為還沒有入到這個無門之門,還沒有見到這個真心,所以還是外道——沒有入到佛門的殿堂,所以稱為外道。所以雖然他已經剃除了鬚髮,但是沒有明心見性,所以還是稱為外道。這是 達摩大師達摩祖師所說的,說:「若見自性是佛,不在剃除鬚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所以表相僧寶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從大乘了義的角度、從第一義的角度來看,表相僧寶他不是真正的出家人,所以祖師才會常常說:「入門須辨主,當面分緇素。」禪宗祖師經常在說「入門須辨主,當面分緇素」,「主」是什麼呢?也就是說:你有沒有找到如來藏、有沒有找到你這個真心。如果能夠辨別你有沒有找到如來藏、你有沒有開悟明心的話,這樣子就有辦法分別出你是白衣或是黑衣。白衣的意思就是「素」,「緇」的意思就是黑;黑就是表相出家,素就是表相就是現居士相,所以「入門須辨主,當面分緇素」。所以從禪門來講,緇跟素並不是從表相來看的。也就是說,不是從表相你是穿了居士服,或是說你是穿了僧服而來論斷你是不是出家,必須「入門須辨主」,也就是說看你有沒有開悟。所以白衣、黑衣不是以表相來論斷的。

如果從禪門來講的話,未悟反而是白衣——未明心見性的人他才是白衣。所以有人說「白衣說法是不如法的」,白衣說法是不如法,黑衣才可以說法,也就是說現出家相的人才可以說法,在家相的人是不能說法。但是如果從禪門來講的話,反而悟者雖然他是現在家相,但是他是黑衣啊!那未悟的這些所謂的表相僧寶,所謂現剃髮、著染衣的這些僧寶,反而他是白衣啊!那如果按照這樣子的說法來講的話,那真的白衣是不能說法的,是只有黑衣才能說法;因為這些未悟的這些出家的表相僧寶,其實都不堪說了義法,因為他們是白衣說法,要說了義法就只有黑衣能夠說法,要說了義法就只有開悟聖者能夠升座能夠說了義的這個如來藏的大法。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確實他們說的沒有錯:白衣是不能說法,只有黑衣才能說法。所以不要以在家的身相來衡量善知識,不要以在家的身相——以表相僧寶來自高,以表相僧寶來歧視受持菩薩戒的這些在家菩薩。俗語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那在佛法來講的話,更是這個樣子!豈可以出家、在家的身相來論斷是真出家或是表相出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