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從這邊來看的話:從自性的僧寶、到出世的僧寶、到住持的僧寶,其實是從自性僧寶到出世僧寶是因為如來藏,悟了這個真心如來藏——大乘菩薩悟了這個真心以後所顯現的出家的狀況,所顯現了這個的法相。住持三寶是因為剃髮著染衣,離世俗的家這樣子的一個表相,所以我們說其實住持三寶就是表相三寶。出世的三寶其實就是真實義的僧寶——出世的僧寶就是真實義的僧寶,住持的僧寶就是表相的僧寶。

這個差別在什麽地方呢?就是有沒有悟入如來藏,有沒有悟入自性。如果悟入了自性的話,這個樣子的話,就是叫作出世的僧寶。所以出世的僧寶也有可能示現出家相的,那也有可能示現在家相的。但是不是以現在家相或是以現出家相為主,而是以有沒有悟入如來藏這個真心為主,所以自性三寶其實才是最初、最終、最究竟的歸依處!所以無論你是出世三寶或是住持三寶,都必須要依止於自性三寶。也就是說:出世的僧寶跟住持的僧寶就是必須依止於自性的僧寶。如果否定了自性的僧寶的話,那就沒有辦法成立僧寶的一個僧格,否定了如來藏的話就已經完全喪失了僧寶的僧格。所以不管有沒有悟,都必須要依止自性三寶。三世諸佛同樣是依止自性三寶而修學佛法,乃至於達到究竟圓滿、乃至於達到成佛的果地。所以自性三寶、自性僧寶是一切的所依,是出世三寶、是住持三寶的所依。所以表相三寶也應該要依止自性三寶,不是只有求開悟的人要依止自性三寶。雖然住持三寶還沒有悟,但是必須要深信自性三寶,因為一切的歸依全部都是從自性三寶而來的。所以從這邊來看的話,四向五果的菩薩、聲聞,有在家、有出家的,那地上菩薩大部分都是在家的,所以:僧寶必須以是否開悟,為最主要的一個判定標準。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第二篇)
第三十九輯 表相僧寶與真實義僧寶(上)
余正文老師 主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