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寶藏」,許多人會不自覺地豎起耳朵,眼睛為之一亮。在欲界人間,人類難免會有「五欲」——財、色、名、食、睡的欲求,差別只在輕重厚薄而已;金銀珠寶的採集與擁有,屬於「財欲」的需求,乃是人們在基本生活不虞匱乏之餘,用來莊飾、乃至表彰身分地位或權勢的一種象徵;因此一般人喜愛財寶、蒐集財寶,乃是人情之常。但由於各人的嗜好不同、價值觀迥異,彼此心目中所偏好的「寶藏」也就大異其趣了。
比如「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各類古物,有的人鍾愛陶瓷,有的人欣賞字畫,有的人則對服飾、車乘、兵器感興趣;因此於參觀時各取所需、目不轉睛於喜好之古物,甚至流連忘返。若以個人的收藏而言,有的將古今中外的郵票視為寶物,有的以歷代名家書畫作為珍寶,有的以蒐羅奇花異卉、各類寶石而自豪,……各種珍奇異寶種類繁多,不勝枚舉。但以人性並非純善的緣故,見人擁有寶藏,有人輒生非份覬覦之想;或者知悉哪裡可能有寶藏,為了擁有而耗盡家財、歷盡千辛萬苦,誓欲奪之而後快!亦因此故,刻畫人性貪婪而編寫的各種尋寶故事於焉產生;最著名者,厥為《金銀島》、《所羅門王的寶藏》、《基度山恩仇記》等多部小說,書中精采刺激的情節扣人心弦,因此這類以尋寶為題材的文學作品深受性好探險刺激的讀者喜愛,歷久不衰。
儘管多數人以擁有實體的寶物為滿足,但也有文人雅士以大自然的「清風明月」為寶藏。譬如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前赤壁賦〉云:「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畢竟蘇軾的心性修養與一般人不同,他說「非己之物、一毫莫取」、「清風明月是造物者的無盡寶藏」,是人人都能共同欣賞、領受的,足見他的無貪與恬淡,其胸襟是何等的開闊與灑脫!
再者,所談寶藏,最無可比擬的乃是二千五百年前 釋迦牟尼佛所遺留下來的珍貴經教。其中闡釋不可思議之寶藏,亦有多所譬喻分別珍貴寶藏之不同層次,如譯經名家鳩摩羅什所譯《佛說阿彌陀經》中有云:「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頗梨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頗梨、硨磲、赤珠、馬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這是說極樂淨土的蓮花池和上面的樓閣都是由七種寶物所裝飾合成,莊嚴無比。而能上、中品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有情,多是心懷瑰寶──修三福淨業,並憶念眾德莊嚴的 彌陀世尊所致。
此外,佛經中還提到,在「轉輪聖王」應世之時也會自有另種七寶出現。如《長阿含經》卷六:「彼時,有王名曰儴伽,剎利水澆頭種轉輪聖王,典四天下,以正法治,莫不靡伏,七寶具足:一金輪寶、二白象寶、三紺馬寶、四神珠寶、五玉女寶、六居士寶、七主兵寶。王有千子,勇猛雄烈,能却外敵,四方敬順,不加兵杖,自然太平。」 這是轉輪聖王獨有的七種隨伺之寶, 如其中的「居士寶」又名「主藏寶」,他只要依著轉輪聖王需要,用手在海中一撈,所要寶物尋即緣手而上,因此轉輪聖王的財寶無盡無量,這都是他往昔修學十善業等所作功德而獲得的殊勝果報。
以上所述之一般人鍾愛的稀世寶物,或是佛經中所談及的七寶,都不離「世間法」── 不離「生、住、異、滅」的過程;即使貴如金輪聖王,福德廣大,七寶具足,統治四天下,威德巍巍,但在福盡命終之時,還是得放下一切,隨業受報;可見世間的寶藏都不足恃,因為只能擁有一世,不能永遠跟您在一起。但佛經中所述真正的寶藏則不同,語云:「三寶是福田」,我們來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中如何詮釋「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壇經中說歸依「三寶」將令眾生離貪欲愛染、無明邪見而歸返自性三寶──此乃是每個人不假外求的不二珍寶──自性寶藏:
「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
不管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不管我們是歸屬何宗何教,這個自性寶藏祂永遠都跟您在一起,而且本來自在,不必上山下海去苦苦追尋,也不必以廣大財富去換得,不論你是王公巨賈或是販夫走卒,人人生來本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一旦找到了祂,非但能令人出離三界生死煩惱痛苦,還能助人一步一步邁向究竟解脫之道;所以找到自性寶藏者,才是真正的富貴之人。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4:「而於生死曠野之中備七聖財得佛智寶。」即告訴我們要找到自性寶藏,就要修「七聖財」──所謂的七聖財,就是七種出世間財,正如 佛在《大般涅槃經》卷11的開示:【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
佛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1〈37 如來出現品〉中如是開示:「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佛陀的意思是說,眾生由於無明遮障的緣故,迷己逐物、認賊作父,妄認色身或見聞覺知心為真實的我,因而如來智慧不能現前;如能熏習正確的知見,精勤修學菩薩「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有朝一日有所體悟,不畏生死輪迴苦,深心發出諸佛的總願「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學、佛道無上誓願學」,發起如此的利他自利的成佛大願心,必然在諸般因緣成熟之下,能得到 佛菩薩的加持找到自身中本有的寶藏——現象界諸法背後的實相,然後在佛道上無我、無盡地弘揚人人本自平等的「自性寶藏」── 如來藏 ──「善男子!云何菩薩持諸佛法寶藏者?善男子!如來藏無盡亦無量,至一切處,悅可一切眾生。」(《大方等大集經》卷1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