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貼 悲心psd.jpg

   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8/1981-a08_023 

由正偉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

我們依照佛陀、菩薩《優婆塞戒經》,以及參考 平實導師在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的書籍當中的內容,來說明、開示今天的課程。

今天我們將接續上節課中未說完的課程,來繼續說明今天的內容,來說明悲與大悲的差異。我們上節課中有提到:有智之人應觀非想非非想處,所有定樂如地獄苦,一切眾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上節課我們討論到有智慧的人,他觀察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快樂,其實是猶如地獄之苦,因為這一切的定境,其實都是落在識陰的顛倒微細精想境界之中,而且也不曾離開意識心的行陰幽隱妄想。這一種境界一切眾生都有,所以菩薩有智慧,他可以觀見非想非非想處所有的定樂都好像是地獄苦一般。有的眾生可能會想說:我沒有這樣的境界,因為我現在還沒有證得四空定,那怎麼可能會有這種意識行陰幽隱妄想呢?更何況是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意識顛倒微細精想呢?但是事實上,四空定的境界本來就在你身中,只是眾生不知道罷了!但是要怎樣顯出四空定的境界來呢?就是要把其餘的東西丟掉,把這些障礙四空定顯現出來的雜染全部都捨棄掉,這樣的話就可以觀察到了。

譬如:一杯又濃又濁而混有泥巴及鹽巴的水,你不能說水不在裡面啊!但是水本來就在其中的,你只要把那些雜質給過濾掉,就顯出那一杯清淨的水質。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有禪定的經驗,也有善知識教導的話,其實是可以確認自己身上也有非非想定的境界存在;只是因為自己被自己的貪染等等,種種的不好的雜染心法所遮蓋、所影響,所以這個定的境界就不能顯現出來。所以佛說非非想定的定境是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事實上,這種境界其實一直都是存在的,它的道理是與法界理體是一直存在是類似的。就好像真如的境界在大家身心之中都有,不管你有悟或者沒有悟,真如性始終都真實存在;但是還沒有悟之前,眾生不知道祂在什麼地方?悟了以後你就現觀而知道祂是本來存在,而由如來藏恆時顯現而從來不滅,乃是真實存在的。一樣的道理,這個禪定中的非非想定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情形,初禪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如果想要修證四禪八定的時候,並不是去得到很多很多的東西而可以實證,而是要捨棄很多很多的東西;如果你把五欲的繫縛給捨棄了,那時候你的初禪就現起了,你已經捨棄了欲界愛。其實只要把無相念佛的功夫作得很好,然後你再降伏了欲界的五蓋,將五欲心的繫縛給斷除了,那初禪就能夠顯現出來、就能夠現前了。二禪以上的實證,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而這樣去修;要把世間的某一個法把它捨棄掉,那這樣的話,這些的禪定實證它就會顯現出來;而不是去把某個法加進來你的身心之中,才會出現這些的實證。這就是佛法以及通於外道四禪八定的修法,這當中的道理是有點類似的。

菩薩因為有深妙的智慧,因此看見非非想定所有的定樂,其實就好像地獄苦一樣,而且看見一切眾生也都有這種現象;換句話說:一切眾生如果不小心都有可能會造惡下墮地獄。

我們再看後面的經文怎麼說:「善男子!未得道時,作如是觀,是名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 佛陀說:善男子啊!如果還沒有得道的時候,能夠這樣去觀察的話,就稱為有悲心。如果是已經成就佛道之後,這樣子觀察的話,那就叫作大悲了。所以 佛陀就交代說:還沒有得道的時候,其實就應該要有悲心。這段經文所說的「得道」兩個字是指成佛,而不是說七住的明心證悟,乃是從嚴格的角度來定義。在還沒有成佛的時候如果能夠這樣去觀察眾生的苦,而生起菩提心,這叫作是有悲心;如果是已經成佛成道以後來作這樣觀察的時候,那就叫作大悲了:因為這時候已經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這個大悲心,當然是大悲。

我們繼續看經文 佛陀怎麼說:「何以故!未得道時,雖作是觀,觀皆有邊,眾生亦爾。既得道已,觀及眾生皆悉無邊,是故得名為大悲也。」現在 佛說:在還沒有成佛之前,雖然也能作這樣悲心的觀察,但是這個觀察是有邊際的,不是無窮無盡而沒有邊際的。菩薩的觀察是這樣子的,縱使在眾生位雖然也能這樣子觀察,但也都是有邊際的;可是如果是成佛以後再來觀察的話,那佛地的觀察則是沒有邊際的,是能夠鉅細靡遺的全部觀察出來,因為諸佛所能觀察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無邊無際,能無邊際的觀察眾生,所以稱為大悲。

我們看 佛陀繼續怎麼說。 佛陀說:「未得道時,悲心動轉,是故名悲;既得道已,無有動轉,故名大悲。」還沒有成佛之前,菩薩觀察眾生而生起的悲心還是會有所動轉的;所以有的時候,有的菩薩觀察眾生愚癡心中憐憫不已,乃至流下清淚,為眾生覺得悲痛,這叫作悲心動轉──菩薩的意識覺知心已經動轉了。可是如果成佛以後,同樣是有深層的悲心,但是這個悲心是不會動轉於如來的心;不動轉就是說不動也不轉,不會因此而心動,或者轉變應有的心態以及行為,因為諸佛都不是從眾生身上的覺受,來看待眾生所受的痛苦,而是從眾生的理體究竟觀察上面來觀察;從眾生整體的究竟觀察上面來看待眾生的苦痛,所以心中不會再有動轉。在成佛以後,這樣盡未來際無休止的救護眾生,而心中都無動無轉,就叫作同體大悲,所以說這個才是大悲。

我們看 佛陀後面怎麼說呢? 佛陀繼續開示:「未得道時,未能救濟諸眾生故,故名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濟,故名大悲。」也就是說還沒有成道時,仍然還無法究竟救濟眾生,無法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思,如意的去救護眾生,總是會有一點點的侷限出現,這樣有侷限的悲心就叫作悲,而不能稱為大悲;但是得道成佛以後卻能夠作大救濟,不再會有侷限,所以才叫作大悲。沒有成佛以前救濟眾生,為什麼只叫作悲?而不叫作大悲呢?也不叫作大救濟呢?這意思是說:對眾生的救濟往往只是在世間利益上面,只是在身心的痛苦上面來作救濟,所以不是大悲;或者雖能夠救度眾生、解脫三界生死,或者雖然能夠教導眾生證得法界實相,乃至證得一分的種智,雖然能夠作這樣的救濟,但是仍然還不是究竟,這是因為自己還沒有究竟的實證,當然不能使眾生而究竟成佛。所以菩薩這樣的悲,也只能叫作悲,而不能叫作大悲。但是成佛之後就能夠作真正的大救濟,能使眾生究竟的成就佛果,乃至能加持十方九地滿心的菩薩,乃至成為十地滿心的菩薩,這都叫作大救濟。因為諸佛能對眾生作大救濟,所以才可以稱為大悲。

佛陀又繼續為我們後面開示說:「未得道時,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與慧共行,故名大悲。」還沒有成佛時智慧不具足,所以叫作不共慧行,因此度人的時候也不可能究竟成功,所以這時的悲還不能稱為大悲;但是成佛以後,不論何事都與智慧共行,度人的事業也能究竟成功,所以名為大悲。我們看經文繼續說:「善男子!智者修悲,雖未能斷眾生苦惱,已有無量大利益事。」 佛陀說完了前面這些道理以後,在這作了一個小小的結論說:善男子啊!有智慧的人他修習悲心的時候,雖然他自己還沒有成就佛道,所以他所修學熏習悲心之後,還沒有辦法斷盡所有親近他的眾生身上的苦惱,但是已經能對於親近他的這些眾生們,作出很多很多能夠大大利益這些眾生的事情;乃至由於他能夠度眾生在解脫道、或者在佛菩提道上面,能夠有所實證、有所親證,使得許多的賢聖得以住世,使得世界惡業的力量可以被慢慢的消減一部分,惡業的果報不會全部立即現行,這也是利益無量的眾生。因此雖然已經證悟而有智慧的人修習悲心以後,不是大悲,雖然還無法斷盡眾生的苦惱,但也對眾生能夠產生無量的大利益事,所以 佛陀也要讚歎。

佛陀繼續說:「善男子!六波羅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我們看這裡就知道 佛在這裡作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因為關於修悲講了很多,所以現在對修悲作了這個結論,說六種波羅蜜,這六種到達彼岸的方法,都是以悲心來作生因,波羅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因此修「悲」就是六波羅蜜的生因,所以修習六波羅蜜而不修悲,那六波羅蜜的功德是無法生起來的;但是光修悲而不修六波羅蜜的話,就不能成就了因,所以無法使你成就道業。想要成就佛菩提的道業還得要有了因,成佛的了因就是聞熏修習佛菩提及二乘解脫道的正理,這個聞熏修習才叫作了因。因此生因的修悲以及了因的聞熏修習六波羅蜜多,這兩者都要具足才能夠成就佛果。可是當你想要具足六波羅蜜的了因之前,還得要修悲的生因先作,生因的具足就是修習悲心,所以說菩薩以修悲作為上首。如果沒有悲心那就表示說這個人是聲聞種性,他只關心自己的成就,別人能不能得度都是別人家的事,他認為與他無關。在世俗法上有一句話說:「莫管他人瓦上霜。」別人家屋頂積霜嚴重的壓垮了,也不關我的事。這就顯示:有這種心態的人,他其實不是菩薩,他缺乏悲心;因為他沒有悲心的緣故,這樣是屬於聲聞種性的人。他對於人類尚且是如此看待,您說要他對畜生而生起悲心那想當然又更難了,這種人都不是菩薩,連世間法的儒家都說:當你聽到人家殺雞的聲音,你就吃不下雞肉了;因為聽聞其聲之哀苦,所以就不忍食其肉,何況同樣是人類?所以如果連對動物都沒有惻隱之心,那你要求這個人會對別人有悲心而願意幫助他人,那就是非常難達到的,因為悲心是比惻隱之心還要更上一個層次。那如果看見別人修道的時候被嚴重的誤導,竟然你不能生起悲心而努力的去救護眾生來回歸正道,那就顯示自己只是一個自了漢,這個自了漢的想法都是一樣,都是認為說他只要自己實證、自己得法就好了。譬如有的自了漢認為:我得到法以後就離開了,我才不管你要不要救護眾生的理想!他不想去幫助眾生,他也不想去幫助他悟道的正法道場,去幫他們做事、去利益眾生,這樣的情形就是標準的聲聞種性。所以說菩薩生起了悲心是成佛的生因而已,但是還要進修六波羅蜜,修學六波羅蜜就是修行正法的緣,這些緣就是了因;但是如果沒有生因就沒有辦法成佛,六波羅蜜學得再好也沒有用,仍然無法成佛,所以悲心非常重要。了因就是熏習佛菩提的正理,這就是了因,而悲心則是生因;所以熏習佛菩提的正理是了因,加上你努力去鍛鍊、熏習、思惟、修證的修道等緣,最後才能成就證悟佛菩提究竟果的佛地功德,才能在無量數劫以後能夠成就佛道,所以悲心是生因。

既然悲是生因,那就表示說你想要修學佛菩提首先得要先有悲心,如果還沒有悲心,那我們就趕快培養,培養悲心出來之後,你已經成就了一分菩薩種性,這才能夠在六度上面修學而有成就;所以菩薩性並不是本有,而是經由熏習而培養出來的。悲心出現了就有了生因,有了生因就表示你有了菩薩性。所以 佛說:六波羅蜜以悲心作為生因。如果是沒有悲心的人,修學六波羅蜜就不能成就。又譬如說:如果發生大災難,有悲心的人聽到苦難事件的時候,就趕快想辦法盡力可以幫忙救助。又譬如:看見眾生被大師們誤導,心想!要怎麼才能幫助眾生離開這些邪見呢?因此你可以把正覺同修會的結緣書拿出來去外面流通處放置,讓眾生可以得到正確的知見,這樣就願意救護眾生,那你未來也容易實證佛法,因為你是有菩薩種性的緣故。如果沒有菩薩性的人,那他與佛菩提的妙法是不容易相應的;就算我們要幫助他證悟,讓他去參加禪三,也一定會有遮障,他一定會有障礙。所以佛說:修習六波羅蜜的菩薩們,都必須要以悲心來作為六波羅蜜的生因。

我們繼續看後面的經文,看 佛陀是怎麼開示的, 佛陀說:「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修悲是不為難,在家修悲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有惡因緣故。」這裡 佛陀接著又開示說:菩薩分有兩種,也就是分為出家菩薩與在家菩薩這兩種。 佛陀說如果出家菩薩要來修悲的時候,那並不是很困難的事,因為一個人他要出家的時候,目的本來就是為了利益眾生,為了把佛法傳給眾生才出家學法,所以出家菩薩本來就應該要有悲心的;所以這樣本來就有悲心的出家菩薩,他要繼續修悲並不是很困難。但是在家菩薩要修悲,就可能會有很多困難,因為在家菩薩常常有很多的惡因緣會來阻撓他。譬如今天你說:我為了護持正法,想要助印一些能救護眾生回歸正道的書。你想要助印幾百本這樣可以拿去外面利益眾生,可是沒想到被你家老公知道了,老公又是有慳吝的心性,那你可就麻煩了!不免要大吵一頓,也許好幾天都要沒有好日子過,因為每天都要看一下對方的臉色;乃至因為你想要利益眾生的種種事,因為彼此觀念的不同,而引起了非常多非常多的誤會。造成了這些誤會,而在家菩薩畢竟也是要顧慮到眷屬的感受,也要顧慮到眷屬的這個部分。這就是說:在家菩薩常常會有,很多的惡因緣來障礙他,讓他無法在修悲上可以容易實踐,所以在家之人他的惡因緣是很多的。有的時候不一定是老公或老婆的阻撓你去修集善法利益眾生,有的時候是長輩或者是其他的左鄰右舍來給你譏嫌,所以一天到晚來扯你後腿。所以在家菩薩是有很多很多的惡因緣來阻撓他修悲、障礙他修悲的,所以在家菩薩是有惡因緣的緣故。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後面的課程將在下節課繼續為大家說明。

謝謝大家的觀賞,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