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8/4143-a18_003
第003集
二乘所斷無明與外道常見(三)
由 正旭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今天繼續講「二乘所斷無明與外道常見」。在前面兩集中我們一直強調,想要斷三縛結證初果,就必須篤信佛語有第八識的本際常住不滅。因此在這一集我們就來探討每個人真的有第八識嗎?佛在《阿含經》中真的有說到第八識嗎?
我們首先來看看當今外道對於有沒有第八識的質疑。經常有人說:「你們崇尚如來藏說的人,說『正住者』的識(第八識)是『知覺的對象』,又說『正住者』具有出生五蘊的重要功能性,既是識(前六識)生起的根源,又是識(前六識)的認識對象,如何可能?」假使你把剛剛那一段話,括弧當中的註解遮蓋住,你讀過他們這一段文字中對於如來藏禪法質疑的時候,就會很容易輕信他們的質疑,很容易就會同意他們的看法。他們會提出這樣的質疑,是因為他們認為人只有六個識;但是人有八個識,佛在四阿含當中就已經說了,只是他們看不懂而已。
佛在解釋十因緣法中,對於識與名色的關係,作了這樣的開示:《雜阿含經》卷12:【「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這一段經文是在說我們的名色從何而來?佛開示說,因為有「識」的緣故,所以才會有名色;也就是以「識」為緣而有「名色」;「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表示這個「識」是出生名色的根本,也就是出生五陰十八界的根本,不能再往前推,「識」之前沒有一法。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這個「識」是不是那些質疑者所說的意思?我們首先來看經文。《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1:【世尊告曰:「初受生時六處未滿,唯有身根及意根轉,應不可得。由此兩根為體。名色最初有故,次第增長,與後圓滿六處為緣故,說名色是六處緣。」】
佛說:在剛受生的時候,名色支只是身根與意根兩根在運作。而名色當中的名是心,也就是第七識意根;名色當中的色只有身根。必須依於身根與意根為緣,六根才能圓滿,有了六根才能去接觸六塵,而後才能生起前六識,因為前六識是以六根、六塵為緣所生的緣故。從這裡就很明顯地知道,意識是在名色與六入處之後才有,而名色之前卻早已經有「識」存在,而且是名色生起的緣,顯然不同於意識。因此十因緣中所說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是第八識,也就是名色出生的根源,也就是 佛在四阿含中所說的入母胎的識。這裡有經文為證:《長阿含經》卷10:【「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
這一段經文是 佛在說明十因緣法中的「識緣名色」,很明顯,必須有第八識入母胎才會有名色,乃至五陰、十二處、十八界圓滿,所以說第八識是萬法的根源,在你這一世還沒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再往前推上一世也是如此,往前推無量世也是這個樣子,往後推無量世也都不會改變,自殺了也沒有辦法把祂滅掉。人有生死,所以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但是祂永遠不死,常住不滅。也因為有祂,才會有三世可說,沒有了祂,三世要怎麼串連?那麼我們瞭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再回頭看他們的質疑,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他們的質疑是完全不能成立的。從上面所說十因緣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知道,名色滅盡之後,仍有第八識心體獨存,這就是阿羅漢或者辟支佛入無餘涅槃的境界。因此修學解脫道的人,要相信有涅槃的本際常住不滅,這是必須具備的條件。那麼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有人說:「第八識是從真如出生的。」這就是違背 佛的開示,因為 佛在十因緣當中已經明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不應該在第八識之前還安立「真如」一法。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段經文,佛的開示:【「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者:若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皆無能伏,皆無能穢,皆無能制。云何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謂有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復有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云何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謂眼處,耳、鼻、舌、身、意處。是謂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云何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謂地界,水、火、風、空、識界。是謂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以六界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處便有更樂,因更樂便有覺。比丘!若有覺者便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云何知苦如真?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是謂知苦如真。」】(《中阿含經》卷3)
這一段經文,佛已經很清楚地表明了,六處法跟六界法是 佛所自知自覺的,是外道所不能知的。六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道只知眾生有五根,不知有意根,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找到意根。因為有六處以後,才能接觸六塵,而有外六入及內六入,接下來才會有六識的生起而有觸受,於是對所領納的境界生起貪愛而造作善惡業,同時也成就了未來世的生與老死,這是眾生流轉生死的道理,是外道所不能知的。然而六處是如何生起,也是外道所不能知的。也就是說,外道對於五陰的由來,是從來都不知道的;由於對五陰的由來,都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所以會誤會五陰中的一法或多法是常住不壞法,因此而不能斷除我見。所以對五陰的由來,首先必須要有正確的了知,才有可能知道五陰的虛妄,才有可能斷除我見。如果不知道五陰的由來,就不知道五陰中的一一法都是緣生法,就無法斷除我見。正因為知道有六處法,而六處法中的第六處是意根,這個意根是心,不是色,由這樣而知道了六根的內容,就不會再誤認識陰中的第六識是常住法;由於知道六根中的意根,知道祂是心體而不是色法,就不會再妄想去建立一個意識細心常住不壞而可以成為三界因果的主體心了。
佛說還有六界法是外道所不能知的。六界法指的是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地水火風就是成就有情色身所不能或缺的元素,而色身內空無物質的地方,稱之為空,包括色身中的食道、胃、大腸、小腸、血管等等,這是食物跟血液所通過的空無物質的地方,合為五界。六界最後一界是識界,這個識界就是入胎識,是阿含所說的本識,也是前面十因緣法當中所說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由於有這個第六界的入胎識,與前面五界和合的緣故,才能成就人間的眼根乃至意根等六處,才會有五陰身心的種種法性,才能具足五陰而有人類有情存在,所以 佛說:【以六界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處便有更樂,因更樂便有覺。】(《中阿含經》卷3)於是覺知心意識,也就是離念靈知就出生了。
也就是說,由於入胎識入了母胎,攝取了受精卵以後,再從母胎中攝取地水火風四大元素,製造了色身,而容許色身中有食物、血液可以通過這個空缺處,使得入胎識與其餘五界和合而成為具足五陰的人身,因此才有了知覺;有了知覺以後就會有種種苦。有智慧的人想滅除三界中的一切苦,當然必須深入瞭解眾苦的最後原因,那就是:因為有五陰的存在,所以才會有眾苦,所以五陰的存在就是眾苦的根源,所以 佛教導我們,要先瞭解五陰相應表相上的種種苦,然後再來瞭解五陰相應的種種苦的根源是什麼?所以 佛陀先開示說:【云何知苦如真?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是謂知苦如真。】(《中阿含經》卷3)這就是說,假使不能確實瞭解到前七苦都是由於五盛陰的苦而引生的,就無法真的斷除我執。
而五陰確實是一切有情最為執著的,如果説叫你遠離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這七種苦,一般人大概都願意接受,但是想讓大家接受說「五陰熾盛就是苦」,他們可不願意。因為無始劫以來,一向都認為五陰是應該永遠存在而不該被壞滅的,一向都保有這種我見,而且還樂在其中。您如果能冷靜的思索一下,您以前是不是也是這樣?大家都是不願意使自己滅失掉的,都是希望五陰的全部或五陰中的某一法,尤其是離念靈知心可以常存不滅;所以說,因為這個原因才會有常見外道能夠永遠留存在人間。
但是為了讓佛弟子瞭解五陰滅盡後不是斷滅空,所以特地在四阿含當中,說明五陰無常、無我,而滅除以後仍然有入胎識存在,不是斷滅空。舉出這個真相,佛弟子們修學佛法而證得初果以後,就不會恐懼墮入斷滅境界而退轉,不會重新墮入我見當中,又再誤會五陰十八界中的某一法為常住法。
由此可以證實,凡是不信受阿賴耶識心體常住的人,修學阿含道而想要獲取解脫果,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修學二乘解脫道的人,應該信受有第八入胎識常住不壞,才有可能親證解脫果。由這樣的道理我們就知道說,有世世的名色流轉生死,受盡種種苦楚,是因為不知道五陰的虛妄。所以 佛陀宣稱及開示:因緣觀的成就,必須先確認滅盡五陰後不是斷滅空,因此對外、對內都無恐怖,才有可能觀行成就。這就是學佛人必須特別留意的地方,可是不幸的是,卻有絕大多數的學佛人與大師們都不曾留意到這樣的地方。
那麼已說六界的內容,至於在六處之中,最容易被修學解脫道的學佛人所忽略的,就是「意處」;意處就是意根,意處絕對不是意識覺知心。這個意根為什麼會被 佛陀說成是處呢?這是因為祂雖然是心,但祂同時又是意識出生的處所,所以名為意處。佛陀在這段經文當中,特地將祂跟五色根合在一起說,這是因為祂是意識生起的處所,也是意識生起的所依根,所以名為意處。譬如眼根與色塵相觸,就在根塵相觸的地方生出了眼識;而眼根的勝義根是在頭腦中的某一部分(這也是現代醫學已經證實的),當眼的勝義根跟內相分的色塵相觸的時候,就在根塵相觸的地方中出生了眼識,所以依眼根立名而說為眼識。
同理,耳、鼻、舌、身識乃至意識也是一樣,當意根在頭腦中與五塵上的法塵相觸的時候,意識就在頭腦中現起了;意根與五塵上的法塵相觸的地方,當然是有處所的,所以意識生起之處,一定是意根所在之處,所以意根就被 佛陀稱為意處。正因為是依於意根而立名的緣故,所以意根與法塵相觸而出生的處所,這是意識所在的處所,所以意識是不遍於十二處、十八界的,依根立名的緣故就被稱為意識。
既然意識生起之前,就已經有了意根一處,而意處是與其餘五色根同樣都是有處所的,才能被六識所依而幫助六識的出生;這個意處既然在意識等六識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著,加上依於意處為緣而出生的識陰六識,當然就有七個識了。用這樣的原理來觀察那些否定第七識的學佛專家們,就可以確實了知一個事實:他們是不懂六根、六識者,又怎麼能期望他們是已斷我見的人呢?自身不能斷我見跟三縛結,又怎麼能幫助大眾來斷除我見而取證初果解脫呢?
講到這裡今天時間也已經到了,希望今天所說的內容,能讓您相信每一位眾生確實都有獨自擁有的第八識常存不滅,這是三乘菩提的根本;沒有第八識常住不滅,眾生死了就無法在未來世當中出生,三乘菩提就變成斷滅論,學佛就變成戲論,這樣就與常見外道沒有什麼不同了。
那麼講到這裡,謝謝各位的收看。
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