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提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jpg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5001/5001-1-50.htm
佛教正覺電子報

般若信箱──第23輯

問一、1. 學習菩薩道是否可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2.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如何往返娑婆世界,自度度他?

3. 一般人學習淨土,念佛一、二十年還未能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入正覺學習無相念佛,如未能破參,可否能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4. 明心後如何能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5. 如何學習運用無相念佛、無我觀來面對及減輕肉身疾病之痛苦?

6. 如何學習運用無相念佛、無我觀來面對及減輕命終時肉身疾病之痛苦?

答:1. 阿彌陀佛在因位時,為大國王,聞 佛說經講道,「歡喜開解,便棄國位,行作比丘,名曇摩迦留。發菩薩意,為人高才,智慧勇猛,無能踰者。」(參看《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且「發無上菩提之心:願作佛時,於十方無央數佛中為最,智慧勇猛,頂中光明照耀十方,無有窮極。所居剎土,自然七寶極明麗溫柔。我化度名號,皆聞於十方無央數世界,莫有不聞知者。諸無央數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來生我剎者,悉皆菩薩、聲聞,其數不可窮盡,比諸佛世界悉皆勝之。」(參看佛說《大阿彌陀經》卷上) 阿彌陀佛亦如十方世界諸佛,以修菩薩道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其所願又為「諸無央數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來生我剎者,悉皆菩薩、聲聞,其數不可窮盡,比諸佛世界悉皆勝之。」則在娑婆世界修學菩薩道之行人,正與 彌陀世尊本願相契,定能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況 彌陀世尊以其慈悲願力,令往生至極樂世界者,從蓮花中化生,花開以後,可以免除再度淪墮。 阿彌陀佛並施設三輩九品,令往生彼國有情,次第而住,邁向成佛之道。其中上品三生皆為度化於捨報前或深或淺涉入大乘法領域之往生者,令依品位不同,於不同時節證得無生法忍,進入初地成為阿惟越致菩薩,以次究竟至一生補處(詳參正德居士著《淨土聖道》)。故往生極樂世界對修學菩薩道行人言,確有其速行、易行之處(另請參看 導師述著《禪淨圓融》)。

  然吾等身生娑婆,依於 釋迦世尊法教,得以契入佛道,發起菩提心、菩薩行願,乃至證悟本心,自應感念 釋迦世尊不捨此界五濁眾生之悲願。因此,我們除了鼓勵菩薩道行者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外,更鼓勵大家於極樂世界證得初地、三地,乃至八地無生法忍後,迴入娑婆,護持、弘揚 釋迦世尊正法,續佛慧命,度化娑婆眾生。

2.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於八地滿心證得二種意生身,即得往返娑婆,度化眾生。

3.與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若我證得無上覺時,餘佛剎中諸有情類,聞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無間惡業、誹謗正法及諸聖人。」(參看《大寶積經》卷17)即所謂「念佛往生願」。依此願,對於於佛法懵無所知,且多造惡法無有慚愧之愚人,只要不誹謗方等經典,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導,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即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彌陀世尊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迎至極樂,下品往生(詳參《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及 導師《念佛三昧修學次第》第三篇〈辨疑及問答〉中引證經文所說)。則入正覺同修會修學無相念佛,能一心憶念彌陀,不間斷、不夾雜,縱未能親見自性彌陀,仗 彌陀世尊慈悲願力,只要「不造無間惡業、誹謗正法及諸聖人」,願欲往生極樂世界,決定可成。未明心者如是,明心不退者更不待言。

5.與6. 欲減輕肉身疾病之痛苦,除以無相念佛功夫對治外,更須加修五陰十八界虛妄之觀行,以斷我見,漸次伏除對色身及見聞覺知心之執著,乃可致之。至於五陰十八界虛妄之觀行及我見之斷除,為正覺同修會禪淨班及進階班課程重點;若欲進一步了知,可以報名參加共修,一窺堂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