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迴向不一定要在佛前才能進行.jpg  

問二、請問若在沒有佛堂或是沒有佛像的地方,誦經、持咒、念佛或是無相拜佛後迴向給自己或自家眷屬是否如法?所做布施及放結緣書等種種迴向是否也都須在佛堂或是佛前迴向才如法呢?

答:迴向不一定要在佛前才能進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說:「言普皆迴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迴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CBETA, T10, no. 293, p. 846, a29-b10)

     其中說到:「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在普皆迴向的願行之下,並沒有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是不能迴向的。

     普賢菩薩一共有十個願,號稱「十大願王」,除了普皆迴向之外,另外還有九個願,包括禮敬諸佛(拜佛)、稱讚如來(有的咒語意思就是在讚頌佛菩薩)、廣修供養、恆順眾生(如布施)……等等,每一個都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如果還在意迴向的場所是否清淨、是否有佛像……等等,就沒有辦法做到「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的迴向了。所以,沒有必要的分別,應該儘量放捨;見地越精純越好,方法也是越單純越好,這樣修行才容易進步。

     什麼叫做沒有必要的分別呢?原則上,只要我們把心安住在法上面,而在外相上不會惹人譏嫌,就沒有關係。超過這個範圍,就是沒有必要的分別。例如,沒有旁人在場,我們又一直安住在法上面,就不必在意有沒有佛像,乃至場所是否清淨的問題。如果有旁人在場,而場所或時機不對,也可以在心裡默唸迴向;甚至只要心裡閃過迴向的念頭,也會有迴向的效果;因為迴向所以能夠產生作用,是由於如來藏的緣故,而如來藏了眾生心行,並不是透過語言文字的,當末那起決定的作意和思心所時,如來藏就已經了知,並不是等到語言文字出現之後才了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