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160114佛典心不放逸20150907_11.jpg  

 

《優婆塞戒經》卷7佛開示說:【善男子!生忍因緣有五事:一者惡來不報、二者觀無常想、三者修於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斷除瞋恚。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當知是人能修忍辱。】(《優婆塞戒經》卷7)意思是說:想要發起生忍,有五件事要作。第一惡來不報:菩薩不會有報復的想法,如果眾生對菩薩有惡事,菩薩也不會以惡事回報。譬如,如果有人用惡口罵過來,菩薩也不會用惡口罵回去;因為如果同樣用惡口罵回去,那就失去菩薩的格調。有智慧的人,不會用互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何況世間法的罵有兩種:一種是真罵,一種是假罵。真罵是說我真的作錯事了,確實該罵,那就接受吧!接受了就不會生起瞋心。如果別人罵的是假話、誣賴的話,那與我無關,又何必生氣呢?如果因此而生氣,就和他一樣在造口業,甚至因此而下墮三惡道,那一點都不值得。譬如,佛世時有個女人,每天到了傍晚世尊在講經時,她就走進精舍,故意眾目睽睽下讓大家看到,等到大家都走光了,她才最後一個走;到了明天大家要來聽經時,她又故意繞到後面去,再從精舍裡走出來,讓大家誤以為她是在精舍裡過夜。過了沒多久,又在肚子那邊綁個木盆,當眾誣賴說那是佛跟她懷的孩子。最後釋提桓因看不下去,就變成一隻老鼠,把綁木盆的繩子咬斷;木盆掉了下來,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大家幾個月來的懷疑,都是這個女人的詭計。所以如果遇到了被冤枉、誣賴,就想想這個典故。連人天至尊都會被人誣衊,五濁惡世的眾生本來就是這樣,我們正好修忍辱,把煩惱化為逆增上緣。接著說發起生忍的第二件事:觀無常想。當眾生罵我時,這個我只是五陰和合而有;五陰虛妄,不但自己的五陰虛妄,眾生的五陰也虛妄。罵者是空,被罵者也是空,辱罵這件事也就空了。因為一切都是剎那變異,無常敗壞之法,那就隨他去罵吧!能夠這樣如實觀察就可以生忍。第三修慈悲心:是說以悲心看待眾生。悲是拔苦,覺得眾生很可憐,願意幫助眾生離開無明之苦;有了悲心,然後再生起慈心;慈是與樂,願意給眾生在法上得到安隱快樂;有慈有悲才能生忍,才能生起忍法,才能忍於五濁眾生的惡劣啊!第四心不放逸:如果專心在法上用功,對世間法的種種就不會這麼在意了;因為認真學法、親證佛法才是最重要的,這樣對眾生就能安忍。第五斷除瞋恚:古德說「瞋火能燒功德林」。如果能夠把瞋心去除,對眾生就可以安忍,就可以平息怨惱。最後佛作個結論說:「善男子啊!如果一個人能夠成就以上所說的五件事,應當知道這個人就可以修忍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itent 的頭像
    penitent

    華嚴聖境故人來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