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漢不是 佛.jpg  

 

猶記二十幾年前初學佛時,所接觸大多數的出家人,都教我們要放下、放下、再放下,如此才能解脫煩惱、出三界了脫生死,而且把這種自了生死的「阿羅漢」等同 佛陀來看待。如今在正覺講堂熏習正確的佛法知見,乃知再怎麼放下又放下,還是無法解脫,因為五祖對六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更何況在正覺教團出來弘法之前,根本沒有人能教授「出三界」的「正知見」,因此,誤把「出三界、了生死的阿羅漢」當作學佛的終極目標,是多數學佛人「被誤導」的普遍迷失。

 

因為佛法有三乘菩提,阿羅漢只是其中的聲聞菩提而已,是已觀察證知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煩惱、一切妄想,皆是藉緣而有、虛妄無自性故,由此而斷我見證初果,進而斷盡我所執、我執,證四果而名為阿羅漢,這是已殺盡三界煩惱、斷分段生死,乃世所應供----所謂分段生死,是說有形體(欲界、色界)或命根(無色界無色身)的分段,從一世生命的出生到死亡,名一段生死;在六道輪迴上無止盡一段一段的生死----阿羅漢斷了我執,入無餘涅槃,不再受生,就沒有分段生死之苦了!

然而阿羅漢害怕生死輪迴苦,所以不敢發願再來人間,故而學不到了義佛法,只是自求「解脫生死」,但未證得「本來真面目」,所以阿羅漢沒開悟,沒進入佛法的內門──悟後起修。阿羅漢雖已斷「分段生死」,然而未斷「變異生死」,故不能成佛~所以說:阿羅漢不是佛。

 

分段生死已如上述,是大眾所理解的。而什麽是變異生死?就是說每個人「第八識如來藏」內,含藏一切世出、世間的「法種」----法的「功能差別」----這些「法種」從「如來藏」中「流注」出來,就有了刹那刹那「生滅變異」的無常現象,此「自心流注」的「變異生死」,要到佛地才斷盡,才可說證得「常、樂、我、淨」。(想更加了解,可請閱平實導師的「楞伽經詳解」)

 

正覺電子報107期第29頁有一篇故事:

「昔有一鴿為鷹所逐,入舍利弗影,戰懼不解。移入佛影,泰然無怖,大海可移此鴿無動。所以爾者?佛有大慈大悲,舍利弗無大慈悲。佛習氣盡,舍利弗習氣未盡。佛三阿僧祇劫修菩薩行,舍利弗六十劫中修習苦行。以是因緣,鴿入舍利弗影,猶有怖畏;入佛影中,而無怖也。」

佛在《大方便佛報恩經》卷6開示:在佛世,有一隻鴿子被老鷹所追逐躲入舍利弗影子裡,牠仍然恐懼顫慄不已,後來躲到世尊影子下,就沒有任何恐懼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因為佛大慈大悲、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修菩薩行,永斷習氣而成佛,所以鴿子入於佛影沒有怖畏。舍利弗沒有大慈大悲、未斷習氣、僅六十大劫修苦行,所以鴿子入舍利弗影仍然有怖畏。由此可知:佛永斷習氣種子隨眠,所以眾生依止於佛就不會有任何恐懼,二乘人未斷習氣種子隨眠,所以眾生若依止阿羅漢仍然會有恐懼。

 

在經中還有一些例子,很清楚開示:阿羅漢只斷煩惱現行,未斷習氣種子隨眠,如《大方便佛報恩經》卷4開示:

「時提婆達多白阿闍世王言:「佛諸大弟子等今皆不在,如來單獨一身,王可遣信,往請如來。若入宮城,即當以酒飲五百大惡黑象,極令奔醉。佛若受請來入城者,當放大醉象而踏殺之。」

提婆達多向阿闍世王進讒言,欲用五百隻大醉象害佛。當佛與阿難、五百位大阿羅漢入城後,阿闍世王即放出五百隻大醉象,其所經之處,樹木無不摧折、牆壁崩倒,以及醉象所發出咆哮大吼之聲,眾人聽了無不恐怖。當時五百位大阿羅漢看了以後,覺得非常恐怖,因為怕死習氣的緣故,於是運起神通躲到天上,徘徊在佛陀的上方避開大醉象群。侍者阿難也覺得非常恐怖,卻因為沒有神通,只好躲在佛的身後,而無法離開。當時世尊以慈悲力,不疾不徐的舉起右手,在五指頭出現五頭獅子,各個開口吼叫,五百醉象聽了全都恐怖倒地不起。經中已明確開示:當醉象出現時,五百位大阿羅漢各個覺得非常恐怖及怕死習氣的緣故,運起神通躲到天上避難。侍者阿難也因為害怕而躲在佛的後面。唯有佛陀絲毫不怕,伸出右手,在五根手指頭出現五獅子來威攝這五百醉象;也就是說,這五百位大阿羅漢,雖然已斷除了三界愛煩惱的現行,可以了生脫死,但是未斷習氣種子的隨眠。

   

在菩薩論中,也有阿羅漢未斷習氣種子隨眠的例子,如:

「一婆羅門,以五百種惡口眾中罵佛,佛無異色,亦無異心;此婆羅門心伏,還以五百種語讚佛,佛無喜色,亦無悅心,於此毀譽,心色無變。又復旃遮婆羅門女,帶杅謗佛,佛無慚色;事情既露,佛無悅色。轉法輪時,讚美之聲滿於十方,心亦不高;孫陀利死,惡聲流布,心亦不下。……提婆達多於耆闍崛山,推石壓佛,佛亦不憎;是時羅睺羅敬心讚佛,佛亦不愛。阿闍貰縱諸醉象,欲令害佛,佛亦不畏;降伏狂象,王舍城人益加恭敬,持香華纓絡出供養佛,佛亦不喜。」

龍樹菩薩開示:佛永斷習氣,因此遇到謾罵聲、讚歎聲、如意事、不如意事,乃至有人要誣賴佛、要殺害佛等,心都無所動,這也是佛不共二乘的三念住,不會像世間人,遇到讚歎事、如意事等或歡喜或高興,遇到謾罵聲、不如意等事或悲憤或不高興,遇如意事或不如意事等參雜在一起,或時歡喜、悲哀,或時高興、不高興,完全被境界所轉而不知,導致在三界輪迴生死無法出離。

 

在網路上有看到某些推崇二乘法的社團,妄說阿羅漢就是佛陀,但願經由上述的經論證明,能讓有緣人了解到阿羅漢絕不是佛。

 

 

附錄:

<佛陀與阿羅漢的差別>,張慈田,《新雨月刊》第39期(1990.11.)

http://www.tt034.org.tw/newrain/magazine/rain/rain-39.htm#%E4%BD%9B%E9%99%80%E8%88%87%E9%98%BF%E7%BE%85%E6%BC%A2%E7%9A%84%E5%B7%AE%E5%88%A5

經典上經常以十個名號來稱呼、崇仰佛陀,其中就有「應供」或「應」的名號,它是阿羅漢(arahant)的異譯,意思是值得尊敬.供養者、殺煩惱(賊)者、沒有祕密者。在經典中不少地方說到 佛陀就是阿羅漢,南傳古老的經典《如是語經》(Itivuttaka)中很多經都是這樣開頭:「此是諦實,世尊如是語,此經是世尊證阿羅漢已,說。」《自說經》(Udana)第一品、第十經也這樣說:「彼世尊者,實是阿羅漢,是證阿羅漢道者,正說成阿羅漢法。」北傳《增一阿含經》卷十四、第五經記載 佛陀悟道後往波羅奈度五比丘途中遇到一位修行者,佛陀對他說:「我成阿羅漢。」在教誨五比丘成阿羅漢之後,這世界就有了六位阿羅漢。所以,佛陀也是阿羅漢應無疑義。而阿羅漢可不可以稱作「佛」呢?在南傳佛教的傳統並沒有這樣先例,而北傳佛教雖有流行「見性成佛」之說,但實際上,似乎沒有見性開悟者自稱或被稱作「佛」的人,這可以理解是對釋迦牟尼「佛陀」的名號的尊重之故。那麼,佛陀與阿羅漢的真正差別在哪裡呢?……佛陀與阿羅漢的差別只是佛陀無師自通這一點。……佛陀的聲聞弟子阿羅漢,既然與 佛陀是同一涅槃解脫境界,那麼當生必然是與 佛陀同樣是「最後生、最後有、最後身、最後形得、最後我」(《中阿含經》68經)當色身滅度之後,不再在三界受生輪迴,也不在其他地方受生,所以阿羅漢滅度後不必也不可能再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才是正確理解入無餘涅槃的本意。但大乘經典除了刻意誇大 佛陀與阿羅漢的差別之外,竟然還說阿羅漢的解脫不是究竟解脫,如《法華經》(藥草喻品)說:「諸聲聞眾(阿羅漢),皆非滅度。」(方便品)說:「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這種說法是嚴重扭曲與破壞「涅槃寂靜法印」。

 

「佛」与「阿罗汉」有什么异、同?

http://www.rjfj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60

「阿罗汉」的意思,是「值得供养的解脱者」。所谓解脱者,就是以「贪、瞋、痴永尽」而不再生死轮回者,当他这一生结束后,就不再有任何形式的存在了,经中常以「不受后有」、「不再有这一生的轮回的状态」来描述。

「佛」的意思,是「真理的觉证者」(theEnlightenedOne),这样的觉证者同时另外还有十个称号,以另外十个角度来描述他的成就,「阿罗汉」就是其中之一。这样, 佛陀与阿罗汉从解脱这个角度来看,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值得供养的解脱者」,所以尊者阿难会说 佛陀与阿罗汉的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没有哪个比哪个好)。

受 佛陀教导而成就解脱的弟子,虽也被称为阿罗汉,但这些阿罗汉弟子们,从来没自称或被称为「佛」的,显然,弟子阿罗汉与 佛之间是有明确差别的。差别在哪里呢?依据早期佛教圣典《杂阿含经》所说,有两点差异:

1.佛陀是「无师自悟」者,就如同释迦牟尼佛,他生长在一个没有佛法的世界里,依着自己的修学,敏锐地观察与思惟,觉证了缘起与四圣谛之真理而解脱。但阿罗汉弟子们则是在 佛陀的教导下,才能同样地觉证了缘起与四圣谛之真理而解脱的。

2. 佛陀是「人、天之师」,他有无比的教化能力(例如:十力),教导了人间与天界的许多众生,使他们也能觉证缘起与四圣谛之真理而解脱。可以说,佛法因为 佛陀的出现而得以在世间广为流传, 佛陀开启了世间一个有佛法流传的时代。

 佛陀入灭以后,佛与阿罗汉的这两点差异,在怀念、景仰佛陀的感性催动下,逐渐受到重视与放大,终而激发出佛弟子们以佛陀为榜样,要「学佛之所学,证佛之所证」的大心,形成了以「成佛」而不只是「得解脱」为修学目标的大乘佛教之流。

约西元五世纪以后的印度佛教,如来藏「佛性本有说」的后期大乘思想当道,宣说「众生本有佛性」,众生都必定要成佛,当然也包括了过去所说的阿罗汉弟子们。因此,阐扬这个思想者必须推翻过去所说的”阿罗汉弟子们已经是解脱者”的经教,而说弟子阿罗汉的解脱只是错觉,就像暂时喝醉了一样,等醒过来后,也会继续修学成佛的。不过,由于「佛性本有说」与佛法的核心思想缘起、无常、无我法印无法调和,要以此来否定阿罗汉弟子们的解脱成就,恐怕终究无法让人信从。

 

参考资料:

贪瞋痴永尽者:《杂阿含第797经》/《相应部第55相应第52经》,

不受后有:《杂阿含第11经》/《相应部第22相应第18经》等,

无胜如:《中阿含第145经》,

佛陀十号:《杂阿含第550经》/《相应部第11相应第13经》等,

无师自悟:《杂阿含第75经》/《相应部第22相应第58经》,

十力:《杂阿含第684经》/《增支部第10集第21经》,

大乘之兴:《初期大乘佛教之启源与开展》〈第2/3/8章〉,

如来藏佛性本有说:《印度佛教思想史》〈第8章〉》。

 

 

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第四輯:-第28頁

印順誤以為阿羅漢就是佛,誤以為阿羅漢的證境與佛陀相當而無差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ni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